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仲淹闻过遂諫,上副宣谕之意,而反及于祸,是陛下诱而陷之,不知自今后何以使臣!”
“色欲之心、诱而陷之,始获暂安,罗织其罪而遣逐之,”这是说仁宗寡廉鲜耻忘恩负义,既好色,又无信,真是个无耻之徒;
“不能守祖宗之训、奈天下何!坟土未干,不敬父母,”更是把赵祯钉在了道德伦常的耻辱柱上,试想那是封建社会,儒家纲常理论大如天的世界,堂堂皇帝居然是个不敬父母、不守祖规的忤逆之子!
难以想像还有什么名头是更刺激的,如果要精确计算的话,似乎伟大的亡国纪录保持者隋炀帝杨广也不过就是如此吧,好色、忤逆、陷害忠臣,所差的就是赵祯的手上还没粘上人血。而富弼所差的就是还比死人多口气。
他死定了!这样的奏章比刚被赶走的台谏官们的指责严重恶劣了多少倍?何况富弼这一年才29岁,官只做到了将作监丞,那只是负责土木工程、祠祀省牲牌、镇石、炷香、焚版币等事的工部小官,竟然敢一下子把皇帝全盘否定,他是不是个疯子?
一切迹象都表明,刚刚平息下来的官场马上就会再次爆炸,空前的污辱必将招来空前的报复,尤其是皇帝、宰相都己经明确表态,从此执行零忍耐,再不对任何人手软。但奇怪的是,当年这份奏章居然失踪了。就在那个极为敏感的时间段里,没有任何官员在官方渠道看到过它。
它被直接封档存库,官方名词叫“不报”,即不予公开。富弼本人也在照常上班,没有半点被打击报复的迹象。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事后分析,这才是吕夷简的高明之处。雷霆霹雳之后,突然间和风细雨,大容量的宽容,让一直顶牛的敌对方放松,并且最大目标己经达到,郭皇后己经被废,那么为什么不让生活回到正轨上来呢?
毕竟新皇帝刚刚亲政,打理好后院之后,对前台工作也有些渴望。
梦幻空花,适得其反
明道二年很麻烦,但总体说来,也是赵祯的幸运年,这一年以年初时太皇太后刘娥嫔天起始,到年终时把皇后郭氏关进长宁宫为止,赵祯挣脱了在深宫中的所有枷锁,终于一身轻松,自主生活了。
他的新人生从改年号开始,此前无论是“天圣”,还是“明道”,都有日、月并行,人间二主的意思,这不行,要改,改为“景祐”。景,旭日当头,光华初现,天地必将豁然开朗!
新年新气象,景祐元年的正月,他就做了一件石破天惊、震撼百代的大事情,这要从他颁布的第一道诏书开始,原文如下,请猜测其中的秘密——“天下承平久矣,四夷和附,兵革不试。执政大臣其议更制,兵农可以利天下为后世法者,条陈以闻。”
这是向天下征集治国意见,在军队、农田方面,只要有利国利民的好办法,无论谁都可以写成奏章送上来,我会把它们定为法制,流传后世。
看着很平常是吧?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但颁布之后,全天下立即震动,很多人甚至痛哭失声。有救了,皇帝终于看清了危机,来救我们了!这些人,主要都是农民。之所以痛苦,这涉及到了我们民族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我们是农业大国,尤其是古代,国家的税收几乎都从土地中得来,也就是说是农民养活了所有人,但到了宋朝的仁宗初年时期,他们己经活不下去了。具体的状况就是“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和籴、和买,这是官府向民间征收粮食、丝麻用具的专用名词,达到了上面所说的程度,就是提前预支,寅吃卯粮,农民要超前交好多年的税。
之所以这样,都是“兵”闹的,就是诏书里所说的“兵农可以利天下为后世法者”中的兵,宋朝己经有20多年没在边关打仗了,可是每年农民都要像澶渊之战时那样向国家提供战备级物资!
20年啊……那都是怎样支撑下来的。至于交上来的钱和物都到哪里去了,很简单,不断扩编的军队、不断壮大的官员队伍、给辽国和党项的“馈赠”,再加上给各级神仙佛祖修的庙还有和尚道士的生活费……没一样对国计民生有用!
所以才要改,并且如果改,就是要触动国家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要省钱,你想省谁的钱?军队、官员、辽国、党项还是神仙?
动哪个都头大。
于是赵祯努力工作,以身作责,勤奋的程度瞬间超越父亲赵恒和养母刘娥,达到了历代皇帝中最勤奋的那位楷模——赵光义的程度。是每日视朝。而且不论大事小情,只要有奏章,他就全部亲自批阅。想想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最后连宰相都看不下去了,由吕夷简出面,劝他说注意休息,小心累死(若小事皆关圣鉴,恐非所以养圣神。)
但赵祯一脸严肃,回答这是我老爸交给我的差使,全天下啊,我敢放心躺着吗?(朕承先帝所托,况以万几之重,敢自泰乎?)
那么就接着累,并且带头开始节俭。他下令先把自己后宫里的专职珠宝作坊给关了,每年从四川进贡来的绫、锦、罗、绮、透背、花纱等奢侈品也都减少三分之二,而且前一年两淮、河北等地遭灾的省份还有大部分百姓在挨饿,那好吧,从皇宫储备中提出几百万贯钱、绢送去,救助朕的子民。这还不算完,具体到他个人身上,他开始穿旧衣服,皇帝的衣服是洗了又洗,结果让皇宫里的下人们都暗地里笑话。
这样的皇帝,以前还真没见过……这些都做完后,他下令全国停止再盖庙,和尚道士的人数也要减,紧接着他就要向帝国的公务员们下手,这些人又胖又肥,每年都涨工资,而且还引经据典连带着他们的子孙后代、门客亲戚都享受各种福利,都是什么道理?要改、要狠狠地改!
但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时,仁宗皇帝突然昏倒。他太累了,如此的辛勤工作,可结果却只是招来了骂声一片,而且骂的内容不是诅咒,而是蔑视。
赵祯在宋景祐元年八月十一日昏倒,人事不知,长达数天。开封城里鸡飞狗跳,动员一切力量召集所有御医会诊,最后的结论是——病因不详,没法下手。
于是堂堂的大宋皇帝就只能躺倒在紫禁城里变成疑拟植物人,大家仔细观察,看他会自动苏醒,还是终于咽气。最后还是他的姑妈,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女儿,魏国大长公主救了他一命。姑妈大人顶着谋杀皇上的罪名给他推荐了一个太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太医治疗的方法实在过于生猛。
“针心下包络之间,可亟愈。”就是说,要用针灸,但是下针的地方是皇帝陛下的心脏下方,想想那里有多敏感,是不是华佗当年要劈开曹操的脑袋治头疼的风险系数差不多了呢?!但是效果是那么的诱人,太医许诺,是立即苏醒。
可谁敢信呢?下一瞬间,众多的皇后、皇妃、皇亲、大臣都拥了上来,一个不可一万个不可……但魏国公主用一句话和一个办法把他们踢到一边:第一,出了事我去死;第二,先找个太监来,在心脏下边要下针的地方先扎一次。
结果那个太监全须全尾,能跑能跳。好了,手术立即进行。效果非常好,仁宗真的立即就苏醒了过来,并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经过观察,真的好像没留下任何后遗症(真的吗?)。于是历史记住了这位太医的名字,他叫许希珍,立即被授为翰林医官,并且奖励巨款。许先生用这笔钱在开封城西建了一座扁鹊庙,还没修好,全国各地就拥过来一大批慕名学医的学生,当时朝廷也凑趣,干脆把太医局也搬家,就立在这座扁鹊庙的旁边。
以上就是宋仁宗突然昏倒症的开始,以及他神奇苏醒的过程,但是赵祯本人转眼之间就恨不得再次昏倒,并且长眠不醒,再也不见这个讨厌的世界,和那些混账无赖的人了!
他八月份昏倒的,七月末一个让中国历代所有皇帝、大臣、百姓都痛不欲生又无可奈何的灾难发生了——黄河改道。
黄河经常决口,但改道级的崩溃是不多见的(共8次),尤其是宋仁宗刚刚亲政这一年的改道级别,可以在中国历史上排进前10,仅次于14年之后的另一次,进入前8的那次。多灾多难的民族,操心废力的仁宗,他的命运可真是太好了!
这次是先决口,地点在京东的横陇段,决堤而出的洪水席卷人畜,漫过大名府地界,再折向北流,地方官们全力抢修堤坝,可仍然无济于事,只好任其改道。从此之后,中原大地上河患频生,近80余年里,再也不得安宁。
赵祯苏醒之后,就面临了这样的局面。但没有办法,灾来了,只好救灾,再烦再累,都只有咬牙挺着。他动员己经微薄到所剩无几的财力,投入到灾区中,尽量抢救自己的黎民百姓。但就在这样危急困难的关头上,他又听到了指责漫骂声。
那是关于他昏倒的所谓“内幕”。分成明、暗两个渠道,己经风行全国,变成了官员百姓们一体把玩寻味的趣味谈资。
先说暗的,东京开封城里发生的事,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居然知道得最详细,当地留守推官石介(注意,北宋二介,唯石与唐,这是真正的人物)给新上任的枢密使王曾写信,汇报情况。说他听到了皇帝废掉皇后,宠信美人,达到了“倡优日戏于上前,妇人朋淫宫内,饮酒无时节,钟鼓连日夜,”的程度,然后皇上才昏迷不醒的……整个一个贪淫好色,纵欲过度的报应!
赵祯气得浑身发抖,心中更是苦辣酸甜五味俱全。天哪,难以置信,这就是他的臣子,仍然还是抓住他废皇后的小辫子不放,他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居然都等于零!一阵悲凉涌了上来,这么苦、这么累,换来的就是这个?
正在思索,京城内部就有了新的奏章。这回是正式的言官,知谏院的左司谏滕宗谅(范仲淹好友、同年)上书,他的总体意思是劝皇帝注意身体,疏远内宠,这都是好的,但请看他用的具体语句——“……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则多臝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那是说赵祯上朝的时候又黄又瘦又疲倦,像个被女人掏空了的色鬼,处理事务的时候没精打彩,像个白痴一样对国家大事不上心。
好,好啊……这比石介说的更精彩,外面传的是昏迷的原因,京城里己经判定他变得痴呆了!赵祯再也无法忍耐,他把滕宗谅直接踢出京城,到外地去当官,接下来就轮到了大宋朝之后30年内各代官员们追悔莫及,因为皇帝开始心灰意懒。
有恨意难平,赵祯独处深宫,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自小受到了最正统的儒家教育,当皇帝就是要勤修政务,整顿朝纲,节俭自身,厚爱黎民。这些他做得还不够好吗?那么为什么当年师傅们所说的百官拥戴、同心同德的局面就是没有出现?
反而是死死地揪住了他生活里小节大做文章,难道他只有把自己关在透明的屋子里,每时每刻都接受检查,让他们都看到,他只有工作,没有家庭,至少是没有女人,然后才是合格的人生?!
呸——!
他的眼前闪过了10年之前的一些嘴脸,还是这些臣子,当年在刘娥的管制之下统统地战战兢兢,他的养母随便擅权逾礼,为所欲为,除了最后的底线之外,见过哪个臣子敢说半个不字?就算是上书,也都是小心翼翼斟词酌句,生怕铁腕太后有半点的不高兴。
可真应了那句话——敢对天使咆哮,却不敢对恶魔呲牙。一切说来还是都怪他自己,都是他纵容的!于是痛定思痛,他强迫自己要变得狠一点,当男人嘛——!不过下一瞬间就再次泄气。
大臣们再次拥了上来,这次的表情变得亲切而沉痛,目标就是要让他永远健康。陛下,您知道您是怎么搞成这个样子的吗?对,是女人,具体来说就是尚、杨两位美人,都是她们的错。请把她们驱逐出宫,立即执行,再也别让她们缠着您了。
赵祯摇头,绝不。但可惜的是病还没全好,身体虚弱,反对得很不坚决。于是大臣们不依不饶、说三道四、没完没了,我们都是为了您好啊——最后竟然使出了必杀技,把隐居在深宫里的“小娘娘”,当年对赵祯最好的养母杨太妃也请出来了。
婆婆出面,总能赶走两个小帚把星了吧?不,赵祯仍然摇头。为了自己的幸福,还有以后的独立生存权力,他坚决地守住了最后的底限。但接下来崩溃的方式就变得超级搞笑,让他从此之后再也不愿回首,不然都会有心理障碍的……
决定性的一击竟然是他的贴身生活伴侣,大太监阎文应。话说此太监忧国忧民忧圣上,忧虑过分就变得神经兮兮,每天利用职务之便给赵祯来了个全天候骚扰。赵祯24小时养病,他就1440分钟不停地“哀告”。
赶走美女,赶走美女,赶走美女……赵祯都快抓狂了,结果某一瞬间意志突然崩盘,他的头不小心地点了一下。
就这一下,阎文应就在他面前瞬间消失,皇宫的另一端,他指挥人手把尚、杨两位美人塞进两辆毡车,拉出宫门,再关门了事。据记载,那一天两位美人痛哭流涕,说什么也不肯走,可大太监的吼声威力无比:“你们这些宫婢有什么可说的?”上车!
第二天,宫中传出圣旨,尚美人被勒令出家当道士,杨美人有荐于在耳光门事件中很安静,被从轻发落,可以“别宅安置”。就是说,换个地方睡觉,只是迁出了皇宫。消息传出,普天同庆,只留下赵祯孤零零一个人躺在深宫内院里,他默默地猜,下一批女人是什么样的?
终究会有的吧?美丑不论、高矮不详,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回不再是太后指定的了,但仍然不会是他所喜欢的!
受伤复受伤,强悍的心灵会选择报复反抗,赵祯却在失落和迷茫中度日,直到他的身体渐渐康复。那时己经是深冬腊月了,那一年京师久旱,突然降了一场大雪,赵祯心有所动,他率领着两府大臣亲自去开宝寺、上清宫、会灵观谢雪。当天各处仪式走过,拜神成游乐,一行人登上了开宝寺里的13层木塔,一瞬间,赵祯突然无比真切地触摸到了他父亲的心灵。
登临塔顶,俯览大地,眼前一片白茫茫大地无边无沿,赵祯乱麻一样的心灵渐渐地舒展了,人事繁扰,何日是头,不如清静!
走下木塔,赵祯命人在他新置的经筵之所——迩英阁、延义阁里的屏风上抄写了《尚书?无逸篇》,让来讲经义的帝师们先看到皇帝的心灵走向,再由他们把这一信息传播天下。按说这一章是讲士大夫不可好逸恶劳,要时刻勤奋,这很好,皇帝是要继续他的奋斗岁月,不过他的具体表现却是——集诗书、修礼乐。
中华之礼乐,自西晋五胡乱中华之时己经散佚流失,残缺不全,至所谓的盛唐时己经参杂了大量的胡风,再无纯正古乐。又经过五代十一国之乱,本来面目更加无法追忆。赵宋立国,文华昌明,至今己逾70年,虽然历经整归,但仍然粗鄙。现在赵祯要求全国选材,集成新礼乐。
至于修书,就是拜真宗年间八大王赵元俨府上的那场大火之所赐了,当时烧了大内左藏库不说,还把崇文馆、秘阁中的珍藏图书也一网打尽,是等于把中华文明从唐末历经五代之乱硕果仅存的一点余脉也烧尽,怎不让人欲哭无泪。
所以赵祯召集馆阁(崇文馆、秘阁)、两制(翰林院、知制诰)等相关人员,重修经、史、子、集,尽量恢复原有图书。
皇帝亲自监督,效果非常的好。半年之后,礼乐先一步修成,经办人叫李照。他把新乐汇编成了一本书,叫《乐书》,修成之后,多次在崇政殿演奏,请皇帝和两府大臣试听。紧接着宋朝的官方学者们都不甘人后,冯元、聂冠卿、宋祁等人合著了一部共81卷的礼乐巨著《景祐广乐记》,而宋祁又高人一等,他意犹未尽,自己独立成书,叫《大乐图义》,共两卷;
修书的进度慢些,因为工程实在浩大。但一年半之后,经、史共8435卷校勘完毕,子、集共12000余卷校勘完毕,宋朝馆阁重开,文章典籍终于又有了依据!
皇帝这样表率,宰相立即跟进。中书省的各位大佬以吕夷简为首,具体由参知政事宋绶执笔,写成了一部《中书总例》,也就是说中书省政事堂的宰相们怎么干活儿,这本书里什么都有(总例)。
书成之后,吕夷简喜不自胜,他张开了,注意是怀抱,来抚摸着这套书,然后逢人便讲——自从有了这套书,就算只是个蠢人,也能当宰相了。(自吾有此书,使一庸夫执之,皆可为宰相矣。)之所以敢这样自信,首先一点从书的卷数上就可以看出。
一共是419册!或许吕夷简得全身展开,上面用手、下面用脚尖,才能“抚摸”完全这套书……文人们的天堂到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被赵祯指使得团团乱转,累得七窍生烟,但是快乐似神仙,再也听不到半句骂皇帝的君子宣言。
也许他们真的满意了,皇帝如此用心地去做“正事”。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