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根本不是荣誉,而是枷锁。
拿着拉扎克给的名誉军衔,在拉扎克政权受到威胁的时候,王栋就有义务为这个政治野心家而战。
显然,王栋才没有那么笨。
两次来伊拉克,都是受穆罕默德王储所托。
不是看在穆罕默德王储的面子上,王栋才不会淌这潭浑水。
随同王栋离开的有罗清与汪昊天,谢初越等人留在巴士拉,他们还得负责安顿即将转移到巴士拉的巴基斯坦飞行员。
别忘了,那些飞行员现在是“安固”公司的合同员工。
当晚,王栋一行人回到了利雅得。
王栋没联系其他人,只是给云龙打了个电话,告诉云龙他们已经平安归来,免得让云龙担心。
其实,王栋只是想回到宾馆好好的睡是一觉。
不管有什么事,等到睡醒了再说。
可惜的是,云龙没给他这个机会。
飞机还没停稳,王栋就看到了停在跑道旁边的那辆劳斯莱斯防弹轿车,还有站在车边的两个人。
一个是云龙,另外一个是萨利赫。
当然,那辆车属于穆罕默德王储,还是王储最喜欢的一辆,全身镀金,处处彰显王室气派。
王栋很头痛,不过他也知道,如果拿头痛当借口,云龙肯定会给他几片头痛药。
早知道,就不给云龙打电话!
“四哥,天塌下来,也有个高的顶着。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这个局外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积极了?”
不满的不止是王栋,还有罗清。
其实,汪昊天也很不爽,只是不敢像罗清那样直接说出来。
“在这里,没有局外人。”
罗清瘪了瘪嘴,虽然还是有点来火,但是云龙那副严肃的神态,让她意识到,最好还是少说两句。
王栋苦笑着摇了摇头,率先上了车。
只能坐五个人,萨利赫把司机赶了下去。
云龙上车后,把一个装有加密芯片的军用储存器递给了汪昊天。
汪昊天没多问,立即取出随时带在身边的军用计算机,把储存器连接好,然后读出了里面的资料。
只是几张照片,不过是卫星照片。
分辨率高达0。1米,肯定是军用侦查卫星拍下来的。
做了清晰化处理后,汪昊天把军用计算机放到王栋面前。
看了一眼,王栋立即锁紧了眉头。
照片上标有经度与纬度,拍摄地点就在伊拉克与伊朗的边境地区,而且就是库特北面的那条跨国公路。
在这条公路上,有一支车队!
翻看了其他的照片之后,王栋才意识到,不是一支车队,而是好几支车队,或者说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
这些照片是在两个时间段拍摄的,间隔了大约四个小时,差不多是近地轨道侦查卫星在变轨后的回归时间。
如果中间没有间断,四个小时足够通行上千台车辆!
其实,不止有车辆。
在几张照片上,明显有一些重载板车,而这些能够运送几十吨货物的车辆,都可以用来运送坦克。
要知道,主战坦克这类重型装备,在进行远距离运输的时候,都是用板车运载。
只是,那些板车都盖着帆布,看不到运载的货物。
车队从北向南运动,也就是从伊朗去伊拉克。
圣城旅?
革命卫队?
上千台车辆,足够运送数万吨装备与物资,足够武装三个机械化步兵旅。
此外,只有这么一支车队?
还有更多的车队?
运送的只是装备物资,有没有人员?
想到这些,王栋朝坐在前面的云龙看了过去。
“我也是刚收到,有理由相信,至少有五千台车辆从伊朗进入了伊拉克,而且主要是重载卡车。”
“有没有人员?”
“肯定有,不过不会太多,主要是装备物资。其实,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有数万名伊朗革命卫队官兵到达伊拉克。”
王栋长出口气,说道:“这么说,卡里姆已经向伊朗求援?”
“这不重要,关键就是,伊朗已经开始援助叛军,就算还没有公开承认,也必然改变伊拉克内战的走向。”
“王储知道了?”
云龙点了点头,没有多做解释。
萨利赫都来了,穆罕默德王储能不知道吗?
“我们还没有告诉拉扎克。”这时,萨利赫开口说道,“你也知道,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场艰难的胜利,如果现在告诉他,哪怕他不会乱说,在他身边的人也未必能够管住嘴巴,到时候恐怕会出大事。”
“瞒得了多久?”
萨利赫耸了下肩膀,没有接话。
“穆罕默德王储已经决定提前让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即便其他阿盟国家反对,他也会派出沙特军队。”云龙回头看了王栋一眼,又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稳定局面的唯一办法。”
“然后呢?”
“如果伊朗决议出兵干预伊拉克内战,先不说会不会引发海湾地区的局部战争,首先得考虑和谈。”
王栋的眉头跳了几下,因为萨利赫在车上,所以云龙的这番话说得比较隐晦。
和谈,那就意味着承认卡里姆政权,承认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承认沙特放弃了地区主导权。
穆罕默德王储会答应?
哪怕会,能够说服穆罕默德王储的也不是云龙,而是王栋。
很明显,云龙在暗示王栋,等下尽量让穆罕默德王储相信,伊拉克内战很有可能演变成地区战争。
关键是,沙特未必能够打赢这场跟伊朗的地区战争。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穆罕默德王储冷静下来,做出明智的决定。
第413章 玄机
来到王宫,萨利赫没有直接带王栋他们去见王储,而是先带他们去了会客厅。
这么见外?
王栋有点疑惑,不过没有多问。
毕竟已是半夜,穆罕默德王储说不定正在跟某个王妃翻云覆雨,直接闯进去,显然不合规矩。
等萨利赫出去,云龙过去关上了房门。
走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掏出手机,打开了一个网站,然后把手机递给了王栋,让王栋仔细看一看。
伦敦原油期货交易所的网上交易平台,不过已经收盘,显示的是昨天的信息。
王栋迅速看了一遍,把手机给了罗清。
“知道为何要促成交战双方和谈了吗?”
王栋叹了口气,伸手在外衣口袋摸了一遍。
云龙笑着摇了摇头,掏出香烟递给了王栋。
没什么好说的,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前,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还不到50美元,现在已经涨到120美元。
就在昨天,创造了两个多月来的最大涨幅,达到百分之九点四。
为什么?
很简单,拉扎克政权在纳西里耶大获全胜,让伊拉克内战变得普所迷离,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再说了,随着叛军由盛转衰,伊朗出兵参战的概率大增。
到时候,伊拉克、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与伊朗,这几个全球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都将卷入这场战乱。
不管这场内战的最终以什么方式结束,肯定还会持续横长一段时间。
战乱持续,油价不涨才是怪事。
油价上涨,主要的受益者其实不是这几个已经卷入或者可能卷入战乱的产油国,而是那些置身事外的产油国。
比如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文莱等等。
只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俄罗斯与美国相比。
俄罗斯还好说,毕竟俄罗斯一直是主要石油输出国,而且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出口收入占到俄罗斯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就算说俄罗斯的经济完全由油价主宰,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美国呢?
得益于页岩油产业,美国不但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还在十多年前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
看得更广一些,美国才是最大受益国。
很简单,页岩油产业跟油价息息相关。
当国际油价在每桶45美元左右的时候,页岩油产业才有盈利。
正是如此,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最终在45美元左右稳住。
这些年来,控制国际油价的并不是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而是美国。
办法也很简单,如果油价低于45美元每桶,美国就会关闭一些油田,缩小页岩油的开采规模,通过降低产出来拉升油价;反过来的话,则通过增加页岩油产量,迫使国际油价下降。
因为既是全球头号石油消费国,还是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加上众多产油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所以美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远在其他国家之上,甚至超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
之前几年,特别是在乌克兰内战爆发之后,为了打压俄罗斯,美国一直在压低油价。
按照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估计,油价每降低十美元,俄罗斯每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就要减少60亿美元。
要知道,这可是纯收入。
如果把就业、税收、消费等算上,俄罗斯的实际损失至少还要增加一倍。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油价在低位维持了十多年,俄罗斯经济大幅度缩水,几年前就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俄罗斯的人口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gdp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五。
当然,国际油价走高,美国依然能够从中获益。
别的不说,只是页岩油产业就能为美国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美国联邦政府增加数百亿美元税收。
因为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油价上涨所带来的负担,在美国国内就能消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严重。
简单的说,油价上涨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由页岩油产业带来的内需市场恰好起到了对冲作用。
因为国际油价上涨而遭受损失的,肯定是以华夏为首的石油进口国。
去年,华夏进口石油超过七亿吨,占到全球石油总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进口石油的总支出高达2500亿美元!
那还是年均油价低于每桶50美元。
当油价上涨到120美元,进口7亿吨石油就要支出6000亿美元。
增加的3500亿美元,就是纯损失。
要知道,华夏去年的外汇纯收入大约2000亿美元,如果多花3500亿进口石油,全年外汇结算就要纯支出1500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华夏的经济增长率至少会下降四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伊拉克内战爆发后,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了对华夏经济增长率的预期。
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世界银行预测华夏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百分之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稍微乐观一些,不过也只有百分之三点五。
也就是说,两个最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都看衰华夏的经济。
怎么回事?
在过去几十年里,特别在本世纪,华夏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四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就算收到油价上涨的影响,也不可能一下跌到底吧。
更何况,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际油价达到了每桶140美元的天价,华夏的经济依然是蒸蒸日上。
事出有异,必有妖孽。
想到这,王栋朝云龙看了过去。
“想明白了?”云龙已经抽完一根香烟,不过没有摁灭烟头,而是接上了一根。“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后,美国一反常态的置身事外,我们就觉得不对劲。接下来两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猜测。”
王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很明显,美国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不再紧盯俄罗斯,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华夏,准备拿华夏开刀。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这方面的征兆。
可惜的是,美国当时是单枪匹马,现在才找对方向,因为期望国际油价触底反弹的还有俄罗斯。
拿油价做文章,确实够狠!
第414章 醒悟
这里面的玄机,就算云龙不说,王栋也能想到。
在此之前,因为格鲁吉亚战争、巴尔干半岛危机、乌克兰内战与叙利亚内战,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打压俄罗斯,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让俄罗斯从一个世界性大国退变为地区性国家。
俄罗斯确实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却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
很简单,俄罗斯是全球唯一能够实现资源自足的国家,而且俄罗斯对外贸的依存度非常低。
要知道,俄罗斯至今没有加入世贸组织。
换句话说,西方所看重的主要经济指标,比如gdp、gnp等等,在俄罗斯就只是一个英文缩写。
国际油价走低,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肯定会降低,却不至于填不饱肚皮。
此外,华夏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可低估。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华夏继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向俄罗斯出口商品,西方国家的制裁就没什么意义。
正是如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俄罗斯才能一直奉行强硬的对外政策,用武力捍卫国家利益。
结果就是,美国不但没有把俄罗斯压下去,还把机会留给了华夏。
虽然受油价低迷影响,全球经济一直没有起色,华夏的出口贸易同样深受其害,但是在这几年里,华夏储备的石油已经由08年的不到60天提高到270天,而且华夏的石油消耗量还在此期间增加了近两倍。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华夏储备的石油增加了10倍!
如此之快,正是得益于低油价。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华夏抵抗油价上涨风险的能力提高了10倍,而且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很简单,随着储备的石油增加,华夏可以在油价上涨时释放库存来增加供应。
其实,在页岩油产业发展起来之前,美国也是用这种方式影响国际油价,从而跟石油输出国组织讨价还价。
此外,较低的油价,还让华夏以较低的代价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这里面的关系看上去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低油价拉低了生产成本,让华夏企业能用更少的投入进军高端产业,并且把华夏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极限,最终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
要知道,就是在这几年里,华夏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站在了全球的最前沿。
如果没有低油价带来的低通胀,华夏企业不可能在如此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
也就是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华夏不再只是单纯的工业生产国,而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的技术生产国。
只要这种局面再维持十年,最多二十年,华夏将在各个领域超越美国。
当这艘由十四亿人推动的庞大战舰全速航行起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也没有任何一艘船能够跟上。
犯了十多年的傻,美国的精英阶层终于醒悟过来。
虽然晚了点,但是总比继续犯傻好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就是伊拉克内战的幕后推手,至少是主要帮凶。
借助伊拉克内战,推高油价,就是为了打压华夏。
当然,不仅如此。
俄罗斯是油价走高的主要获益国,哪怕下一任领导人不再跟美国为敌,也绝对不会廉价向华夏出口石油。
其实,为了振兴经济,改善政府的形象,俄罗斯肯定会帮着推高油价。
正是如此,在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后,俄罗斯才选择置身事外,并没有在联合国配合华夏推动和平谈判。
当然,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肯定是美国的麻烦。
别的不说,只是北约东扩,鼓动乌克兰闹事,俄罗斯就不会跟美国好脸色,抓住机会就会给美国制造麻烦。
只是,俄罗斯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重振雄风。
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来看,没有个八年十年,肯定无法回复元气,甚至需要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搞经济建设。
其实,从军事的角度更容易看清楚这个问题。
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一直在吃老本,主要武器装备都来自苏联时代,或者在苏联时代打下基础。
三十年,正好是绝大部分武器装备的服役年限。
陆军的t系列坦克,空军的苏式战斗机,海军的潜艇与战舰,几乎都到了服役年限,必须在几年之内更换。
钱呢?
如果经济没有起色,政府收入不够,预算严重不足,俄罗斯当局用什么为军队采购新式武器?
赤字?
老毛子再不懂经济,也不会不知道赤字开支的严重后果。
可见,哪怕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