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印度放弃su…57,转投f…35a的关键所在。
只是,印度人想得有点多。
这就是,不但要买下f…35a的生产线与专利授权,还希望在实现国产之后,把出场价格降到跟美国相当的程度,也就是按照2022年的币制计算,单价不高于1。2亿美元,以此节约上百亿美元。
有这么好的事?
美军为什么能够拿到出厂价,而其他国家的采购价格都要高出一大截?
说白了,洛马公司得通过出口把巨额的研制费用赚回来,而且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得返还给美军。
为什么?
研制f…35所花掉的几百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的国防拨款,是美**方出钱让洛马公司完成了研制。
也就是说,f…35的知识产权其实是在美**方手里,而不是在洛马公司手上。
有了知识产权,美军自然能够买到出厂价。
印度有什么?
要是印度都能够拿到跟美军一样的出厂价,那些出资参与了f…35研制,而且采购价还高得多的国家会怎么想?
在等十多年,等到美国发起下一代战斗机的联合研制工作时,还有谁会参加?
说白了,如果印度的采购数量足够多,那么美国或许会给印度一个批发价,比其他国家的稍微便宜一点。
至于拿到出厂成本价,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产量至关重要。
按照估计,到2025年,也就是在产量突破1500架之后,f…35已经达到盈亏点,即实现了保本。
那么,从2026年开始,出售f…35赚到的钱就是纯利润了。
以此推测,在2026年之后,f…35a基本型的对外出口价格很有可能降到1。5亿美元,最多不会超过1。7亿美元。
即便包含全套系统,采购60架的单价也不会超过2。2亿美元。
这个价格,绝对算得上便宜。
要知道,在2016年,印度采购法国的“阵风”,包含全套系统与弹药的单价就超过了2亿美元。
更何况,“阵风”跟f…35a根本就没得比。
如果洛马公司能够把f…35a的全系统价格控制在2亿美元左右,那么现今所有的先进战斗机都不是其对手。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低?
说白了,就是产量。
到2026年,包括f…35b与f…35c在内,f…35的总产量将接近3000架,在2030年肯定会超过5000架。
如此巨大的产量,能够把分摊的研制经费降到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为什么?
为了研制f…35,总共也就花了不到500亿美元,即便把通货膨胀算上,按照2030年的币制计算,大概也就1500亿,分摊到5000架战斗机上的话,平均一架的研制经费才3000万美元。
如果跟2亿的售价相比,3000万研制费用也才15%。
对第四代战斗机来说,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的低了。
要知道,f…22a超过了35%。
至于俄罗斯的su…57,如果按照200架的目标产量计算,研制经费所占的比重甚至会超过50%。
即便是华夏的j…20,按照600架的最高目标产量计算,也达到了25%。
可见,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足以让f…35a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上用价格战碾压所有竞争对手。
第536章 不对称竞争
对于在2021年才面世的jf…30来说,2026年其实就是大限。
不止有前面提到的,来自f…35a的竞争,还有更大的问题。
从国际军火市场的角度来讲,jf…30其实就是一个搅局者,或者说是改变了整个先进战斗机市场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这么说?
拿fc…31比较一下就能看明白。
从总体是讲,fc…31其实是针对f…35a弄出来的,即fc…31在各个方面都以f…35a为主要参照目标。
那么,fc…31就是冲着f…35a去的,也就是跟f…35a直接竞争。
正是如此,fc…31也是典型的多用途战斗机,而其拥有的优势,其实主要就体现在价格上。
说白了,就是用华夏的人力成本去竞争。
当然,fc…31针对的,其实也主要是那些买不到f…35a的国家,因此受其威胁的其实是欧洲与俄罗斯的先进战斗机。
在总体上,fc…31对f…35a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说得特切一点,f…35a吃了肉,fc…31喝了汤,两者一同瓜分了四代机的市场,不给欧洲与俄罗斯留下半点机会。
正是如此,fc…31的出现,并没有对美国产生多大的冲击。
那些想要购买f…35a的国家,依然会排队等候,而不是说fc…31更便宜,就放弃了购买f…35a的努力。
在这一点上,沙特等国表现得最为突出。
不管对fc…31表现出了多么浓烈的兴趣,沙特也一直在为获得f…35a努力,最多只是把fc…31当成了备胎。
jf…30呢?
显然,截然不同。
关键就是,jf…30侧重的不是多用途性能,而是f…35a的短板,或者说是f…35a最受诟病的性能缺陷。
制空作战能力,说得更细一点就是机动性能。
要知道,购买f…35a的国家,未必全都需要多用途战斗机,很多中小国家需要的是制空战斗机。
就这一点,jf…30就对f…35a构成了严重威胁。
说白了,jf…30是针对f…35a的性能短板,直接跟f…35a竞争,而不是像fc…31那样去抢夺ef2000、“阵风”与su…35的市场。
更关键的是,f…35a根本无法跟jf…30竞争。
为什么?
f…35a在设计的时候就定位于多用途战斗机,以对地打击为主,制空是次要任务,甚至是非关键任务。
名义上,f…35a主要取代f…16,实际上,跟f…16有着天壤之别。
要知道,在研制f…16的时候,美军是铁了心的要用其与f…15搭配,因此f…16在立项的时候极为重视制空作战能力,欠缺的只是搭载大型雷达的能力,在敏捷性能上,f…16甚至还在f…15之上。
虽然f…16最终发展成了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是从制空战斗机而来,要做的不过就是增加大量对地打击所需要的设备,是在做加法,是在通过舍弃机动性能来获得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
显然,做加法要比做减法容易得多。
f…35a定性为多用途战斗机,要向制空方面发展,就得做减法,也就是去掉大量根本用不上的设备。
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得严重一点,如果要通过改进来提高f…35a的制空能力,也就是机动性,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架战斗机。
别的不说,只是结构上的改动,其设计工作量就非常巨大。
可见,在设计定型之后,f…35a要想提供空战性能,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只有增强雷达等系统的性能了。
可惜,这也行不通。
做为一种中型战斗机,f…35a的机体尺寸并不大,因此对搭载雷达等设备的尺寸做了严格的限制。
增强导弹的性能呢?
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战斗机机动性能不足的问题。
对美军来说,这其实不是问题,毕竟美军还有强悍的f…22a,而且美国空军也没有想过让f…35a去执行制空任务。
可是,对其他国家来说,这就是个天大的问题了。
jf…30的出现,直接放大了这个问题。
对付三代机,f…35a还能凭借强大的隐身性能,以及先进的雷达等电子设备,在空战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在jf…30这个同级别的四代机面前,f…35a还有什么优势?
失去了隐身优势之后,f…35a还拿什么跟机动性能更好,而且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制空作战设计的jf…30斗?
甚至可以说,jf…30把制空作为主要战术性能指标,就是冲着f…35a去的。
说得更直接一点,jf…30就是冲着f…35a去的,其诞生的价值,就是要把f…35a从世界战斗机的宝座上赶下来。
这还了得!
没错,凭借十多个合作研制的国家,以及数十个盟友,f…35a至少能卖4000架,也许能卖5000架。
那么,然后呢?
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多原本打算采购f…35a的国家投入jf…30的阵营。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只要jf…30能够在2026年前后实现量产,最终的销量就肯定不会低于1500架。
虽然无法跟f…35a媲美,但是足以挑战f…35a的市场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联合研制下一代战斗机的时候,其他国家肯定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强化制空性能。
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国家考虑跟华夏合作,而不是跟美国合作。
要知道,军火贸易本身就不是单纯的贸易,像先进战斗机这类顶级军火贸易,更是跟政治与外交息息相关。
跟美国的关系不够好,有资格参与f…35a的研制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打算跟华夏长期合作,甚至是跟华夏结盟,有资格参与华夏的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
可见,jf…30改变的不止是国际战斗机市场的格局,而是整个世界格局。
说得更严重一点,jf…30是在挑战美国的世界霸权。
对美国来说,可供选择的应对手段却极为有限。
为什么?
难道说,针对jf…30就去开发一种全新的战斗机?
再退一步,难道为此对f…35a进行全面改进,提高f…35a的制空作战能力?
显然,这两者都不现实。
虽然美国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但是科研成本同样高得吓人,因此研制一种全新的四代中型机,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国际局势总体区域稳定,大国间的矛盾处于可控状态下,美国当局根本不可能让纳税人答应用几百亿去砸出一种性能单一的作战飞机。
当然,改造f…35a的成本同样高得吓人。
那该怎么办?
显然,剩下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了。
第537章 下下之策
早在2021年,也就是华夏官方第一次公布jf…30的消息之后,美国官方就表示,将加快重启f…22a生产线的工作,而且考虑在重新启动之后解除出口禁令,向有需要的盟友提供这种战斗机。
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几个月之后,在jf…30的第一架原型机首飞,而且华夏的飞机制造公司公开了其基本设计指标之后,外界才恍然大悟。
美国打算出口f…22a,其实就是冲着jf…30去的。
很简单,要是说制空作战,能够压住jf…30的就只有f…22a。
也就是说,美国打算用f…22a来抢占制空战斗机的市场,从而把jf…30逼入死角,让其无法获得海外订单。
至少,能够让jf…30出口量减少很多。
当然,要说到制空作战能力,jf…30绝对不是f…22a的对手。
不管jf…30有多么先进,也不可能是重型战斗机的对手,就像f…16的敏捷性再好,在空战中也不是f…15的对手一样。
此外,重新生产的f…22a,绝对不是f…22a。
准确的称呼,也许应该是f…22b或者f…22c。
为什么?
在重启生产线,准确说是在重新生产之前,美国肯定会对f…22a进行改进,用上过去十几年里诞生的新技术,以及众多已经用到了f…35上,却没有用到f…22a的新设备,来大幅度的提高f…22的战斗力。
经过这么一番改动,f…22的性能必然会提高一大截。
别的不说,只是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就能让f…22减重2吨到3吨,而且肯定会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
保守估计,f…22b的机动性能会比f…22a提高30%以上。
jf…30不过就是一中中型战斗机,因此就算采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与先进技术,也肯定比不上f…22b。
当然,f…22b的问题同样突出。
什么问题?
价格。
虽然在美国表示加快重启生产线的工作,并且表示会考虑出口之后,日本与以色列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韩国与印度也有加入的意愿,但是只要谈到钱,那么任何美好的愿望都会打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洛马公司对重启f…22a的生产线开出了400亿美元的报价,还是最保守的报价。
按照洛马公司提交的报价书,因为几乎所有设备都需要重新采购,还得重新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存在的通货膨胀等因素,如果能在2025年之前完成,400亿美元勉强算是够了,如果拖到2025年之后,那么每延长一年,重启生产线的费用就要增加50亿,说不定更多。
反正,一句话,要重启生产线,得先把钱凑够。
其实,也不能怪洛马公司贪心。
当初,在完成了f…22a的生产之后,洛马公司就向美国国防部提出,每年只需要投入大约10亿美元,就能把生产线保留下来,确保在今后有需要的时候能够以最小的代价重启生产线。
按照洛马公司当时提交的报告,如果停产十年,那么在十年之后复产的时候,算上期间维持生产线投入的大概150亿美元,总花费在250亿美元以内,比拆掉生产线再重新组建生产线少了上百亿美元。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在十年之内一直为美军的f…22a提供升级改进服务。
可惜,美国国防部没有采纳洛马公司的提议。
显然,要凑够400亿美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关键就是,美国国会依然没有批准让f…22a出口。
虽然日本很想采购f…22a,也愿意提供一部分的恢复生产线的费用,但是前提是必须让美国国会解除出口禁令,而且必须让日本的企业参与后期的生产工作,即需要向日本出售一条生产线。
很明显,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出售生产线。
说白了,f…22a的市场需求量本来就不大,需要两条生产线吗?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日本也就采购120架到150架,用来取代f…15j,维持现有重型战斗机的规模。
至于其他几个国家,采购量更少,以色列最多40架,韩国最多60架。
印度?
先不说印度需要多少重型战斗机,印度买得起多少重型战斗机?
别忘了,印度已经有200多架su…30mki了,而且服役时间才十年左右,远没有到退役的时候。
就算为了对抗华夏的j…20,印度顶满天也就购买100架。
也就是说,明确的海外订单,总共也就300多架。
算上美军采购的,在复产之后,f…22的产量肯定不会超过600架,也许500架出头。
产量这么少,一条生产线都喂不饱!
此外,把恢复生产线,改进设计的费用全都算上,按照600架的产量计算,每一架的前期分摊价格就超过了1亿美元!
要知道,f…35a的目标分摊价才3000万!
可以说,如此高昂的前期分摊价就能把绝大部分国家挡在门外。
事实上,连美军都玩不起。
要不然,f…22a复产的事情说了十几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启动?
就算成功复产,又能如何?
保守估计,f…22a在复产之后的售价绝对不会低于5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3到4架f…35a了。
如果jf…30能够把售价控制在1。2亿到1。5亿美元之间,就仅相当于其四分之一。
显然,jf…30就算是中型战斗机,性能比不过重型战斗机,四比一的数量优势,也足够弥补性能上的差距了。
关键是,jf…30也是四代机,与f…22a相比,不存在代差。
说得更直接一点,f…15c的性能再强,其作战效率也不可能是f…16c的四倍,甚至不到两倍。
可见,哪怕f…22a复产了,在打价格战的时候,也未必是jf…30的对手。
更何况,对很多并不富裕的国家来说,那是肯定买不起f…22a,能够买几架jf…30就非常不错了。
显然,要打价格战,f…22a肯定是错误选择。
其实美国根本没有一种能够跟jf…30竞争的战斗机,因为在价格上根本就做不到那么便宜。
不管是f…22a,还是研制制空版的f…35a都存在价格降不下来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拿重启f…22a生产线来做文章,其实是得不偿失,或者说掉进了华夏挖的坑里。
为什么这么说?
这里,跟jf…30的研制单位,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推出jf…30有着很大的,甚至可疑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
第538章 战略企图
研制jf…30的是哪一家单位?
研制、设计与生产j…20的单位!
没错,随着j…20完成定型设计,特别是在ws…15终于实现量产之后,j…20达到了全部设计标准,需要一个新的项目来维持j…20的设计团队,而舰载型的设计工作,或者说改进工作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