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动规划之道
架构和规划制度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只有搞好了这些,企业才能万古长青。
第173章 考官的重要性
人才可遇不可求。开始的时候,不可能知道谁是人才,只可能把每个前来应聘的人,都当作人才对待,向他充分地展示你自己,使人才被你吸引,被你打动。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曾经说过,要想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团队,就必须先让员工认同这个企业的管理观念,所以每次柳传志在面对前来面试的年轻人时,他用30分钟的时间里有20分钟的时间都是在为面试者描绘联想公司的美好前景。这样独特的考试方式,或许只有柳传志这样聪慧的考官才想得出来。
1988年郭为去面试的时候,柳传志就是用了20分钟来描绘联想的将来,只用了10分钟匆匆的问了郭为几个问题。当年最流行在国外发展,柳传志告诉郭为,出国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追求的最终目标,年轻人的目标应该是成就一番事业。1998年,经过十年的努力,郭为最终被柳传志看好,而且在联想有了一番业绩。
柳传志独特的面试方法使郭为受益匪浅,郭为就是在柳传志面试自己的时候学会了怎样面试别人,他极力的反对考官挑剔应试者,因为那样永远找不到人才。柳传志在面试前来应聘的人时,都是把他们当作人才来对待,就是这种心态才成就了今天联想的管理团队。
行动规划之道
人才是要靠企业家去细心挖掘的,挑剔不但不能得到人才,而且会失去现有的人才。
第174章 “事为先;人为重”选拔原则
人的带动就是夯一层撒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一层,不然是带动不了的。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在选拔人才的原则上,柳传志一直遵循“事为先,人为重”,所谓“事”就是要看联想所投企业、行业发展空间和这个项目的水准,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看人,看这个班子和团队的情况。柳传志觉得,做投资关键还是要看人。
在联想很注重“以人为本”,因为在联想的成长过程中,柳传志真正了解到的是人在一个企业中的作用,尤其是联想公司的分拆。2001年,正是互联网盛行的时候,真的是需要领导人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技术的。但在当时柳传志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柳传志认为杨元庆他们已经可以了,所以就下定决心把这个官交出去。其实,当时柳传志对杨元庆并没有多大的把握,然而杨元庆后来的表现,最终抚平了柳传志心中的不安。这也使得柳传志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行动规划之道
企业要“以人为本”,学会团队合作,在成功的道路上就没有什么困难可言。
第175章 办公司就是办人
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在柳传志看来办大公司就是办人,他所指的“办人”就是经营和管理人才。联想的成功多半得益于决策者对市场的正确把握,同时人才群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柳传志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识人、选人的专家。他做到了这些,现在的联想拥有独立做事、带领做事和制定战略这三类人才。
不得不说柳传志是位培养人才的高人,他不但拥有一双慧眼,而且是个合格的考官,他培养的不是一个接班人,而是一个人接班人团队,和同时代的企业家相比,柳传志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解决的很好。先有杨元庆、郭为,后有朱立南、陈国栋以及赵令欢,他们的背后又是一大批管理人才,柳传志想要将联想做成百年老店的愿望,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的支撑,自然就指日可待了。
行动规划之道
企业的核心骨干应该是用心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随随便便从职业经理人市场临时选择的。
第176章 人才、珍珠、线
有的人不是珍珠,他是一条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来。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对于人才的看法很奇特,他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需要管理人才,就像是珍珠没有线一样,只有线与珍珠的完美相结合才能变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企业也是一样,没有管理人才这根线,依旧会被淘汰掉。
柳传志虽然只是技术员出身,但是他懂得如何挖掘人才,即便是后来联想在他的引导下有所成就与地位,他依然不去随大流做科学家、发明家,而是充分发挥自己在组织和谋略上的特长。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招募人才、发掘人才的潜力,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在柳传志看来,一个企业所有的人员都是珍珠,但是最高层的管理人员就是那根线,只有把他们穿起来变成项链,才会显的更有价值。
行动规划之道
管理者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选拔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以及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第177章 “缝鞋垫”与“做西装”
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只有先将鞋垫做好了才能做短裤,然后再做长裤、衬衣,最后才是做西装。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形象的形容他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较“缝鞋垫”与“做西服”,在联想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现任神州数码总裁郭为最初工作是从给老板开车门、拎皮箱开始的,后来到只有五个人的公关部做经理,一年后又去做集团办公室的主任经理,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做过业务部门的总经理、企业部的总经理,负责过财务部门的工作,被派到广东惠州联想集团新建的生产基地,学习盖厂房,也去过香港联想负责投资事务。郭为就这样从最底层,一步步在柳传志的磨练中成长着,最终郭为成为联想副总裁时刚30岁出头。不只是郭为是从底层做起,就连杨元庆也是从推销员做起的,在磨砺中,杨元庆不断拼搏,终于一步一步登上了联想集团总裁的位置。
柳传志培养杨元庆和郭为的方法就是让他们逐渐参与决策,参与管理,要他们当主动思考,创造执行的“发动机”,当他们具备了一个管理者基本的素质时,就放手给他们以机会和舞台,让他们从工作中去锻炼。去成长。
在联想集团一直奉行着“缝鞋垫”,它并不适合那些急于出人头地的人,不会脚踏实地的从缝鞋垫开始做起的人,即便是加入了联想集团,自然也不可能很快得到重用。
行动规划之道
企业家培养人才的方法有很多种,最适用的还是长期的考验,只有在磨砺中才能选出最有能力的人才。
第178章 改革开放未必前途光明
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走向兴盛、走向辉煌。回头看过去是痛苦,往前看可能是辉煌,那么在今天这个点上,连接这个时段那就是一个转折点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在历史长河中记载的是非常短暂,但是我们恰恰生活在这一瞬当中,既然是转折点时代,那就有可能向好的方向转,也不一定向好的方向转,或者不好的方向转。改革开放也未必是一片的前途光明。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2006年,一次作为嘉宾的柳传志对在座的30位中国创业家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未必前途光明的论述。
柳传志说:“如今,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拼命强调创新型呢?因为老路实际上走不下去了,我们国家的资源确实支撑不了每年GDP按8%~10%的速度发展,环境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人口问题、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这些事情就迫使我们改革开放不得不另辟蹊径,要创新,要不然改革开放很难深化下去。还有就是社会矛盾的激化问题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超过80%的人得到了实惠,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在先富起来的人群或者说更加富裕的人群里面有凭着汗水、智慧和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英,但是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用卑劣的行为致富的败类,现在就有人把这两种人混为一谈,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使少数人致富,使大多数人陷于贫富当中。进而说到中国现在是历史上最坏的土壤,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改革开放,问题严重的是由于他们混淆了是非,在网上还得到了相当大数量人群的支持。这一来,就使矛盾变得错综复杂,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前面的路肯定不是坦途。”
行动规划之道
面对国内外的诸多因素中,还有一部分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努力把自己的企业搞好,才是重中之重。
第179章 肩扛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国现在有一大批30多岁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企业家不论长幼,都要有责任意识。改革开放正面临着深化和创新,在这个转型期,企业家群体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是年轻人眼中的“IT英雄”,他展现了长者的全局意识,呼吁中国企业家要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经济形势、企业命运、个人命运是和国家形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说,“空喊承担社会责任没有意义。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首先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把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到社会中去,按章纳税,扩大就业机会,诚信经商等。这个要求做不到就是不及格。另外,我们企业应该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做善举,另外注意自己对待财富的方式,这些是企业做了以后会加分,我们企业家要努力地使社会的空气湿润一些,不然的话,空气太干燥了就容易着火。真的着火了,企业就容易受到大的冲击。使整个社会的空气更湿润不那么干燥。”
在柳传志眼里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才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行动规划之道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正确对待和使用财富。社会是企业成长的环境,和谐的环境不仅对社会有益,也对身处其中的企业有好处。企业家把自己做好,才会成为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在历史上留下扎扎实实的脚印。
第180章 经济实力决定尊严
1993年,联想没有完成任务,我亲自写了“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战表,带着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去电子部提交,胡启立部长携所有的副部长一起出来接见。“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不是意气用事,像义和团那样的义气在今天已经没有用,一个国家有了经济实力才能有尊严。联想后来兑现了当年的誓言。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硬了,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被其他国家看得起,经济实力落后,就要被挨打,就会失去尊严。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企业经济实力不强,那么很容易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更谈不上发展了。因为尊严永远来自于实力。有尊严了,企业才能每天都充满朝气去前进,员工才能活得更开心。
1993年,许多人听了柳传志慷慨陈词:“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当场为之动容,员工的士气也被鼓舞到最高点。这种鼓动性是战争的另一种形式,战场上称之为心理战或宣传战,它是真枪实弹拼杀的一个重要补充,效果不比战场上的炸弹来得逊色。在成就联想霸业的20年里,柳传志没少用这一手段,联想无数次的战略誓师大会、喊口号等更是鼓舞士气之后的“临门一脚”,真正做到了令旗所到之处人人奋勇,进攻时个个争先,退却时阵脚不乱。
行动规划之道
一个企业领导者要始终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道理。要想让自己的企业能长远、健康、充满青春活力去发展下去,你必须让自己的企业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才行。因为一切尊严都是来自经济上的实力硬力,对企业而言,经济实力不仅决定尊严,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第181章 赞助申奥;积极回馈
作为高科技企业,联想将全力为本次申奥工作添砖加瓦,努力为申奥工作提供资金、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支持等形式的赞助。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2001年1月11日,在位于上地的联想新大厦,隆重举行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接受联想电脑公司赞助签约仪式”。为了申办奥运联想赞助1200万人民币,这是北京奥申委迄今为止接受企业申奥支持中最大的一笔赞助。
签约仪式上,奥申委授予了联想“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合作伙伴”荣誉称号,联想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声援团”成员单位。
联想认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也是企业积极关注的大事。联想从自己的经营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为申奥做贡献,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联想“饮水思源,回馈社会”的具体行动,而且对社会和企业自身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联想在2007、2008年度的两个主要目标是明确联想作为“新世界企业”的定位与创业特性,并为打造强势的企业品牌建立信任基础。与此配合,联想开始设立各种以支持人们创业脱贫为重点的战略慈善项目,到2010年中旬基本完成资助10万人创业的目标,至今这些项目已经资助了超过5万人。此外,联想还积极从资金、物资与人才方面资助小额贷款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穷人能够获得创业脱贫的启动资金。
行动规划之道
一个企业,在经济平衡健康的发展时,不忘记回馈社会,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才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得更长久。
第182章 心系汶川;情感天下
联想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社会参与聚焦于“缩小数字鸿沟、环境保护、教育、扶贫赈灾”四大领域,并通过“结合业务发展战略,引入创新公益机制,坚持传统慈善捐赠”三大手段持续加大社会投入。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2008年5月14号,四川省汶川地震第二天,联想集团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年初,联想率先向我国雨雪冰冻灾区捐款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援助灾区的抗冻救灾工作和改善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本次抗震救灾,联想再一次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在国内IT业第一个捐助千万元,令人感动。
作为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化企业,联想一直积极关注来自国际社会和当地社区的进步发展、抵御灾害等社会公共需求,并将慈善捐赠视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战略。从2001年捐资1200万元人民币支持北京申奥,到2003年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北京市抗击“非典”;从2005年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50万美元,到今年天为雪灾、震灾地区……群众奉献爱心,都是感天地动地的公益善举。
行动规划之道
想从中国走向国际,不仅要打造一个著名品牌,也要塑造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用户关爱的良好形象,要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企业,后一点尤为重要。
第183章 企业家不因被仇视而不平
现在有一批企业家因为被仇视而变得愤愤不平,因为他们觉得在通过自己辛苦劳动每挣一分钱的时候,其实给社会提供了一毛钱的价值,他们解决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家纳税,他们不应得到这些仇视。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的。当人民对企业家有这种思想时,企业家不应该因被仇视而不平。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改革开放30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突现了出来。其实致富者是有不同情况的。有些企业家是不应得到仇视。但也存在一些通过不法手段而迅速暴富的情况,这确实会让社会不太和谐。针对这种情况,柳传志认为一方面要提倡通过发展更好地去解决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要自己格外的自律。企业家的工作主要是怎么样跟社会各界配合来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说产生更大的对立情绪,挠痒痒要挠对地方。
今天的中国相比从前的时代,巨大的进步不言而喻。但贫富差距是我们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增进弱势群体的权益和发展机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可见大多数人对于富裕、对待富人都是持亲和态度的,根本不会无缘无故的仇视。可是为什么又会有仇富心理呢?为什么有些富人会被人所敌视呢?主要是因为有些富人的致富途径、消费富裕的方式,让人心理不平衡,让人产生仇视。
行动规划之道
一个人能够积累许多的财富,必然要动用许多的社会资源,他们致富后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富了后,要帮助尚在贫穷中的人,不应该埋怨是社会上的仇富心理阻碍了其行善。
第184章 支持年轻人创业
众所周知,中国的公益事业还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需要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