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母只做三件事-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是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五是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六是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医生、宗教领袖、政治家、推销员、经纪人等等具有这方面的长处。

七是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灵魂活动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又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由于这种智能的隐形性,如果观察者想探知的话,需要有来自语言、音乐或者其他显性智能的证据。一般来说,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音乐家都是便于显现自己的自我认知智能的人。

八是自然智能,如达尔文等人的发现自然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自然智能是《多元智能》一书出版后的新发现。

可以试想,有效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又以鼓励的态度让他释放潜能,会有哪个孩子不爱学习?从韩寒到王小平,退学之后反而信心十足、成绩骄人,不都是展示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吗?弱智的舟舟,成为音乐指挥天才并引起国内外关注,不也是扬其长吗?他们都是成功者,而成功的原因是他们都能扬长避短,并由此尽享学习的乐趣。

3.是不是没有科学用脑?

有的父母不懂大脑的生理特点,常常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就行,所以常常命令孩子必须做完作业再吃饭、再睡觉,岂不知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学习好,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

还有的父母,孩子写错一个字,便要求孩子写100遍,这样盲目多练必然会使孩子大脑处于疲劳状态,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更有的父母为培养孩子的刻苦学习精神,就让孩子在困时用凉水激一下,再继续学,这样做只能暂时让孩子清醒一下,实际上会使大脑细胞受伤,经常这样做就会导致孩子生病,严重时还可导致精神失常,也就是神经失控,这种后果是很不幸的。

第17节:自我更新

用脑应有科学根据,我们研究发现,很多孩子不爱学,学不好,其中有个原因就是经常脑疲劳或者神经衰弱。

首先,学生一天学习看书时间一般不应超过6小时,所以,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生每天学习6小时。

其次,孩子上课学习时间安排必须考虑动静交替进行,其原因就是预防大脑某一区的活动时间太长,脑细胞就会自动休息,如果强行活动只能使脑细胞受伤,难以正常发挥大脑的功能。父母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当你强迫孩子长时间地学习时,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不是出现小动作,就是眼皮耷拉发困。

第三,脑力劳动能量消耗很大,一般学生连续学习时间不要太长,否则脑细胞就会因疲劳而逐渐停止工作。

4.是不是我们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聪明在手上。让孩子动手,就是让孩子聪明。事实证明,体验是人特别重要的学习。

我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大多数人会以为读书、听课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渠道,然而调查表明,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中,有10%是通过“阅读”得来的,有15%是“听”来的,而更多的则是亲身经历获得的!

因为玩是人有兴趣的活动,而兴趣是探究和发现精神的根源,没有兴趣的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儿童去探究和发现的;其次,“玩”和游戏是一种亲身经历的综合性的活动,常常是又动脑又动手。“玩”和游戏是一种自我发起的活动,自我发起的活动就是最能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5.是不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我改变自我更新的过程。

学习不付出努力与汗水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本质上也是快乐的,虽然苦思冥想意味着伤脑筋,但对心灵而言,它不过是肉体的疲惫,这种疲惫伴随着人们发掘和表现自己,实际是快乐的附属品。

真正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至少应该在学习辅导中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让孩子给父母讲题,做孩子的学生。如果孩子能讲出思考分析过程,表明孩子已经用脑学习了,还可以鼓励孩子写出解题理由来。

二是引导孩子依照书本上的例题编题。这是对所学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综合利用,也可以说是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孩子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做过的题目、积累的方法进行组合,形成学习上的创造活动。

三是引导孩子用想像力理解知识或者做题目。想像力是思维的翅膀,没有想像力的思维就像没有马达的机器,迈不开步子发展。实际上就是将知识形象化,在大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图示。

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我们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包括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这些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

1.兴趣

兴趣来自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也可以说,好奇心是孩子天生就有求知的愿望,即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事情弄明白,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好,渴望能通过学习解决和处理问题。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有个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回来的一块金表当作新鲜玩具拆卸把表弄坏了,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

接着老师进一步分析:“孩子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为学习的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位老师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倡导人之一,他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第18节:玩学法

学习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创造。

问题是如何将孩子的好奇心牵引到学习愿望上来。这个牵引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左右大脑结合使用的过程,或者说,左右大脑是否能够结合使用,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好奇心,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爱因斯坦的主要原因。

“兴趣”是一个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驾驶好未来生命之舟。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玩学法

引导孩子学会玩,从玩中学。孩子大部分主动去玩的原因都是因为好奇心,所以我们不必总是抱怨“我的孩子只知道玩”,或者总是和孩子说:“只知道玩,玩是没有出息的。”不过,如果孩子总是重复一个结果非常明显的游戏时,就应该规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任由孩子去玩。

(2)请教法

父母做孩子的学生。不是去扮演孩子的学生,而是用心向孩子学习,事实上,现代的孩子具有很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

(3)开阔法

人在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联想的过程中会激发兴趣。

去接触山川,河流,海洋,植物,动物……去接触生活,工作,艺术,科学,高科技……纷纭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随时都可唤起人的好奇。

去读历史,地理,诗歌,散文……去看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短文……浩瀚无垠又与日俱增的知识海洋,随时都可以激发人的兴趣。

赋予孩子以更加开阔的生活,在开阔的实践中,引导孩子积极思想,展开联想,感受愉快,强化体验。学习兴趣,爱好,包括一种说不清楚的强烈的学习要求,都会从内心里自然产生和发展。

(4)突破法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所重点,宁缺勿滥,找准一个突破点,从而举一反三。

也就说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优势部分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孩子在学习上某一科功课好些,就让它更好些,甚至让它在班上“拔尖”,让老师和同学们肯定、称赞,这样做是形成一个人的中心兴趣最有效的办法了。

优秀人物良好个性特征之一就是有主要的兴趣和非主要兴趣,也就是中心兴趣和广泛兴趣相结合。但是,要避免兴趣的随意性,就是今天对这个感兴趣,明天又对那个感兴趣,哪个兴趣都不稳定,对哪个兴趣都不投入劳动,也没有成果,很随意。这种随意性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利的。

突破法另一个做法是集中力量去扭转“不感兴趣”的科目,兴趣是人在参与活动、付出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学校中的学习内容,都是符合孩子内在需要的东西,他们都应该感兴趣。例如学习外语,如果全家人出去,就孩子自己能和外国人有说有笑,进行交流,那是多么让人高兴、让人羡慕的事情啊,怎么会不感兴趣呢?所谓不感兴趣,是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批评,感到难受,感到困难罢了。

对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事物,只要自己不断地对其投入,就会产生感情,就会形成兴趣。

(5)转移法

把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兴趣上来的方法,叫兴趣转移或迁移法。如,有的孩子爱好唱歌,那么多唱一些英语歌曲就会增加外语学习的兴趣。

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里,都包含着学习的内容,都与学校中设置的基本课程有内在的联系。把某一方面兴趣的体会和经验表达或书写出来,就会转移到语言、作文等兴趣上来。把某一方面兴趣提高起来,就很需要外语或数理化等科目做基础,从而引导外语或数理化等科目学习兴趣的发展。

善于联系、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不断努力,把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为学习兴趣是容易成功的。

(6)讨论法

讨论学习是现代群体互动式学习,讨论学习有利于孩子获取真知,增长能力,发展交往。进行探索研究性学习,也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习兴趣。孩子在讨论中,最能展示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丰富性和批判性。讨论也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出现热情和激动,激烈的讨论和争论也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研究的兴趣。所以,鼓励孩子与同学、老师和父母经常进行讨论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7)理智法

第19节:质疑

今天,兴趣的培养,愈来愈多地需要自己自觉地进行。兴趣还需要不断去巩固它,保持它,发展它才成,这都需要理智。

把兴趣和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志趣,这需要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这需要理智。

结合时代特征,对兴趣进行全面管理更需要理智。

总之,要引导孩子充分利用兴趣,调控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

2.质疑

质疑是现代教育倡导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是人变聪明的最好的训练。

但是,当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成年人往往习惯于强调“听话”,而不习惯让其“质疑”或“批判”。儿童时代是胡思乱想的时代,自然也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是上帝赋予孩子的权利。可是,有些父母常常呵斥孩子:“闭嘴!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许乱说!”结果,童言无忌变成了集体失语,即小孩子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更不相信自己的语言,盲目地跟从大人,人云亦云。如果说,童言无忌是催生天才的沃土,集体失语则是扼杀天才的刑场。

许多地方喜欢测试孩子的智力,如有一道考题,说:“树上有5只鸟,猎人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如果孩子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就被认为是智力正常。

可是,一个6岁的女孩想了想,却回答:

“树上还有3只鸟。”

老师愣住了,问:

“怎么会还有3只鸟呢?”

那女孩回答:

“鸟爸爸被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剩下3个鸟娃娃不会飞。所以,树上还有3只鸟。”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谁能说这个女孩的答案不对呢?她的答案多么现实、多么深刻、多么富有感情!

然而,在许多所谓的标准考试中,这样的答案往往被认定为错误。

还有,一天,国家总督学柳斌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顺便到四年级听课。

四年级某班正在上语文课,学习课文《麻雀》。《麻雀》一文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大意是:

一个猎人牵着猎狗走在森林里,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树上的窝里掉了下来。猎狗一见,立即想扑过去吃。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了下来,发出凄厉的叫声,并用身子挡住小麻雀,与猎狗周旋。那猎狗一见竟被吓住了。猎人见此情景,对老麻雀顿生敬意,把猎狗带走了。

小小一只麻雀,何以敢与猎狗较量?因此,读完课文,老师问同学们:

“请问,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

按照标准答案: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可是,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他说:

“我不同意这个答案。”

老师愣住了,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您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这篇课文从头至尾没一个地方说明它是母麻雀,怎么就表现了母爱呢?为什么不是父爱?”

全班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却表扬这位男生说:

“你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这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值得称道,因为这样鼓励学生,将有助于养成他们的勇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当然,这个答案也未必正确,因为这只老麻雀也可能非父非母而是“见义勇为”呢。

据北京的小学教师们反映,今天的小学生提出了许多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

譬如,学习《邱少云》一课,学生问:“烈火在邱少云叔叔身上熊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他身上背着枪带着手榴弹,为什么没有炸响呢?”再如,学习《聂耳》一课,学生又问:“课文说聂耳在雨中拉着小提琴,发出悠扬的琴声。可是,雨水打湿了琴弦,琴声怎么还会悠扬呢?”

小学生能够发现教材的问题,并敢于当众提出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真正的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养成了科学的态度。我们应当给予高度评价,并努力使这些偶尔出现的火花燃烧起来,化为一种稳定的质疑习惯。这就是抓住了学会求知的真谛。

鼓励孩子质疑,善待孩子的提问,是引导孩子爱学的捷径之一。

第20节:让孩子敢问

我们怎样落实到孩子的身上呢?

(1)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

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在你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

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孩子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3)重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孩子提出问题,一般可以予以反问,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的线索。

(4)对孩子提问,务必不要提出用“是”和“不是”便能回答的问题

(5)鼓励孩子与其他人讨论

每当孩子们面红耳赤的时候,正是孩子好奇心得到提升的时候。

(6)给孩子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给孩子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深入思考。提示孩子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优缺点。

3.梦想

可以说,梦想、做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父母和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让每一个孩子保持好心情,并进入快乐学习状态的三要素,而梦想则又是其中的核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要有梦想。梦想不是可实现的目标,它或许只是一个妄想,但不能没有,它是烛照孩子心灵的亮光,孩子心中的憧憬是最美丽的,它将引领他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美国有一个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位马术师,他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