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最良、最耐疲劳、最善于袭击野物的猎犬,如果经过良好的训练,就会最适于狩猎,但如不经训练,就会变得无用、狂暴、而且最不服使唤。 人如不学无术,不知正确选择,就会狂傲激烈、倔强放肆,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干出坏事来。

    七、面对牧人

    阿斯巴拉曾经私下劝苏格拉底,积极投身政界,以实现

…… 89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38

    自己改善人的灵魂的报负,他说他鄙弃权势和地位,不愿意让烦人的政务打搅自己改善人的灵就的工作。 但是作为一位雅典公民,有时又不能不参加一些政治活动。公元前410年,阿尔基比亚德又再返雅典。 担任海军统帅,他率领雅典舰队几次战胜黑海舰队,打通黑海粮道,雅典又恢复了民主政治,公元前407年阿尔基比亚德凯旋归来时,雅典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但是不久斯巴达海军主帅吕珊德尔在波斯支持下打败雅典舰队,阿尔基比亚德被撤职,离开雅典到波斯后被杀。就在阿尔基比亚德被杀后不久,苏格拉底担任了胞区议事会主席。公元前406年的夏天,雅典的军队,雅典的海军在阿吉纽西岛打败斯巴达海军,但雅典海军也损失了二十五艘船舰和四千名军人,当时暴风雨阻碍将军们去拯救这些军人,也不能将阵亡者的尸体打捞起来安葬,当时雅典人认为,如果不是由于指挥官玩忽职守,这些人是能得救的。由五百人评议事会选出的五十名委员对这次战争的八位指挥官进行审判,苏格拉底作为委员会的一员也参加了审判。一些人在会场鼓噪胁迫投票处死这八位将军,并威胁苏格拉底,如果他不赞同也要对他起诉。 许多议员都胁从了,苏格拉底却毫不动容坚持认为这样做不合乎法律,投了反对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曾有记载:

…… 90

    48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那时,执行委员中只有我一人反对这种残酷的判决,其他议员想要弹劾我,逮捕我。我相信,如果我害怕坐牢或被判死刑,我随时都可以放弃我的主张而同意大家的观点。但囚禁和死刑都吓不倒我,我永远是法律和正义的信徒。另外有一却事,发生在寡头统治时期。有一天,三十僭主下了一道命令,把我和其他四人叫到他们的本部,要我们到萨拉米把逃到那里的勒翁抓回来处死。 他们常常下这样的命令,整日忙着害人,似乎要杀尽异己才快。我没有服从他们的命令,而且用行动表明,我对死的事也不在乎。所以,尽管当时统治者十分凶狠,他们仍然不能逼迫我做出不义之事。其他四人前往萨拉米抓来勒翁,处他死刑,我却独自一人回家。要是当时的政权没有马上崩溃,可能我也会被抓去处死。我曾经想过,只要我担任公职,我就一定用好人的好办法来办理公事,主持正义。如果我早就担任公职,我可能活不时这个年龄。无论是担任公职时,还是在私人生活中,我都决不改弦易辙。

    苏格拉底抱着“理性”

    的信念,甘愿冒一切生命危险,他相信自己已掌握了处理事务的方法,掌握了人生的智慧。 面对死亡和正义,他是宁取死亡而不放弃正义。而对于母邦雅典的命运,他却是忧心忡忡。 和伯利克里的小儿子谈话中,小伯利克里讲到城邦战争中滋长大量罪恶,“经常怀着恐惧的心情怕有忍受不了的灾祸降临城邦”

    ,苏格

…… 91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58

    拉底却满怀信心地说:“决不可以为雅典人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当时雅典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批自由民依赖帝国的殷厚收入过着闲散的寄生生活,战争中城邦经济崩溃,他们又不屑从事建设与奴隶为伍,只好变成穷光蛋,在民主制的蜕变中成为动乱因素,成为政治野心家利用的“工具”

    ,苏格拉底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危险性,他利用赫西阿德的诗句“做工不是耻辱,闲懒才是耻辱”

    ,指斥这种寄生生活。 这种指责犯了大忌,后来成为控诉他的罪状之一。战争末期阿里斯塔库向苏格拉底抱怨说他自己养活大群自由民亲属,窘困之极。 苏格拉底劝他组织他们参加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并批评说:“因为他们是自由民又是你的亲属,你以为他们就应该无所事事只是吃吃睡睡吗,你看到这样生活的自由民能比那些从事有用的技艺的人们生活得更愉快更幸福吗?”

    智者安提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不从政,他坦白地剖明心迹:“安提丰,是我独自一人参预政治,还是我专心致志培养尽可能多的人参预政事起更大作用呢?”

    公元前404年,雅典对斯巴达无条件投降,按照斯巴达将军来山得的命令,雅典的民主政体解体了,继而产生了一个“三十僭主”

    独裁政府,逮捕勒翁的命令就是他们下的。苏格拉底一直坚持他的理想,不因局势改变而变节。公元前403年,在苏格拉底六十七岁时,雅典又恢复了民主政治。 但是,这种民主政治不是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

…… 92

    68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化的国家制度。这时的苏格拉底被某些人称为“败坏青年”

    的人。 说这话的人有苏格拉底过去的朋友克里底亚和查尔米底斯。克里底亚是柏拉图母亲的堂兄弟,是“三十僭主”中最极端的一位,查尔米底斯是柏拉图的舅舅。查尔米底斯同欧绪德谟过从甚密。 欧绪德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查尔米底斯曾利用他,诱惑他。 苏格拉底看到这种情形,就说:“君子不会像乞丐讨食一样,对自己的朋友哀求。这不是自由人应有的行为。”

    但是,查尔米底斯不听他的话,也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因此,苏格拉底大骂道:“查尔米底斯的脾气简直像猪一样。 猪在石头上蹭痒,就如同查尔米底斯的身子磨擦欧绪德谟的身子一样。”

    查尔米底斯听到这话,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 当他成为“三十僭主”

    中的一员时,他就在法律里针对苏格拉底增加了一项规定——“禁止教授传播演讲术”

    ,不许苏格拉底和青年人交谈。苏格拉底看到“三十僭主”草菅人命,又煽动人们干坏事,他无法再保持沉默了;因此,他发表了一番议论。 他说:

    “一个牧人,他放牧的牛群一天天减少,牛也一天天消瘦,而他仍不承认自己是个不好的牧人,这不是很好笑吗?

    就如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国内的人口一直在减少,国家的道德也一直在颓废,可他并不觉得这是耻辱,也不承认自己

…… 93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78

    是个不称职的政治家,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

    有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议论,揭发了他,克里底亚将他召去,再次重申:禁止他与青年人交谈。“这是法律!”克里底亚拍着桌子吼道。“你们到底是什么目的,不准我和青年人交往,是我讲了废话假话还是讲了骗人的话?那我以后讲事实!”

    “你蛊惑青年,怀疑现行的法律?”

    苏格拉底说:“我担心我会在无意中违背你们的命令,因此请你们告诉我,青年人的年龄界限究竟是多少?”

    “凡是没有能力明辨是非以及尚未成熟的人,都不许你和他们交谈,讲清楚一点,就是不能充当议员的年龄,也就是说,你不能和三十岁以下的人说话。”

    “如果我上街买东西,而那位老板不到三十,我也不能问他东西的价钱吗?”

    “这是可以的。 不过,苏格拉底,你好像对你自己了解、熟悉的事情,有一种偏要提问的毛病。 你应该知道,这种习惯不好。”

    “照你这么说,如果有年轻人问我一些我知道的事情,比如问我某某人住在何处,问你克里底亚住在何处,我也不能回答吗?”

    克里底亚说:“你不要再跟我绕圈子。以后你再也不能去打扰木匠和铁匠了,因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如果你时常和他

…… 94

    8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们交往,就会害了他们。“

    “如果那些工匠问到我有关正义、信念或者别的思想方面的问题,我也不能回答吗?”

    “是的,你不能回答。 而且你也不能再讲牧人的事。 如果你再不改,那你要小心你自己的牛会减少。”

    尽管当权者一再威胁他,苏格拉底仍然我行我素,从克里底亚的官邸出来,在一条狭巷中碰到一位二十多岁左右的俊美青年。 苏格拉底用手杖挡住他的去路,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生活用品,那位青年谦和地回答了。苏格拉底又问:“在哪里人们可以成为人格高尚的人?”

    这位青年困惑了。“那么跟我来学吧!”苏格拉底说道。这位青年从这天起就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名叫色诺芬,后来写过不少经济学,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在老师去世以后,他写道:

    “当我想到这个人的智慧和高尚品格我就不能不记述他,而在记述他时更不能不赞美他。如果在那些追求德行的人中间有谁能遇到比苏格拉底更有益的人,我认为他就是最幸福的了。”

…… 95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98

    八、理性神

    人对神要虔诚崇敬,唯神是从,这是希腊对人神美学的认识,苏格拉底不满意。当时有一则流行的宗教神话:至高无上的宙斯神因为他的父亲克洛诺斯(时间)吞噬另一个男子,将父亲铐锁起来,而克洛诺斯也以相同的理由阉割他的父亲乌剌诺斯(天)。

    有一天早上,苏格拉底在去法院的路上,碰到神学家欧绪弗洛,欧绪弗洛告诉他,他要以这个神话为依据,来控告他的父亲。原来,欧绪弗洛家的奴隶,有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同一个仆人吵架,竟愤然将仆人杀死了。 他父亲知道后,就把他绑起来丢到沟里,并派人到雅典求签,请教神明该如何处置他。 没想到使者还未回来,他就忍不住饥寒死了。欧绪弗洛想告父亲杀人罪,他说:“只要发现行凶者、亵渎神明者,不论他是自己的亲人还是路人,我们都应该提出控诉,不这样做就是‘不敬’。

    我的做法是为了证明一个原则,就是任何人犯了‘不敬’就要受罚。 宙斯该是诸神中最受人尊敬的了!世人准许他因父亲灭子而把父亲捆起来,而他父亲也因同样的理由惩罚过宙斯的祖父。 为什么世人就不赞同我的行为呢?“

    苏格拉底对欧绪弗洛的想法十分吃惊,想破除欧绪弗洛

…… 96

    09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错误的虔敬观,即对神的错误观点,他问欧绪弗洛什么是虔敬?

    欧绪弗洛说:“让神喜欢的事情是虔敬,让神憎恶的事情是不虔敬。”

    苏格拉底反驳道,无论神或是人,对是非、贵贱、善恶的见解总是有区别的。 同一事情,这个神喜欢,那个神可能就不喜欢。 例如对欧绪弗洛控告父亲的行为,宙斯会赞同或喜爱,克洛诺斯和乌剌诺斯都会反对和憎恶。 这样,欧绪弗洛关于虔敬的定义就不成立。苏格拉底暗示人们:诸神之间尔虞我诈,没有严格的道德规范,不可能指导人世的伦理生活。欧绪弗洛于是做了修改:所有神都喜爱的事情是虔敬,所有的神都反对憎恶的东西是不虔敬。苏格拉底说这一定义是倒果为因。人虔敬因而被神喜爱,被神喜爱是虔敬的结果,不能用来定义虔敬的原因,也就是说,神喜爱某人,是因为这个人做了虔敬的事。 神之喜爱与否,只是虔敬的属性之一,不是虔敬的本质。 要概括虔敬的本质特征,只能从人的行为去规定,神的意见和情感不能成为虔敬的原因。虔敬的原因应该从人的世俗生活中找。那么,虔敬到底是什么呢?是正义?欧绪弗洛又把虔敬定义为正义的宗教部分,指人对神的服务,而正义的另外部分则是对人的服务。 人向神献祭,同时向神祈求福祉;这不

…… 97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19

    又成了交易?苏格拉底指出,这样又将虔敬定义为使神喜爱的事情,绕了一个大弯子,还是没有得出虔敬的定义。苏格拉底没有给虔敬一个定义,但他的观点还很明确地表白出来,首先,不能根据诸神的意见和情感来定义,也反对根据人对神的屈从,服务,即献祭和祈祷来理解宗教美德。苏格拉底看不惯传统诸神的混乱、嫉妒、仇杀、死亡、乱伦,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这种非理性状态如何能使人明辨是非善恶呢?

    神有时就是贩卖诺言的商人,敬这种神,有什么用呢?

    远古时期,自然力量如恶魔,常常令人恐惧战栗。 征服它吧,人的力量太渺小,放弃一切吧,又不甘心。 人们便把自己的智能无限放大,塑造出一个偶像。这个偶像无所不能,创万物,创人类。当时的雅典社会,人们照样请神来主宰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治国安邦,都要问神。苏格拉底告诉人们,事实上“神”要我们自己选择,因为“神”赋予人一种理智本性,宗教生活也应当是一种理性行为,宗教的修养也应该是一种知识。所以苏格拉底一见到那些长跪在神像前的人们,便劝道:既然神已经赋予人理智的本性,人的本分就是学习可以学会的事情,凭借自身的智力处理好各种繁杂事务。 以道德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灵魂和人格的完善,这就是虔敬;反之,事事服从,受制于神,凡事都向神询问,倒是犯了不虔

…… 98

    29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敬的罪。他说:“对于那些神已经准许人运用自己的才能发现的事情,却还要去求神问卜,这人必定是疯子。”

    宗教的虔敬,现在转为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发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动性,敬重人自身的理性,实现具体而生动的人格。如果我们把“神”这个限定词拿掉,我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对人的理性的迷恋到了何种程度。苏格拉底心中的神,是理性化的神。他呼吁人们,神要求你们把人独有的生理功能和智力功能发挥出来,求善向善。他谆谆告诫人们,不要践踏自身的自主性,不要放弃自我的能动性,积极创造生活吧,生活因你的存在才变得美丽多姿。他指示浑噩不明的人们,神要求你照自己的思想说话,在内心树立起自己的标尺。物可以以其宏伟、繁多、辽阔,神可以以其伟大崇高而引起惊羡、恐惧、爱慕和敬仰,但只有人的道德人格,才是最值得敬重和追求的东西。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用“道德律令”发挥苏格拉底这一思想。康德说:“一个人也能够成为我所钟爱、恐惧、惊美甚至惊异的对象。 但是,他并不因此成为我所敬重的对象。 他的

…… 99

    理性智慧与人格光辉39

    诙谐有趣,他的勇敢绝伦,他的臂力过人,他的位重权高,都能拿这一类情操灌注在我心中,不过我的内心对他总不起敬重之感。 芳泰奈尔说:‘在贵人面前,我的身子虽然鞠躬,而我的内心却不鞠躬!

    ‘我可以还补充一句话:如果我亲眼见过一个寒微平民品节端正,自愧不如,那么,我的内心也要向他致敬,不论我愿意与否,也不论我怎样趾高气昂……他的榜样在我面前呈露出一条可以挫败我的自负的律令。“

    ①

    这个律令就是理性的号召,是道德的要求和命令。这种命令在人的心中扎根,化作人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就形成为人格。苏格拉底不断追求的就是这种人格:丝毫不取媚于人,丝毫不奉承神,而只是要求人们服从他的召唤,服从理性的召唤。 他以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姿态引导人,以自己理性的灵魂影响人。 面对好恶毁誉,淡然处之,宁冒生命危险,不改初衷。 在人类自我不断沉沦时,他殚精竭虑,欲鼓超越自我的风帆;在世界混乱无序时,他沤心沥血,力掣改变世界的方向。俄狄浦斯猜透的那个谜底是人。 因为人在幼年是四肢爬行,青年则两腿行走,老年就要拄着拐杖。 这谜底早已烂熟于苏格拉底心底,可当他找到人的理性之后,才真正理解这个谜底为什么和英雄的命运联在一起。

    ①转引自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7—308页。

…… 100

    智慧的牛虻zhihuideniumeng

    浮躁疯狂的人群早已看不惯苏格拉底的冷静和敏锐,就连苏格拉底的朋友阿里斯多芬也浮躁地误解了他,一直到他逝世前,阿里斯多芬送给他的“撅屁股的智者”的称号还挂在人们嘴边。

…… 101

    智慧的牛虻59

    一、喜剧中的苏格拉底

    每天早晨,苏格拉底就走出家门,赤着脚,穿一件褴褛外衣,来到大街上,与人们论辩正义、公道之类的问题,呼唤人们关心真理,理智和灵魂。 在他周围,聚集了大批知名人物,有政客、学子、也有雕刻匠、画师、妓女,其活动方式十分类似智者,当时雅典人也仅仅是把他当作特殊的智者来看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