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在低价上购入对于约翰你来说,是一个好事儿,因为那样会节省自己的资金。但是你要真那么做,买下的梦工厂,不过是一个空壳而已。梦工厂的崛起,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我的调度,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发展梦工厂,就有一个很明确的中心思想,而现在梦工厂的成就,也说明了我的眼光并没有错。
梦工厂现在虽然算不上一个空壳,固定的资产还是有那么多的。但实际上,梦工厂的创新能力,却一直都是在我手上掌控的。要是没有我的创意,和我的规划,梦工厂的价值,其实就已经跌了一大半。以后想要快速的发展,基本上很难。你也知道,电影公司和电视公司,其实是两个概念,电视公司对于创意上的重视程度,和电影公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电影公司发展,只有源源不断出产好的电影,才能让他发展,电影,才是最为根本的东西。而对于我来说,电影创意,不是太大的问题,我能玩好香港电影,同样也能玩好好莱坞的电影。所以你真想要在梦工厂赚到更多的钱,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和我合作。而和我合作,你就不能从低价入手梦工厂,因为那样我没得赚。没有我的梦工厂,前景可不是那么好,就算是有老片撑着,但是梦工厂的片库,和那些大型电影公司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毕竟建立没有两年。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你是愿意要一个垃圾呢?还是愿意要一个前途光明的电影公司?”李明豹看着约翰问道。
李明豹的这些话,绝对不是胡扯,约翰也是知道李明豹的能耐,所以他当初想要购买梦工厂,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李明豹他的脑子,要是没有李明豹的脑子,梦工厂的价值,也就只有那样,在拥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情况下,约翰很难对其他的电影公司感兴趣。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来做梦工厂的掌舵人,是符合我的利益的。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并入新闻集团以后,有需要我或许会把主业放到梦工厂来,当然,那需要你出售给我足够的股份。”约翰对着李明豹承诺到。
“当然,如果有约翰你的加入,对于梦工厂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儿。甚至有必要,我们还可以单独的把默多克拉上,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手上的钱多。电影的回报率,比起报业的回报率,可是要高上很多的。如果能够把梦工厂的产业做大,对于我们都是有好处,甚至未必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巨头公司。”听到约翰的回答,李明豹也笑眯眯的应承到。
或许在没有来美国之前,李明豹是非常喜欢吃独食的一个人。尤其是在香港的时候,虽然他做起来好像很大方一样,但实际上他最开始起家的时候,吃独食绝对不少,就算是到了后面,李明豹有机会吃独食的情况下,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就像和央视合作做广告这样的事情,真要成功了,李明豹没有打算过和别人分享这里面的利益。
但是从这次约翰突然说新闻集团要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以后,李明豹才发现,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吃独食,尤其是在美国这边,他这样小胳膊小腿的人,想要吃独食,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别人给挤出去。
第四百三十一章 筹备新公司
明白了以他的力量,在美国吃独食,是没有任何前途以后,李明豹就觉得,让约翰进入梦工厂,就不是什么难受的事情了。本来最开始,他来美国买电视台,目的就是要吃独食,即便是美国这边要买他的梦工厂,至少也需要卖个好价钱。
但是在知道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成为了新闻集团的肥肉以后,这个靠山都要倒了,他的梦工厂,会比以前更加的危险。而后面他又要谋夺进入新闻集团的机会,约翰这个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现任的老板,就是一个必须要抓住的角色。
既然吃不了独食,那就像默多克一样,把利益分润出去,然后再把蛋糕弄大,而蛋糕弄大了之后,他获得的资本,也会比现在吃独食更大。
其实这样的方法,在西方是比较流行的,西方人更喜欢团结起来抢人,而东方人却更喜欢把资本全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这样的毛病,也是从西方开始殖民以后产生出来的思想。而东方人,即便是现在的香港,都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明豹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按照东方人的思维来处理好莱坞的事情,但是到了现在,李明豹要再想吃独食,基本上也不太可能了,所以他在美国这边,也就只有按照西方人的处事方针,来解决问题。当然,东方的那些产业,还是照旧,除非必要,他还是需要更多的权力。
而约翰听到李明豹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默多克给拉进来,反倒是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对于他来说,如果梦工厂能够让默多克看上,对于梦工厂来说,反倒是好消息。那样,就相当于他约翰,还有李明豹,和默多克三个人一起在做生意。
看起来和梦工厂并入新闻集团,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实际上,这里面的意义差距,却十分的大。默多克是新闻集团的掌门人不假,但是默多克却并不是新闻集团唯一发出声音的人,虽然默多克现在是新闻集团的绝对股东,但只要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继续这样扩张下去,默多克在新闻集团的股份,早晚都是要降下去的。
而那个时候即便默多克依旧是新闻集团的掌舵人,但并不代表新闻集团就是默多克。同样,约翰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老板,但他也并不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绝对大股东。这也就是为什么约翰能够同意并入新闻集团的原因,因为就算是他不同意,等到默多克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收购到了足够的股份以后,他也得被迫的同意,而那个时候,还未必能够获得现在这么好的条件。
但要是这个时候他把主业放到梦工厂来,并且还加入默多克这个大鳄,对于他来说,反而是要比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滋润,因为李明豹引入的默多克,是默多克自己,而不是新闻集团。而那个时候的梦工厂,不但能够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这边得到照顾,还能够得到新闻集团的照顾,再加上李明豹的能力,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其实比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更加的容易,利润,也会更加的多。
有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新闻集团的照顾,在成本上,梦工厂就会比别的公司成本更低,甚至比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成本都还要低,而成本低了,就代表利润高了。他能赚到的钱,也就更多了。三个原本都是老板的人,结合到一起,取得的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如果李先生你有需要,我可以在近期对默多克先生发出邀请,到时候我们再谈谈这个事情。或许你的那个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也能在这个上面获得足够的好处。”约翰的情绪,在这个时候彻底的被调动了起来。
他说的好处,就是默多克在节目公司这个问题上,和李明豹,还有他达成必要的默契,然后以此为契机,挖新闻集团的墙角。挖新闻集团的墙角,看起来好像对默多克很不利,这样的事情,他压根就不可能答应。但实际上,真要操作这个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前文都说了,默多克是新闻集团的掌门人,也是新闻集团的大股东,这么干,看起来是对默多克不利。但实际上,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果真有必要,或者说梦工厂的价值真能让默多克看上,他未必不会容忍这样挖墙角的行为。因为就算是新闻集团被挖墙角了,也并不是挖到他默多克的身上。
任何集团的内部,都是有很大争斗的。新闻集团同样也不例外。出身草莽的新闻集团,在不断的成长当中,虽然会吸收很多有益于成长的股东,但也不是没有那种成长度很低,靠着关系进来的人。这些人,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对新闻集团有好处,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却是在损害新闻集团的利益。
对于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借口把他们弄出去,现在和未来的损失,就会很大。对于这一群人,如果默多克真有什么好借口,完全可以让李明豹来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让李明豹这个良性的股东,把那些恶性的股东,给弄出去。只要李明豹真有那个能力,默多克在这上面,肯定不会手软的。
任何财团,都是有很大逐利性的,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让财团健康的成长。这方面最好的能够引起人们反思的例子,就是曾经号称欧洲第六帝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就是典型的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然后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一战二战之前权势滔天的他们,在过了二战之后,手上拥有的产业,和自己的小弟洛克菲勒和摩根他们,都完全比不了,再加上人被杀了不少。到了现在,他们的影响力,是真心算不上多大。开银行都是悲剧,最后也就只有卖卖波尔多红酒,这才几个钱?
所以财团内部的竞争,是掌握财团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只有一个内部能够竞争的财团,在外部才有更多的野心。
“如果约翰你能够把默多克给拉过来,并且我们和他达成一致的协议,那么我们以后进入新闻集团,日子也就好过了,毕竟他是新闻集团的掌舵人,比起其他股东的支持,绝对不是一个概念。”能让约翰主动去找默多克,对于李明豹来说,当然是好事儿,所以他十分乐意接受这样的调节。
之后,李明豹和约翰,就开始讨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然后包括李明豹的节目制作过程当中,需要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电视台不断的宣传这些事情,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等到李明豹和约翰分开之后,李明豹找约翰的最初目的,完全就被扔进了垃圾桶,只不过最后双方达成的协议,也比扔进垃圾桶的那些东西,更加的对李明豹有利。
在这次的谈判当中,李明豹获得的东西,简直不可想象。最开始,李明豹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在约翰手里面买下一个小型电视台,然后慢慢的经营,自己来抵挡外部的那些风风雨雨,之后再慢慢的发展。
但没想到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这边,却因为新闻集团的收购,出现了巨变,原本还要自己打拼的李明豹,却因为自己的后台不保险了,连梦工厂的基本利益都很难保证,再弄什么电视台,完全就是画蛇添足,没有任何意义。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有变,也让李明豹不得不变,原本需要自己慢慢来发展的电视台,这个时候却完全不需要,更加找到一个相当合适的方法,直接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合作,然后大面积的把自己的创意节目给铺开,更加有效率不说,赚的钱也会更多,更是能够凭借这些节目,进入新闻集团这个庞然大物。
简单来说,在和约翰谈这个事情之前,李明豹不过就是想要一个自行车。但是和约翰谈判以后,李明豹自行车倒是没有要到,反而要到了一辆劳斯莱斯。这笔卖卖,对于李明豹自身来说,绝对是相当的划算的。
尤其是新闻集团不同于其他的公司,这个集团是掌控了很多个国家话语权的集团,比起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这个靠山来说,新闻集团的能量,更加的庞大。也更加的有安全感,只要李明豹进入了这么一个集团,他就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面,提升自己在全球的实际影响力。这年月,欧美的喉舌,能力比后世更加的强大,至少没有多少敢于挑战他们权威的国家,李明豹也可以乘着这个机会,让白人集团,不对他设置更多的障碍,这点,比起其他的实际利益,对李明豹更加的重要。
和约翰把事情都谈得差不多了,李明豹这边,自然也需要行动起来。卡梅隆大帝那边,依旧在剪片,李明豹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过去,所以他就完全的把《终结者》这部电影,给丢到了脑袋后面,反正这电影他也不急,急也没用,那么多的素材让卡梅隆一群人在那里忙活,不弄到年底压根连毛片都剪不出来。
于是李明豹就干脆眼不见为净,直接开始弄起电视台节目的事情来,好在这个时候,李明豹在美国,也算不上一穷二白,并不是那种有钱没有人脉,连办事都需要求着别人的状态。在这个问题上,不但有李明豹自己的人在忙活,还有约翰支援过来的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这样一来,李明豹这边的进度,就大大的加快了,公司没用一个星期,就给弄好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万富翁
在美国成立公司,手续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有钱,就算只有一个人,连部门都没有,你都可以拿到公司的牌照。这样的公司,通常也被叫做皮包公司,反正注册资金什么的,你压根就不用太在意,买个公司证件,真心不算太难。
李明豹要成立的公司,自然不会是那种皮包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他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亲自成立。在美国,做电视节目的公司也不是李明豹原创,这边有丰富的相关从业人员,也有相关的公司。甚至很多的这一类的公司,通常都挂靠在某一个电视台下面,作为电视台的子公司存在。
在公司成立之后,李明豹也暂时没有招收太多的人员,因为他这个时候,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支援过来的人员,完全用不着自己招,虽然有皮包公司的嫌疑,但是实力上,却是相当的雄厚,之所以不招收那些人员,一个原因是节省开支,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新招收进来的人员,想要快速的把节目制作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
而现在的李明豹,最缺乏的也就是这样的磨合时间,在一切都讲究效率的年代,哪儿有时间让他来磨合自己的公司,所以干脆就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那边的人来代劳,反正是付钱的,不怕他们做不好。
而新公司的名字,也是借着梦工厂的名字,名字就叫做梦工厂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算是梦工厂旗下的子公司,只不过关系并不是那么深而已,这样做,最主要还是在借用梦工厂现有的地盘,和名气。反正这个公司最重要的价值,并不是在这些实际产业上面,而是在那些节目上面。再花上一笔钱买下另外的地方,对于李明豹来说,并不划算。
摆明了是要卖的公司,何必做得那么像一回事儿呢?要是美国的房价什么的会在两三年之内,来一个疯长,或者是其他产业之类的东西,会疯长,李明豹倒不介意在这上面赚一笔钱。
可惜美国这边的情况,尤其是在相关产业上面的价格上,涨幅并不大,完全没有利益可言,既然如此,李明豹也就不浪费这个钱,把自己的资金套牢在外部产业上面。
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合作这个项目,李明豹这边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其实相当简单,就是把这个节目的完整内容,给弄出来,然后交给那边的制作人就能搞定。具体的内容,他都不用参与多少,最多也就是自己这边的律师跟进,不至于让李明豹在一些小陷进上面吃亏。
李明豹要做的第一个节目,自然就是之前给约翰看过的百万富翁这个节目。要想打响自己的名气,这个节目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敲门砖,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到所有收看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电视台节目的观众。并且能够引起很大的互动。
说实话,现在这个年月,电视台的节目在创意上,并不如何先进,而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地方,就在于电视台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并不怎么起眼,甚至于大部分的电视台节目,在节目的互动性上,很弱。最多也就是在电视剧上面,表现得多一点。而这表现,又通常是在剧情上面,要是收视率下降,那就把节目砍掉,相当的粗暴。
而真正让所有电视台节目在意观众互动这个节点,还是要到老友记上面,在这个电视剧节目当中,电视台对于节目的内容互动,算是比较成熟了。他们在老友记上面,已经不再是收视率下降,就立马粗暴的把电视剧给砍掉,换上新的电视剧,而是根据观众的反馈,适当的增加或者删减掉某些大家乐意或者不乐意看的内容。
而这样做,也让那个电视台彻底的赚翻了,本来一部电视剧,从开播到完结,需要投资的成本,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单纯的因为电视剧的收视率,把节目粗暴的砍掉或者延长,无论是对于电视剧,还是对于娱乐节目来说,都不是一个符合资本的行为。
在老友记这部电视剧上面,制作人,或者说是电视台方面,实行了创新,他们并不是根据某些个体的收视率,来决定节目的走向,而是根据观众的改变,而对节目做出改变,并不因为某些时段的低收视率,就直接把节目给干掉,而是通过观众的意见反馈,来决定电视剧的走向。
仅仅是这么一个改变,就让老友记变成了一个长盛不衰的电视剧节目,播放多年。从成本上,节约了电视剧的制作,并且还让电视收视观众,因为一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