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几乎占去了荥阳大半个城池的地方。
春天正是风干物燥的时候,而粮草又是易燃物,为了确保这些粮草的安全,张象干脆地将城内的百姓强行地赶出城去,毕竟人多嘈杂,容易走水。老百姓虽然哭天抢地,但面对吴军的刀枪,他们还是选择了顺从,因为张象下令,凡拒绝搬迁的,一律杀无赦。
几起流血事件之后,荥阳的百姓只能是含泪出城,将自己的房舍和院落腾出来给吴军放置粮草。他们对吴军的暴行是痛恨不已怨声载道,但几天之后,他们或许将会感谢吴军的所做所为,让他们免于葬身火海。
张象驱逐完百姓,妥善安置了粮草,不禁是自鸣得意,以为这些粮草存放在荥阳城内,便可以安稳如山了。
但让张象没有想到的,却是汉军根本就没有攻城,而是直接向城内投掷火球和发射火箭。投石车投掷沉重的石弹都可以砸到城墙上,投掷比石弹要轻上几十倍的草绳火球,投掷的距离肯定要比石弹远得多,轻而易举地就可以飞跃过荥阳城的城墙,落到了荥阳城内。
而连弩车所发射的火药弩箭也比平时所用的弩箭要轻上一半,射程大大地提高了,而一发十矢的恐怖威力,让整个荥阳城都笼罩在一片箭雨之中。
尽管荥阳城的面积很大,但汉军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如此密集的火球和火箭落到荥阳城中,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防备失火,张象在城内也是准备了大量的水缸和沙土等灭火设施,可这些设施应对一般性的失火或许有效,汉军如此密集的攻势之下,这些灭火设施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就无能为力。
由于粮草的堆放囤与囤之间是相挨相邻的,一旦一囤的粮草失火,火势便会很快地蔓延到另外的一囤,整条街整条街地燃烧起来。
汉军发起攻击的时间已经是下午的酉时了,到天黑的时候,整个荥阳城已经是沦为了一片火海,烈焰冲天,百里之外都可以看得到那红彤彤的一片天。
在火海之中,吴兵们别说是救火了,就连逃命都来不及了,大火不仅烧光了吴军屯集的粮草,荥阳城内的房舍也全部被引燃,整个荥阳城内烟火缭绕,已无一片安身之地。
火海之中,到处都是浑身着火的吴兵狂窜奔逃着,发出凄厉的惨叫之声,直到被烧成一截截的焦炭。
更多的吴兵则死在了滚滚呛人的浓烟之中,烈火伴生的浓烟更象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成片成片的吴兵倒了下去,荥阳城仿佛成了一座修罗地狱。
张象是面如死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汉军竟然会采用这种攻击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荥阳的守军连带粮草一网打尽了。张象这个时候才懊悔不迭,如果荥阳城内没有堆集这么多的粮草,汉军的火攻未必就会奏效,原本以为固若金汤安稳如山的荥阳城,到头来却成了火葬场,张象是欲哭无泪。
“张将军,突围吧,再不走我们就全得葬身火海。”眼看着大火已经要吞噬掉荥阳城的一切,蔡敏焦急万分地对张象道。
粮草几乎已经是烧光了,军队也十死七八,仗根本就没打,局面就不堪成这个样子,张象是一肚子的憋屈,这他娘的倒底算怎么回事?
眼看着大火就朝这面扑了过来,再不出城的话,就真得如蔡敏所说的要葬身火海了,张象立刻下令开城突围。
城门倒是打开了,但吴兵刚一露头,对面就是箭如疾雨,冲出去的吴兵是纷纷倒地。
原来在城门之外,汉军早已是布署了大批的弓弩手,将整个的城门口给封死了,只要吴兵一露头,马上就会遭到密集的箭雨袭击,箭雨的密度,完全地将整个城门全部覆盖住了,恐怕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更别说一个个大活人了。
吴兵见势不妙,立刻又退了回去,急禀张象。
张象这时完全地傻了眼,后面大火扑天盖地,前面的路被汉军弓箭封死,这是完全要置他们于死地的节奏呀。
“冲!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出去,不然我们都会死在这里!”张象咬牙切齿地嚷道,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不是战死,就是被烧死,只有置之于死地,冲出一条血路来,他们才有生还的机会。
但汉军密集的箭雨让吴军是心生畏惧,城门洞口本来就不大,最多也只能让七八个人并排通行,汉军以逸待劳,堵在城门外,完全不给吴军一点活路。
蔡敏大喝一声:“跟我来!”左手挽盾,右手持枪,第一个跃马冲了出去。
有人带队,吴兵们自然也增加了不少的信心,一窝蜂地跟着冲出去。
蔡敏打马如飞,冲出城门口之后,就拼死向着过面汉军的箭阵冲了去了,但汉军的箭雨太密集了,蔡敏的盾牌上已经插上五六支的箭,没有防护的战马更是多处中箭,向前冲了几十步之后,终于不支倒了下去,蔡敏大喝一声,想快步冲入汉军阵中,但几十条长枪齐刷刷地刺了出来,蔡敏眼睁睁地看着锐利地枪尖穿透了他的身体。
吴军再次狼狈地退了回来,张象一咬牙一横心,准备亲自带队冲出去,但就在此时,一根着火的房梁砸了一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张象的后背之上,张象惨叫一声,狂喷了一口鲜血,跌落于马下。
众军士大骇,正欲去救,但更多着火的木梁倒塌了下来,将张象活活埋了进去,周围的吴兵想救都来不及了,只听得烈火之中传来几声嘶心裂肺的呼喊声,然后就寂然无声了。
第1179章 十日之内,必取洛阳
陈骞的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道:“大司马的意思是……”
陆抗沉声地道:“刘胤抄我军后路,断我军粮草,目的只有一个,逼我们退兵,他既然用兵在外,那么洛阳防守必然空虚,何况我们已经兵临城下,又岂有退兵之理,破釜沉舟,拿下洛阳,看他刘胤又能如何?”
陈骞有些忧虑地道:“荥阳失守,粮草俱毁,现在我军所携之粮,尚不足十日之需,十天之内若拿不下洛阳,一旦粮尽,何以为继?”
陆抗斩钉截铁地道:“十日之内,必克洛阳!”
这次刘胤放弃虎牢关,拉长了吴军的战线,趁虚偷袭了吴军的屯粮之所荥阳并焚毁了吴军的全部粮草,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逼迫陆抗退兵,因为粮草是一支军队的支柱,没有了粮草,军队何以为战?
但就这么退兵的话,陆抗是颇为不甘心的,已经攻到了洛阳城下,再灰熘熘地退走,这无疑将成为陆抗一生的耻辱。
这次攻打洛阳,也完全是因为蜀国内乱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退兵的话,再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了,也许退兵之后,吴国将再也没有机会重临洛阳了,依现在蜀国的兵力和气势,一旦让它缓过元气来,以后的岁月,等待吴国的,或许只有噩梦般的日子了。
所以陆抗不能退,越是这个关键的时候,他越得咬牙坚持下去,虽然陆抗也认为现在的局面对吴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粮草匮乏,军心不稳,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对陆抗而言,确实是困难重重。
但越是这个时候,陆抗就越不能退缩,这次进攻洛阳,陆抗其实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的,朝廷方面一直不看好陆抗的计划,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如果此次无功而返的话,那么朝中弹劾陆抗的声音必然会高涨起来,陆抗自已都觉得很难再呆在大都督大司马这个位置上了。
现在陆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只有毕其功于一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有拿下洛阳,所有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古来称其为名将者,大凡都可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项羽巨鹿破章邯,韩信井陉克陈余,皆是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死一战。现在陆抗便是面临着与当年项羽、韩信同样的艰难局面,项羽和韩信皆可以一战而胜之,改变了天下的格局,那么陆抗又怎能舍弃这样的机会,畏缩后退呢?
十日之内,必克洛阳!陆抗说出这句豪言的时候,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着,信心、勇气、魄力缺一不可。
陈骞也不禁为陆抗坚定的信念而感动,陆抗看来病恹恹的,孱弱不堪,但他骨子里的那种豪迈决绝,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现在的处境困难,陈骞当然明白,可一旦退兵之后,他们的这一次志有必得的行动便化为了泡影,再想进攻洛阳那便是一种奢望了。
更何况,错失了这个机会之后,蜀军的反扑他们也是难以承受的,今后的战局,也将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或许陆抗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决定,毕其功于一役,胜则生,败则死,凭着勇气和毅力,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只有拿下洛阳,才能真正地改变天下的格局。如果此番退兵回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温水煮青蛙,缓慢死亡而已。
陈骞不禁感叹自己老了,听到荥阳失守的消息之后,他第一时间考虑到的是如何退兵,而陆抗想的却和他恰恰相反,如果再年轻上二十岁,陈骞或许也会有陆抗那般的锐意进取,睿智明达。
陈骞不禁起到了比陆抗更为年轻的刘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天底下还有比刘胤更可怕的对手吗?如果说世上有奇迹的话,这些年来,刘胤所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现在的天下,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他们这一辈老人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或许陆抗现在还有资格勉强成为刘胤的对手,但不久的将来,陆抗也行将老去,刘胤必将纵横无敌于天下,无人可挡。
这次洛阳一战,必将是天下格局变迁的分水岭,如果吴军侥幸获胜的话,那么天下之势还有一争的机会,如果吴军退兵或兵败,则大势去矣,再无翻盘的机会。
陈骞在感叹陆抗魄力的同时,也就同意了陆抗强攻洛阳的主张,现在他们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只能是共同进退,别无他路。
陆抗道:“现在蜀军兵分三处,一处在洛阳,一处在荥阳,一处在洛阳东南的辕关、大谷关、广成关一带,三路人马合计有三十余万,对我们形成了合围之势。如果我们全力攻打洛阳,就必须要防备荥阳和洛南的蜀军。我拟令夏口督前将军孙秀从荆州出兵,绕过襄阳,攻略鲁阳、襄城等地,牵制洛南之蜀军。至于荥阳之敌,陆某计无所出,只能仰仗颖川王和淮南王、泰山王了。”
现在的局势很是微妙,吴军虽然大举攻击洛阳,但隐然已于了汉军的包围圈之中,如果汉军进一步地收紧这个包围圈,吴军三面受敌,形势危急。所以陆抗现在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牵制荥阳和洛南的蜀军,让他们无瑕救援洛阳。
洛南的这一支蜀军,陆抗早已想好了对策,那就是派前将军夏口督孙秀从荆州出兵,绕过襄阳,攻打临近洛南的鲁阳、襄城等地。虽然襄阳还未能攻克,但钟会北进之后,汉军在襄阳的兵力有限,只能是固守一些重要的城池关隘,吴军北上,势必不会遭到太大的阻力。
早在陆抗出征之前,他就已经安排好了孙秀在荆州方面的策应,孙秀早已率兵五万抵达宜城一带,随时可以北上增援,否则千里迢迢的,再调兵也是极为困难的事。
至于荥阳的蜀军,才是令陆抗头疼的事,吴军这边已经是无能为力了,陆抗只能是仰仗关东三王了。(未完待续。。)
第1180章 毕其功于一役
ps:稍后更正………………………………………………………………………………………………………………………………………………………………………………………………………………………………………………………………
陈骞有些忧虑地道:“荥阳失守,粮草俱毁,现在我军所携之粮,尚不足十日之需,十天之内若拿不下洛阳,一旦粮尽,何以为继?”
陆抗斩钉截铁地道:“十日之内,必克洛阳!”
这次刘胤放弃虎牢关,拉长了吴军的战线,趁虚偷袭了吴军的屯粮之所荥阳并焚毁了吴军的全部粮草,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逼迫陆抗退兵,因为粮草是一支军队的支柱,没有了粮草,军队何以为战?
但就这么退兵的话,陆抗是颇为不甘心的,已经攻到了洛阳城下,再灰熘熘地退走,这无疑将成为陆抗一生的耻辱。
这次攻打洛阳,也完全是因为蜀国内乱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退兵的话,再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了,也许退兵之后,吴国将再也没有机会重临洛阳了,依现在蜀国的兵力和气势,一旦让它缓过元气来,以后的岁月,等待吴国的,或许只有噩梦般的日子了。
所以陆抗不能退,越是这个关键的时候,他越得咬牙坚持下去,虽然陆抗也认为现在的局面对吴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粮草匮乏,军心不稳,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对陆抗而言,确实是困难重重。
但越是这个时候,陆抗就越不能退缩,这次进攻洛阳,陆抗其实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的,朝廷方面一直不看好陆抗的计划,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如果此次无功而返的话,那么朝中弹劾陆抗的声音必然会高涨起来,陆抗自已都觉得很难再呆在大都督大司马这个位置上了。
现在陆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只有毕其功于一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有拿下洛阳,所有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古来称其为名将者,大凡都可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项羽巨鹿破章邯,韩信井陉克陈余,皆是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死一战。现在陆抗便是面临着与当年项羽、韩信同样的艰难局面,项羽和韩信皆可以一战而胜之,改变了天下的格局,那么陆抗又怎能舍弃这样的机会,畏缩后退呢?
十日之内,必克洛阳!陆抗说出这句豪言的时候,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着,信心、勇气、魄力缺一不可。
陈骞也不禁为陆抗坚定的信念而感动,陆抗看来病恹恹的,孱弱不堪,但他骨子里的那种豪迈决绝,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现在的处境困难,陈骞当然明白,可一旦退兵之后,他们的这一次志有必得的行动便化为了泡影,再想进攻洛阳那便是一种奢望了。
更何况,错失了这个机会之后,蜀军的反扑他们也是难以承受的,今后的战局,也将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或许陆抗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决定,毕其功于一役,胜则生,败则死,凭着勇气和毅力,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只有拿下洛阳,才能真正地改变天下的格局。如果此番退兵回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温水煮青蛙,缓慢死亡而已。
陈骞不禁感叹自己老了,听到荥阳失守的消息之后,他第一时间考虑到的是如何退兵,而陆抗想的却和他恰恰相反,如果再年轻上二十岁,陈骞或许也会有陆抗那般的锐意进取,睿智明达。
陈骞不禁起到了比陆抗更为年轻的刘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天底下还有比刘胤更可怕的对手吗?如果说世上有奇迹的话,这些年来,刘胤所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现在的天下,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他们这一辈老人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或许陆抗现在还有资格勉强成为刘胤的对手,但不久的将来,陆抗也行将老去,刘胤必将纵横无敌于天下,无人可挡。
这次洛阳一战,必将是天下格局变迁的分水岭,如果吴军侥幸获胜的话,那么天下之势还有一争的机会,如果吴军退兵或兵败,则大势去矣,再无翻盘的机会。
陈骞在感叹陆抗魄力的同时,也就同意了陆抗强攻洛阳的主张,现在他们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只能是共同进退,别无他路。
陆抗道:“现在蜀军兵分三处,一处在洛阳,一处在荥阳,一处在洛阳东南的辕关、大谷关、广成关一带,三路人马合计有三十余万,对我们形成了合围之势。如果我们全力攻打洛阳,就必须要防备荥阳和洛南的蜀军。我拟令夏口督前将军孙秀从荆州出兵,绕过襄阳,攻略鲁阳、襄城等地,牵制洛南之蜀军。至于荥阳之敌,陆某计无所出,只能仰仗颖川王和淮南王、泰山王了。”
现在的局势很是微妙,吴军虽然大举攻击洛阳,但隐然已于了汉军的包围圈之中,如果汉军进一步地收紧这个包围圈,吴军三面受敌,形势危急。所以陆抗现在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牵制荥阳和洛南的蜀军,让他们无瑕救援洛阳。
洛南的这一支蜀军,陆抗早已想好了对策,那就是派前将军夏口督孙秀从荆州出兵,绕过襄阳,攻打临近洛南的鲁阳、襄城等地。虽然襄阳还未能攻克,但钟会北进之后,汉军在襄阳的兵力有限,只能是固守一些重要的城池关隘,吴军北上,势必不会遭到太大的阻力。
早在陆抗出征之前,他就已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