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他招来胡景翼,孙岳商议武汉政府事宜。

按理说,北京政府才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不过致公党在南方自成一体,应该按叛乱定罪,可偏偏势力比北京这边还要大,就连外国人态度好像也有南转的趋势,这就将北京政府推上尴尬的局面。

“从北洋开始,南方势力一向桀骜不驯,不服从中央。现在武汉那边气势正盛,没打过来就不错了。”

胡景翼气呼呼道。

这位同盟会的老人有些遗憾,如果武汉那边是国民党执政就好了,至少能给国民革命军不少助力。

“不说那些没用的,还是想想如何应付奉军吧!吴佩孚在洛阳,也会卷土重来。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冯玉祥沉着道,把头转向一旁的孙岳,叮嘱要守好北京。而他准备亲率领军队北上应对灼灼逼人的奉军。

会后,这位总司令并不像表面那么自信,白净的脸上多了几分忧愁。

难得的是,他还保持着朴素的作风,不忘穿着老土的棉袄走访基层官兵,展现平易近人的一面。

进入北京城后,军中的将领开始发财了,爱到胡同里去考察敌情,这苗头让他担心,不得不时时到下面部下的家里“查岗”。

过了一会儿,房间里又来了一位客人,冯玉祥精神一震,脸上洋溢着笑容。

“冯大帅,这是我党的领导人伍先生。”

冯玉祥的注意力一下子落在面前的面容清秀的男人身上,同样对方也在看他。同样具有亲和力的两人,一个是土,另一位是雅。

“大帅是个革命家,我们的朋友。如今南北反动军阀要联手绞杀革命力量,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我带来了我党中央的诚意,帮助国民革命军共同抗击北洋军阀。”

伍豪激昂陈词,话里有股让人自信的力量。

“这,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国民革命军感谢贵党的支持。”冯玉祥激动地拉着伍豪的手,对方雪中送炭,让他心里一暖。

g党要扩大影响力,自然有必要和冯玉祥联手,既是锻炼部队,也是扩大政治宣传,让革命之火在首都燃烧。

不然冯玉祥一倒,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北洋军阀压力,西北革命根据地将会受到威胁。

“他们要到北京去?”

听到北方传来的消息,司徒南有些惊讶,伍豪他们终于走出了大胆的一步。

“是的。有他们帮忙,加上受我们控制的国民党在山东、河南边境地区的部队呼应,就算张作霖和吴佩孚这对死对头联手,一时也拿冯玉祥没办法。”

苦艾笑道。知道司徒南比较关注这些信息,接到从北方传来的情报,他也跟司徒南提起来。

“就是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有工人纠察队进入北京天津的一天?”

司徒南小声道,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他熟悉的历史里面。受他的影响,g党的发展重心在北方,这些年暗地里积攒下来的力量应该也不小,张作霖、吴佩孚、甚至冯玉祥这些军阀头子甚至可能成为别人算计的对象,这隐隐好像也是司徒南希望的结果。

北方战火要重演的时候,南方也一天天地好起来,经济恢复以往的秩序,在渐去渐远的炮火声中,国家迎来新生。

武汉政府没有表示自己是中央政府,也没有继续北上消灭北洋政权,实际上,和列强重新修订外交条约,已经造成国家政权的事实,在中国地位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南华是第一个承认武汉政府的国家,美华公司设在汉口的联络部连外墙都不用刷,直接挂了个牌子变成驻武汉大使馆。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先后和南华建立外交关系,把原来汉口租界的领事馆提升为驻华总领事馆,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相继向武汉派驻领事,汉口租界一下子变成外国领事馆聚集地。

同时,也是武汉商业中心,银行、洋行林立,此外还包括国内的知名商业公司,先施百货、大新百货、南洋烟草、苏州火柴等,都把目光放在武汉,准备在华中地区大干一把。

以美华银行、美华物产为首的美华系企业更是占据武汉70%以上的工商业,在金融、钢铁、能源、航运、水泥、化学等行业占据垄断地位,自然也承担华中地区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发展的重任。

武汉政府收回海关,关税自主、夺回长江航道,就为工业发展扫清了障碍,以美华系企业为首的中国工商业挣开身上的枷锁,迅速腾飞,经济数据如同井喷般节节升高。

汉口,长江边上。

千帆竞逐,大批轮船蜂拥而来,甚至有从大西洋沿岸过来的海轮,巨大的烟囱喷出弄弄黑烟,划破蔚蓝的天空,滚滚而来。

相当大部分船只属于美华航运公司,美华航运经过差不多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航运巨头,运力高达数十万吨,频繁地往返于南海和太平洋、印度洋航道,一方面向欧洲美国输出原料、产品,同时运回南华、中国发展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就像导管一样,把古老的亚洲和西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艘巨大的货轮停在刚刚扩建完的汉口港口,高大的船体引起人们的惊叹,场上用中英文写着船名旧金山号。

这是美华航运的合作伙伴——加利福尼亚海运公司的船。

“愣着干什么?还不架设栈桥,把龙门吊开起来?”

刚从新唐山回来的港口工程师大声呼喝手下,一边小心谨慎地指挥作业人员完成汉口新港口首次万吨大船的装卸作业。

港口忙碌一团,井然有序。巨大的吊臂力量大得惊人,把人体粗的机械构件在几分钟内稳稳地从船上卸下来,然后装进卡车运走,机械化作业比老港口那边的苦力工人手拉背扛效率不知道提高多少倍。

“没想到到了武汉这里,还能跑一万吨重的船只,看来长江航道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到开发。”

司徒南道,特意过来考察汉口新港,情况让他很满意。

“现在规模还小,整个武汉只有汉口新港采用机械化作业,港口吞吐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不过,再过两年,在汉口、汉阳新扩建的港口竣工,就会极大地缓解货物吞吐的压力。”

宋子文笑道。现在武汉大量进口机器设备和外来商品,港口基本上只有“吞”,“吐”的倒是不多。

“那就好。”司徒南点点头,感觉熟悉,三年前的新唐山不也是这样么?

长江真是黄金水道啊!谁控制这里,就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也是武汉政府的命脉。

司徒南又道:“最近我听说海军提出50万吨舰队计划,有这样的事吗?”

“确有此事。是陈绍宽那家伙提出来的,海军部申请一亿军费,向欧美购买5艘战舰和其他配套军舰,在厦门、湛江打造两支舰队,以拱卫沿海。”

宋子文淡淡道,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不过被我拒绝了。”

“哦?这不是好事吗?”

司徒南笑问道。一听到“购舰”一词,就想到慈禧、李鸿章、北洋舰队,“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借”,在许多疙瘩脑袋里,大概还抱着这样的念头吧?

心里觉得反感,心想:为什么不干脆连官兵都向外国租借好了,说不准雇佣兵还更给力呢。

心里是这样想,司徒南却不会说出来,同时也意识到,也是时候开始重整海军了。

第289章武汉新政(二)

“主要还是没钱。”

宋子文理所当然道,海军要购买大舰,那陆军还提出百万大军和建设装甲军呢。政府要社会改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方方面面都得要钱,实在没钱去实现什么大舰队计划。

再说,全世界海军“放假”,各国大力消减海军,买一两条旧舰充充门面,训练军队还差不多。

“现在陆军的人数太多了,我还准备消减军费呢。”宋子文摇摇头,想穷兵黩武得看有没有条件,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把百姓肚子填饱,不然下面会造反,好不容易取得的局面毁于一旦。

“你这样想是对的,我支持你。不过,也得给别人一个念想。”司徒南笑道。

“你是说?”宋子文好像想到了什么。嗯,他这个当家人的可不容易。

“海军迟早要复兴的,现在我们发展钢铁、造船业就是为了将来造舰准备。这样吧,你就答应海军,在湛江港造一条战列舰,等我们有了造舰的能力后,再继续建造更多的战舰,这样好堵住他们的嘴。

技术方面可以找德国佬,你看克虏伯把船厂都搬到新唐山就知道德国人憋了一大股劲,他们会同意的。”

司徒南道。

德国佬是天然的“盟友”,他们空有技术却处处受人挤兑,而快速发展的南华、中国市场给德国工业巨头的天赐良机,双方的合作应该是比较真诚的。

“好吧!”

宋子文爽快地点头。

心里算了一笔账,湛江港刚从法国人那收回来,造船工业几乎空白,要从无到有建成一条战列舰,至少也得好几年,几年后,中国的状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江水滔滔,顺流而东。附近龟山、蛇山上,炮台居高临下,随时横锁长江。

外*舰几乎看不到了,商船越来越多,美中不足的是,江水把南北分割开来,不利于两岸交往,粤汉铁路到了武昌就停住了,自能和汉口对岸的京汉铁路隔江相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总不能老是靠渡船吧?”

从汉口回来的渡船上,司徒南忍不住向宋子文抱怨道。

“长江大桥啊?我也想!”

宋子文无奈地摊开手,辛亥那年就有人提出修建长江大桥了,现在也有人重提,不过宋子文计划几年后再看看怎么样。

“有哪些困难?”

司徒南问道。

“造价大概要一亿以上,现在政府拿不出这笔钱。国内也没有这样的技术。”

宋子文解释道,看了司徒南一样,见司徒南有些意动,笑着撩拨道,“要不你试试?”

“我?”

长江大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徒南微微一愣,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宋子文把问题推给自己。

美国旧金山那边准备修筑跨海大桥(金门大桥),伯利恒公司积极推动此事。

此外,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一百多年前就有本事在大江上架桥了,因此在技术上跨越这短短的长江应该没问题。

司徒南还知道,金门大桥建造很顺利,从伯利恒公司采购的几十万吨钢材百年后还健在,将来在长江上,中国建十座八座长江大桥一点也不多。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对司徒南而言是这样,不过对宋子文他们来说,事情就更麻烦,说不准要拖十年八年呢。

就当为中国桥梁事业立个榜样吧!

司徒南想了一下,点头答应。“建桥没问题,不过得有回报。”

“那是当然。只要不离谱,比什么都重要。”

宋子文一口答应,他就知道司徒南会答应的。心道:老板就是这样,性子有点懒,很少会过问具体的事,不过,如果你要他出手,多半不会拒绝的。更重要的是,他金口一开,国外的资源就会向国内倾斜,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长江大桥最后落在美华铁路公司身上,美华铁路公司拥有粤汉铁路,粤桂铁路等国内重要铁路的股份,同时还投资高速公路,实力雄厚。

大老板一声令下,美华铁路公司只好承担这项投资大,见效慢,投资效率不算太出色的工程。

说干就干,宋子文回去以后,第二天就成立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实际上是却是个空头司令。

司徒南向洛杉矶发报,委托威廉大学着急美国桥梁专家访华。

茅以升教授刚下课,校长办公室秘书就通知他,校长有事找他。

前几年,茅以升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工程学博士后,就收到威廉大学的邀请,成为威廉大学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这个勤奋聪明的中国人,在美国建筑工程学界已经非常有名了。

之所以接受威廉大学聘任,主要因为一直接受威廉基金会的资助,同时威廉大学对华人学生比较多,气氛友好,学术自由,同时这家名校非常慷慨大方。

茅以升走进校长办公室,态度恭敬问候道:“斯特拉顿先生。”

“茅。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行程有变,暂时不去南华进行学术了,你要回你的祖国去。”

斯特拉顿笑道,心里有些不舍,放走一位才华横溢的教授对威廉大学是个大损失。

“什么?”

茅以升心里一跳,武汉成立新政府,政府要发展工业,大修铁路的消息传到美国,加州的华文报纸上常常看到这些吧报道,让不少中国留学生看到复兴希望,学成后就回国。

茅以升也不例外,准备完成对南华的学术访问后,就回国看一看,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真是喜出望外。

“消息是从威廉基金会传来的,中国政府准备修筑长江大桥,他们希望得到外国技术援助。威廉大学就是受邀单位之一,我准备推荐你带队去进行地质勘探考察。”

斯特拉顿解释道,眼神复杂地看着茅以升,心道:这只鸟一飞就不回来了。

“太……好了。我马上出发。”茅以升激动得涨红脸,恨不能立刻飞回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

“嗯。你先冷静。”斯特拉顿摆摆手,让对方冷静下来,又道;“除了大桥,那边可能还有铁路工程,城市规划等项目,你还得准备更多的人手……好好干吧!茅,你会名扬世界的。”

斯特拉顿最后不忘鼓励道,心里把司徒南忍不住狠狠地把司徒南数落了一顿。出了茅以升,单是土木工程系,就“损失”一半的教授以及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那些家伙不是跑到南华就是中国去。

正好美国工程建筑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是每个专家都有机会主导芝加哥百货大楼或者曼哈顿帝国大厦工程的,他们同样渴望把自己的本领展示出来。

南华、中国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他们轻轻一勾搭,美国教授、专家就动心了,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样,对于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没什么比“一展身手”更有诱惑力了。他们渴望机会。

从校长室里出来,茅以升的心火热火热的。

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才,两年前那股“到南华去”的热浪,如今变成了“回家去”,席卷全球。

……“茅以升?”

司徒南随手从书桌上美国发过来的电报,无意中看到看到茅以升这个名字,记忆中好像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想了一下才想起茅以升是何许人也,就笑了。

茅以升固然了得,但中国何止一个茅以升,最重要的是让这些茅以升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刚才我唤你吃饭都没反应!”

何仙姑笑着进来,刚奶完女儿,脸上带着母性温柔的笑容。

“为了大桥的事。美国那边的专家联系好了,没想到带队的居然是个中国人,我高兴。”

司徒南微微一笑,被何仙姑提醒,才发觉肚子饿了,便出去用饭。

“那太好了。”

何仙姑点点头,有些高兴道,“武汉就是江河太多了,得多修几座桥,出入才方便。”

“说得也是。”

司徒南赞赏地看了何仙姑一眼,一眨眼,当初那个无助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变得成熟了,嗯,眼光也不俗。

……茅以升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武昌街头,人流熙熙攘攘,人们腰杆挺直,看外国人的眼神里也少了一些“自卑”。

从船上下来,一路见到不少工地,整座城市处在有序的“混乱”中。

“知道你要回来,我心里高兴啊!就过来接你了。”汽车里,罗忠忱亲热地拉着茅以升的手道。

他是茅以升的恩师,原是唐山交通学院的校长,现在是武汉交通大学的校长兼交通部铁路规划发展司司长。

“谢谢老师。真没想到国内变化那么大,武汉政府看起来真的想办些事情,连老师你这种清高的人都当官了。”

茅以升感慨道。

唐山交通学院前身是唐山路矿学堂,已经有差不多三十年历史,当时为了培养中国铁路事业人才创办的,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山海关、津浦线等重要铁路就凝聚了这家铁路学校师生的心血。

民国后,中国,特别是北洋政府统治区域,铁路事业几乎停顿,让人失望,相反,南方政府大力发展铁路事业让罗忠忱等大批铁路工程人才欢欣鼓舞,纷纷南下也不难理解了。

“说得也是。不过,我当的官跟报纸上的政客不一样,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技术官僚。只要能为中国交通发展做贡献,我才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政府呢。你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罗忠忱潇洒道。

茅以升点点头。

中国缺少工程人才,茅以升的回来让他兴奋不已,两师徒一时有说不尽的话。第二天,师徒两人就跑到长江边去考察大桥的选址。

第290章武汉新政(三)

汉阳铁厂,这座钢铁联合体倾注了司徒南和宋子文等人的心血,被作为民族复兴的标志被给予厚望,不仅生产各种钢铁,也制造各类装备。

由汉阳铁厂和扬子机器公司组成的武汉工业集团占据中国一半的钢铁产量(东北地区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