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此事关系到沙特王室的颜面。

    说得更严重一点,关系到沙特王室统治地位的合法性。

    在首先向卡塔尔发现的情况下,如果因为卡塔尔保持强硬立场就偃旗息鼓,沙特王室必然会威严扫地。

    俗话说,骑虎容易下虎难。

    沙特王室绝不会偃旗息鼓,至少不会立即妥协,哪怕是为了保存颜面,也肯定会有所作为。

    为巴基斯坦提供援助,支持巴基斯坦去搞事情,就是沙特的作为。

    很简单,首先是美国借印度搞事情。

    让巴基斯坦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给美国与印度制造一点麻烦,对沙特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呢?

第238章 小弟出手

    有瓦利德王子做东,王栋他们连航班机票都省了。

    虽然王栋他们总共才三十人,但是瓦利德王子拿500万美元,在沙特航空公司包了一架b777航班。

    土豪嘛,总得想着办法花钱。

    按照瓦利德王子的安排,萨利赫在伊斯兰堡接应王栋他们。

    只不过,准备的不是车辆,而是一架直升机,还是军用直升机。

    一架巴基斯坦陆军的mi…172运输直升机!

    虽然有点惊讶,但是王栋没有多问。

    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不然不会动用巴基斯坦陆军的运输直升机。

    果不其然。

    mi…172升空之后,萨利赫告诉王栋,直接飞往卡吉尔山口,跟巴基斯坦陆军特种部队会合。

    三个小时前,也就是王栋他们乘坐的b777还在阿拉伯海上空飞行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的几座哨所同时遭到印度军队炮击,并且立即展开了还击,战斗还没有结束。

    “吉拉尼上将已经下达动员命令,让陆军特种部队派一个中队去布托军营,边防部队也已进入战斗状态。”萨利赫叹了口气,又说道,“前线的情况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五座遭到重点炮击的哨所至今没有联系上,巴基斯坦陆军推断印军越境发动袭击,哨所的边防官兵恐怕是凶多吉少。”

    “印军首先开火?”

    萨利赫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栋眉头紧锁,神色也很凝重。

    “按照前线哨所发回来的报告,这次确实是印军首先开火,至少是印军首先动用了重型火炮。”

    王栋长出口气,随后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到底是谁首先开火,根本不重要。

    卡吉尔山口在克什米尔的印巴停火线上,因为是最重要的战略要道之一,所以经常爆发冲突。

    二十年前,印巴双方在此进行了持续数个月的炮战,差点发展成第四次全面战争。

    当时,还在巴基斯坦陆军服役的穆沙拉夫就参与了那场战斗,因为表现优异受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重用。

    其实,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相互开冷枪的零星冲突市场发生。

    当然,印巴双方从来没把这种零星冲突当回事。

    就王栋知道的,印巴双方甚至鼓励边防官兵放冷枪。

    拿巴基斯坦陆军来说,每年都给边防部队安排消耗任务,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是没有消耗足够多的弹药物资,边防部队的指挥官与各级军官就要承担责任,甚至会为此丢掉乌纱帽。

    因为冬季要封山,所以双方边防部队都在夏季开展行动。

    如果是普通行动,一般在盛夏进行。

    要是在入夏之后,也就是地面交通恢复之后就动手,那肯定是由国防部或者总参谋部策划的大规模行动。

    很简单,行动规模越大,需要的时间越多。

    如果在盛夏动手,未必能够赶在第一场雪之前达到目的,而在大雪封山之后,恶劣的自然环境远比敌人可怕。

    现在是七月上旬,克什米尔地区刚刚进入夏季。

    问题是,印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巴基斯坦?

    就算为了获得美国主子赏识,顺利拿到f…16战斗机的生产线,为今后采购f…35a战斗机打下基础,印度得递上投名状,也应该撩拨华夏,而不是去找巴基斯坦的麻烦,毕竟美国从没把巴基斯坦当成对手。

    此外,印度已经动手挑逗华夏。

    难道,印度当局真的认为能够打赢2。5线战争?

    果真如此,印度的“自大癌”已经发展到晚期,离死也不远了。

    虽然自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印度的精英阶层就以目中无人出名,仿佛印度是全球头号强国,但是印度的领导阶层,特别是住在总理府里的国家领导人,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点理智。

    印度一向喜欢拿自己跟华夏比,那就跟华夏比。

    可以说,五十多年来,不管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购买能力、工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还是人均寿命、平均受教育程度、公共卫生医疗设施等人文标准,以及国防开支、总兵力、主战武器数量、军事工业生产力等军事国防标准,印度与华夏的差距不但没缩小,还扩大了许多。

    缩小一点,拿最直观的军事势力做比较。

    华夏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军事工业,能够自行研制、设计与生产所有主战装备,仅有少数关键装备与配件需要进口,而且华夏早已是全球主要的军火输出国,这几年的排名全在前五之内。

    印度呢?

    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

    大到舰船、战机与坦克,小到士兵戴的头盔,几乎全都依赖进口。

    别说跟华夏比,即便在巴基斯坦面前,印度军队也有多少值得骄傲的本钱。

    被印度陆军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波折之后,总算研制成功,结果却被印度陆军拒收。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只用数年时间就研制出“哈立德”mbt…2000主战坦克。

    lca战斗机也搞了二十多年,最后却因为性能落后,以及可靠性太差,连印度空军都不愿意采购。

    jf…17不但顺利研制成功,现在已经是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即便是印度引以为傲的海军,建造一艘护卫舰用了十多年,而且在服役的时候没有配备防空导弹。

    巴基斯坦不但自行建造了护卫舰,还即将动工建造潜艇。

    这样的印度,有什么资本谈2。5线战争?

    可以说,只要印度的领导人有那么一点头脑,在已经惹上华夏的时候,就会理智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很明显,印度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巴基斯坦。

    如果是巴基斯坦动手撩拨印度,那就说得过去了。

    别忘了,巴基斯坦是华夏的铁哥们。

    美国有小弟,华夏没有?

    既然美国派小弟来招惹事端,那么华夏让小弟出面应付,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哥直接出手,就不是撩拨那么简单的了。

    想清楚这些,王栋心里有底了。

    既然是搞事情,那就搞大点,哪怕搞砸了,也不用担心什么,到最后自然有人出面收拾残局。

第239章 兄弟情

    贝托基地在山脚下的一条河谷里面,海拔高度不到两千米,离停火线有几十公里。

    王栋他们到达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特种部队的四十名官兵已经赶到,正在为前往山口哨所做准备。

    萨利赫没有留下,他的任务只是把王栋等人送过来。

    当然,有穆沙拉夫在,不用麻烦萨利赫。

    “我来介绍,这位是侯赛因少校,我的老战友。”随后,穆沙拉夫介绍了王栋,不过只提到姓名。

    也没必要做太多介绍,东方人的相貌与一个华夏的姓名,足够了。

    王栋朝侯赛因少校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看上去,侯赛因比穆沙拉夫小几岁,不过很正常,因为穆沙拉夫在成为三军情报局的特工之前在巴基斯坦陆军特种部队服役了几年,离开之前已是少校,因此侯赛因当时很可能是穆沙拉夫的部下。

    “情况怎么样了?”穆沙拉夫开启了话题。

    “很糟糕。”侯赛因的话不多,取出了一张地图与几张航拍照片,随后在地图上标出了几个地点。

    显然,他跟穆沙拉夫一样,典型的巴基斯坦军人。

    穆沙拉夫接过照片翻看了一遍,转手递给了王栋。

    应该是由一架侦察机拍下来的,不是很清楚,不过能看出来,那些看上去像是哨所的建筑物已经倒塌。

    “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联系上那五座哨所,而且通往哨所的道路发生滑坡,不要说车辆,连人员都未必能够上去。”侯赛因把地图递给了穆沙拉夫,指了下上面用红线圈出来的那个地点。“我的计划是,乘直升机去一号营地,走‘殉难者小道’,能够赶在天黑之前到达二号营地。”

    穆沙拉夫微微点了点头,不过眉头紧锁,神色很是严峻。

    “为什么不走这条路?”王栋在地图上指了一下。

    这是一份军事地图,标出了等高线,而王栋所指的道路在山脊另外一侧,明显要好走得多。

    侯赛因先是一愣,随即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走‘血泪小道’就是送死。”穆沙拉夫长出口气,在地图上指了几下。“印军在这几处地点建了哨所与阵地,居高临下,派几名狙击手就能封锁整条‘血泪小道’。当初,为了向前线哨所运送弹药与食物,我们在这条山路上损失了上百名战士,至今还有一些战士的遗体留在下方的山谷里面。”

    王栋暗自一惊,不过没有多说什么。

    “侯赛因,你们的任务是什么?”穆沙拉夫把话题拉了回来。

    “首先跟前线哨所取得联系,确认哨所边防官兵的情况。其他的,按老规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什么老规矩?

    没等王栋开口问出来,穆沙拉夫就说道:“行,你去做准备吧,我们一同上山。”

    “全部?”

    穆沙拉夫点了点头,说道:“才入夏,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次冲突是印军蓄意所为。如果印军已经过界,你带来的人手就太少了,上去恐怕是凶多吉少。前线哨所的边防官兵生死未卜,我们得抓紧时间。”

    侯赛因点了点头,朝王栋看了过去。

    “兄弟,相信我就行了。”穆沙拉夫拍了拍侯赛因的肩膀。

    “那好,我马上去安排。”

    虽然对王栋的能力有所怀疑,但是侯赛因显然清楚穆沙拉夫的本事,而且对穆沙拉夫唯命是从。

    “侯赛因少校说的‘老规矩’是什么意思?”等侯赛因出去,王栋才问了出来。

    “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见机行事,反正就是不能吃亏。”

    “这么直接?”

    “对付强盗,需要讲理?”

    王栋苦笑了起来,不过穆沙拉夫也没有说错,对付不讲理的敌人,直接果断的反击最有效果。

    “其实,你们不用上去冒险。”

    “穆拉,你这话……”

    “虽然已经离开巴基斯坦,拿的是英国护照,但是巴基斯坦是我的祖国,是我所有亲人的家园。你们却不一样,你……”

    “我是华夏人,而华夏是巴基斯坦的好兄弟,对吧?”

    “可是……”

    “还有,你是我的兄弟。”王栋笑了笑,说道,“我们有句俗话,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不但是我的朋友,还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认为,我会让你一个人去赴汤蹈火?”

    “其他人……”

    “跟我一样,谢初越他们也把你当成兄弟看待,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兄弟……”

    “是兄弟,就不要跟我客气。”

    穆沙拉夫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外面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声。

    不是送王栋他们去一号营地的直升机,而是一架从西南方向飞来的直升机,已经到了基地上空,正在降落。

    直升机送来的不是人员,是武器装备。

    王栋与穆沙拉夫赶过去的时候,侯赛因少校,以及基地的指挥官已经赶到,几名士兵正在卸货。

    送来的,正是沙特无偿援助给巴基斯坦的df762系列枪械。

    八十支df762n步枪,十二挺df762nm机枪与八支df762nz狙击步枪,还有数万发配套枪弹。

    当然,全都是d&f公司生产的“黑头弹”与“白头弹”。

    卸下全部货物后,直升机就飞走了。

    此时,穆沙拉夫已经让侯赛因把中队的官兵叫了过来,开始分配武器,好让特种兵尽快掌握这些枪械。

    还好,基地有一座射击场,而且基地指挥官也是穆沙拉夫的老朋友。

    两个小时,足够四十名特种兵掌握df762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且通过实弹射击了解有效射程范围内的弹道分布。

    与此同时,三架mi…172完成了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因为每架mi…172要把二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战士送往海拔三千五百米的一号营地,所以得尽量减轻起飞重量,比如拆掉所有的座椅、取下防弹钢板、两侧的短翼,只加注往返飞行的燃料。

    此外,所有人员只携带武器弹药,以及三天的口粮。

    其他的东西,全都留下。

    即便如此,飞行员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因为mi…172在空载时的最大升限仅4000米,装上二十多名官兵,很难达到3500米。

    只是,六名飞行员没有一个退缩。

    不是胆子大,而是为了营救哨所里的边防部队官兵。

第240章 山路崎岖

    一号营地在雪线下方,其实就是山腰上一块面积大约五百平方米的平台。

    不是什么登山者营地,而是军事营地。

    说是营地,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是平整了地面,能让直升机起降,主要为上下山的边防官兵提供临时落脚的地方。

    费了好大的劲,直升机才飞上平台。

    三架直升机没有停留,在放下人员之后立即飞走了。

    从这里开始就只能徒步前行。

    此时,王栋才明白,为什么不能走“血泪小道”。

    一号营地在卡吉尔山口西北,得翻过前面那座山峰,而条件较好的“血泪小道”从南面绕过山峰。

    南面是印控区。

    在一号营地就能清楚的看到,印军在面向“血泪小道”一侧的山坡上修建了哨所,还有很多看上去像是机枪堡垒的阵地。

    因为印军哨所的地势稍微高一点,所以能够有效的压制“血泪小道”。

    反过来,在巴控区这边,却没有这么理想的条件。

    距离不到两千米,别说是狙击手,只需要部署几挺重机枪就能封锁“血泪小道”,让巴军有去无回。

    “殉难者小道”在山峰另外一侧,避开了印军哨所。

    只是,条件极为恶劣。

    按照穆沙拉夫的说法,当年的卡吉尔山口炮战中,因为“血泪小道”被印军封锁,为了向山上的哨所运送弹药与事务,工程兵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巨大风险开辟了这条小道,十多名官兵为国殉难。

    炮战结束后,巴基斯坦军方在此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

    “殉难者小道”也由此得名。

    与“血泪小道”相比,“殉难者小道”要翻越三处隘口,坡度极为陡峭,路面的落差也更大。

    其中被巴军称为“暴风口”的隘口,海拔高度为五千一百米,超过了雪线。

    即便在盛夏,“暴风口”的积雪也不会融化。

    与积雪相比,常年不断的狂风才是真正的威胁。

    翻过去的问题不是很大,只是受体力限制,必须把负重控制在二十千克以内,特种兵也不例外。

    东西带多了,就算爬上去也会累趴下。

    和平时期,准确的说是在没有冲突的时候,巴军都是通过“血泪小道”向山上的哨所运送给养。

    可以说,没人愿意去“殉难者小道”冒险。

    也正是如此,印军始终不清楚“殉难者小道”的具体情况,只知道这边有一条上山的道路。

    其实,在一号营地,王栋就清楚的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印军的哨所就在对面山坡上,看上去触手可及,却在两千多米之外,没人能够逾越这道天堑。

    巴军打不过去,印军同样打不过来。

    隔着深达上千米的山谷,双方官兵能做的,也只是放冷枪,给对方制造一些麻烦,或者说显示自身的存在。

    一番准备之后,队伍就出发了。

    按照穆沙拉夫的要求,王栋等人都把负重控制在了二十千克以内,减少的主要是弹药与口粮。

    哨所有弹药库,储备了足够的枪弹。

    至于食物,在这里能保存数年之久。

    卸掉的弹药物资全都留在一号营地,放在一处洼地里面,然后用岩石压住,以面被狂风刮走。

    印军过不来,不用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