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菊虽然早已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一旦惩罚真的变成事实,犹如坠入百丈深渊,半天没说出话来。
党委的同志:“希望你好好改造思想,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早日回到革命队伍当中。”
听了党委同志的这句话,金菊心中出现了一丝光亮,连忙说:“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一定认真改造思想,重新做人。”
9。水獭胡同金菊家(夜/内)
晚饭后,金菊把万梅叫到一旁,低声说:“妈妈被定为右派了。你爸爸进了监狱,国家干部变成了罪犯,工资收入全没了;妈妈的工资也降了三级。四口人的生活,只有妈妈的四十多块钱来维持了。你是妈妈的大女儿,我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今后,我们就要过穷日子了。”
万梅:“妈妈别说了,我完全能理解。我们会节俭地生活的。妈妈放心。”
10。出版社后院,大树下(日/外)
【画外音: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工资降了,接受监督劳动。金菊的紧张情绪消退了。】
党支部的一位女同志许彤和金菊谈话。
许彤:“金菊,我是党组织指派与你经常联系的、帮助你改造思想的。以后你有什么思想问题、有什么想法,我们俩随时沟通。虽然你被划为右派,还是可以改造好的。一定要经得起组织的考验。1942年延安整风时,也有不少同志受到严厉批判,有的也定性为阶级敌人。经过党的教育,又都回到革命队伍之中。千万千万不要灰心。我也是从延安过来的人,根据我的经验,运动之后,会有很多同志,由于表现好,会恢复到原来的职务的。我说的可都是真心话。我劝你,振奋精神,卸掉包伏,重新开始。”
金菊:“谢谢你,谢谢。”
许彤:“你现在工资低,生活有一定困难。工作之余抄抄稿子,补充一点儿收入。让孩子们安心读书;同时,要教育孩子们和父母划清阶级界限。”
金菊:“放心吧,我不会辜负党组织对我的关怀。”
11。徐特立家(日/内)
【字幕:徐特立家。】
徐老对老伴说:“从整风到反右,这么长时间了,金菊两口子怎么一直没见人影!”
老伴:“不会出什么问题吧?你不好打电话问问吗?”
徐老:“对了。”徐老拨通了电话,“喂!人民文学出版社吗?……请问金菊同志在吗?……我是谁,啊,我是徐特立,……什么?在出版部呀,……噢,我等一下……”
12。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部(日/内)
出版社接电话的人来到出版部。金菊正在抄稿子。
接电话的同志:“金菊!一个叫徐特立的人来电话找你。”
同室的一个人听到后,说:“徐特立!这个人名怎么这么熟呢?”
另一个人:“是毛主席的老师吧?”
金菊的脸通红,对来的人说:“不接,就说我不在。(那个人莫名其妙地看着她,)谢谢你,就说我不在。啊。”
13。徐特立家(日/内)
徐老捋着胡须,撂下电话。自言自语:“没来接电话?两口子思想都那么活跃;又是从香港回来的。千万不要出什么问题呀。”
14。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内)
下班时,一个同志凑到金菊跟前,问道:“是毛主席的老师徐老吗?”
金菊:“是。”
那个同志:“那你为什么不接电话呀?”
金菊低着头,说道:“当了右派,有什么脸和徐老说话呀。”
那个同志:“你们怎么认识的?”
金菊:“他是我的老师,是我们湖南女子师范的‘外婆’。”
那个同志:“这么好的关系,……对你改造很有利呀,……”
金菊:“不,我不想刮扯上徐老,我希望他老人家越安全越好。”
15。文化部八达岭农场(晨/外)
机关干部到农场劳动。金菊被分配到养鸭房打扫卫生。这种活,理所当然地由右派分子去干。
清晨,阳光笼罩着农场。
金菊面带笑容,走向养鸭房。打开房门,一股腥臭的、潮乎乎的热气,扑面而来,呛得她疾速地扭过身来,闭着嘴,噗噗地吐了几口气。在一个多小时的清扫中,金菊要跑出来几次,换换新鲜空气,才能扫完。几天后,逐渐适应了,腥臭味也不那么呛人了,心情也就平静了。
一百多只黄绒毛球般的小鸭子成堆儿地转来转去,着实可爱。金菊把养鸭房打扫干净后,总是要逗留一会儿,玩赏一番。
16。文化部八达岭农场(晨/外)
一周后,一个早晨,金菊正往养鸭房走去。
“金菊!”有人大声喊她。金菊回头一看,是农场鸡鸭组的组长。“你过来!你这个右派分子!你是怎样下毒手害死小鸭雏的?”
金菊听说小鸭子死了,转身奔向养鸭房。看见满地躺着死鸭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组长紧随其后,喊道:“别装像了!看你那一副假慈悲的右派嘴脸,哭什么哭。回去等着挨批吧!”
金菊并没有害怕。他想:我每天正常打扫卫生,绝不会造成鸭雏死亡。
17。文化部八达岭农场鸡鸭组(日/外)
第二天,鸡鸭组里慌乱不堪。
不知道是谁,大声问:“怎么又死了四百多只鸡雏?是不是有阶级敌人搞破坏!”
农场某领导:“别瞎说!带着‘帽子’就够呛了,还敢搞破坏?”
农场某领导沉思一会儿,说道:“还是认真分析一下死亡的原因吧。去!把这个组的人员都找来开会。”
【画外音:金菊的批判会没有召开。】
18。北京五中篮球场(日/外)
【字幕:北京五中】。
球场上两个中学正在进行足球赛。万海是本校队的中锋,快速奔跑、娴熟的脚法,引起场外“八一”足球队两个教练的注意。
一个教练问旁边的体育老师:“那个中锋叫什么名字?”
体育老师:“万海,学习好、身体棒,品学兼优,是个好苗子。”
“八一”队教练问:“多大了?”
体育教师问旁边的万海班里的同学:“谁知道?”
一个同学:“十四了。”
教练:“好年龄。”
【画外音:经学校同意,“八一”足球队领着万海检查了身体,进行了各种体育测试。】
19。“八一“足球队办公室(日/内)
球队领导同志问万海:“你愿意不愿意到‘八一’足球队来踢球?”
万海未加思考,就脱口而出:“愿意!”
领导同志:“回家跟你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明天回答我。”
万海:“是!”
20。水獭胡同金菊家(日/内)
万海要去“八一”足球队踢球,征求妈妈意见。
妈妈问:“学习怎么办呀?”
万海:“边踢边学习呗。”
金菊:“行,妈妈支持你。”金菊说完后,有些犹豫,她想:“有一个反革命的爹、一个右派的妈,解放军的球队能要吗?”
万海:“妈!你怎么啦?”
金菊:“没事!没事!”
21。北京五中操场(日/外)
【画外音:一周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万海到八一足球队踢球的事,杳无音讯。】
上午课间操时,教导主任找到万海。
教导主任:“万海,关于你到‘八一’队踢球的事,因为你父亲在押,政审不合格,去不了了。”
万海一声未吱,眼泪在眼圈里含着,没有掉下来。
教导主任:“万海同学,不要因为此事影响学习。好好学习,考完高中、考大学,你的前途不仅仅是足球。要看得远一点儿。”
万海点头,“是!”
22。水獭胡同金菊家(傍晚/内)
放学回到家,万海一声不吱。金菊已经想到了:一定是“八一”足球队没去上。
金菊:“万海!吃饭!你今年才十四,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别想其他!快吃饭!”
万海:“妈妈,你知道了?”
金菊:“看你的小样,不用问就知道了。”
23。水獭胡同金菊家(傍晚/内)
三个孩子放学后,做好了饭,饭桌上摆好了碗筷;等待妈妈下班回家一起吃饭。
金菊进屋后,问道:“怎么还不吃饭啊。”
万鹭:“等你一起吃。”
金菊心里明白:孩子们知道疼妈妈了。她强忍哀伤,露出笑容,“快吃吧,吃完好写作业。”
24。水獭胡同金菊家(日/外)
邻居家有一天从农村买了一盆鲜鲫鱼,给金菊送来四条。放在门口。
金菊:“现在副食这么紧张,你们买点儿鲜鱼也不易……”
邻居:“大姐,别谦让。你家的困难我们都看在眼里,大忙帮不上。目前又赶上市场副食紧缺,也是没办法。我弟弟生产队里打鱼,给我送来一些,给你几条,做了给孩子们补一补。”
金菊:“谢谢啦!”
25。人民文学出版社办公室(日/内)
中午吃饭。金菊自带的饭盒。打开一看,有一条昨天晚上吃的鱼。
金菊潸然泪下。心想:“不知道是那个孩子昨天没舍得吃,给妈妈留下了。”
26。水獭胡同金菊家(傍晚/内)
吃晚饭。
金菊:“万梅,昨天晚上的鱼香不香?”
万梅:“香!”
金菊:“万海,昨天的鱼好吃不好吃?”
万海:“好吃!”
金菊:“万鹭!你呐?”
万鹭:“妈妈!”叫完妈妈,她笑了。
吃完饭,万鹭悄悄地告诉妈妈:“咱们家数我身体棒,少吃点儿没事儿。”
妈妈把她搂在怀里,眼泪滴在孩子的头上。
27。团河农场会面室(日/内)
【画外音:万岚以反革命罪,被判刑八年。在北京团河农场劳动改造。】
金菊第一次到团河农场探视万岚。
农场会面室。
金菊深藏凄惋、哀恸的心情,看着万岚那企盼以久的、不知道是忧伤、还是喜悦的眼神,自己脸上勉强现出一丝笑容。
金菊问道:“身体还好吧?”
万岚:“好,好,孩子们都好吗?家里的生活……”万岚明知家里的困难,声音有些哽咽。
金菊立即接过话茬,说道:“我们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孩子们都长大了,更听话了;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三个孩子个个都是班干部。”
万岚听了之后,眼里透出一点闪光,仿佛看到未来的希望,脸上出现一点儿笑容。说:“跟他们说,要好好学习。我的身体现在很好,在这里我会好好改造的,不要惦记我。”
金菊:“我和孩子们对你的希望就是,第一注意身体,第二放下包袱、思想要开朗,好好改造,我们等着你。”
狱警:“会面时间到了。”
金菊急急忙忙地说:“需要什么?下次来我给你带来……放心吧。”离开会面室的他回头张望了几次……。
28。北京街头(日/外)
金菊从第二监狱回来。下了公共汽车,从对面过来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车速减缓。金菊发现车中坐的人好像是阿曾?车距离金菊七、八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阿曾从车门探出头来,注视着金菊。
金菊发现后,磨身疾速地钻进一个胡同。
阿曾着急地喊了起来:“金菊!金菊!”
阿曾到了胡同口,金菊已无影无踪。
阿曾自言自语:“不会看错吧?她为什么躲着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和我联系?不会是运动中出问题了?……这个金菊呀,……”
29。阿曾家(日/内)
阿曾回到家,立即给徐特立打电话。
阿曾:“‘外婆’吗!我是阿曾呀。……徐老啊,金菊最近去没去你哪儿?……啊,从整风以来就没去?……出事了?……是吗!她爱人以反革命罪判了八年?她本人也打成了右派分子,啊!这个金菊呀!这可怎么办呐?……啊,是,……对!现在正是运动的高潮,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好,我会找准时机,我一定会帮助她的……徐老再见。”
第十九章 千里迢迢实践诺言
更新时间2007…12…28 14:53:00 字数:6992
1。北京,王府井大街(日/外)
【画外音:雨季来临。为了给万岚买胶靴,金菊到王府井寄卖商场把母亲留给她的一件爷爷裘皮店里的皮袍子拿出去卖了。】
金菊拿一件皮袍子到王府井一个寄卖商场;把皮袍子卖了之后,从寄卖商场出来,又进了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一双胶皮靴子。
2。金菊家(日/内)
金菊拿着胶靴到回家里。万鹭在家。
万鹭:“妈妈买靴子干啥?”
金菊:“你爸爸在稻田地里干活时穿。”
万鹭:“哪来的钱啊?”
金菊:“我把你姥姥留给我的皮袍子卖了。”
万鹭:“什么时候给爸爸送去?”
金菊:“等到探监的时候。”
万鹭:“妈妈,我也要去。”
金菊:“你还得上课呢。”
3。团河农场(夏/日/内)
金菊第二次到团河农场去探视万岚。
农场会面室。
金菊:“这双靴子下雨或下稻田地时穿。”
万岚的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强忍着泪水,停了一会儿,说道:“你一个人领三个孩子,够难的了。不要再为我花钱了。我这里什么都不缺。”
金菊:“我现在抄稿子,每月可以多收入二、三十块钱,三个孩子都知道节俭;放心吧,我们四口人吃穿不成问题。”
万岚突然问道:“大哥、四弟来过没有?”
金菊没有思想准备,稍有迟疑。说:“啊?啊?……来过的,都挺好的。”
万岚看得出来,也能猜测出来,说:“金菊啊,亲戚、朋友来不来的没关系。我是反革命分子,你是右派分子,和我们划清界限是对的、应该的。”
金菊听了万岚这番话,心里松快了一些。说:“你能这样想,我的心也就宽敞多了。我那两个参军的儿女,也都跟我划清界限了。”
万岚:“对呀,一定要划清界限!不要因为我们的问题影响孩子们的前程。”
4。金菊家(傍晚/内)
晚饭后。
万岚大哥的大女儿、万岚的侄女来看金菊。
侄女:“我叔现在怎么样?”
金菊:“判了八年,在团河农场劳动改造。”
侄女:“让看不?”
金菊:“我去过两次,还行。”
孩子们在看书、写作业,看见堂姐来了,问了一声,“姐姐好!”又都低头学习。
侄女:“真难为你们娘四个了。”
金菊:“‘小车不倒只管推’,我一定领着孩子们活出个样子来。”
万岚侄女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叠钱,说道:“婶儿,给孩子们买点儿好吃的,补充补充营养……”
金菊:“你挣的也不多,我现在还能维持。”
两个人推来让去一阵子,金菊还是没要。
金菊送侄女走时说道:“放心,车到山前必有路!”
5。文化部八达岭农场(秋末/黄昏/外)
秋末冬初。八达岭农场。人民文学出版社到农场劳动。沿铁路线栽苹果树。金菊的活是挖果树坑。收工时,两条腿拖着沉重的身躯,一点一点儿挪到住处。
黄昏,食堂里正在吃饭。
外面有人高喊:“金菊!传达室有你的快信。”
金菊撂下碗筷,急忙来到传达室。是万岚从茶淀农场来的信。信上写的:“……两个月前,由团河农场转到茶淀农场。现在又将转到东北兴凯湖农场。日内即将启程,望到茶淀农场一见。……”
金菊拿着信,跑到办公室,请了假。
6。八达岭火车站(夜/外)
金菊气喘吁吁跑到火车站,正赶上42次列车刚刚要开走。金菊没有来得及买票,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7。北京站(夜/内)
火车到北京站已经是万家灯火。
金菊在北京站等了两个小时,上了去天津的火车。
8。天津站(后半夜/外)
后半夜,天漆黑。
金菊下了火车之后,从天津火车站步行去了汽车站。
9。汽车站(黎明/外)
天亮后,金菊在汽车站买了去茶淀的头班车车票,上了汽车。
汽车向茶店农场开去。
10。茶店农场(日/外)
汽车到了茶淀农场汽车站。
金菊下车后,一路小跑,直奔农场。
农场门口,已经有几辆汽车满载犯人出发了。
金菊急急忙忙来到门卫跟前,拿出信,问:“同志,请问万岚走没走?”
门卫:“你是他什么人?”
金菊:“我是他老婆。是特为从北京来送他的。”
门卫:“已经走了一批了。你等一下,我去看看他走没走?他叫什么名字……啊,万岚?”
金菊点点头。时间一分一秒地度过,而在金菊心中却似一日三秋那样难熬。
万岚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一身新棉袄棉裤,急急匆匆向金菊走来。看样子精神不错。
万岚:“你来了!”边说边伸出双手,紧紧抓住金菊冰凉的手。
【画外音:这是自从万岚被捕后,三年来,两个人第一次身体的接触。四只手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