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声音不大,却恰好让所有人都听个清楚。
叶飞叹了口气说:“突击队不学这个,纪晓童不知道也不怪他……小夏。跟他说说参宿四。”
回神的夏卓烟赶紧闭上嘴巴点点头:“参宿四……呃。你不知道参宿四?”看到纪晓童脸上的茫然。她突然意识到枕头对天文学的认知不是一点半点的差。
纪晓童尴尬无比:“是,是没听说过。”
夏卓烟忍不住揉了揉额头:“这让我从何说起啊?”
“我来吧。”阮鹏拍了拍夏卓烟的肩膀,目光却投向叶飞。“头儿,可以吗?”
叶飞点点头:“说吧。”
阮鹏扭头看着纪晓童说:“参宿四是一颗红巨星,红巨星懂吧?”他谨慎地追问了一句。
纪晓童的脸色异常难看:“我还不至于无知到这种程度!”
“那就好。”阮鹏说,“猎户座熟悉吗?”
“当然!”纪晓童的胸膛急促起伏,“除了太阳系之外就是它了。”
基地星位于猎户座大星云,虽然星云和猎户座本身并没有多大的物理关系,但是每当说到猎户座大星云,总会连带着说到猎户座,高举胳膊的猎人星座因此而盛名远播。
“参宿四就是猎户座高高举起的左胳膊上那颗亮星。”阮鹏举起左胳膊模仿了一下猎人的姿势,“它的体积非常非常的大,放到太阳系里能把木星的轨道全部包住进去,如果把参宿四看做一个西瓜,那么北河三就是个小桔子,太阳最多是颗豆子,而且是小号的绿豆。”
“这么夸张?”纪晓童脑海中浮现出一颗巨大恒星的模样,却总觉得自己的想象力有点不够用,“那它得有多大质量啊?还不早晚变成黑洞?”
阮鹏呲了呲牙:“参宿四有多大质量我还真不知道……”
“太阳的十八到二十倍!”易琪忽然插嘴道,“红巨星过度膨胀,密度没有太阳那样高,而且参宿四的半径一直在变化,天文学界认为这是恒星在反复膨胀收缩。”
膨胀、收缩、红巨星……
纪晓童脑中电光一闪:“它在抛出恒星物质,它要爆炸?”
“你已经明白了。”易琪说。
她本不想理会纪晓童,但是叶飞通过脑波与她交流了一番,阐述了团结的重要性,要强的易琪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影响团队,所以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不过她声明只会与纪晓童保持同事关系。
叶飞对她的声明只觉得可笑,毫不犹豫地保证不会干涉她的感情生活。
“疯了!”纪晓童一把揪住自己的头发,“怎么早不爆炸晚不爆炸,非得在这个时候爆炸?
“准确地说,参宿四早就爆炸了。”阮鹏纠正道。
纪晓童马上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愣愣地说:“参宿四……离蓝光星多少光年?”
阮鹏看易琪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冲夏卓烟使了个眼色,夏卓烟愁眉苦脸地说:“二百四十光年。”
“就是说,参宿四早在二百多年之前就变成了超新星,爆炸的粒子流刚飞到蓝光星附近?”纪晓童只是不大了解参宿四的情况,并不意味着他缺乏相关的常识。
“就是这样。”叶飞说着调整屏幕上的画面,标出了参宿四和蓝光星的位置,接着又标记上战舰失联时的坐标和隐星号失联时的坐标,然后以参宿四为圆心,战舰失联坐标为半径画了一条弧线。
“你们看,这条弧线距离隐星号失联时的位置非常近,把粒子流的传播速度考虑进去,集中发生的失联事件很可能都是由于粒子流的干扰,而不是外星人的袭击!”叶飞一拳敲在扶手上,“之前所有不合理的地方,其实都是我们先入为主的猜测造成的。”
“现在怎么办?”纪晓童问道,“把我们的猜测上报总部?”
叶飞深吸一口气慢慢地说道:“我想……不必了。”(未完待续。。)
1207 狂暴参宿四(二)
基地星,军委会议室。
一副十分详细的立体星图悬浮在会议桌上方,以参宿四为圆心、半径二百光年、恍若一层外壳的球形激波将大半的全息星图包含在内,星图下方的蓝光星与激波之间的距离只剩下短短的一点。
来自于国家天文中心的谢国辉用严肃到几乎是严厉的表情指着蓝光星说:“根据我们的计算,激波与蓝光星之间的距离最多只有三十光年,甚到有可能只有二十光年出头。”
天文专家赶到之前,所有人恶补了一番与参宿四有关的天文知识,因此没有人问出愚蠢的常识问题,而是全部聚精会神地听取专家的讲解。
“参宿四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为超新星的恒星最后阶段,一直以来天文学界都在猜测参宿四最后的爆发时间,没想到它真正的爆发时间比所有人的预计都要早得多。” 谢国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阵不由自主地唏嘘。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无论多么严重的眼疾都可以完全治愈,哪怕眼球完全坏死也能换个机械义眼,眼镜已经完全沦为遮光的工具和可有可无的装饰。
不过谢国辉这副眼镜与众不同,它可以让这位老专家在青天白日的大太阳底下看到满天星斗,并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放大,并且还有稳定图像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一架便携式多功能小型天文望远镜。
这玩意使用了不少军工技术,因而价格不菲。私人购买绝对是个要命的勾当,因而只有最顶尖的天文专家,才会由国家调配资源配发一副。
当然了,在被星云包围的基地星上他肯定是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平时这位老专家都是呆在蓝光星,今天能把他请来完全就是个意外。
进入宇宙时代之后,国家在天文学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力量,但是限于技术水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天文研究仍然需要使用肉眼和光学设备进行观测,所以顶尖的天文学家基本上都呆在相对安全。又能看到星空的蓝光星。
在共和国向宇宙扩展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顶尖的天文学家都堪称国宝。而共和国拥有的四颗行星里,只有基地星才是最安全的,万一蓝光星出了什么不可预知的意外,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共和国投资兴建了国家全息天文馆。
在这里。可以通过网络调用军方数据库内的星体数据信息进行全息还原。也可以和安置于各殖民星的空间望远镜进行即时共享,身临其境地观测真实的星空,做到足不出户。阅览星空。
谢国辉教授这一次回来,就是为了参加全息天文馆的落成仪式,没想到恰好避开了蓝光星的危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建立全息天文馆之后,研究星空就不需要再跑到遥远的蓝光星,也不必再和自己的家人分隔两地,即安全又舒适,这样好的事情欢迎都来不及,哪会有人傻到拒绝?
正因为如此,与谢教授情况类似的一大票天文学界的专家学者提前赶回基地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滞留蓝光星。
“教授,我现在想知道参宿四变成超新星之后,对蓝光星有多大的影响!” 徐世杰两条剑眉微微竖起,“你也知道,蓝光星和参宿四之间毕竟有二百多光年的距离,超新星的爆炸威力虽然很强,但是飞越了这样远的距离之后,威力早该削弱得差不多了,怎么还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影响?”
谢教授沉声说:“以往我们认为,超新星爆炸的影响范围不会超过一百光年,对宜居行星有致命影响的范围顶多三十光年,但是这个数据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之上,看过强袭亚人首都星时引爆的恒星的数据之后,计算出来的威力范围是一百五十光年,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往一百光年的威力半径是对超新星爆炸威力的误读和低估。”
“根据现在的分析数据,超新星的爆炸威力会有多大?”徐世杰忍不住问道。
“很大。”谢教授艰难地说,“各位可能听说过,太阳已经在范围三百多光年的本星系泡中旅行了三百万年,现在的位置在本星系泡中物质比较密集的本星际云内,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星系泡形成的原因即超新星爆炸。”
“就是说,大质量的恒星爆炸,威力可以达到三百多光年对吗?” 一直不说重点让徐世杰很是蛋疼,忍不住又追问道,“那参宿四呢?”
谢教授答非所问地说:“参宿四比亚人首都星附近的恒星大得多,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全部来自于天文望远镜的观察,都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用这样的数据,无法推算参宿四的准确情况。”
说到这里老教授指着距离蓝光星只剩下一点点距离的弧形激波:“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参宿四的质量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的估算都要大,不过不必担心,激波的速度不会超过光速,所以没个十几二十年,蓝光星不会受到影响,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撤出蓝光星。”
“有这个必要吗?”徐世杰问,“教授,我不是怀疑你的职业素养。眼下激波的能量强度虽然很危险,但是不久之前有一艘战舰误入激波内层,但很快就逃出来,基本上没有任何损伤。你也看到了,激波距离蓝光星还有二十多光年的距离,再传递二十多光年之后,激波强度肯定会比现在衰减得多,蓝光星好歹也是颗行星,防护力总不会比一艘战舰还不如吧?”
谢教授沉重地叹了一口气:“行星的磁场确实能给行星带来强大的防护力,实际上,蓝光星的母星,那颗大号的蓝色恒星也拥有非常强大的磁场,它能够给整个星系提供更加强大的磁场保护,双重的磁场保护能把激波对蓝光星的威胁确实比单单一艘战舰的装甲要强大太多太多,可是这并不代表蓝光星不需要搬迁。”(未完待续。。)
1208 狂暴参宿四(三)
徐世杰顿时露出不解的神色:“为什么?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一点也不矛盾,根据隐星号提供的影响,我们基本确认参宿四将在……不,早在二百年前就已经转化为一颗脉冲星,由于一些目前还不明确的原因,参宿四残骸的自转轴方向有一些变动,其中的一个极点恰好对准蓝光星的方向。”
谢教授顿了顿又说,“如果只是其它方向上的普通激波,确实不会对蓝光星产生致命影响,但是脉冲星极点的辐射强度非常的高,哪怕二者之间的距离有二百多光年……必须说一句,二百光年在天文尺度上相当于两条街之间的距离而已,并不像各位想象得那样遥不可及。所以蓝光星的搬迁非常有必要,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蓝光星都将成为一片生命的禁地。”
在谢教授看来,参宿四的爆炸对人类的影响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大,如果蓝光星不是恰好位于两极中的一个方向上,甚至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任何影响。
“明白了。”徐世杰平静地说,“这次麻烦你了,教授,非常感谢你的帮忙。”
“应该的。”谢国辉笑了笑说,“各位,我另有一个请求,希望军方能支持我们进行超新星爆发的全面研究。”
虽说他是个搞研究的,但还不至于听不出徐世杰送客的意思,不过参宿四的爆发是天文学上前所未有的盛事,他已经等不及要研究爆炸的数据了。
“我会尽快安排。”徐世杰点点头。
“谢谢。”谢教授礼貌地欠身。和其它几个专家一起离开了会议室。
“情况搞清楚了。”徐世杰拧着眉头深深的川字纹说,“不是外星人袭击,但是形势比外星人袭击更加严重,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吧。”
“是不是先取消之前的命令?”
徐世杰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马上安排下去,解除警报,各舰队返回驻地,工程兵拆解核弹。”
“谢教授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贺俊初说,“当初打亚特兰蒂斯首都星的时候,咱们的传送舰硬顶着超新星风暴都能挺那么久。怎么这一回还有好几十光年呢。基地星和蓝光星之间的传送门就废了?我觉得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就不能完全排除敌袭的可能。”
“这事儿估计得问搞物理的。”徐世杰一只手拄在下巴上,目光投在仍然悬浮在会议桌上的星图说,“不过你们看。激波不久前刚刚挡在基地星和蓝光星之间。而太阳、云州星和中东区与蓝光星之间仍然是正常的空间。这个大概就是传送门失效的原因。”
“激波能干扰传送门?”贺俊初挑了挑眉毛。
“我觉得是这样。”徐世杰说,“好了,这件事咱们在这里争论。争不出个结果,毕竟传送门的原理和激波的构成还都是个谜,这样,蓝光星舰队快到地方了吧?命令巨星号单独行动,赶到这个位置展开传送门,试试能不能通过二次传送的办法,恢复蓝光星和基地星的传送……看激波的位置,我估计咱们和太阳系、云州星的传送也断掉了,中东区……也许还有点希望,交待刘成试一下,如果和中东区的传送没有问题,那就没必要麻烦巨星号跑一趟了。”
军方早就实际了各个传送门之间的多极传送,但是为了迷惑敌人,给他们一种蓝光星才是共和国核心的错觉,所有的传送都必须通过蓝光星来完成。
命令立即转达下去,几分钟后,一架无人机成功抵达中东区战略机动兵团驻地。
消息传回基地星,基本证实了之前的猜测。
“看来,可以排除敌袭的可能了。”贺俊初轻松地说,“敌人总不会乘着超新星的激波进攻蓝光星。”
世界上有无数的巧合,可是敌人赶在超新星激波即将抵达蓝光星的时候搞袭击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是啊,现在需要我们做的不是怎么战斗,而是如何善后。”徐世杰摸了摸额头,似乎这样做能让他更加清醒,“二十多年的时间倒是不短,但是我觉得,还是尽早从蓝光星撤出来吧,时间充足一点,撤退也充分一些。”
“我认为不能就这么一撤了之。”总后勤部部长王海平说,“蓝光星的矿产资源储量极其丰富,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我认为居民、民间机构、兵工厂等等都可以尽快安排撤离,但是工程机械人不仅不能撤,还要继续向蓝光星派遣,在超新星辐射影响蓝光星之前,尽可能地开采重要矿藏,甚至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破坏性开采,保证我军今后一段时间的资源供应不出问题。”
一番话说得众人纷纷点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后勤就是战争的生命线,自进入宇宙时代以来,不可预知的战争始终像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样徘徊在人类附近,未雨绸缪是老成之言。
以共和国拥有的工程机械人数量而言,建设一个新的殖民星并不是多麻烦的事情,可是找到一个拥有大量重元素的星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蓝光星在四个星系中恒星质量最大,拥有行星最多,是共和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和重工业中心,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宝地?
超重元素虽然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虽然极其的稀少,可是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普通重元素在人类的科技体系里起到的是基础的作用!
若说人类的科技树是一栋摩天大楼,那么科技体系就是混凝土,重元素是这栋摩天大楼的钢筋骨架,超重元素充其量是楼里辉煌的装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装饰再昂贵再富丽堂皇,也必须依靠摩天大楼本身而存在。
“就这么办,不过兵工厂不一定非得马上撤出来,可以继续留在那里,把部分资源变成战舰,即可以减轻运输方面的压力又能为部队补充战舰。”徐世杰赞同地说。(未完待续。。)
1209 航向参宿四
徐大部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又说:“激波的影响还在不断的扩大,对传送门的影响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很难说,用不了多长时间,基地星和其它行星的交通就会彻底中断,想撤出蓝光星的人员和物资,必须首先在远离激波威胁的空域的建立中转基地。老王,这件事你们总后要抓一下,其它部门全力配合。”
“是!”王海平立即答应下来,“是不是先选个没受影响的地方恢复交通,再开始找合适的星系?”
“具体的你自己看着办,我的要求是越快越好。”
“明白了。”王海平马上琢磨开了。
基地星与蓝光星之间受到了干扰,但是只要避开这一线,任意一个未被激波影响的空域都可以建立临时中转传送点。
而且隐星号恰好就在激波附近,舰上大量的传送晶体可以充当建立临时传送点的资源,只要让战舰往激波的反方向再飞上几光年,未来几年之内,这个临时传送点都不会受到激波的影响。
另外蓝光星舰队的巨星号恰好就在附近,利用巨星号的传送门从基地星送几艘空白的传送舰过去,临时传送点完全可以立刻投入使用。
估计用不了几年那么长的时间,激波对传送门的影响就该自然衰减下来,到时候基地星与蓝光星之间的直传恢复,临时传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