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侍读已经无法解释了,他哆嗦着嘴皮子,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放空,好像已经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似乎现在越描越黑了呀。
吴瀚的心里叹了口气,目光又落向陈凯之,眼里颇有几分你这小子年纪这么大了,此等事也不知的意味?
当然,可能陈凯之是真不知道的,因为确实没有听说过陈凯之什么沾花惹草的事,于是吴瀚出班,拜倒在地,诚惶诚恐地道:“陛下,娘娘,老臣忝为翰林大学士,本当为君分忧,上报天子,下治诸翰林,孰料老臣尸位素餐,疏于防范,竟使待诏房中藏污纳垢,老臣万死之罪,还望陛下、娘娘恕罪!”
道歉,认错,拜倒!
标准化的流程。
对于吴瀚来说,他必须要请罪,否则这场火就要波及到自己了。
可吴瀚的请罪,对于梁侍读来说,却不啻是一场天雷降下,连大学士都请罪了,自己还抵死不认吗?再不认,就是死路一条了啊。
可他能认吗?不能认啊,认了,就是一辈子蒙羞,一身的名誉尽毁,这怎么能认?
那小皇帝似乎被突如其来的紧张严肃气氛吓着了,木讷着看着群臣。
群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此时,众人不禁将焦点看向梁侍读,却见梁侍读一脸苍白如纸,却是装聋作哑的样子。
背后人诽谤先师,被人无意揭发了出来,连自己上官都请罪了,他呢,却还死不认错,这样的人……
这时候,所有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摇头。
便是梁侍读平时相交甚密之人,也忍不住生出了鄙夷之心。
“陛下,娘娘……”
这时,又有人站了出来,出来的乃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文盛,文盛管辖着待诏房和录书存科等事务,算是梁侍读的顶头上司,现在大学士尚且请罪,他作为梁侍读的顶头上司,又怎么还能装作不知道呢?
他此时心里痛骂梁侍读这老东西不知廉耻,又心里骂陈凯之这家伙太傻太天真,却不得不出班道:“臣负责待诏之事,疏于管教,万死!”
一个个翰林院的上官们,不得不站出来请罪。
梁侍读却还是咬着牙,似乎已经下了决心了,打死不能认!
若是认了,后半生就完蛋了,他不能认。
太后透过珠帘,看着这殿中的场景,这事情发生有些突然,令她始料未及,不禁哑然,可随即,她心里也不禁勃然大怒,陈凯之……这是多纯洁的孩子啊,这个老不知耻的东西,竟教陈凯之这些东西?
简直可恶至极……
不过……今日乃是讲,讲大可以口无遮拦,所以太后心里虽觉得梁侍读可恨至极,却还是不得不按捺着心里的不悦,在这场面,为了陈凯之,她再气也不能说什么。
有什么事,那也得等讲之后再说啊!所以她微眯着眼眸,忍下了眼中的怒气,徐徐道:“此事你们翰林院自行处置吧。”
吴瀚和文盛二人,心里已经暴怒,好你个姓梁的,我们都请了罪,你一个小小侍读,竟是还装作没事人一般,看你死鸭子嘴硬到何时。
事情是你惹出来的,现在却像个没事的人一样?这人品更坏了,简直无耻到极点了!
他们心里狂怒,面上却是不露声色,只是道:“臣遵懿旨。”
“臣,有罪!”
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
众人朝着这个人看去,不正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陈凯之吗?
却见陈凯之一脸汗颜的样子,口里吐出清晰的四个字:“臣也万死!”
第三百九十九章:害人终害己(2更求月票)
此时,陈凯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开始认错了。
他毫不犹豫地道:“臣有万死之罪,万死莫恕。”
认错得很干脆。
所谓不知者不怪,其实就算是一知半解,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年轻就是资本嘛,对于少年人,大家总能在这种事上表现出一点宽容。
所以他认错了,请罪了,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而这……
却等于是压垮梁侍读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整个翰林院,都老老实实的该认错的认错,该请罪的请罪,从梁侍读的佐官,再到梁侍读的上司,最后是梁侍读上司的上司,全都认错请罪。
而梁侍读呢……
他竟是无动于衷,完全是一副委屈,受了冤枉的神色,嘴角微微嗫嚅着,还想为自己辩解,然而他动了动嘴角,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方才整个大殿哗然不已,此刻已变得无比安静下来,静得可闻针落。
当陈凯之一句万死的时候,梁侍读已经意识到,自己完蛋了。
天坑啊,这种事,最可笑的问题在于,谁都可以认错,唯独他不能认错,陈凯之谈了子见南子,这叫傻,不傻,他怎么跑来这种场合请教呢?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陈凯之……其实还是可以挽救的。
可梁侍读认错,其性质就不一样了,这是阴谋败露,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年过四旬,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的老油条会很傻很天真,更没人相信这是陈凯之故意陷害他,众人只会认为他很龌蹉,思想邪恶,现在这时东窗事发了,他完全属于众人敌对的范畴。
梁侍读心里又气又悲,轰然拜倒,眼睛红肿,哽咽着道:“臣……是冤枉的!”
他喊冤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安静。
“冤枉啊,臣真的冤枉,臣自忝为侍读,蒙太后和陛下厚爱,每日无不三省吾身,谨言慎行,这样的话,臣是万万不敢说的,臣……臣绝没有说过子见南子的话,这种事,怎么敢和人讨论?圣人……怎么会见南子……”
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整个人颤抖着,头抵在冰冷的石板上,开始絮絮叨叨的解释。
“臣绝对没跟陈凯之谈论此事,若是有,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众人一听他又提到这子见南子,还有这死不悔改的态度,殿中的空气又骤冷起来,众人越发冷漠地凝视着他,那一双双目光里,皆是透着鄙夷。
翰林大学士吴瀚气得捶胸跌足,喝道:“梁超,你还敢胡说!”
“我……我没胡说……”
吴瀚气冲冲地道:“子见南子,出自《论语雍也》,乃先师弟子们所修撰,难道说,《论语》错了,你的书,读到哪里去了?”
开始还是被质疑人品,可现在,等同于是质疑水平了,一个侍读,竟连基本的学识素养都没有。
吴瀚一张脸沉得越发重了,微眯着眼眸注视着梁侍读,冷笑起来:“子见南子,这是确有其事,无奈何,似你这样的人,却将其当做是揭**私的事来谈,实是下作,诽谤先师,这是一个翰林该当做的事吗?”
他气得发颤,此刻却不能太过火,按耐住心里激动的情绪,徐徐道:“子见南子,此话意为:至圣先师去面见南子,子路不满先师和这样的人来往,先师便说:我所讨厌并且绝不往来的人,是违背天道的、连老天都厌恶的那种人。南子虽行为不检,却并没有违背天道,连老天爷都厌恶,自然,先师去见她,又有何妨?此句,正应了那一句君子坦荡荡的话,至圣先师心里坦荡,见了一个南子,却被尔这人拿来揣测先师的居心,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卧槽……
大学士就是大学士啊。
陈凯之也是服了,这子见南子,居然还可以这样的理解?
不过……虽然是牵强了一些,不过勉强也能圆得过去的,这大学士的理论水平,还是极高的,什么地都能洗白。
那梁侍读轻轻抬首,忙道:“下官……下官……”
“够了!”此时,珠帘后的太后再也忍不住的冷声道:“到此为止吧,今日,哀家本想择选出帝师,孰料竟闹出了这么一个争议,吴爱卿。”
吴瀚连忙从百官中出列。
“臣在。”
太后冷冷道:“这件事,你来处置,处置之后,报到哀家这儿来。”
“是,臣遵旨。”
太后随即又道:“今日,看来是不宜继续考教了,帝师的人选,只怕要从长计议为好,赵王意下如何?”
太后这时,还真是打蛇随棍上啊,她本来就没多少兴趣给皇帝选择帝师。毕竟这等于是添加皇帝的羽翼,尤其是所请的大儒,无一不是衍圣公府的学爵,这些人,多多少少和衍圣公府有所联络,此等事,自然能拖就拖。
还真是想要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这陈凯之一句‘子见南子’,顿时再没人有心思将兴趣放在今日的考教上了,她虽也气恼梁侍读的可恶,但也适时的借机凤颜震怒,正好再将此事再拖延一二。
陈贽敬也知道,今日惹出这场风波,确实不宜继续讨论下去了,只好道:“娘娘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何时再选?”
太后在珠帘之后,淡淡一笑道:“再看吧。”
她定下了基调,便不容陈贽敬继续费口舌下去,直接让宦官宣告退朝。
其实从一开始,陈凯之就知道,自己这一句子见南子题出来,今日的择选就算是砸了,不只如此,翰林院也必定再不会让他来出题。
为何?
太坑了啊,一个题就弄死了一个侍读,换做是谁,也不会再敢让陈凯之出题了啊。
可陈凯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陈凯之并非是讨厌出题,只是因为他深知,自己一个小小修撰,给这么多大儒和上官出题,这本身就是个天坑,回答对的人不会感激你,因为他们自觉得这是自己本身的水平高,难道因为自己水平高,答对了题,还会感激一个小小修撰吗?
可若是答不对,恼羞成怒的人,怎么会承认自己学识浅薄?少不得到时候要痛骂陈凯之了。
做官,最担心的就是得罪人,这也是为何这梁侍读会将这件事推卸到陈凯之身上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嘛……
帝师的事继续拖延,糜益就慢慢等着吧;梁侍读更糟糕,他现在的处境凄惨得很,泥菩萨过河呢。
一箭双雕,堪称完美。
其实陈凯之懂不懂子见南子这四个字一点都不重要,当自己傻乎乎的当殿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人就只能默认陈凯之不懂了,因为除非是傻子,谁会在这种场合上拿这个问题出来问呢!
既然是个情商低的少年郎,自然也就不能过于苛责了。
陈凯之心情愉悦,可面上却是紧绷着脸,尼玛,得摆出一副悔过的态度啊,态度很重要,可千万不要学那梁侍读,死鸭子嘴硬,任何人最讨厌的便是这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
陈凯之心情还算很愉快地,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待诏房,梁侍读还未回来,于是坐定,陆续回来的翰林们和他相互点了点头,可其实大家心思都很复杂。
等陈凯之捡了一篇诏书看完,就见梁侍读气急败坏地回来了,脚刚踏进待诏房,梁侍读的目光便如电一般搜到了陈凯之,如果眼神是把刀,陈凯之的身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口子了。
这气氛自然是紧迫起来,整个待诏房的翰林,都是大气不敢出,显然大家都心知一场暴风骤雨就要到了。
梁侍读一见到陈凯之,可谓是怒火中烧,他冷盯着陈凯之,很是艰难地从牙齿缝里挤出话来:“陈凯之,你竟如此卑鄙!”
陈凯之则是徐徐站起,很冷静地看着梁侍读,不徐不慢地道:“大人让下官出题,下官自然出题。”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这都是你让我出题的,我只好出题呢,现在还来责怪我不成?当你把烫手山芋丢给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我的处境和难处?
“呵呵……”梁侍读见陈凯之泰然自若的态度,他不禁冷笑起来,一双看着陈凯之的目光阴冷到了极点:“好,好得很,你这是要害死老夫了。”
陈凯之却是凛然无惧地迎着梁侍读的目光,道:“梁大人害过人吗?”
“什么?”梁侍读一呆。
陈凯之讥讽地看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梁侍读请自重吧。”
“自重,自重什么?你以为……”他刚要咆哮,这时却有人疾步而来:“梁侍读,陈修撰,大学士请二位去拜见。”
该来的终于来了,躲也躲不掉的。
梁侍读身躯微震,他的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心知这一刀就要来了,便狠狠瞪了一眼陈凯之,却又忙换了一副笑容,殷勤地看向这来传话的书吏,显然,这书吏乃是大学士身边的人,现在对梁侍读来说,任何可以影响大学士的人,都至关重要:“有劳李先生了,李先生,烦请带路吧。”
第四百章:栽赃(3更求月票)
陈凯之整了整衣冠,便随这李书吏和梁侍读一起出宫。
在去翰林院的路上,梁侍读对这李文吏殷勤有加,嘘寒问暖,而这李书吏还算谨慎,倒也没有被冲昏头脑,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陈凯之反而没有凑这个热闹,很是安静。
事实上,他其实在心里已经盘算着大学士可能做出的决断,还有这梁侍读为求自保,会说出什么话来。
转眼之间,便到了大学士的公房,通报之后,二人鱼贯入内。
吴大学士此时正在此高坐,他似乎专门等候二人来,便铁青着脸,冷冷地抬眸看着二人。
他的目光,显得极是阴沉,一副冷得要吃人的样子。
这两个家伙,一个是装傻的,另一个,堪称无耻。
可无论如何,这两个家伙,都让他的脸丢尽了。
堂堂的翰林院啊,这是什么所在,这里是大陈朝精华中的精华,只有最顶级的精英才有机会进入,一个过了独木桥,从万千人脱颖而出的二甲进士,都是以能成为翰林的庶吉士为荣,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都足够让无数人称羡了。
可现在……却是……
他的目光想杀人。
丢人啊!
梁侍读一见他,便连忙拜倒道:“下官万死,不能为大人分忧,反而给大人添了麻烦,请大人责罚。”
这梁侍读在官场上混的时间也不少了,算是老江湖了,今日在殿中死不认错,并不是因为他蠢,而是因为这个错,他深知绝不能认,当时若是认了,就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毫不犹豫地开始认错,不过认的却是给吴大学士添了麻烦,仿佛给自己的上司添堵,是一件天塌下来的事。
陈凯之一听便明白了梁侍读打的主意了,这老家伙,还真是……
吴大学士却只是眯着眼,面无表情,不为所动,只是目光依旧聚满冷意。
此时,他的目光严厉地扫视在陈凯之的身上,陈凯之也忙不卑不亢地道:“下官见过大人。”
吴大学士突然笑了,是冷笑,随即道:“你们……好啊,很好,翰林院的名声,都被你们给毁坏了。”
梁侍读却是毫不犹豫的立即开始哽咽,这眼泪唰唰的流下来,是真的悲声痛哭了,悲怆地道:“大人,是下官的错,下官……蒙大人厚爱,托付重任,哎……”
“你当然有错,若不是你,何来的今日之事?这题,难道不该是你出的吗?”
“我……”梁侍读忙辩解道:“是陈凯之非要主动请缨,下官本着提携后进的心思才……”
陈凯之的眼眸里,不经意的掠过一丝冷色。
这家伙,似乎还一心的想把脏水泼在他的身上呢。
就仿佛是,自己主动请缨,是故意有预谋的为了今日出这个题一般。
吴学士冷漠地看向陈凯之,道:“陈凯之,你如实的说,梁侍读所言的,可是如此吗?”
陈凯之抿抿嘴,那梁侍读紧张地看向他,很明显,这个家伙……已经开始想要狗急跳墙了,只要陈凯之矢口否认,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为了自己前途,继续泼无数的脏水在他的身上。
现在梁侍读算是到了完蛋的边缘,可这样的人,却最是可怕的,因为他已经无所顾忌了。
陈凯之定了定神,笑了笑道:“是。”
是……
这个回答,却令吴学士大感意外。
那梁侍读一见陈凯之说了一声是,顿时眼睛放光。
机会……机会来了。
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只在吴学士的一念之间,而一旦吴学士深信这是陈凯之主动请缨的,那么接下来,以吴学士的城府,一定会想到,这极可能是陈凯之蓄意为之的事,一个小小修撰,为了谋害自己的上官,蓄意如此,这是何其可怕的城府和心机,那么,自己身上的罪责,可就减轻得多了,固然极有可能不能再在待诏房待下去,可吴学士多少还会顾念一些旧情的。
吴学士果然目光变得深沉起来,他一动不动地盯着陈凯之,默然无声的样子,脑海中转念万千,良久才道:“是吗?”
是吗二字,似乎别有深意。
这翰林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