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预知道险关难打,他就是要用这种持续不断地攻势来消耗掉守军的兵力和士气,反正他的人多,不惧伤亡,不怕损耗,十二个时辰连续不断地发起进攻,昼夜不停歇,不断地给守城的蜀军制造压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攻下武关来。

    杜预的这种拼消耗的打法给王颀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虽然关城坚固,但守军人数上的短板却是一个最大的隐患,晋军人数居优,可以不惧伤亡,但蜀军不行,每伤亡一人,防御的力量便减弱了一分。

    更为困难的是,晋军昼领先不停歇的打法,让蜀军很是疲惫,虽然王颀也及时地调整了战术,将守军分为了两班,日夜轮换,但在晋军不停的攻击之下,给守军施加的压力非常地大,这样紧张的精神状况,很容易导致军心的崩溃。

    战况胶着地进行着,一天、两天、三天……晋军的攻击势头似乎相当地旺盛,永远也不知道疲倦这一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永远休止的进攻。城上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双方的兵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

    王颀不得以,向长安发出了求援的信号。(未完待续。)

第660章 蒲坂津

    长安方面也一直关注着武关的动态,武关吃紧,刘谌等人也是心忧如焚。

    虽然武关率先燃起了战火,但晋军的另外两路大军也正在向潼关和蒲坂津扑来,大战一触即发,局势同样是刻不容缓。

    王颀的告急文书摆到了刘谌的案上,刘谌急召雍州刺史郤正、右护军牵弘来共商大计。

    郤正道:“武关乃是关中东南之咽喉,万万容不得有失,王颀以一万之众抵御杜预五万大军,的确是有些吃紧,下官以为当立刻派兵增援,迟则生变。”

    刘谌看向牵弘,道:“不知牵将军以为如何?”

    长安现在的预备队也只有牵弘的右军了,右军只有两个营一万人马,而现在三大要隘全部告急,这么一点兵力颇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

    牵弘面带忧色地道:“晋军兵分三路而来,整个东线全部吃紧,现在武关激战正酣,兵力吃紧倒也不奇怪,不过武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杜预想要拿下武关,也绝非易事。末将所虑者,乃关中东北之蒲坂津,黄将军以一万兵力防御几十里长的黄河沿线,恐怕难以应付。如果将右军全部调往武关,稍后蒲坂津倘若吃紧的话,恐无兵去救了。”

    刘谌有些犯愁,和潼关武关有山川之险不同,蒲坂津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黄河之险了,但几十里长的黄河防线,如果分兵把守的话,黄崇的兵力就显得薄弱的多,如果晋军采用多路强渡的话,黄崇肯定是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武关需要派兵去救,但蒲坂津更是急所,刘谌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要是刘胤在就好了,可惜现在刘胤正在征战凉州,告急的文书虽然送了过去,但何时而回兵却是未知之数。

    远水难解近渴,刘胤的援兵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刘谌和郤正、牵弘商议一番,决定将右军一分为二,金城营前往武关救援,而牵弘亲率陇西营增援蒲坂津,如此分配,两头就都照顾上了。

    牵弘立刻领命而去。

    郤正道:“殿下如此分兵,倒也不无不妥,只是晋军二十万来袭,攻武关者五万人,攻蒲坂津者五万人,攻潼关者达十万人,傅将军守潼关只有一万五千人,如何能抵挡得了羊祜的十万大军?”

    刘谌默然了,他现在手中已无一兵一卒可调,潼关那边再也派不出援兵了,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傅佥可以抗得住。

    “傅将军,现在整个关中的安危,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刘谌默默地望着东面,暗暗地在心里道。

    ┄┄┄┄┄┄┄┄┄┄┄┄┄┄┄┄┄┄┄┄┄┄┄┄┄┄┄┄┄┄┄┄┄┄┄┄┄┄┄┄┄┄┄┄┄┄┄┄┄┄

    胡奋到达蒲坂津之后,正好赶上了黄河的春汛期。

    蒲坂津是黄河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渡口,由秦入晋的交通要冲。蒲坂津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泛指整个黄河渡口,其实细分起来,在黄河的东岸叫蒲津关,在黄河的西岸叫临晋关,这两个关隘都是古地名,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是有些年头了,当年秦晋隔河对峙,蒲坂津就是双方的前沿阵地。

    蜀军进驻临晋关之后,魏军也派兵驻守蒲津关以拒敌,由于隔着黄河,双方一直以来也未曾发生过冲突,相安无事。

    不过此次司马炎决意反攻关中之后,派胡奋率军兵抵蒲津关,一时间蒲坂津上空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准备渡河作战,胡奋到达蒲津关之后,立刻是着手调集船只。由于晋军在黄河上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水军,所以为了渡河,胡奋也只得征调一些民用的商船和渔船,缺乏战船,是摆在晋军面前的头等难题。

    魏吴对立时期,为了保持与吴国的对峙的局面,魏国在荆州和淮南也建造了大量的战船,虽然整体实力上魏国的水军是逊色于东吴水军的,但如果把这些战船调到黄河上来,那对蒲坂津对岸的蜀军守军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毕竟战船就是战船,绝不是那些民用的商船和渔船可以相提并论的,无论是从排水量到船只的坚固程度,那绝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长江水系、淮河水系和黄河水系并不相连,那个年代也没有京杭大运河,如何能从荆州淮南将战船调到黄河上来,晋国的大臣们是煞费苦心。有人建议绕道海路,但路途太过遥远且海上风浪莫测,最终司马炎放弃了这个意见。还有人建议化整为零,将战船拆开,从陆路运抵黄河之后再组装下水,但同样因为工程太过浩大费时费工而遭到了否决。

    所以晋军采用的策略就是调集黄河的上的商船渔船来进行渡河,这无疑是一种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但攻击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或许,这对于蜀军而言,是唯一一个利好的消息。

    这两三年来,黄崇一直奉命驻守着蒲坂津,不曾越过黄河一步,也没有让魏晋的军队踏足河西半步。而对岸的魏晋守军,似乎也无意染指河西,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蒲津关,不让蜀军踏上河东之地。

    黄崇很清楚,双方的这种默契只能是暂时的,在蒲坂津,迟早会有一场大战,为了这场大战,黄崇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做出准备。

    首先是修筑临晋关的关城,整个的西岸防守,临晋关就是核心,关城的东门,临河而筑,出了东门,便是黄河渡口,所以说临晋关的得失,关系到整个蒲坂之战的成败。由于临晋关原先处于魏国的内部,最近的一次大战,也要追溯到曹操和马超为争夺关中而在蒲坂津打的那一仗了,屈指算算,也是五十年多年前的事了,临晋关的战略地位下降,自然就不再受到重视,关城残破,无兵驻守,除了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渡口两岸热闹非凡之外,临晋关再也无一点雄关险隘的模样了。(未完待续。)

第661章 出师不利

    修缮临晋关是黄崇到达蒲坂津之后的首要大事,不过好在并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冯翊郡太守贾远调来了大批的民夫做徭役,担土运石,帮助黄崇将临晋关修筑完成。

    第二项的工程就是黄河堤坝,黄河穿行于秦晋峡谷之间,水流湍急,两岸山峰怒峙,适合渡河的渡口并不多,也只有蒲坂津等少数几个点可以横渡,所以历史上在很长的一短时间内,蒲坂津都是作为秦晋之间的咽喉通道。

    仅仅修筑临晋关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拒敌于西岸,就必须将黄河沿线的防御工事修筑起来,黄崇利用大批的民夫,在黄河西岸大肆修建工事,加高堤坝,将几十里的黄河大堤修葺一新。

    在防御工事,黄崇认为自己已经做提尽善尽美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兵力的不足,他手头只有一万来人,既然扼守临晋关,又要驻防黄河大堤,明显地是捉襟见肘。而据斥侯的禀报,晋军在黄河东岸至少集结了五万军队,一比五的悬殊兵力对比,也着实让黄崇隐隐地有些担忧。

    不过好在长安方面还是派来了援兵,牵弘亲自率领右军陇西营前来增援,虽然只有五千人,但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黄崇的信心陡然地增加了。

    按理说,春汛期黄河水量暴涨,并不是合适的渡河时机,但胡奋不愿等待,晋军三路人马攻打关中,谁先进入关中那便是首功一件,胡奋显然不愿落到羊祜和杜预的后面,而且武关那边传来消息,杜预已经是率先发起了攻击,这分明是杜预想抢功的节奏,胡奋自然不甘人后,一支蒲津关之后,马上就开始筹备渡河事宜。

    没有战船,胡奋只能是网罗黄河沿线的商船和渔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河沿岸的人家不少都是以打渔为生,但渔船可是渔家的命根子,没有愿意捐出来。胡奋一听勃然大怒,大骂该死的刁民,派出兵士进行强夺,起初渔家激烈地反抗过,但在晋军的血腥镇压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很快地,胡奋便收集到了上千条的船,不过这些船大小不等,大船可以容纳上百人,小船只能乘坐三五人,而且由于收集到的船只以渔船为主,所以小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上千条的船只貌似不少,但运力有限,最多也只能搭载万数人横渡。

    尽管有人提议等黄河春讯结束之后再渡河,毕竟现在黄河泛滥,并不是渡河的最好时机。

    由于冰雪消融带来的河水暴涨,常发生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春汛也叫桃花汛,由于去年黄河流域积雪很深,所以今春的黄河水量是往年的数倍,河水浑浊湍急,确实不利于渡河。

    但踌躇满志的胡奋根本就听不进这些意见,在他看来,黄河水量增加一点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题,如果抢先一步占领临晋关登上关中的土地,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先前的情报,临晋关只有一万多的守军,这无疑是最利好的消息,胡奋决意立刻开始渡河,不给蜀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黄河上的船只和长江上的船只不同,长江上的船大多是以风帆为动力,江宽水深,利用风力,可以省下无数的人力,但黄河上不同,河道较窄,水流湍急,无论是漓渡船还是渔船,大多采用桨橹,用人力来划船。

    千舟竞渡,场面也是蔚为壮观的,晋军选择下水的地点,并非是蒲坂津渡口,而是上游五里之外,由于黄河的河水湍急,想把上岸的地点确定在临晋关渡口上,直线横渡肯定是不行的,选择在上游五里处下水,顺流而下,便可以斜切到对岸去。

    胡奋站东岸上,对岸的临晋关清晰可见,滔滔地河水汹涌地奔腾着,有着一泻千里的架式,在这个黄河泛滥的季节选择来渡河,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事,但胡奋主意已定,就是八匹马也拉他不回,他沉着地下达了渡河的命令。

    一艘艘的渡船满载着晋军士兵,离开了东岸,晋兵拼命地划着船桨,向着对岸驶去。

    浑浊的黄河水咆哮着,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南流淌着,在这浩大的自然之力面前,想要逆水行舟,本来就是一件极难的之事,必须要求桨手拼尽全力地划桨,才能使渡船有一条划向对岸的航线,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黄河水裹挟着冲向下游。

    显然晋军还是低估了大自然的威力,刚刚出发,就遭到了闷头一击。由于风浪太太,几艘渔船操作不当,被巨浪给打翻了,汹涌的黄河水瞬间就将落水的晋兵给吞灭掉了。

    因为太过拥挤,好几艘渔船都撞到了一起,撞击导致船体破裂,大量的河水立刻涌入了舱中,在晋兵惊惶失措的叫喊声中,破损的船只很快地沉入了河底,船上的士兵一旦落水,就会被急流给卷走,旁边的船只就算想伸出援手都来不及。

    连番的沉船事故,可谓是出师不利,让晋军的渡河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胡奋的脸色铁青,但这样的意外并没有动摇胡奋的决心,他丝毫没有撤军的打算,而是强令晋军继续前进,不惜一切地向着对岸靠去。

    所幸黄河在蒲坂津这一段并不太宽阔,晋兵奋力地划着船桨,大部分的船只终于是闯过了急流,向着西岸靠了过去。

    晋兵们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西岸之上,蜀军早已是严阵以待。这几天来,晋军在东岸大张旗鼓地收罗船只,搞出的动静已经是足够大了,黄崇又焉然不关注,西岸上的蜀军早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日夜不停地在黄河大堤上警戒巡逻着,黄崇和牵弘两个人也是轮班巡视着,时刻提防着晋军可能会发起的突然袭击。

    晋军大举强渡,场面浩大非凡,黄崇和牵弘接到禀报之后,将全部的兵力都布防在了黄河沿岸,严防死守,绝对不会给晋军任何登陆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662章 黄河难渡

    反登陆作战,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远程武器,只有在敌人攻占滩头阵地之后,双方才会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而一旦被敌人突破防线,抢滩登陆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反登陆作战的失败。

    所以只有将敌人压制在河道上,不让敌人突破岸防,才是此次蒲坂津战役关键所在。为此,黄崇准备了大量的弓弩和投石车、床弩车,布防在西岸大堤上。

    其实真正对渡船起致命威胁的杀器是火药武器,但蜀军的火药武器只有刘胤的亲卫部队才有装备,其他的部队是没有资格使用的。但受到火药武器的启发,黄崇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火箭——在普通的箭矢上面缠上浸过油的布条,在发射前点燃。这种火箭虽然没有火药箭那样可以产生爆炸的效果,但用来对付木制结构的房屋或船只往往可以收到奇效,而且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可以大规模地应用。

    所以黄崇在备战期间,专门地制作了大量的火箭来装备弓箭兵,除此之外,黄崇还准备了猛油火罐——一种用獾油制做的火罐,点燃后投掷出去,火罐碎裂之后火势可以迅速向四周蔓延,却木制结构的建筑有致命的威胁性,在燃烧性能上,甚至强于竹筒手雷。

    黄崇望着河面上密密麻麻的晋军船只,两眼射出冷沉的目光,跟随刘胤北伐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独立担负作战任务,虽然右护军牵弘与他的地位相当,但此番牵弘率兵是来支援的,属于从属地位,整个坂蒲津前线,他是最高指挥官。

    黄崇并不是那种骁勇善战的悍将,但在蜀军诸将军,黄崇素以心思缜密,作风严谨而称著,他善用调动士兵的士气,在鼓舞军心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黄崇处事冷静,料算周详,也是刘胤将蒲坂津这样的要隘放心地交给他的理由。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军,黄崇既没有慌乱,也没有紧张,很是从容地保持着缄默,在晋军进入射程之前,黄崇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动作的。

    整个西岸大堤上一片寂静,弓在手,箭在弦,蜀军士兵援弓静候着黄崇的命令。

    这个时候,晋军的船只已经是跌跌撞撞地越过了河心,开始向西岸发起了冲击,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蜀军的射程。

    随着黄崇的一声令下,蜀军密集的箭雨向着黄河之中铺射而去,在普通的箭矢之中夹杂着已经被点燃的火箭。

    在与湍急的河水搏斗的同时,晋军不得不面对蜀军的迎头痛击,在河心之中,晋军的船只完全成为了蜀军的靶子,根本就没有躲闪的余地,只能靠着手中的盾牌来抵挡。

    而盾牌对普通的箭矢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对于火箭却是防不胜防,木质的盾牌被火箭射中之后,会将盾牌给引燃了,而木船更是易燃品,一支火箭命中之后都有可能将它付之一炬,晋军不得不投入灭火行动之中。

    其实火箭对于晋军而言,不过仅仅是一道开胃菜,更为恐怖的武器是投石车和连弩车,投石车投掷出来的石块呼啸而下,只要被它砸中,木船在河面上顿时便被砸个稀巴烂,还好投石车这样的恐怖武器蜀军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投石车的命中效果完全是随机的,大多数时石块会落入河中,激起几人高的水柱。

    相比于投石车,弩车的命中精度显然要高的多,弩车可以瞄准好了再发射,巨大的弩箭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效果,往往一支弩箭就可以射穿一条船只。

    既得面对湍急的黄河,还得逃避蜀军的攻击,如同在夹缝中生存的晋军无比艰难,好在晋军数量上足够的多,尽管在蜀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还是有很多的船只开始靠岸。

    只不过临近岸边,对晋军而言,又是一项无比艰难的挑战,蜀军之前将堤坝加高加固了不少,平均至少搞高了有一丈的高度,如果在平地上,这一丈的高度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在这河面之上,想要越过一丈的堤坝而登岸,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越靠近岸边,晋军所承受的攻击力度就越大,而猛油火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