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是在草衣道人那里见过,钱牧斋当下就动了情。
年近六旬的钱牧斋与柳如是在这个舱里饮酒作诗,并对柳如是让他看的那些旧诗文逐字逐句评说一二。柳如是并不是单单耳听,而是握笔旋飞,将钱牧斋酒兴之时的评语一一落在纸上。
酒过几巡无人知,天寒夜降催君归!
钱牧斋没有回归的意思。
柳如是沦入红楼五年,哪样的角色没见过?鉴貌辨色乃是她的基本功啊!她一个眼神的传递,用人便撤了酒桌,丫环便展了暖被。灯灭夜暗,才子佳人,遂成爱欢。
有人说,钱谦益啊钱谦益,你官场不幸,情场幸!
这场初会,两人那酒间的谈话与笔墨,旋即为历史留下《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七首》收入《牧斋初学集十六丙舍诗集》。
三百年后,中国有位著名学者陈寅恪居昆明时,偶得常熟白茆港钱牧斋故园中红豆一粒,遂有笺释钱柳因缘诗的念头。陈寅恪动念之时也早过花甲之年,他以七十五岁高龄,“失明膑足,尚未聋哑。得成此书,乃天所假。卧榻沉思,然脂暝写。”终于完成《柳如是别传》,“痛哭古人,留赠来者。”与其说是为苏州的一个妓女作段爱情故事。不如说是借爱情故事抒其民族、历史、政治、哲学之独家见解!
说那日,钱柳船上初次相见,钱牧斋是否挟妓而归?
不详。但有一点可以说明,那日柳如是的船未归苏州。
这件事发生在钱牧斋罢官数年后的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冬月,距柳如是沦为妓女整整过去五年。就是这日的船上,钱牧斋说了一句影响柳如是(杨爱)一辈子的话,那就是:你就不要再说自己姓杨、姓黄了,就姓柳,叫如是。
柳如是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钱牧斋打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女子。他把这个美丽而有才华的女子带到家中,“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越舞吴歌,族举递奏。香奁玉台,更唱签迭和。”
钱家的人一眼就看出了五十七岁的老爷带回一个二十一岁的女子是什么用意,几乎不用言明,更不用串通,全家一致反对。
尽管钱牧斋向夫人言明柳如是在钱家的地位是妾,即古人说的:中午陪老爷午休的角色。
据说这一角色,柳如是表示认同。但钱家众人就是不允。
柳如是只好回到船上。离开那个半野堂时,她头也没回,愤愤地一甩手中的丝绢。在众人不经意时,丝绢落地,被钱牧斋快步捡了。男人在那个年代,五十七岁应该很苍老了,但养尊处优的钱牧斋还很年轻,看上去只有四十岁上下,疾步速捡这个动作是没问题的。
柳如是从侧光中看到了这个细节,满心欢喜地回到船上,对船家说,这船就不走了。
柳如是不能进钱家院子,钱谦益只能冒着大雪,踏着寒冰,顶着朔风,哈着热气追到船上去。
柳如是偶尔也能在钱牧斋的盛邀下到钱家的半野堂去。那一刻的她是用男式厚厚的明朝长袍裹起的,不能让钱家上下有一丝眼光瞅着,不然定会掀起大波。
后人这样记录当时的柳如是形象:“幅巾弓鞋,着男子服。眼唇无饰,神情洒脱,有林下风。”
钱牧斋到河边的船上会她时,先是轻轿就近下,不直接到河边。然后看看身后有无人跟踪,没有,大踏步赶往河边,船上相会,共缔红豆情结。
这段时间,柳如是始终在陶醉而心惊胆战的氛围中生存。
几场春雪过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桃红柳绿中,终于钱谦益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柳如是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啊!”言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又反问娇妻,柳如是偏着头想了想,娇嗔地说:“我爱你白的发、黑的面啊!”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人。
第六卷 风云开阖 第572章 红灯区
老钱在同赵怀中他们批讲钱谦益与柳如是的风流佳话时,曾说道:“开放这个词,咱们也得辩证地看。(_很多人认为香港、泰国的红灯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一些地方的娱乐活动是从它们那里学来的,其实不然。我觉得,红灯区在我们国家自古有之。比如,明代时期的秦淮河,就是典型的红灯区。在这个地方,培养出了多少世界一流的小姐,诞生出多少流传至今的风流佳话啊!”
有人说:“钱主任的话,有道理啊!”
老钱又说:“通过明代秦淮河这一个红灯区,我们还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出入红灯区的人,可不都是流氓婊子。他们当中,男的也好,女的也罢,可是有很多精英人物啊!”
南京,是朱明王朝的开朝之都和留都,明末清初,时逢乱世,城内名流荟萃、佳丽云集。特别是十里秦淮河,长板桥之畔、桃叶渡两岸,勾栏瓦舍鳞次栉比,商女曲伎如云,是闻名遐迩的“红灯区”。其中才貌双全、声色俱佳且为时人所公认的名妓,见于余氏《板桥杂记》中的就有20多个。
其中,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郑妥娘、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天下绝色的。当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何止百千?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美女爱英雄,妓女爱才子。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富于民族气节,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与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岂知明末四公子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明末四公子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他任崇祯帝翰林院检。明亡后他为光复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讲官,永历帝的宰相。当清朝一统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积极筹备反清复明活动。当时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万。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陈圆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当时明末将领吴三桂投在闯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着长城要塞,抵御清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圆圆被献与吴三桂受尽恩宠。两人感情笃深。后来李自成麾下另一将抢夺陈圆圆。吴三桂迷恋与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连一女子也保护不了!”冲冠一怒为红颜,自此吴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农民军毕竟难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清军入关,如风卷残云般将其歼灭。李自成功败垂成,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清统一天下后,吴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为西南藩王。若当时陈圆圆未被抢,吴三桂未必会倒戈相向,历史上是否真会有大清朝还未可知。
金陵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英雄爱美女,金陵八艳之艳,可谓艳之极至!
而和钱谦益喜结连理的柳如是,无论是色还是艺,均排八艳之首。
钱和柳结合以后,他们都希望住在常熟城里。
这个意见一致后,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共同拥有的书斋。
也就是绛云楼的使用问题。这座龛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列三代秦汉尊彝环璧、晋唐宋元以来书法、官哥定州宣城之瓷、端谿灵璧大理之石、宣德之铜、果园厂之髹器的绛云楼,何等富足之收藏!在这里,柳如是“俭梳靓妆,湘帘棐几,煮沉水,斗旗枪,写青山,临墨妙,考异订伪,间以调谑,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
柳如是着实得到了一种满足!
绛云楼在半野堂后面,柳如是与钱牧斋往来可便,分也可隔。钱牧斋常在半野堂与友相会。柳如是在绛云楼考据作文。丫头呼老爷即便,老爷想温存抬腿就可。好景总是不常有。家中的反对派使柳如是不能在常熟久安。
一叶小舟再次载着柳如是离开常熟,离开钱牧斋。
住到松江与盛泽的昔日女友家中,从那里不断地传出些柳如是的绯闻,这也很正常,原本妓女的柳如是交往的自然是一些特殊的单身女子,她们就是制造故事的源泉。
为这件事钱牧斋与柳如是没少发生口角。
这就迫使钱牧斋要下决心安置柳如是这只金丝鸟。依钱牧斋的想法,越远越好,虽说朝廷平反冤案把他释放,何时召他回去做官,还是个未知数。否则,他携柳如是到京都,出入官场多气派啊。好去处还没有到来之前,柳如是是不愿意留在常熟受钱氏家族白眼的,更不愿意钱牧斋这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地打发她。
柳如是最初的情人陈子龙仍然住在原地。但是,陈子龙后来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早早地结束了她的眷爱之苦,但也铸就了柳如是对满清朝廷的仇恨。
钱牧斋不是夺了不义之财的世俗商宦,有能力与实力时会“砌上高墙,封上大门,金屋藏娇”!他是文人,会友吟诗,在同道面前一展添香之红袖,是他的本能德性所驱。
旧式文人常常以此为荣耀。
一位已近花甲,一位才二十出头,两者相差整整三十六岁。怎样安排才能相安无事,融融洽洽,恩恩爱爱?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于柳如是而言,有了个好归属,女人一生所图莫不如此;还有一个比嫁人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知音:钱牧斋是她文学上的知音,生活里的伴侣!她把男欢女爱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全身心地投入侍候钱牧斋的生活中。
于钱谦益而论,亦非屈膝求欢之低俗。
陈寅恪说,(钱牧斋)崇祯十一年戊寅,因张汉儒诬告案昭雪,被释放还,时年五十七。此时的钱牧斋对朝廷缺乏信心,情绪极其低落,整个精神层面一片空白,徘徊于颓丧歧路,几近崩溃边缘。
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是不能有空白的,哪怕一秒钟也不能有。一旦空白,那就很危险,任何信息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进入,不存在先来后到。在这里,没有伟人与小人、英雄与懦夫的界线!钱牧斋是个意志薄弱者,他需要精神生活的新鲜补给。这种补充可以是朝廷方面给予的,也可以是家庭方面给予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总之是必须要有。朝廷与家庭都不能给,那就只有柳如是了!她的突然出现,对钱牧斋来说,太重要了。不完全是携一小女子于怀吟诗作词赋曲,而是重新唤起一个男人的威武雄风!
官场失意最最容易得到的弥补,自然是情场的得意。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相爱了,而且是那么的不顾一切。
这年柳如是二十四岁。
对于钱牧斋来说,他所能体现出来的,就是给柳如是一个安宁的“窝”!这个窝必须是在常熟以外的地方,最好是在苏州。大儒钱牧斋在苏州有很多的朋友,举足之间也方便。苏州于柳如是更适合,近松江、嘉兴、盛泽等地,进退自如。当时的苏州能够被钱牧斋看中的,除了拙政园,怕是不多。
拙政园划块地造房子安顿柳如是,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现状。
钱牧斋在朋友的帮助下,决定到拙政园里造几间房子安置柳如是。
钱牧斋在这里造了以“海棠春坞”、“听雨轩”、“玲珑馆”为主体的院落群体,坞轩馆亭之间有复廊相连,雨天不出廊,冬日不出阁。钱牧斋与柳如是在里面尽情酿造爱诗与情赋。
拙政园里住进了这位大鸿儒钱牧斋,拙政园自然成了抗清的前线!
以民心拥戴而坐上东林党党魁宝座的钱牧斋,心里放不下美人儿柳如是。当崇祯吊死煤山,南京再立朝廷,后世称这个南京小朝廷为“南明”时。钱牧斋对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显得坐卧不宁。用陈寅恪的话说,钱牧斋自崇祯晚年至顺治末岁,约二十余年,前后欲依赖利用马士英、左良玉、郑芝龙作政治活动,虽无所成,但他的势利熏心可以一见。
正是这一原因,在朱由崧到达南京之前,钱牧斋曾悄悄赶到南京秘密与人合计拥立潞王,当时潞王等带着眷属在淮安,由四总兵马杰、刘良佐、黄得功、刘泽清等护卫。凤阳总督马士英暗遣书信至南京小朝廷密谋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帝,消息传出,已经回到常熟的钱牧斋迅速与马士英挂钩,站到了原本是自己的政敌魏忠贤死党的马士英一边,认敌为友。
由此可见在权力场上是没有正义或良知的,这一点,钱牧斋把握得很娴熟,但他的这一做法收效甚微,基本属于赔本买卖。
朱由崧登基后于甲申(1644年)七月廿五日催钱牧斋赴南京。
钱牧斋得到圣旨立刻启程前往。
礼部尚书顾锡畴不想干了,钱牧斋便顶了这缺,做了礼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这个位置还不是钱牧斋的最终追求。钱牧斋在他前往南京的路途中,曾有一番心迹披露。《明季稗史初编》上这样说:“钱谦益家妓为妻者柳隐,冠插雉羽,戎服骑入国门,如明妃出塞状。”
后人一眼就看出《明季稗史初编》者说这样的话是对钱牧斋柳如是不满的。你看他把钱牧斋的妻子柳如是说成什么?“钱谦益家的妓为妻者”!但他道出了一个事实,说柳如是已经在穿戴着装上像王妃出行一样了呀!
当扬州危急时,钱牧斋与柳如是曾豪情满怀地要做一回“韩世忠梁红玉”,主动要求去扬州督师,无奈弘光没同意。虽然柳如是没能做得了“梁红玉”,但在弘光小朝廷时期,她也可谓是一生最为得意之时。钱牧斋要想得到相位,夫人外交是不可或缺的。《南明野史》说,马士英与阮大铖邀钱牧斋赴宴,必有柳如是。阮大铖能够自己填曲,还能执板顿足演唱。在场的官员多为北人,不懂吴音,阮大铖即改弋阳腔,诸公均称阮为真才子。柳如是与阮大铖同场歌舞,宛若琴瑟和合。以至发展到后来,阮柳到场,必玩弹丝吹竹之乐。钱牧斋偏偏对于音乐是门外汉。但他能忍得住,为什么?那个相位对于他的诱惑力太大了。
可惜这段历史太短,仅仅只是从正月到五月的四个多月时间。如果稍稍长些,且不说钱牧斋能否进相位,柳如是后来的艳闻必定发生在此时无疑。
当时他们住的南京尚书府在白下,府内闲园数亩,老梅盘错,栀子花开如雪覆屋。
柳如是旧日男友李存我、宋尚木已经到了南京,暗中与她往来甚密。
陈子龙死后,柳如是自然会与这些旧友交往甚密,而且都是躲过钱牧斋的眼线进行的。
多铎铁骑*临南京城下,弘光皇帝在一个多难的早晨出逃到芜湖总兵黄得功营中。
马士英见皇上已走,只好到西花园挟持皇太后等人朝浙江而去。
太阳像往日一样升起,百官前往上朝。
所有前往上朝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吓住,内宫混乱,再一打听,说是皇上已经出走。
怎么办?
大家赶紧往守将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代赵之龙府上,乞讨对策。
他们哪里知道,赵之龙已经秘密遣人过江迎清军。
更为可怕的是,守军广昌伯与刘良佐不但没有抗敌的意思,反而纵兵骚扰南门外百姓,目的只有一个,就等清军到了,倒戈降清。
在这种情况下,众官只好拥到钱牧斋府上。
钱牧斋的相国梦还没有醒。他见状叹息道:事至此,惟有作小朝廷求活耳!手拟启稿送赵之龙。赵之龙看也没看朝边上一扔,心里想,此事能让你钱牧斋做了头功么?
还是柳如是头脑清爽,她见赵之龙没反应,便力劝钱牧斋大节为重,以死效忠明室!
老钱给赵怀中他们讲的钱与柳的故事,一般只讲到这里。至于后来钱谦益投降清庭、柳如是与别人通奸的事,他几乎都不再讲了。
老钱只是简略地提到,在清顺治四年,钱柳相识的第九个年头。钱柳姻缘有了结晶,女儿诞生。这个女儿十分讨钱牧斋喜欢,他准允女儿姓柳,名小照。
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两个月,柳如是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
柳如是死后,虽然没能与钱谦益合葬,但她也葬在虞山脚下,离钱谦益的大墓只有百步之遥。
赵怀中知道,柳如是最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