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7年第1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8…129页 既指出王氏反对革命党人,又引吴庆坻《端总督传》以证王氏之诬。 
  第135页 王诗“百世十世量”,引《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为出处。 
  第136页 王诗“师尹既多辟”,不仅引《诗·大雅·板》,且引晋人干宝《晋纪总论》绾合贾充辈。 
  第138页 王诗“塞北引弓士,塞南冠带民。”引《史记·匈奴列传》汉文帝遗匈奴书释“引弓”、“冠带”。 
  第140页 王诗“所以天可汗,古今惟一人。”引《旧唐书·太宗纪》史臣曰“……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第145页 王诗“近揽信可餐”,注谓楼钥“浓翠真欲滴,秀色几可餐”,已以“秀色可餐”形容山水的秀丽。 
  第166页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全篇注释具见注者的书法家的修养。 
  第174页 王诗“不关意气尚青春”,注引北宋陈师道“先生意气尚青春”为王诗所自出。 
  第205页 《题徐积馀观察随庵勘书图》,注者引郑孝胥同题之诗相证。 
  第207页 王诗“前有随轩后随庵”,注加按语,谓“随”本作“隋”,皆因藏有隋碑而得名。 
  第213页 王诗“诗家包丘伯,道家浮丘公”,注引王先谦《汉书补注》,谓“包、浮声同”,包丘子与浮丘伯“即一人也。” 
  第220页 《戊午日短至》,注者在解题中引《申报》1918年11月25日《中国特约电》说明当时国内形势。 
  第221页 王诗“常雨常阴閟下都”,注引《尚书大传》《汉书·五行志》释之。 
  第223页 王诗“抟土定知非妙戏,射妖何意失阴弧。”注者既引《太平御览》所引应劭《风俗通》释“抟土”,又引《汉书·五行志》释“射妖”,并指出应有所喻。 
  又,王诗“国中总和元规乐,谁信文康是老胡。”注引《隋书·音乐志》释“元规乐”,又引《乐府诗集》释“老胡”、“文康”。 
  第231页 王诗“莫认牟尼作末尼”,注引陆游《条对状》释之。 
  第235页 《题敦煌所出唐人杂书,六绝句》,注者指出第六首写蒋梦蒴所藏敦煌所出地藏菩萨像,非唐人杂书。 
  第237页 王诗“海内论忠孝,无如髯绝伦。”注引诸葛亮《答关羽书》,不仅标出“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而且指出关羽自古视为“忠义”典型,王氏于此即以关羽比梁鼎芬。 
  第242页 王诗谓蚩尤“本出庶人雄”。注引《大戴礼记·用兵篇》:“蚩尤,庶人之贪者也”以见出处。 
  第270页 王诗赞沈曾植之书法:“古意备张索,近势杂倪黄。”注中指出沈氏善章草,故王氏比之为东汉的张芝、西晋的索靖。又指出沈氏书法受明末倪元璐、黄道周的极大影响,其欹仄方折之处,实兼二家之长。 
  第278页 王诗“篱护泥封得几旬?”注引欧阳修《风俗记》释之。 
  第293…298页 多方搜集李太夫人张氏的资料以注诗,最后列出提供人名致谢。 
  第305页 王诗“不分道销同甲戌”,注引《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齐王纪》:嘉平六年甲戌(254)三月(甲戌月)甲戌日,帝为司马师所废,迫令出宫。并指出王诗以此比冯玉祥逼宫事。 
  以上是诗注部分,下面再谈词注部分。 
  对于王氏的词,注者于注释外加以点评。如: 
  第317页 “静安盛称美成‘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此竟力拟之(指王词“唯有明月霜冷,浸万家鸳瓦”)。其《欲觅》诗亦云:‘起看月中霜万瓦。’足见深赏此景。” 
  第332页 注'3'引明人陈鉴《游硖山》诗,证明王词写出了雨后朝霁的山景。 
  第334页 王氏登硖山词有“鸟飞不到半山昏。”注引明人张宁《游硖山寺》诗“鸟飞不到梵王宫。” 
  第339页 王词《蝶恋花》(辛苦钱塘江上水),注者解题时,引缪钺、叶嘉莹说,再提己见,然后指出:“近人说词,每愈唱愈高。即使起古人于九原下讯之,亦当结舌。”显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态度。 
  第346页 王词《满庭芳》(水抱孤城),注者解题时指出:“静安长调,每苦意少而语繁,笔力欠重,境界欠大,通体浑融者甚少,盖未于南宋诸家深下工夫所致。” 
  第347页 王词“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注谓本唐人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第380页 王词《蝶恋花》(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注者引古乐府《钱唐苏小歌》、韦应物《长安道》,以为车马皆分属男女骑乘。近人诗词注本,每以“宝马香车”专属女子,多误。 
  第408页 王词《祝英台近》(月初残)有“徒御喧阗”。注“徒御”意义后,指出:“词中用此,似嫌太古硬。” 
  第422页 王词《蝶恋花》(帘幕深深香雾重)有“漾漾一气双烟共”句。注引李白《杨叛儿》诗“双烟一气凌紫霞”,又引陈沆《诗比兴笺》释两情固结。 
  第430页 王词《浣溪沙》(似水轻纱不隔香),注者解题时谓“秋宵清会,黄菊佳人,知静安此时乐也。”大抵永正先生解静安词,每如与其共语,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第439页 王词“落落盘根真得地。”注引孙绰《游天台山赋》、庾信《枯树赋》、沈约《高松赋》释之。 
  第445页 王词《醉落魄》上片:“柳烟淡薄,月中闲杀秋千索。踏青挑菜都过却,陡忆今朝,又失湔裙约。”注引宋人贺铸《凤栖梧》词:“挑菜踏青都过却,杨柳风轻,摆动秋千索。”以为王词由此化出。 
  总之,静安词的意境,或深婉,或高远,全仗永正先生点透。研究《人间词话》者,能读此诗词校注本,对王氏的诗词及词话,必可加深理解。 
  永正先生之所以能注好此书,最关键处是他本身就是古文献学者、诗人、词人、书法家,而且在上述各方面造诣都很高。因此,他才能平等、深入地和这么一代学人对话。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永正先生能把黄节(晦闻)、陈三立(散原老人)和郑孝胥这三家诗加以笺注。以我孤陋,当今中国能胜任此责者,恐无第二人。 
   
  (二)校注本应补、应删的: 
  第38页“亦以示吾党”,注引黄庭坚“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此二句实从《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黄诗正用此。引书当用其最先者。 
  第39页“干卿何事苦依依”,应引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南唐中主戏延巳语。 
  第52页 “熹微知天曙”,应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恨晨光之熹微。” 
  第89页 “近市一廛仍远俗,登楼四面许看山。”“赁庑佣书吾辈事。”“近市”用《左传》昭公三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登楼”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表示京都虽好,终是异国,意图复辟。“赁庑”用《后汉书·梁鸿传》:鸿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乃易姓名,与妻子先居齐鲁,后又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王氏用此写己避难出居日本。“佣书”用《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第112页 “食肉”不必引《左传》“肉食者鄙”二句,因“食肉偏云马肝美,取鱼坐觉熊蹯贱”乃写“士风变”,无关庙堂之纲纪弛(“百僚师师学奔走,大官诺诺竞圆转”才是写庙堂纲纪弛的)。 
  第115页 “良医我是九折肱”,注文只注“三折肱”,其实应用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良医兮”。 
  第117页 “对案辍食惨不欢”,应引鲍照《拟行路难》之五:“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第131页 “可但先人知汉腊”,注'3'此句的解释全误,乃用《后汉书·陈宠传》:“曾祖父咸,成、哀问以律令为尚书。”以“王莽辅政,多改汉制……即乞骸骨去职。及莽篡位……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王氏用此,以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比作王莽篡汉,其遗老气味极浓。 
  第149页 注'5'末重印“《日下旧闻考·边障》……青龙桥”,应删。 
  第159页 注'4'应补注“推袁”,此用《后汉书·袁绍传》:“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袁术、韩馥等刺史、太守“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董)卓为名……约盟,遥推绍为盟主。”王氏此句以袁绍比袁世凯。 
  第160页 “礼自百僚绝”,注'7'误,乃指袁世凯高居相位,礼绝百僚。《金史·文艺上·胡砺传》:“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祯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第162页 注'13'“忍死”未注出处。此用《宋史·后妃列传·杨淑妃传》:“生建国公昰。宋亡,昰走温州,又走福州,众推为主,册妃为太后;封弟昺卫王。昺,修容俞氏所生也……昰卒,昺代立。(至元)十六年春二月,昺投海死。妃闻之,大恸,曰:‘我艰关忍死者,正为赵氏祭祀尚有可望尔。今天命至此,夫复何言!’遂赴海死。” 
  第163页 注'2'“陪臣”应指袁世凯本为清臣,袁为总统后,梁士诒又任袁政府之外交总长,故于隆裕太后为陪臣。 
  第236页 注'2'“道宏”应为《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以赞刘承干之藏书、刻书能宏扬国学。 
  第238页 注'3'“终休”不能释为“终于得到安息”即死亡,而是指梁鼎芬劾奕勖及袁世凯而被撤职。 
  第240页 “饰始终”即饰终,朝廷予已死之臣以“褒显名节”之礼。下两句“赠官如故事,诔德冠群公”即饰终之具体内容。 
  第244页 注'8'“任土”应注。《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法”,郑玄注:“任其力势所能生育,且以制贡赋也。”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220:“皇初任土乃作贡。”王诗“所以禹任土,”不能解为“大禹管治的地域”,而是大禹根据九州的环境特征确定贡赋的品类和等级。所以《史记·夏本纪》说:“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又《河渠书》引《夏书》曰:“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书·地理志》说:“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盐铁论》文学言:“禹平水土,定九州,四方各以土地所生贡献。” 
  第269页 注'1'“弥天”应注出《晋书·习凿齿传》“弥天释道安”语,以见王诗用语皆有所本。 
  第281页 注'1'“贞馀起元”引李贽《四书评·论语·子罕》语,尚非其朔,应引四库全书本《文公易说》卷十五《文言传》。第313页:“元亨利贞无断处,贞了又元。今日子时便是明日亥时。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这里方感得生气,它自有个小小元亨利贞。气无始无终,且从元处说起,元之前又是贞了。”同书卷七第158页:“元了又贞,贞了又元,万古只如此循环无穷。”李贽“贞下起元,如环无端”即出自朱熹之说。 
  第282页 《碧桃》注'2'“倚天”应引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为解。 
  第296页 “大孝在永慕”注引李德林“徒有终生之慕”,非,应引《孟子·万章上》:“大孝终身慕父母。”王诗“永”即“终身”,如此即紧扣矣。凡引书必从其朔,除非后出者更切合诗意。 
  第302页 注'3'“事去”,解为“事情已过去了”,非,应为“大事去了”,即清王朝的崩溃无法逆转了。 
  以上是我的意见,聊供参考。 
  最后,希望永正先生尽可能把这部书整理得更完善,让它永远嘉惠学林。 
   
  (《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陈永正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28.00元)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历史学
赵世瑜 
  在《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出版后,陆续又写成一些文章,在这里结集呈现给读者。在我自己看来,我对我所从事的工作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已经有些不同于前书,所以才有结集成书的理由。在出版过程中,我又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但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文章,于是便可以在书出版后拿出来亮相,作为下一步工作的起点。 
  这些年来,我们一群人的研究强调了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在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文献钩稽外,注意了田野调查。在10年前社会史的年会上被称为“田野派”的,如今似乎已经不再被目为异端,而且好像得到更多学术界同行、特别是青年朋友的注意。但是,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误会,比如一些朋友把我们所做的工作概括为“进村找庙”,关于这一点,本书有一些部分对此做了说明。 
  也有许多人认为我们主要是研究乡村,这当然也不错,因为对历史上的乡村,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尽管乡村人口在那时所占比例更大,乡村经济对国家更加重要。所以,过去我们有许多关于农民战争的研究,但由于不了解乡村,所以对农民战争的理解就存在偏差。我们过去依赖的史料,也往往是由那些不太了解乡村、不太熟悉农民的人生产出来的,所以讲到一些重要的制度,往往只是概念上的,我们距离那个时代久了,就很难明白。比如里甲制度、赋役制度等等,通过乡村中找的碑刻、契约、族谱等等,就可能帮助我们理解。 
  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只研究乡村。本书中有一部分是以北京为研究对象的,因为即使对北京这样的都城,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不知道。比如很多年前美国学者韩书瑞(Susan Naquin)和中国学者李世瑜研究过的保明寺和沟连宫廷与民间的西大乘教故事,就属于我们不熟悉的那部分生活。有篇博士论文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工部、户部和内务府材料,讲述清东陵的故事,想想我们今天政府招标修个大工程,比如高速公路什么的,就可以想象,在两百多年的“陵工”里,会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更不用说皇帝的多少次谒陵路上发生的那些事情了。还有篇博士论文专论清代北京的内城,我所希望藉此了解的是,旗人如何成为了“北京人”或者城市人?有了旗人的北京亦如何由此成为了一个不同的北京?这样的问题意识显然已不是传统的北京史研究的问题意识,要想回答好也不那么容易。回答得好,也许就可以与罗友枝(E.Rawski)、柯娇燕(P.K.Crossley)他们对话了。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所谓“剩余的历史”,也不会导致历史研究的“碎化”。国外一些学者批评社会史研究的上述趋势,国内一些学者也颇有类似指责。的确,有相当一些“社会史”的研究者关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看来过于琐碎,但这并不是他们所选择的这些研究主题本身的过错,而在与他们是否希望透过这些“细枝末节”去理解一些更重大的问题,还是只停留在津津乐道于描述它们。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所谓“剩余”还是“主体”究竟是由谁来决定的呢?假如历史学家们认为,只有帝王将相、改朝换代才是历史的全部或者大部,而其他都是“剩余”呢?至于研究推向具体,也不一定就必然导致“碎化”。首先,进行概括的基础,必然是大量个案研究,也许“碎化”是达到整合的必然阶段;其次,习惯于进行大而空洞、千篇一律的研究者,已经无力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于是“碎化”之讥可能变成一种逃避努力的托词。 
  想想今天的事情,我们就会很容易地认识到,对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只有一种声音去表达。如果是这样,那就一定是某种掌握了话语霸权的力量,想方设法遮蔽了其他不同的声音,只留下有利于己的那一种。历史资料也是一样,我们的史学界长期使用一种材料,却毫不担心会被它们误导。我们走进田野,就是要去发现不同的声音,也即柯文所谓的“历史三调”,但可能远远不止“三调”。因此,以为我们只是去发现前人没有利用过的新材料,固然不错,但却过于狭隘。单纯使用碑刻或族谱资料,就和单纯使用档案或者正史资料一样,有其片面性,都可能被资料的创造者牵着鼻子走。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民间文献去理解正史或档案,是寻找不同材料或不同声音之间的差异,甚至,以某种材料去证明另种材料的真伪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一个历史的情境中去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作为历史学家,我们在乡村中经常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