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回自己的老家扬州丹阳郡。
  徐州居民安居多年,对陶谦的领导比较认同,曹操即便占领,也不会得人心。曹操是不是想用这种恐怖手段震慑他们,使之很快屈服于自己的淫威?
  禽兽的心思没有人能懂!
  29 张邈
  正在曹操准备彻底击溃陶谦占领徐州之时,战况急转直下。
  曹操大屠杀的报应很快就来了。
  大本营甄城传来紧急军情,陈留太守张邈造反,并且和东郡陈宫拥护从长安出来的吕布,攻占兖州,要端掉曹操的老巢。
  这三个人怎么会勾结在一起反曹操呢,这个事是连曹操都不能相信的。咱们回头去说说。
  张邈跟曹操的关系可不一般,是曹操的铁哥们。小时候这哥们家里有钱,跟曹操、袁绍都有在一块儿厮混,仗义疏财,为别人救急不惜倾家荡产,有“海内严恪张孟卓(张邈的字)”的称号,混的名誉只会在曹操之上。当了陈留太守,董卓之乱时和袁绍、曹操联合反董,被董卓击败。后来忭水之战时张邈就率领部队追随曹操。袁绍当上盟主时,有时候表现得非常独断骄横,张邈看不惯他小人得志的样子,因为意见不一曾经当面批评他。袁绍拉下脸不高兴了,小时候敢对我大嚷嚷现在也敢对我大嚷嚷,难道不知道我是盟主吗现在!于是把曹操叫过来,去把张邈给杀了吧。曹操不答应,说,张邈跟我们这么亲,怎么能杀呢,况且现在天下未定,咱们不能自相残杀。张邈知道后非常感激。曹操第一次讨伐徐州是抱着玩命的复仇心态去的,临走前把自己家属委托给张邈,可见两人的关系有多铁!
  但身处政治旋涡中,这铁一般的友情下还是能找出裂缝的。张邈原来做陈留太守时,威望和地位都比曹操高;后来曹操凭借灭黄巾军成为兖州牧,反而成为张邈的顶头上司,一向喜欢做大哥的张邈心里不是滋味。陈留人高矛早就看出这潜在的矛盾,他说,曹操野心很大,志在四方;而张邈比曹操先得志,曹操做得越大,张邈会越不好受,只怕将来要出事呀!他希望大家能调和这个矛盾,但是大家看到两个人亲得跟一家人似的,并不在意高矛的警告。
  另外呢,张邈还有个心病,他和曹操以及袁绍的三角链中,现在是他跟曹操的蜜月期,捆绑在一起;指不定那天关系发生变化,曹操和袁绍蜜在一块,也许真的会替袁绍来把自己杀了,况且曹操这个兖州牧还是袁绍表荐的呢。这个心病可不小,各位只要设身处地替张邈想想,就知道睡觉能不能睡得踏实。
  30 吕布跳槽
  第二个说一下吕布。这个哥们不是在长安董卓身边当爪牙干蠢事吗,怎么跑到这边来了?从头交代一下这个武功超群却很没原则的超级帅哥吧。
  吕布是五原郡九原人,也就是内蒙古包头人,蒙古汉子当然善于骑射,以骁勇著,号称“飞将”,称被并州刺史丁原收入帐下,当任侍卫长的职务,情同父子。董卓进入洛阳时,丁原被任命为执金吾,也就是京城警备队司令,是当时唯一可以对抗董卓的力量。但是在于董卓的对抗中,丁原不如董卓灵通狡猾。董卓看准了丁原对部下过于严厉正直,又知道吕布有贪财好色的毛病,派部将李肃用珍宝美女收买了吕布。吕布见了这些东西就昏头了,帮助董卓诱杀了丁原,统帅了丁原的部队投靠到董卓怀里去了,还认他为干爹,恶心死了。因此吕布有“三姓家奴”的绰号。
  迁都长安后,董卓非常骄横独断和残忍,为所欲为。家族中的人全当大官,就连小老婆怀里抱的婴儿,也被封为列侯;自己的衣服出现了皇帝专用的金紫色,俨然把自己当皇帝了;在长安郊外修建了行宫级别的别墅楣坞;文武百官稍有不满,即进行杀戮镇压,朝廷笼罩在黑色恐怖之中。
  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几个人密谋把董卓干掉,不过干掉董卓最大的障碍却是吕布,吕布这时候是董卓的贴身侍卫,日夜守护,武功超群,加上董卓自己也是武力超群,对这拨文官一说很头疼。
  但王允跟吕布关系不错,吕布经常向王允说交心话。原来董卓到长安之后,性格日益暴躁,经常发火,可能也知道自己是坐在天下人民暴怒的火山口上吧。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居然向吕布发脾气,吕布也是一蛮直汉子,毫不忍让,争吵之中董卓拿起手戟掷向吕布,幸亏被吕布躲过,否则不是毙命就是半身不遂至少也落个毁容。虽然事后董卓用金钱安抚吕布,但吕布不能不感受到危险会跟着董卓的暴脾气再一次降临自己身上。
  还有一个吕布担心的事随时会发生。由于他日夜守护董卓府邸,一天工作24小时,性生活没时间解决,这对一个好色的人来说很要命。但董卓的府邸里漂亮妞不少,长夜漫漫,吕布管不住老二,就把董卓的侍女给搞了,本来是一夜情,把忍不住就发展成多夜情了。侍女是董卓的私人产品,这个要是被董卓发现了,一生气会把吕步的老二给割了,也是吕布担心的事。
  王允知道吕布对董卓有恨,就跟吕布说,董卓喜怒无常,跟他相处很危险,最危险的是你呀,你想保命呀,最好就是把董卓干掉。很快就把这个立场不坚定的家伙拉到自己这一边,一块策划谋杀董卓。
  脾气暴躁的董卓经常在别墅楣坞度假,防卫重重,想见一面都难,更别说刺杀了。要接近他,只能把他骗到皇宫的路上找机会。王允秘密和汉献帝商议,先把献帝身体不佳,有意提前退休的消息传出去。然后宣布在一个重要的日子,在未央宫接见文武白官,有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董卓接到这个消息,心里想,皇帝这孙子真乖,终于知道把位子主动让给我了。于是在公元192年四月丁巳日,步骑兵左右防卫,吕布贴身巡逻,盛装入朝,只等皇帝的帽子砸在自己头上。
  出发之前呢,王允已经把诛杀董卓的诏书交给吕布,藏怀里了;骑都尉李肃率领敢死队穿着警卫服装,藏身宫门内。董卓乘车一进宫门,等了好久的李肃冲上前,拿长戟准备把董胖子穿肉串。没想到董卓还很细心,官袍下穿有铠甲呢,根本刺不进去。董卓摔下车来,大叫:我儿吕布,快来救我!吕布回道,我来啦,奉皇帝诏,杀你这个狗贼!提枪直刺董卓,董卓大骂吕布反贼忘恩负义。敢死队冲出来,把董卓脑袋割了。
  文武百官和老百姓这回可高兴了,张灯结彩庆祝这个坏蛋被消灭。为了让老百姓亲眼目睹这个场面,董卓的尸体被暴露在街头,士兵们把肚脐剖开,插入灯芯,用董卓一肚子肥油点燃起来。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跑出来大煞风景,跪在董卓尸体旁边大哭,这人还不是什么坏蛋,是当时的大家学者蔡邕。此人博学多识,是个艺术全才,通经史文学,喜好数术、天文,对音乐、绘画、书法更是门门精通,其中以文学和书法最为突出,创造的“飞白书”为后世书法家推崇。他是当时洛阳文艺界的领袖,附庸风雅的小曹操都经常出入他家去请教,也算是曹操的老师。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去哭董卓呀,不是找死吗?
  士兵们把他抓到王允那儿,说有个找死的,居然为董卓坏蛋悲伤流泪呢!王允说,蔡邕,你是不是昏头了,为这种罪大恶极的人吊孝是要杀头的。蔡邕哭道,我知道董卓不是个好东西,也知道这样做要杀头的,可以,一想起董卓对我的知遇之恩呀,我又不能不祭吊呀!
  原来蔡邕当年因弹劫宦官,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回家,亡命江湖十几年。董卓专权的时候,笼络名士,把名满天下的蔡邕强行招回来,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左中郎将。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候,地位很高。按照圈子划分也算是董卓一党!
  王允说,你尽你的知遇之恩,那就要阎王爷那边去找董卓吧,处死!百官为他求情呀,马日碑更是说,这是万中无一的艺术天才、学术泰斗,连他都处死天下人恐怕要很失望的。蔡邕自己也要求,学习司马迁,黥首刖足留得性命来完成《汉史》!
  王允说,写个屁,杀了。
  呜呼,满腹才情血溅去,一腔幽怨后人凭!
  31 文姬的命运
  朋友们,请允许我将这个枝末细节信马由疆去,讲过瘾了再悬崖勒马回长安。
  要讲的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一代超级才女的命运。有这个一个天才老爸,蔡文姬从小就文学、艺术、音乐样样在行,迟早成为一名艺术女泰斗。可现在老爹被处死后,家中顶梁柱一下子垮了,蔡文姬顿时变作乱世浮萍,不知风要将自己吹向哪儿去!此后中原陷入混乱状态,胡人骑兵经常过来烧杀抢劫一翻,马边悬挂男人头,马后载着女人,凯旋而归。蔡文姬就成为被掳掠的妇女中的一员,饱受凌辱和虐待,更别提什么贞操道德了,一提就想死。飘来荡去,流落到南匈奴,这一年她是个23岁的姑娘。
  这一去就是12年。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水土不服和刻骨思乡的痛苦,但是很顽强地活着。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从一个文艺之家到番人世界,需要忍受很多很多,她没有忘记音乐,学会了吹奏“胡笳”去回味从前的岁月。
  12年后,曹操当上了宰相,志得意满的时候,得知自己的老师蔡邕的女儿流落在匈奴,哎呀,肯定是饱受苦楚生活得很不习惯,况且现在中原很强大了,不接回来没面子,派了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当年流落匈奴是命运无从选择,只求一线苟活的机会;而这十二年适应了了另一种羶肉酪浆的生活,有了一个感情很不错的家,现在却又要生离死别去,真不知道是喜是忧呀!一次次永不回头的离别,是不是要考验她坚强的神经呢。蔡文姬面对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踏上马车,回归故土与夫离子散的两种冰火九重天感觉一起涌上心头,留下了慷慨绝唱《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这是人生和命运的绝响,一个女人做出男人手笔的开阔激昂的乐章!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文姬回到故乡陈留郡,但除了断壁残垣,故乡只留下回忆。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田校尉董祀。这个婚姻并不和谐,算是曹操强扭的西瓜。你想董祀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文化程度艺术修养都很高,是个自视甚高的人;蔡文姬三十五岁了,在被掳到匈奴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本来相当恩爱,后来丈夫咯血而死,还被说成克夫。如此女人,如残花败柳已不指望再有春天,要不是曹操的旨意董祀又怎会娶她?
  即便如此,坎坷的命运还是紧紧咬住她不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丈夫董祀又犯罪当死。当时她顾不得丈夫平时对他她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有头有脸的人物济济一堂,听到门外报告求见,便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伯偕的女儿在外边,我想各位应该听过她的才名,今天我跟大家一块儿接见她。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痛楚地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座宾客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派送去了,有什么办法呀!蔡文姬恳求道,明公你厩马万匹,虎士成林,难道会可惜一匹马,不去救一个垂死的性命吗?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肯定也活不成,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恕他的罪行。
  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回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是个文学青年,跟蔡文姬谈文学,谈读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想起原来在蔡邕家里见过的丰富藏书,煞是羡慕呀。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么图书泛滥,而是很珍贵的。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自己现在还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失望之余又非常惊喜,说,这样吧,我派几个抄书手到你家里,你背他们抄,怎么样!蔡文姬惶恐回答,男女有别,到我家里不方便,你就给我笔,我自己记下来就是。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心智的超群。
  这件事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隐居去吧,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