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入城。

    不过,平阳城的城门道却是被沙石给封死的,当初唯恐封的不死,给晋军可趁机之机,整个城门道被封了个严严实实,这个时候想要重新打开通道,很是困难,守军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勉强清理出一座城门来。

    平阳之危解除,但刘胤的大军却没有停歇的迹象,继续地加快速度,向平阳这边赶了过来。

    是继续在平阳与蜀军作战,还是退回上党,等再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进行决战?文鸯陷入了纠结之中。

    退至高梁邑,集合杨县的三万守军,再收拢陆续逃过汾河的败兵,文鸯的兵力重新地完成了集结,这也就让文鸯动了继续留在平阳一带的心思。

    毕竟此次是趁兴而来,文鸯可不想败兴而去,平阳之战,关系到的是文鸯的颜面,再继续不战而撤的话,估计背后又会有小人腹诽了。

    所以文鸯得知刘胤此次南下的总兵力也不过才五六万人的时候,他下定了决心,要在高梁邑与蜀军展开一场大决战。(未完待续。。)

第985章 决战高梁邑(中)

    除了虎骑军进展神速,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从晋阳赶到了平阳城之外,刘胤亲率的另外三个军速度也不慢,四天赶到了永安,再往前,就是晋军所控制的杨县了。

    有虎骑军在汾西,刘胤自然不再走汾西这条路,而是陈兵永安,剑指杨县,拉开了要和晋军决战的架式。

    此次刘胤南下,所带的三个军分别是虎步军、无当飞军和阳安军,永安军则是留在了晋阳。刘胤是从榆次直接南下的,根本就没有来得及进晋阳城,留下永安军,就是为了解决晋阳城的遗留问题。

    晋阳城总体的格局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蜀晋双方各自控制着一半的城池,虽然他们之间不断地爆发战斗,但似乎谁也奈何不了谁,双方的控制线一直在唐明大街两侧摇摆。

    其实谁都明白,依靠双方现有的兵力,在晋阳城也只能是打一个平手,谁都没有完全吃掉对方的实力,想要改变这种僵持的局面,那就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来介入,谁的援兵先一步到达,谁就可以轻易地控制晋阳城。

    晋军校尉王应焦灼地等待着,他盼望着朝廷方面可以派出一支强力地援兵到达晋阳,这样就可以扭转晋阳城目前的僵局了。

    但最终王应还是失望了,晋军的援兵没有来,蜀军的援兵却提前杀到了,而且是整整一个军一万五千人的队伍。

    没有任何的悬念,永安军进入晋阳之内,几乎是以拉枯摧朽的方式横扫了所有的街区,轻而易举地就控制了晋阳城。

    由于永安军入城之前就封死了晋阳的东门,在晋阳城中的晋国守军无一人能走脱,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被格杀之外,大部分的晋兵皆是缴械投降了。

    王应走投无路,手下劝其投降,但王应却没有那个胆量,毕竟是他亲手杀了王庆,如果他落到蜀军的手中,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下场,王应最后是拨剑自刎,死在了他暗杀王庆的地方。

    蜀国太原太守杜绩长长地舒一口气,看着拱手投降满脸灰败的晋太守程景,这场晋阳城中长达两年的暗战较量,还是他笑到了最后。

    解决了晋阳的事情之后,罗袭并没有多做停留,刘胤交待给他的任务其实也挺繁重的,除了晋阳之外,晋军所控制的阳邑、祁县、中都等地也是永安军需要攻打的地方,刘胤的主力来不及清理这些区域,只能是交给罗袭来善后了。

    当然,这对罗袭而言并不困难,晋军虽然在晋中地区控制着不少的县城,但兵力极为有限,罗袭一路横扫过去,但可以轻易地拿下这些城池,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己。

    而刘胤面对文鸯,对是实打实的一场硬打。

    蜀军四个军,合计六万人马,晋军虽然损失不少,但也有五万多,小六万的人兵力,双方兵力对比上,大体是持平的,不过晋军在上党还有两万的后备兵力,随时可以增援过来,这也是文鸯之所以敢在高梁邑摆出决战的阵式的原因。

    现在蜀军三个步兵军在杨县以北,一个骑兵军在平阳城汾河以西,隐然地对高梁邑的文鸯军形成一个半包围之势。

    三月底的天气,正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好天气,这种天气条件下打仗,恐怕是最为适宜的了,刘胤并没有轻兵冒进,而是采用步步为营方法向前推进,三个步兵军排成了品字形的阵式,由高远的虎步军担任突前的箭头,张乐的无当飞军在左后翼,赵卓的阳安军在右后翼,三个军几乎是抱成了一团,徐缓而进。

    这样紧密的阵形,几乎不给文鸯任何偷袭的机会,刘胤擅打突袭战奇袭战,自然清楚何处是防御的急所,如果三个军平行站位,分兵而进的话,便很有可能遭到晋军聚而歼之,所以刘胤将三个步兵军排成品字型的阵型,互为倚角,就算晋军来攻击,也是无处下口。

    至于虎骑军,刘胤则令其暂时在汾河西岸按兵不动,等蜀军主力到了的时候,再行汇合。

    文鸯也确实有心思搞个偷袭,不过看到蜀军的阵型布署,他很快就放弃了,想想也正常,能打出安国战役的主,会让你有机会分而围之吗?

    文鸯也立刻是收缩兵力,放弃掉了杨县,将杨县的守军全部调往高梁邑,既然蜀军抱成了一团,文鸯当然也不会给蜀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场之上,本来就是奇正相辅的,真正较量的,还是双方真实的实力,真正的统兵名将,是不会留给对手施展奇谋诡计的机会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正说明的是这个道理。

    高梁邑,是平阳郡汾水东面的一座小城,居于平阳、杨县、襄陵三城之间,若放在平日,这座不起眼的小城丝毫不会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此时此刻,晋蜀两军投入了十万余人马,在高梁邑周围排兵布阵,一场大战即将要拉开序幕。

    文鸯之所以选择在高梁邑这座小城屯兵,正是看中了高梁周边的地势,这里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比较有利于骑兵的作战。

    要知道晋国的骑兵一直对蜀军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虽然近几年来蜀国攻占了雍凉养马之地,在骑兵这个领域内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论其底蕴,还是晋国深厚的多,无论是骑兵的数量还是战斗力,都占据着上风。

    尤其是晋国骑兵普遍地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战斗力直线上升,晋国的骑兵要比先前魏国时代更厉害一些。

    当然,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刘胤,正是由于他首创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才使得骑兵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原本最先应用的蜀军没有能守住技术秘密,现在双方骑兵在装备上处于同一水平线,真正需要较量的,是双方骑兵的战斗力。

    对于这一点,文鸯还是信心满满的。(未完待续。。)

第986章 决战高梁邑(下)

    重生在这个世界之后,刘胤确实打过无数次的仗,不过很少有这种硬碰硬纯正面的较量,更多的时候,是依靠他的计谋和智慧,以巧破千斤。

    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三国之中,最为羸弱的就是蜀国,而刘胤重生的节点又是蜀之将亡的时刻,彼时的刘胤确实没有和诸强叫板的实力,只能是出奇兵行险地,巧作周旋,一仗一仗地打,一步一步地壮大自己,如今有了和对手平起平坐的实力,刘胤自然也就无需再绞尽脑汁地去设计了,用堂堂之师正面打败一次对手,尢其是象文鸯这样赫赫有名的的大将,确实是刘胤所希望的。

    蜀军虽然是步步为营,但推进的速度却是不慢,很快就逼近了高梁邑的晋军大营。

    文鸯也在渴望着这场大战,其实自晋蜀爆发战争以来,文鸯也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在冀州战场上,虽有微功,但却淹没在司马骏的安国惨败之中。

    此番进军并州,拿下上党,别看朝野一片欢唿,文鸯心里却清楚的很,上党地区并没有蜀军的多少兵力,拿下上党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此番进攻平阳,才是文鸯施展他个人才华的时候,只有在高梁邑一战中,真正击败蜀军的主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打败和消灭蜀军。

    所以文鸯对这一战极为的重视,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是蜀攻晋守,晋军处于被动迎敌的地位,但文鸯并不这么认为,这场战役,将是双方的一次正面碰撞,晋军的收缩兵力,并不是对蜀军的畏惧,而是力量爆发前的那种收敛,想让拳头打出去更勐更狠,就必须要懂得把拳头收回来。

    文鸯现在所做的,就是收拳头,他正在做好一切准备,蓄势待发。文鸯和刘胤,虽然各怀着心思,但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却是极其关注的,非常积极地排兵布阵,准备好大战所需的一切。

    文鸯排出来的,依然是晋军惯用的步骑联合阵型,这种阵型,寓攻于守,攻守兼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攻防阵型,坚实的步兵居中,强悍的骑兵处于两翼,在给步兵方阵提供侧翼的保护之时,也不会丧失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在攻击的时候,那种生动的两翼齐飞,就如两把尖刀一样,可以撕开敌人任何坚固的防线。

    蜀军的人马逼近,文鸯也立刻是针锋相对,排出战阵拒敌。

    五万人的战阵,也确实是蔚为壮观,声势浩大,气吞山河一般。

    文鸯踌躇满志地骑在战马上,能亲自指挥这样规模的大战,文鸯是豪情万丈,他对这一战是信心十足,尢其是知道此次交战,蜀军的那支精锐骑兵只是隔岸观火,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战场上来,蜀军主力,全部是清一色的步兵,这让文鸯更有信心取得胜利。

    这一战刘胤没有使用骑兵,虎骑军被安排在一旁做后备军,在汾水西岸作壁上观,首先投入战场上的,是蜀军的三个步兵军。

    而且刘胤也没有使用偏厢车,尽管在此前的诸多战役之中,蜀军的偏厢车阵大发神威,但这种阵形,只有对骑兵起作用,对于拥有重盾,攻击速度慢的步兵来说,是起不到明显的作用的。

    由于步兵拥有极强的防御力,偏厢车后面的弓箭很难伤到他们,步兵层层推进,一旦接近到偏厢车的跟前,偏厢车的防御就会丧失作用,步兵可以轻易地摧毁这些偏厢车。

    正是这种步骑混编的战阵,才让刘胤感到头疼,如果单纯的是步兵,一点都不难对付,如果单纯的是骑兵,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掉。但对付这种步骑联合的战阵,刘胤却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

    步骑合阵的最大好处是步兵和骑兵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骑兵给步兵提供侧翼的保护,同时防御力极强的步兵方阵也可在骑兵攻击无果,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投入到进攻之中。

    不过这种战阵有一个弱点就是步兵移动缓慢,在进攻的时候,会拖累到骑兵的速度,骑兵的速度提不起来,骑兵的冲击力便会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刘胤推出一个全新的战阵楔形战阵。这个战阵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前端并不是一般阵形那样呈一条直线,而是排成锯齿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如同是波浪形一般,起起伏伏。

    在每一个锯齿的尖端,都是身披重铠的重装步兵,配备厚重的巨型盾牌,重铠加巨盾,这样的防御组合极为恐怖,如同一层坚硬的龟壳一般,晋军想要破开这层防御,试比登天。

    巨盾兵的后面,同样是手持长矛的重装步兵,整个的锯齿尖端,全部都是由武装到牙齿的重甲兵构成,只有在锯齿的后面,才配备了大量的弓弩手。沉重的铠甲,使得蜀军整个楔形战阵进攻速度严重的迟滞,在战场上,只能是进行缓慢地推进形同龟速。

    文鸯对蜀军推出的这个奇怪战阵深感莫名,这个时代的步兵交锋,多以方阵为主,间或有纺锤形的攻击阵形,但象蜀军这样的锯齿形战阵,文鸯却是闻所未闻的,不过这并不会妨碍文鸯取得这场战斗胜利的信心,蜀军排出什么样的阵型并不重要,仅仅只有步兵没有骑兵的蜀军,文鸯多少还是没有放在心上的。

    看到蜀军战阵的移动很缓慢,文鸯决定先下手为强,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将步兵和骑兵同时发起攻击,毕竟骑兵有骑兵的优势和劣势,步兵有步兵的优势和劣势,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地进行配合作战。

    文鸯一声令下,晋军战阵发起了全面的进攻,速度虽然不快,但却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以势不可挡地气势冲向了蜀军战阵,晋军的前锋部队,很快地就和蜀军的锯齿前端相撞到了一处。

    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双方的这一场交锋,定然是石破天惊惊天动地的。(未完待续。。)

第987章 楔形战阵

    刘胤的楔形战阵,灵感来自于前世的一部电影,叫啥名字忘了,故事的背景是罗马人入侵英格兰,罗马军队正是凭借着这种楔形战阵一路碾压了英格兰人的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不能不说好莱坞在渲染战争场面时的手法高段,当时刘胤看过这部电影,这一感觉就是震撼,罗马人的楔形战阵宛如钢铁堡垒一般,坚不可摧,英格兰人在它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完全被横扫碾压。

    这种战阵,给刘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操练军队的时候,也曾演练过这种阵法。

    当然,也不能说这种战阵没有缺点,虽然利用重装步兵加巨盾,明显地提高了防御等级,但却也牺牲了速度,在需要大范围进行纵深迂回穿插的战场上,这种战阵显然是不适用的,所以蜀军虽然有所演练,却始终没有付之于实战。

    而象今天这样的场面,无疑给刘胤提供了一个使用楔形战阵的机会,正面硬对硬的碰撞,非常需要楔形战阵这样的强力防御阵型,所以刘胤不犹豫地祭了出来。

    虽然以前操练过,蜀军将士们对这种阵型并不陌生,但在实战中还是第一次运用,这让排在最前面的重装步兵们都不禁跃跃欲试,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傅佥对刘胤单纯地使用步兵还是有些担忧,毕竟晋军之中骑兵占据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而在平原地带作战,骑兵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刘胤把虎骑军闲置在一边,排出一个纯步兵的战阵,不能不让人捏着一把汗。

    不过刘胤却是镇定而从容的,平时的操练最多能演练一下阵法的运转,瞧不出什么端倪来,只有亲身经一下实战,方能体会到楔形战阵带来的那种震撼。

    蜀军的楔形战阵缓慢地向前推进着,坚实而厚重,就宛如一座可以移动的钢铁堡垒,就连重装步兵每踏出的一步,都可以听到整齐划一的喀嚓声,铿锵有力。

    与蜀军行动较慢不同,晋军地突击之势却是异常迅勐的,两翼的骑兵压制着速度,让一路小跑的步兵可以跟得上骑兵的节奏,整个晋军的攻击线都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高速的奔跑因然让晋兵有些气喘吁吁,不过却可以带动晋兵的情绪,有一种亢奋的感觉,战鼓隆隆,催人奋进,晋军热血沸腾,一鼓作气地向着蜀军的战阵冲去。

    双方相隔也仅仅只有两三箭地的距离,相对而行,不过片刻的的光景,双方的距离就已经缩短到了一箭之地内。

    进入到一箭之地,双方的弓箭兵自然不会浪费这样的机会,几乎在同时,晋军这边射出来的箭,射向了蜀军阵中,而蜀军这边射出来的箭,则射向了晋军阵中,双方还未进入到短兵相接之中就已是展开了弓箭对射战。

    不过对射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晋军的射落到了蜀军的阵中,不是射中蜀兵手中的盾牌,就是射中身披重铠的甲兵,那些武装到牙齿的甲兵根本就无视那射来的箭,他们全身上下除了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之外,都被厚厚的铠甲包裹着,即使是再密集的箭雨,想要射中眼睛的概率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只听得叮叮当当,乱箭从头顶上俯冲下来,命中了蜀军士兵的头盔和战甲,无一例外地落到了地上,丝毫靠不成任何的伤害。

    但蜀军射来的箭就不同了,晋军大部分士兵都身着皮甲,皮甲的好处是轻便灵活,不影响速度,但弱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防护能力弱,蜀军犀利的箭矢,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晋兵的身体,就算有些士兵身披铁制的铠甲,大多也是轻型的锁子甲,防护能力上和蜀军的重铠相差甚远。

    在这一轮的箭矢对攻之中,蜀军显然是占据了上风,晋军只对蜀军造成了很小的伤害,但蜀军的箭却让晋军成片成片的士兵倒了下去。

    不过这显然不足以动摇晋军前行的意志,这场战斗,终究是要靠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来决定的,这一轮箭矢对攻,也仅仅不过是一道开胃菜而已,这么一点人员的伤亡,丝毫不会影响晋军的士气。

    文鸯在后面不远处督战,看到这种场面,他立刻下令晋军加快行进的速度,不要与蜀军在弓箭对射上相纠缠,一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