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分别是南华**军司令何文秀、致公党元老黄三德和美华公司总裁姚宏民,他们是南洋华人最有实力的三人。

加上从中国回来的司徒美登和棉兰的华人甲必丹高卫,这五个人也是司徒南期望中“美华东印度公司”的五巨头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卫在南华圈子里地位上升得很快,作为荷兰人任命的华人事务官员甲必单,他几乎参与了棉兰城的所有建设项目,在这座城市里威望很高。

荷兰殖民官被软禁后,高卫带着手下的一帮华人官员正在各地接收政权,现在他才是棉兰市长了。

“司徒老先生,终于把你盼回来了,就等你们了!”何文秀难得有些激动道。虽然他才是这里最有实权的人物,但名义上司徒美登才是致公党的主席,而他和黄三德是福主席。

众人一番寒暄后,便在望华楼安顿下来了。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正式举行南华立国大会!

实际上,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准备好了,华人立国的各种重大问题,众人在几年前就达成了共识。而且也经过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致公党的元老司徒美登、黄三德、陈天明,美华公司高层姚宏民、林一民、曾立民、姜华、宋子文,保安公司的将领何文秀、张成栋、韩刚、司徒勇,德国参谋顾问马克斯?鲍尔,南洋华人领袖高卫、黄仲涵、李远山、胡国廉、陈嘉庚、伍连德,此刻,在宽敞的会议室里,他们围着一张长达十米的方形长桌铺着白色的台布端坐,每个人脸色都凝重、压抑着兴奋。

陈友仁是临时加入这次会议的,他坐在最末位的位置上,看着这些野心勃勃的同胞,心里感慨不已,仿佛也被他们的豪情壮志感染。

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跟这块陌生而熟悉的土地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再也不能分开了。

让他好奇的是,做在他对面的是一个脸带微笑,但好像有些睡眼惺忪的白人男子,他很安静地坐着,脸色异常平静,显得尤为突出。

不过好像刚刚介绍的时候,众人好像忽略了他,但对他的态度极为恭敬。陈友仁有些疑惑。

直到多年以后,他还记得在那场决定历史的大会上,主席位置旁摆了张空椅子,和坐在他对面的那种那个微笑的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还记得,当时那白人小声地说了一句——“他现在在干什么?会很高兴吧?”

第67章铁血独立!

()望华楼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头上的几架风扇正在悠悠地转动,扇出的风带走空气中热量。

白天的会议持续了一天了,但众人一点疲惫也没有,照样热情高涨地讨论起华人立国的事宜。因此,此次会议也称作望华楼会议。

白天里,策划大会多时的高卫宣读了大会的宗旨、议程以及列出了几个重要的议题。

关于南洋华人**的宗旨,是这样描述的:“人人生而平等,毋庸置疑,民主、自由是每个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个道理也适用在千万生活在南洋的中国移民上。

汉民族几百年来,在南洋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了南洋的文明的发展,对这片汉民开发的土地具有天然的权利和义务,有获得生存空间的权利。

这点不容反对,如果有人反对它,那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以宽容教诲敌人,用武力打败敌人,用我们的鲜血捍卫这生存的权利!

我们耐心谨慎,谦虚有礼,谋求与待我以善的民族和平共处,共谋发展。

我们充分准备,勇敢战斗,联合世界的华人同胞、联合追自由平等的民族、联合追求和捍卫正义的战士共同奋斗,为解除荷兰王国的残暴的殖民统治,推翻这一不合理的制度斗争??????”

高卫宣读南洋华人的**宣言,他那激情高昂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一字一句都深深地落在众人的心里。

客观而言,这是一份糅合了美国**宣言和华人民族主义的政治纲领,谈不少多有文采,但字里行间都透视着这群野心勃勃,饱含悲愤的华人精英团体“用华人的剑犁出华人的生存空间”诉求,也道出了无数流落在外的华人谋求自身安全和发展的泣血呐喊,更道出了汉民族被阉割了几百年的血性的复苏!

啪啪啪!

听完高卫的宣言后,众人热情地鼓掌,他们豪情激荡,涨红的脸上饱含泪水,彼此交织的目光中充满了力量。

司徒美登不经意地看了看旁边空着的座位,踌躇满怀,感慨不已。仿佛心有感应似的,何文秀也转头过来,两人的目光在空间相遇,微微一笑,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通过了宣言后,众人开始讨论起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的话题。经过讨论,成立了南洋华人建国委员会,作为南洋华人的最高权力机构,简称建国会。

委员会主席由司徒美登担任,何文秀、黄三德被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颇具组织才能的高卫担任,其他与会的代表都是建国委员会的委员。

建国会下面有军事委员会、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三大机构和托马斯领衔的情报局。

军事委员会主席是何文秀,主要成员有保安公司出身的张成栋、韩刚、司徒勇、德**事顾问马克思?鲍比、美国富家少爷保罗?梅隆、美国海军中校泰迪?罗宾逊和大特务托马斯。

保罗?梅隆负责指挥南华的空军,泰迪?罗宾逊做了几年的海盗后,积累了大量的海战经验,已经有能力指挥一场小规模的海战了。

这两个人能加入军事委员会也是司徒南和何文秀商量的结果,为了保证未来海军和空军在军队中的地位。

何文秀不置可否,张成栋、韩刚是陆军将领,对飞机和船舰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心里有疑问。

对此,他们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不好反对。军事委员会是最重要的机构,除了一批军中的将领外,致公党元老司徒美登、黄三德和大财长姚宏民也兼任了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政务委员会主要成员有司徒美登、黄三德、姚宏民、高卫、曾立民、姜华、伍连德、黄仲涵、胡国廉、陈嘉庚、李远山等人。

司徒美登和黄三德发动联络世界华人势力加入南华政权,老家伙面子大,登高一呼,还是能获得不少支持的。

姚宏民负责调配美华公司的资源用于即将进行的战争,相当于后勤部长的角色。

曾立民作为他的副手,协助姚宏民。

美华银行总裁姜华则负责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高卫担任棉兰市长,负责这座南华政权的根据城市的政务。

伍连德担任卫生教育部长,负责学校建设和战地医院的建设。

黄仲涵、胡国廉、陈嘉庚、李远山他们是南洋华商领袖,有他们居中联络,收服南洋的华人势力归附建国会,组织南洋的华人青年参军,加入这场华人的立国之战中。

他们旗下的种植园、矿山、公司的青年工人也被大量地送往棉兰培训,参加军事训练,编入预备队,这些人即将成为前线军队兵员的补充和担任占领地的治安任务。

南洋太大了,印尼群岛就有190万平方公里,17000多个岛屿,人口过亿,绝大部分居住在经济和农业发达爪哇岛,其次是苏门答腊岛,而婆罗洲岛和苏拉威西岛则几乎没怎么开发。

荷兰人统治了几百年仍然无法将这片广袤的土地消化,只能占领一些重要的城市。

华人不仅要抢夺经济利益,还要占领这些地盘,把国内剩余的人口移民过来,说白了就是过来抢地盘的,但面对过亿的总人口,五六千万的爪哇人,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单单靠南华**军十来万的军队打地盘不难,但没有足够的人口,别说消化这些土地,不被别人同化就不错了。

不好幸好的是,华人的背后有数亿剩余的国内人口,只要占领统治地位,把持经济政治文化,未来用一百几十年从国内移民,总有一天很赶上土著的人口的。

为了维护当地的治安,肯定需要大量的治安军或者警察部队,这些都将由美华公司或者其他华商的青年工人来担任了。

清末明初的几十年是华人出洋的高峰,历史上有三千多万人下南洋。

致公党的崛起大大加快了华人移民南洋的速度,在民国历史走过不到一半的时间,在近十年内,大量地组织移民,数量达到了250万人。

而其他组织或者自发移民的人数则是更多,几乎有上千万人。到了1922年,初步估计南洋的华人人口达到了2000万人,主要分布在马来亚和印尼。

跟自发的移民不同的是,致公党和美华公司的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把人口集中在棉兰、巨港、泗水、三宝垄、坤甸等大城市,并通过垦殖公司或者农场的模式把这两百多万青壮男人组织起来。一旦发生战事,就能凝成一股劲,不容易被人逐个击破。

不过尽管控制了两百多万人口,但既要生产,又要负责打仗,人力资源还是不够的,所以黄仲涵、陈嘉庚等人要把马来亚的华人青年送上了印尼战场。

这些华人领袖早在几年前,就通过在华人世界里的深厚人脉,劝说南洋的华人家族把他们的子弟送入致公党建设的精武学校等教育机构,把民族主义思想灌输给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年。

通过这些热血青年把部分置身事外的华人家族拉到自己的马车上。而其他不愿意跟致公党走的甚至跟在荷兰人走的华人家族就不是司徒美登他们要考虑的对象了。??????

“几百年前,一群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从欧洲出走美洲,结果有了美国!几百年来,满酋乾隆说我们是天朝弃民,死不足惜,所以这几百年来,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大家心里都有本洗不清的悲痛屈辱。

难道我们这些人天生就要被人作贱吗?难道我们的屈辱苦难还不够吗?难道我们不能自立自强,拼出一个未来吗?

我在这里承诺,赢了大家都是开国功臣,你们的家族就是日后的新贵族,享尽荣华富贵!”

司徒美登在建国会上,向黄仲涵、胡国廉、陈嘉庚等华商领袖的谈话中,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诱人的利益,希望通过他们的口向那些还在犹豫的华人家族传达。换言之,建国会也是一桩分肥的会议。

“这话粗理不粗!我们黄家也算是富可敌国了,几代人都在南洋经营,这里就是我们的根了。

如果不奋起一搏,哪怕是富可敌国也是为人作嫁衣,所以对我们华商来说,这是一条有进无退的不归路!”

黄仲涵斩钉截铁地附和道。

胡国廉、陈嘉庚、李远山齐点头,他们已经陷入了美华和致公党这个大漩涡里,溶为一体了。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他们就是开国功臣,他们的家族就会成为未来的国家统治阶层,完成由家到国的蜕变。

赌输了,可能在英国、荷兰人的反扑下,他们辛苦经营所得位于一旦。

是虫是龙,就看这一把了,不由得他们不出力。

随着这几位有影响力的华人领袖奋身发力,受他们影响的中小型华商、华人家族也逐渐加入到这场开国之战中,比他们当初支持反清革命更尽力。

当然还得要提及的一个人,就是胡文虎了。

这位万金油大王兴冲冲地赶往棉兰,在大会闭幕前搭上由虫变龙的最后一班车。

伍连德很欢迎胡文虎的到来,因为胡文虎带来了大量的药品。除了万金油,还有云南白药、吗啡、磺胺等药品。

作为美华公司的合作伙伴,在美华入资后,胡文虎的永安公司也从单一的万金油发展了其他医用药品的生产或者经营。

同时永安公司的培养的一批医用人才也是南华急需的。

除了伍连德,还有一个人很欢迎胡文虎的到来,他就是高卫。因为胡文虎不仅是“药王”,还是“报业巨子”,旗下有仰光日报,星岛报等几家大型中文报纸,在南洋华人舆论中颇有地位。当然,他的报纸也受到美华公司的渗透,不然哪有发展这么快的?

胡文虎为什么姗姗来迟,这跟他的一项不愿参与政治活动有关,不过他最后还是来了。

胡文虎一来棉兰,高卫就不客气地给他下达命令,让他准备在报纸上煽动华人世界加入到这场民族战争来。

虽然这项工作华文报纸一直都在做,但都是比较隐晦的,很少**裸地光明正大地发出煽动性的口号。

“胡先生,就算报纸被查封了也不要紧,只要我们胜利了,暂时失去的东西都会加倍拿回来。”

高卫毫不掩饰自己的霸道,他笑了笑,又道,“当然,我们不会轻易地让华文报纸被禁的,这几天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亚齐人民的反抗斗争,还有揭露荷兰人的残暴统治。为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酝酿有力的舆论环境。”

大会持续了5天,结束会议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初了。

在结会上,司徒美登告诫道:“宣言或者声明都是虚的,大家心里应该明白:我们是来抢地盘的。

为了抢到东西,杀人放火都是必须的,容不得半点仁慈,容不得一丝松懈,必须以铁血的精神对待拦在我们面前的人。

这点,荷兰人做到了,所以他们统治了印尼群岛几百年。我们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更绝,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扎下来。”

“军方已经制定好严密的计划了,我们完全有能力打败荷兰人及其奴仆军,几十万华人青年枕戈达旦,随时挺身而出。

对敌人我们将毫不留情,杀死他们的男人,睡他们的女人,消耗他们的元气。我们的最大敌人不是荷兰人,而是庞大的土著人口。”

一直在大会上不怎么说话的何文秀一开口就让人感到铁血冷酷,为这场悲壮的起义涂上了鲜艳的血色。

“当当当!”

一阵洪亮的钟声从不远处的钟楼里传来,众人精神一阵,他们踌躇满怀地在《南华**宣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时间是1922年5月7日。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公开发表,但相关的内容已经在棉兰传开了。

会议结束后,军事委员会和政务委员会发布紧急动员令,开始把整座城市武装起来,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第68章杀掉五千万

()望华楼酒店成了南华的临时大本营,一片忙碌,政务委员会把这里当成了办公大楼,人事、财政、卫生、外联等部门架子都搭了起来,初步形成了一套行政体系。

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脚步紧促,神情严肃,绷紧的脸上有种压抑的兴奋。

陈友仁站在窗口,默默地看着下面有些混乱总体运行良好的临时政府,感觉身处在一片热情燃烧的火海里。

这几天,他心里的震撼太大了,从下船开始,他就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好像身处奔腾向前的洪流里,被推着前进。

等到清醒过来,自己就成了外交委员会的主事官员了。外交委员会是个空壳子,除了黄三德挂名委员会主席,其他的事情就落到了他身上。

听起来,派头挺大的,不过这个空壳子正等着陈友仁添枝加叶呢?

“陈先生,今天有几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学生准备加入外交部门,你要去和他们见面,同时他们也带回关于外交学会的一些资料。

一个星期后,也有两名从英国、法国回来的留学生,他们也即将加入本部。在未来三个月内,我们要让外交部门运作起来,半年后能承担相关的外交谈判。”

陈友仁的新助手李淑华提醒道,李淑华原是星岛日报的编辑,刚从马来亚过来不久。

别看外交委员会现在无所事事,其实要做的事情挺多的,陈友仁他们还负责筹建宣传部门。

他点点头,问道:“南华日报的筹建工作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我跟美华公司商量好了,他们同意把在棉兰的一家报纸交给我们,到时改名就可以了。

我也跟新加坡那边联系好了,把已经的一些同事招揽过来,争取让我们的报纸第一时间发表《**宣言》。”

李淑华一脸兴奋道。

没什么什么比创办一家大报纸更让一个媒体人更激动的了。

“非常好!此事,你全权负责吧!”陈友仁点点头,微微一笑。

他知道这李淑华是内定的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暂时来外交委员会帮忙,也不好像助理一样使唤他。

“走吧!让我们去迎接那些高材生吧!”陈友仁说完大步出去,楼下的停车场上已经准备好各部门的用车了。

军事委员会没有和政务委员会挤在望华楼,而在和望华楼相隔不到500米的振华楼。

此刻,振华楼上正在举行军事会议。托马斯站在在一张大幅的印尼群岛的全境地图面前,详细介绍各方势力的情报。

地图是美华公司花费不菲代价从总督府得来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美华公司这几年在花费数百万元在印尼群岛诸岛上的地质勘探的成果,山川、河流、琥珀无一不精确,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探明,但也比懒散的荷兰人更了解这片热带雨林,不少地质探员因此也葬身于蛮蛮的森林里。

“昨天,现在荷印殖民军的一部2000人在军舰的掩护下已经成功登陆司马威港,并和亚齐武装交战,双方互有死伤。

亚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