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依我之烈性,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

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

在那几秒钟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儿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

“回来了。”

“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

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去时迟了,人家不让早走,加上归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我又与女儿分析,学生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岂不扫兴?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

这件事给了我一些启示。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其社会化程度低有关。对于孩子做事的特点,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

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而抗拒、而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第20节:如何化惩罚为宽容

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宽容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您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如何化惩罚为宽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提出以下建议: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适当时候给孩子个台阶下,或者为孩子保守秘密。批评孩子时首先肯定其某些良好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2)鼓励孩子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与孩子分析教训所在,适当提出希望,告诉孩子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3)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如要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

(4)不要操之过急。孩子改正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孩子立刻就能把错误改正过来,应该允许孩子在改正过程中有一定的反复,可以多多留意孩子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

适当的秘密是责任心的营养剂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秘密,所以偷看孩子日记和信件的事情屡屡发生。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可以说,父母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没有秘密的“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

孩子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自然无法容忍父母对自己隐私的侵犯,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的抗议。很多孩子悲哀地说父母的爱让他们“想去死”、“一点自由都没有”。

孩子的秘密让两代人的矛盾如此尖锐。父母其实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一点小秘密,有一些秘密对孩子来说是有利于其成长的。

孩子是一本无字书,父母也是一本无字书,而且是一本更厚、更丰富的书,两代人应该相互阅读。只有相互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适当的秘密。

由于中小学生多为未成年人,独立面对某些有危险性的秘密,可能会因经验不足处置不当而发生麻烦或灾难。这是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但是父母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顾其独立与成长的需要,这样做也会有所损失。做父母的,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做个“水晶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求助他人的方法。您可以告诉孩子,当他们意识到不安全的时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侯,应及时向父母求助。父母应当想办法让孩子相信,自己才是最能够给他们切实帮助的人。

两代人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秘密,并将此视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

当然,父母负有监护人的责任,但这监护是监督与保护之责,是以尊重为前提的。父母的魅力在于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使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

允许孩子有秘密,对父母而言,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哪个为人父母者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知道孩子的秘密?

但为了孩子心理上的真正成熟,我们成年人为何不放手一回,允许孩子们有秘密?

信任的前提是尊重,父母尊重孩子的秘密,就等于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信任的种子。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旦孩子对父母抱有信任的态度,到时候就不是父母想着去“破译”孩子的小秘密,而是孩子开心地与父母分享他的小秘密了。

怎样尊重孩子的秘密,让秘密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提出以下建议:

第21节:化代沟为代桥

(1)允许孩子有秘密。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给孩子自己才能开启的抽屉,不偷听孩子电话,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等。

(2)父母以身作则。父母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秘密,相互尊重对方的隐私,不要相互指责、猜疑。

(3)必要的时候,把自己的秘密拿出来与孩子分享,听听孩子的意见。

(4)即使知道了孩子的小秘密,也不要像抓住小辫子一样对孩子进行打击、批评。要进行疏导和沟通,像帮助朋友一样帮助孩子,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化“代沟”为“代桥”

如果说起教育孩子的困难,信息化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恐怕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即社会的进步主要靠知识与信息传递,而不是靠经验传递,成年人的优势远不及孩子。

试想,当孩子比大人知道得多,并形成了许多成年人不具备的观念时,两代人怎么对话?

令人悲哀的是,据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谈起今天的学生,评价意见中70%以上是否定性的,认为学生今不如昔的占90%以上。这也许正是代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孩子们经常比大人讲道理。比如说天气冷了,早晨父母让孩子穿衣服,孩子不穿,说不冷。孩子提出打电话听天气预报,父母心里就有火。父母火了之后说不下去了,就会说“我是你妈”、“我是你爹”,这个牌子一亮就表示我做父母的可以不讲道理。这是父母的任性。

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再小的孩子都是一个人,教育的核心是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1993年,我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引发一场全国教育大讨论。《人民日报》在讨论中,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题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我们真应该反思自己的做法,不要以为我们坚持的就一定对,要弯下腰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对着孩子说话,那只会阻挡你跟孩子之间的沟通。

很多父母跟孩子说话,一开口就说很长时间,非得把孩子说哭了不可。你没有A错还没有B错吗?没有B错还没有C错吗?总要给孩子找出个错来。孩子跟父母说话是没有用的,后来好多孩子就干脆不说话了。

对话对话,沟通沟通,只要孩子不说话,父母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想办法尽量少说,让孩子多说,听孩子诉说。

做父母的要和孩子平等相处,有什么事多商量,要尊重孩子,不要打孩子。一定要平等和谐、说话算话。

有的父母对孩子唠唠叨叨,孩子越来越烦。父母要做好准备:等孩子上了中学,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实际上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了。

心理教育家研究发现,孩子在十岁以前有一个崇拜父母的年龄,很好教育,他觉得爸爸妈妈都是英雄。但是十岁到二十岁进入一个心理上对父母轻视的年龄,瞧不起父母,他崇拜的人是电视明星了,觉得父母天天唠唠叨叨的、胸无大志,整天发牢骚,自己不成龙成凤,还让我成龙成凤。二十岁到三十岁开始对父母有所理解。三十岁到四十岁对父母会有些爱。人到了四十岁以后,才到了“常回家看看”的年龄,这个时候才能理解父母原来不简单,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时对父母就好了。现在许多十几岁的孩子就处在一个很快从崇拜父母到瞧不起父母的年代。

那这个时候父母怎么跟孩子沟通呢?当孩子不愿意跟您说话的时候,您就少说。您实在是特别想跟孩子说话,孩子又不愿意跟您说话,怎么办?

给您支一个招……同在一个屋檐下,您可以给您的孩子写一封信。把您的心里话写下来,放到孩子的床头。但是您别问他看了没有或者看了之后怎么想的。孩子肯定会看,但是他看了之后很可能什么也不说。您又有心里话了,您可以接着写第二封信、第三封信。

孩子可能在几年以后甚至十年以后的某一天,跟您说,“老爸/老妈,当年你们给我写了一封信,对我帮助很大,谢谢!”这就足够了。

父母不要老是围着孩子没完没了地说,要跟孩子说话,有一个办法,叫做父母听孩子说。“这件事你怎么想的,你说吧,我们好好听听。”跟孩子说话,一定要平等对话,一个人说话不是沟通,是说教,必须让孩子跟父母说说心里话。

代际冲突是痛苦的,但代际冲突又有积极的意义,它是社会变革、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果代际之间冲突极小,说明社会变化缓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22节:我的教育梦想

在中国当今的大变革中,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加需要加强教育与引导,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各扬其长,各避其短,达到合作与和谐发展的目的。我庆幸我跟女儿有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得来不易,一方面是我和她妈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女儿的开朗、懂事。女儿长大了,当然也会有很多自己的小秘密,性格也开始沉稳、内敛,但是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也倍加珍惜彼此之间难得的良好关系。母的实际上是在享受孩子,享受孩子的成长。当你责备孩子的时候,不妨细想一下,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你享受了多少幸福、多少快乐、多少智慧?人生是不是更完美、更多彩?思想的巨人都提出要以儿童为师。儿童明亮的眼睛、羞涩的目光、幼稚纯洁的问话,是不是经常让我们感到汗颜、让我们怦然心动?我们丢失了很多很多东西,却又从孩子这儿得到了很多反思,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给父母们的厚礼吗?

如何减小与孩子之间的磨擦,化“代沟”为“代桥”?

(1)了解孩子。应了解一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譬如,关于儿童的反抗期。儿童从2到4岁出现第一“反抗期”,青春发育期出现第二“反抗期”。在这两次之间的7岁至9岁前后,还有一个时期表现为“顶嘴”,这也是一种反抗现象。儿童的反抗现象不仅不是坏事情,反而对他们的精神发育至关重要。父母面对这种反抗现象不仅不能对其进行指责,反而要充分理解这种反抗心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反抗期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其自主性才能正常发展。有人甚至认为,没有反抗表现的青少年是意志薄弱的人。

(2)尊重孩子。孩子再小也是人,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甚至隐私,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不偷听孩子的电话等等。

(3)相信孩子。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永远不训斥孩子是“坏孩子”、“笨孩子”。但表扬与批评应当真实、准确、具体,切忌假大空。

(4)关心孩子。父母有责任向孩子提出忠告,尤其在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或产生迷茫的时候,但提忠告应当是朋友式的。

第三章发现和解放孩子……成功教育孩子的四种感悟

我的教育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

或许是由于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体验,或许是由于对中国教育的一点点思考,在自己刻骨铭心的心灵历程中,渐渐地,构成了我的一个梦想,一个关于下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梦想。我深知,他们应当走出黯淡的、单调的岁月阴影,我也希望我的女儿以及千千万万个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即不再像我们那样经受无限的苦难与心灵的煎熬。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出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身与心的解放,而教育的真正本质恰恰是人的解放,不是人的枷锁。冰心先生告诉我,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我想,这正是成长的真谛,即依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自然的阳光与空气中自由生长。

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心灵的舒畅,而舒畅与幸福一样,是一种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更是人生的动力。新的世纪应当是快乐的世纪,每个快乐的孩子就是一粒快乐的种子,就像天使一样,让快乐之花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绽放。

我深深地知道,自由往往来自束缚,快乐往往来自痛苦。今天,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束缚与痛苦中挣扎,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祭品。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是成功教育,却被应试教育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每一个家庭都是爱的港湾,每个孩子都是自尊自信的主人,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每一所学校都是迷人的乐园,每个学生都陶醉在知识的海洋,创新与实践使神奇变得平平常常。

我梦想,在新的时代里,每一处社区都是亲情俱乐部,每个孩子都有众多充满爱心的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儿童优先的旗帜高高飘扬。

我梦想……

第23节:解放儿童

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可是,当人类送别20世纪的时候,却遗憾地发现,这个神圣的使命只能由21世纪的人来完成了。那么,怎样解放儿童呢?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我梦想,蒙台梭利和陶行知的这些20世纪之梦,在21世纪能够变为现实。为此目标,应当为孩子的自由与快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21世纪的父母与教师也许要问问自己:我有教育孩子的执照吗?当一个人做了父母或教师,须拥有执照即良好的教育素质,如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等等。否则,空有一颗爱心,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