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手正传-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那是个潮湿的日子,你大约可以猜,它是在找其他虫的尸体。虎头蜂吃“荤”,它
们不但在现场吃,而且会把虫尸,一小块、一小块地运回家里,喂它们的孩子。
  如果当天是个大旱天,那虎头蜂就八成是在找水喝。它们会钻进叶鞘里吸水,或咬多汁
的花朵来解渴。它们也会飞进树林,找地上的行叶。那些变变卷起来的叶子里,常会积存雨
水,加上树林里阴暗、不易蒸发,里面的水可以积上好几天。
  万一干旱的时间太长,连这种朽叶和叶鞘里都喝不到水,附近又没有任何水塘或多汁的
植物,那虎头蜂就会抓狂了。
  这时候,我只要在地上洒一点水,立刻就会飞来一大批小家伙。虎头蜂、黄夹克、蜜
蜂、苍蝇、杀蝉蜂、蝴蝶,它们能渴到只顾趴在地上喝水,连我已经用塑胶袋把它罩住,都
没感觉。
  我也就常常罩着它等,等它喝足了,再收紧袋口,带回去喂派蒂。
  多半捕虫的人,都用网子,但我宁愿用塑胶袋。这是有大道理的:
  第一,塑胶袋很透明,我可以看清楚虫子在里面做什么。
  第二,塑胶袋很强固,不像网了,马蜂可以伸出它的刺来叮我。
  第三,我可以好整以暇地把“它”挤进袋子的一角,再把剩下的袋子翻过来,像脱袜子
似地,将大袋子变成小袋子,再把袋口对准派蒂小姐的家门,请“它”自己飞进去。
  第四,我可以在衣袋里塞好几个塑胶袋,一次发现几只虫的时候,就一个袋子抓一只。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要用塑胶袋跟一些虫子“斗智”。
  虫子非常聪明。有时候我甚至猜,它们在用一种“嘲弄”的方式,面对我的捕捉。
  可不是吗!当我还是新手的时候,不知有几百次扑空,而且不但扑空,还弄断了我心爱
的大理花、弄破了自己的手,甚至有一次用力太猛,一个不平衡,摔进花圃,弄伤了我的
脸。
  许多虫子,是“你不动、她不动”。当你一步步靠近,准备偷袭它的时候,它早就看到
了。但不知是“自大”,还是“懒”,它硬是不逃,只是静静地等在那儿。
  “复眼”使它们几乎能看到三百六十度,看你接近,它们会调整翅膀(譬如蝴蝶把翅膀
立起来,并在一起。蜻蜒把四只翅膀都放下来,向两边垂着)、转动小脑袋。甚至你的手只
距离它十五公分,它都不动,直到你以为已经到手,作最后“冲刺”的时候,它才一闪,不
见了。
  这一闪不见,使我想起打羽毛球,最丢脸的时候,不是接不到球,而是非但没接到,而
且东张西望,找不到球的时候。
  当我抓它,它一闪不见,往往就真不见了,直到我“回复神志”,定下心,四处看,才
可能发现它又停在不远的枝梢,对我作再一次的挑衅。
  在所有虫子当中,最敢向我挑衅的,是一种橙褐色的蛾子和腿长的蟋蟀。它们的斗胆,
是因为“艺高虫胆大”。
  我们一般见到的灯蛾,都飞不快。但是这种蛾子不但快,而且用的是武林绝技——“迷
踪步法”。
  如果你追一只蜜蜂,很容易,因为它是直直地飞;如果你追一只苍蝇,比较困难,因为
它会快速转弯;如果你追一只蜻蜒,也不简单,因为它会忽快忽慢。
  如果你抓我说的这种蛾子,就真难透了。因为它不但具有苍蝇和蜒的本事,而且快上好
几倍。除非在它停着的时候,把它抓住。只要它一起飞,就连看也看不到了。
  至于那种腿长的蟋蟀,又是另一种“艺高虫胆大”,它不靠“迷踪步法”,而靠弹跳的
轻功。我计算过,就算我的手已经只距它十公分,然后以最快速度扑下去,它都能跳开。尤
其记得有一回在墙上抓它,把手擦破,流了不少血,却连它的边都没碰上。
  直到有一天,这两个“虫小鬼大”的家伙,终于被我找到了破绽。那破绽不是别的,是
它们自以为了不起的聪明。
  过去我抓它们,以为只要快就成。后来发现重要的不是斗力,而是斗智。
  于是我改为慢攻。用一只手,手上拿个塑胶袋,让袋子伸向前面,袋口张得大大的,然
后慢慢伸向“它”。
  如往常一样,它盯着我的手看,打算在我距离它不过十公分的时候再飞、再跳。
  它没想到,它是透过塑胶袋,看我的手。当手还距离二十公分的时候,那塑胶袋已经罩
在它的四周。
  虫子们没有学校,真好!使它们不能一个警告一个。所以自从我用了这一“实中带虚,
以虚为实”的方法之后,就很少落空。
  我常想,以它们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到塑胶袋。它们致命的错误,是太注意我和我的
手,却忽略了透明的袋子。
  每次看它们跳进了袋中,拼命跳、拼命飞,我都好心疼,颇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每次看派蒂把它们钳在掌心,开始咬,咬破肚皮、咬出血水,把肚子都吃光了,它们还
不断挣扎、不断踢腿的时候,我都对“历代的文人”产生一种悲悯。
  我仿佛看到一个自以为智慧高人一等,不屑同流合污,而讪君卖直、孤芳自赏的清官,
被一步一步“安排”,终于身陷囹圄,落得五马分尸。
  他可能只想到有天下的百姓,以圣贤的诗书作后盾,而忘了“法”是人定的,也是人用
的。他可能一直到被“五花大绑”地拖出家门,还回头对家人喊:“快!想办法,禀告圣
上!圣上一定不知道。”
  “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邢;正人说邢法,邢法也成正。”这世上的邪人能成功,都因
为他们用了“正法”;这世上正人会失败,都没败在“邪法,而败在“邪人”。
  人死、虫死,都死在不懂这一点,而且太自以为聪明。

枭雄
            十月六日
  今天派蒂真是太过瘾了,她足足吃下七只大黄蜂。
  七只啊!想想看,平常一天能享用两只已经了不得了,她今天一天,不!应该说只不过
半天,就吃了七只,你说,不是太爽了吗?
  今天能这样丰收,是有原因的:
  秋天,叶子一黄,草也跟着黄。那最先黄的草多半是所谓的“莠草”。它们在暮春才出
现,长得特别多又特别快,加上叶子比较大,一簇一簇的,把“好草”的地盘都给侵占了。
但是一入秋,它们也最先死,一堆堆地变黄、变褐、变黑,加上几阵秋雨,就全烂了。稀稀
黏黏的“草尸”帖在地上,说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时候,也正是我为“良草”收复失土的机会。先拿小耙子把“草尸”耙掉,将下面的
泥巴刮松,撒下草籽,再盖上一层泥炭藓(Peat moss)。每天浇水,维持潮湿,大约一个
礼拜,小草就发芽了。然后可以再施一次“越冬”的肥料,让那些小草躲在冰雪底下,却能
扎下很深的根,第二年春天再发的时候,成为茁壮的大草,
  我今天就做了这个种草的工作。
  毕竟上了年岁,连续三个多小时做下来,已经有点直不起腰。正打算收工进屋子,却发
现飞来许多大黄蜂。不但在我的草地上梭巡,而且往我身上扑,在我四周转。
  对付大黄蜂,我是经验老到的。它们相当笨,也相当聪明。笨的是我可以拿着塑胶袋,
一次、两次、三次扑它,扑不到,它都不会螫我。倒不是因为它宽宏大量,而是因为它笨得
根本不知道我在捉它。
  至于聪明,是你可别喝甜的饮料,有两次我在网球场喝可乐,一边喝、一边有只大黄蜂
绕着我的瓶子飞,我气了,把瓶子放进背包里。练完球,打开背包,它居然正在里面喝我的
可乐。你说厉害不厉害?它居然能闻味道,从背包的小缝里钻进去。
  除此之外,这大黄蜂也是相当凶的,英文管黄蜂叫wasp,管脾气暴躁的人叫waspish,
可见它是多么“恶名昭彰”。到了夏天,游泳池边,常挂出一个警告的牌子:
  “有黄蜂,不要光着脚在草地上跑。”
  如我前一天写的,大黄蜂在草地上,不是找水喝,就是找虫尸吃,你一脚踩上去,它当
然要螫你。更可怕的,是大黄蜂也爱在土里做窝,当你不小心踩到它的窝上,或者只是太靠
近“它家”,它就会成群出动,充分教你领教waspish的滋味。
  我的松树下就曾经住了这么一大窝,而且把我狠狠地螫了两下,我找了半天,找到了,
蹲在旁边观察了两天,只见一缕一缕,像是鬼魂似地,从那洞里进进出出。它们快得教你看
不清,又多得令人数不尽,所以看来就成为“一缕缕的黑烟”。
  过去我以为太阳一下山,它们就都睡了。经过那次细密的观察,才知道它们要忙到一点
天光都没有,才开始休息。
  接着,我去买了一大瓶专杀黄蜂的“Hornet&Wasp Killer”,又摘下一扇纱窗,等到
夜里九、十点钟,它们都睡着了。再偷偷掩至树下,先把纱窗盖在它们的门口,再对着里面
喷药。用手电筒照着,可以看见它们一群群往洞口冲,扒着纱窗、伸着屁股上黑黑尖尖的
刺,作最后的挣扎。然后慢慢放松,掉回它的洞穴。
  请不要说我残酷杀生。如果你被螫了,而且你有小孩,也被螫了,或随时可能被螫,你
也会这样做。
  为保护我们的孩子,去杀别人的孩子,几乎成为“爱的定律”。
  今天。当那些大黄蜂在我四周绕的时候,我先不动,心想身上是不是有甜味、有香味。
再想,是不是附近有了新的黄蜂窝。一想到这个,我就紧张了,飞快地冲进屋里,快快地关
紧门,还检查了一番,看有没有黄蜂跟进来。
  没有。定下神,我开始往外看,看草地上几十只黄蜂在干什么。原来它们都在我新撒的
泥炭藓上飞来飞去,还降落在上面,东扒扒、西找找。说不定这来自加拿大的苔藓里有什么
它们喜欢的味道。
  我把身上沾到的苔藓拍掉,立刻拿了几个塑胶袋,再打开门。现在,我不是遁逃者了。
而且摇身一变,成为了猎杀者,只要看它一降落到泥炭藓上,我就狠狠罩下去。
  它们确实笨,除了在自己被“伤到”,或自己家被攻击的时候,知道还手之外。当它们
人在海外,即使见到同胞被人猎杀,也都眼睁睁地看。看我一只、一只抓,连抓了七只。
  其实今天我就算要抓二十七只也不成问题。我只抓七只,一方面是存一念之仁;二方面
因为我家的派蒂吃不了;三方面是知道大黄蜂很容易“累死”,不太好保存。而且说不定明
天它们还会来,不如抓新鲜的。
  现在我有了七个塑胶袋,每个里面都有一只“旋风小将”,发出小马达的声音。我那位
杀手也似乎听到了,扒着瓶子往外张望,两只钳子弯弯的,曲在胸前,正是要“出草攻击”
的准备动作。
  问题是,我有七只,是等它吃一只、才放一只进去好呢?还是一次全扔进去?
  我笑笑,做了个“等着瞧”的决定。倒要看看,如果我一次把这七只凶猛的大黄蜂,全
放进去,你这位超级杀手该怎么办?
  我用纱布和橡皮筋做的瓶口真是方便。可以只拉开一点点,把塑胶袋的小口正好对准,
再将黄蜂挤进去。
  如我前面提过的,黄蜂有向上飞的个性,即使只剩一个很小的空间,它们都要往塑胶袋
里最高的地方冲,它们振翅的力量更是惊人,即使我把它挤到没有办法拍动翅膀,都可以感
受那种“震动”。有些昆虫,像是澳洲的一种蛾子(Whistling moth),就是用这“不拍的
震动”,发出一种超音波,来吸引异性。
  愈是在袋里挣扎,愈能看到当它飞进瓶子里所表现的兴奋。
  突然获得解放了,一样的阳光、一样的空气,只是奇怪,有一层无形的东西挡着,冲不
出去。使我想到以前轰动美国的大案子。一个只因为妹妹饿得受不了,而偷邮局五块钱的十
七岁男孩子。被关进旧金山湾小岛上的一个监狱。又因为逃狱被抓回,关进不见天日的黑牢
三年多,每年只给他三十分钟,看看外面的阳光。
  一年只有三十分钟的阳光啊!这竟然发生在三十年代的美国。那可怕的监狱,后来关闭
了,现在成为观光的“景点”,据说一年可以赚不少观光客的钱。如同二次大战德国人杀犹
太人的集中营和高棉波布政权留下的“屠杀罪恶馆”。别人的痛苦,都能成为后人欷殹捌镜
鹾桶蛋档那煨摇行簧喜裕*的不是我们。
  现在我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恶魔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坐在中间,七个黄衣服的小
鬼,一个接一个地飞人。我不必同情,如同许多警察,碰上黑社会火并,死了人,只当没
事,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的纠纷,任他们冤冤相报。
  曾经看过一只大黄蜂,飞到一只死蝉的身上,不见了。走近看,才发现它钻进蝉的身体
里。里面居然还有两只,大家进进出出,硬是把一只蝉从屁股尖开始咬,咬进去,再吃成一
个空壳。
  我原本可以一次抓三只,但我没有,只是一脚踩下去,让它们一起上了天堂或地狱。
  那一天,我很高兴,觉得自己主持了公道,还给天下一个公理。我成为了仁义之师,杀
了三个“不义之人”。
  所以今天,我也很心平气和,因为这七个小鬼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侵入我的地
盘,造成我的恐惧,被我抓到,交给我的手下去执法,我又做了一件“义事”。至于有没有
经过合法的程序,对不起!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安宁,自由心证就是一种“法”。何况在
这执法的过程中,还造成多大的轰动、制造了多少新闻,且娱乐了多少名媛淑女。
  使我想起罗马的“斗兽场(Colosseo)”,那是提图皇帝征服耶路撒冷之后,用抓回罗
马的四万个俘虏建造的。那么伟大的建筑,可以容纳六万观众,在夏天还能拉起遮阳顶的
“巨蛋体育馆”,居然只用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
  相信不少参加建造的俘虏,后来也选择在那里死亡。好比先教他挖坑,再把他活埋的方
法。奥兹维斯集中营(Auschwitz)不也是逼着犹太人参与建造,甚至参与管理,然后再把
犹太人杀害的吗?
  相隔一千八百六十多年,历史在同一民族、不同地点,上演着同样的悲剧。
  跟罗马的斗兽场和奥兹维斯集中营比起来,我这小小的“马戏班”,是无足道的。但是
当我把七个小家伙放进去的时候,也效法伟大的罗马帝国,立了一个慈悲的法律——你们可
以选择作奴隶、服苦役和在国家竞技场搏斗,后者可能血洒黄沙,但如果赢了,也可能从此
得到自由。
  我告诉这七只黄蜂,现在竞技开始了,如果你们团结,七支锐利的毒针,对付螳螂的两
只钳子,你们很可能赢,如果赢了,就放你们回家。
  如同西元一世纪的罗马,我家的名媛淑女也都到了。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世纪之对
决”。
  “世纪之对决”是我由二十多年前,美国的世界重量级拳王阿里对日本摔角大王猪木,
在东京武道馆比赛时学到的。那天我特别由台北赶去,却只看到猪木从头到尾躺在地上,用
脚对付阿里的画面。
  猪木很聪明,与其在亿万观众面前被阿里一拳打倒,不如自己先倒下来,用脚踢,来得
风光。那不是比赛,是“鸡同鸭讲”。一个出拳,一个出脚,谁也没打倒谁,谁也没踢倒
谁,却弄了不少钱。
  日本人很聪明,吃软怕硬,却总能不输,总能大赚。
  现在,我的“世纪之对决”登场了。“七武士”对“大天马”。我新赐派蒂“天马”这
个封号,是根据《礼记》注“螳螂一名父,一句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
  不过在小小的玻璃罐里,派蒂这只天马是不能飞的,正因此,那七只会飞的小家伙,才
能占尽优势。
  看!多像二次大战,太平洋上的美国航空母舰,面对四方飞来的日本自杀机。平常一只
黄蜂进来,派蒂杀手几乎是毫不犹豫,就会冲上去猎杀。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它第一只还没
抓到,第二只已经飞进去。愈飞愈多,成了七只。每一只都在拼命冲,面且是瞎冲。
  就像“自杀机”,连续几只,都直直地冲向派蒂,有的撞到她的肚子。肚子是派蒂最弱
的地方,只见她突然跳起来,猛甩身子,才挣脱那只黄蜂的攻击。
  派蒂的头,上下左右前后不断地转动。一只飞到眼前,她出手,撞到玻璃发出叮的一
声,居然落空了。好像人,想同时接到迎面飞来的七个球,结果一个也没接到。
  不知在昆虫的脑海里有没有优先程序,譬如两个或三个选一个的时候,应该先挑大的,
还是甜的。
  与生俱来的“杀的技巧”已经不适用于今天。螳螂在大自然环境里,总爱倒挂在叶子或
枝子上。看到猎物就开始轻轻摇摆,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