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大胜,主要还是缘于公孙瓒执意出兵,而且,黑山军之所以愿意撤退,更多的还是畏惧于公孙瓒的凶名,所以,哪怕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再怎么夸耀这是历代先王保佑的结果,刘辩还是要大肆赏赐公孙瓒。
由于这次黑山军来的突然,走的又快,造成的破坏也不小,这就给了公孙瓒一个教训,他身为幽州牧,竟然让贼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给捅了一刀,这下子,他学乖了,他可不会再对边疆地区放松警惕。
公孙瓒前后出兵不到一个月,动用正规军不过两万骑兵,虽然还有三万慕名而来的乡勇,可是,这一次,的的确确是没有太多的动用朝廷的力量,绝对算得上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胜利。
五万俘虏,其中约有两万青壮年,一万多半大的孩子,其余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妇女,这些人,多半是不能留在幽州境内的,且不说幽州有没有可以安置他们的地方,就算是有,恐怕幽州本地百姓多半也是不会接受他们的。
思前想后,公孙瓒觉得这些人还是送往并州比较好,到时候等河套打下来了正好一起迁徙过去,反正河套那边肯定是缺人,这些黑山军之类的流民,只能去那里了。
公孙瓒回右北平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刘辩甚至是亲自出城迎接,没办法,当初朝廷内那么多人都被黑山军给吓成那样,就只有卢植等人坚持出兵,公孙瓒甚至都立下军令状,这才有了这样的大胜,刘辩当然是有必要做出些姿态的。
可是,刘辩终究还是不懂军事,黑山军被驱逐过后,他就以为幽州已经是安全了,他也就只想要眼前这样的安全,所以,当公孙瓒等人建议继续出兵剿灭剩下的黑山军的时候,刘辩在一干大臣的吵闹中否定了。
好在刘辩还没有糊涂到要立马遣散那三万乡勇,这也还是公孙瓒一再陈述利弊的结果,幽州现在兵力略显不足,公孙瓒正率领大军北伐河套,不论是幽州还是并州都不容有失,为了防止类似于黑山军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公孙瓒强调有必要加强边防。
这三万自发而来的乡勇正好可以用上,而且,五万黑山军俘虏也是个包袱,还得需要安排大量人手去看管,这就更加不能遣散这三万乡勇了。
对于那十万黑山军潜入了冀州,公孙瓒现在也就只能是无能为力了,毕竟他只是幽州牧,不能擅自领兵越界,对于冀州韩馥,公孙瓒也只能希望这个老好人自求多福了。
就在幽州这边对黑山军的处理方案快要下达的时候,冀州这边却是迎来了黑山军的再次侵扰。
前段时间,冀州这边就已经是边疆告急,有一支黑山军出现在常山,他们大肆抢夺当地富户的粮草,并且还攻陷城池,这件事情越闹越大,现在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结果,这件事情还没有解决,冀州中山这边又迎来了一支黑山军,这一支黑山军更狠,他们不仅抢夺当地好强富户的粮草钱财,就连普通百姓他们都不放过。
杀人放火,抢劫强奸这些事情在中山这边不断上演,更可恶的是,这后来的黑山军不仅让中山本地的百姓无家可归,他们更是利用手中的粮食和兵器对这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们进行威逼利诱,迫使他们加入黑山军。
就这样,半个月下来,这一支黑山军竟然像滚雪球一般,人数达到了二十万左右,冀州牧韩馥这下算是愁坏了,两支黑山军先后扰乱冀州,常山和中山这块几乎被废了。
为了制止事情进一步恶化,韩馥不得不调兵遣将,安排大军去镇压这两路黑山军,同时,为了控制事态,韩馥讲主力安排去进攻这第二路。
冀州的反击让黑山军闻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常山这边,张燕的大营中已经堆满了粮草,张燕虽然是黄巾出身,可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也是个穷人家的子弟。
而且,常山这块说去来还是他的老家,他更不敢在这肆意妄为,因此,当初他领兵来到常山之前就传下军令,只准抢夺地方豪强的粮草,多那些穷苦百姓,必须是秋毫无犯。
张燕这样做其实还是算明智的,至少还算是有良心的,而且,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张燕也采取了老一套的办法,他利用手中抢来的粮食引诱那些本就失去家园的穷苦百姓参军,就这样,张燕这边其实也有十几万人。
可是,等张大目他们被公孙瓒给赶出幽州以后,张燕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对了,首先,张大目这十几万人就剩下十万多而已,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这还是公孙瓒没有继续追击的结果。
对于李大目他们吃了这样的败仗,张燕并不觉得稀奇,公孙瓒是什么人他明白得很,张燕心里清楚,就算是自己这边去跟公孙瓒死磕的话,恐怕多半也是呀吃大亏的。
李大目这群人绕道来到冀州以后,就好像都发了疯一样,都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强盗,中山这边被杀害的无辜百姓数不胜数,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身为黑山军一份子的张燕也不禁对李大目等人嗤之以鼻。
本来,黑山军只是应了袁绍的邀请来冀州捣乱的,抢些粮食杀些人也正常,可是,李大目这群人未免太过分了,竟然连穷苦百姓都不放过,好歹张燕这边还记得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可是,这件事情对袁绍来说却是再好不过了,他本来就一直在苦苦等着韩馥邀请他出兵,可是,张燕这厮在常山这边闹的动静并不大,至少还没有引起韩馥足够的重视,韩馥也压根就没有请求援军的想法。
没有韩馥的邀请,袁绍可真是急坏了,他一直在等,甚至,为了加速事态的发展,袁绍还暗地里写过两封信给张燕,希望他能再把动静闹大点,最好能让韩馥焦头烂额。
令袁绍失望的是,张燕这人就是不听,常山是他的老家,他怎么肯对家乡穷苦百姓下手呢。相反,来到常山后,张燕这支黑山军还真有了点义军的味道,至少时得到了部分穷苦百姓的支持。
袁绍愁眉苦脸的在等,终于等到了李大目这支败军的出现,他们进入中山后就真的是无恶不作,这下正是应了袁绍的心愿,韩馥被搞的焦头烂额以后,终于支撑不住了,他不得不向袁绍请求援手。
其实,韩馥本意是想请公孙瓒出兵的,可是,坏就坏在韩馥这人身边的臣子们大都被袁绍收买了,他们强烈建议请四世三公的袁绍出兵,再怎么说袁绍也是当初的盟主啊。
本来就晕头转向的韩馥也失去了判断力,再加上他对袁绍也还是有好感的,袁绍也一直是靠着他的救济才有今天,故此,韩馥认为袁绍这人应该是要知恩图报啊,所以,他终于是下定决心向袁绍求援。、
黑山军人多势众,冀州虽然富裕,但是军容并不鼎盛,为了能尽快击退黑山军,韩馥只能是请求袁绍尽起手中兵马,同时,为了方便袁绍驻军,韩馥竟然渤海,章武两地划给了袁绍驻军。
袁绍立马安排手下人马接管这两地所有地盘,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袁绍还不忘让高览率大军两万前去攻打中山的黑山军,冀州,一下子就变的鸡飞狗跳了。
在中山闹腾了一段时日的黑山军变的越发猖狂,面对高览的大军,他们不退反进,竟然跟高览这边对峙起来,黑山军仗着人多的优势跟高览这边打上了几场,双方互有胜负。
可是,就这样过了七八天以后,中山的黑山军竟然一分为二,一支由黄龙率领继续在在中山跟高览对峙,另外一支却绕过常山,似乎要进入雁门附近,看着情况,他们似乎是打上了并州的主意。
雁门往西就是九原,这地方也是公孙续北伐的后方基地,运往草原的粮草军械大多囤积在这块,李大目也不知是吃雄心豹子胆还是已经丧心病狂,竟然真的往并州来了。
其实,李大目哪里知道九原是这么一块地方,他本就只是想来挟裹一批难民,然后再抢些救济难民的粮食而已,就算他知道公孙瓒把大量粮草军械囤积在九原这块地方的话,他也没有那个胆来抢啊。
可事实是,李大目真的跑到并州来了,要是事后李大目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给自己和黑山军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的话,恐怕就是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敢来这里吧。
公孙续强调要加强五原郡的军事后,这块地方就成了军事重地,就连雁门这块也是如此,现在,雁门太守是关平,五原这边的负责人是夏侯兰,这对难兄难弟也有很深厚的交情。
当关平得知有大批黑山军入侵的时候他就立马将消息传到了五原夏侯兰这边,同时,为了怕黑山军是跟匈奴人联手,关平是不得不加强巡逻,并且还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方式。
这下子,黑山军又把兵灾引到了并州,整个北疆算是热闹了。
第227章 :并州有灾2
并州有灾2
等到五原这边接到黑山军大举入侵的消息的时候,李大目他们已经聚集到雁门附近六十里处,关平已经做好准备应对黑山军,这支黑山军人数也接近十余万,引起了关平足够的重视。
五原这边,夏侯兰接到战报就立马转交给五原的实际负责人郭嘉,郭嘉一直秘密在五原主持大局,正是因为有他在,公孙续才敢大胆率军跟匈奴人在草原对峙。
看到这份战报,郭嘉也皱起眉头,现在是北伐的关键时刻,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种情况呢,他心里很纳闷,黑山军的名号他是听过,但是,如此猖狂的黑山军,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接连侵犯北疆三州,攻城略地,挟裹百姓,这简直就有点当年黄巾军起事的味道啊,虽然摸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但是郭嘉还是做出了妥善安排。
首先,郭嘉立马派出传令兵将这份战报转交公孙续那,北伐是大事,黑山军的入侵也不容忽视,但是,孰轻孰重,还得取决于公孙续的决定,郭嘉不敢擅自做主。
接着,郭嘉立马给雁门关平这边发出命令,雁门乃是阻挡草原胡人进入并州的重要关隘,不容有失,再者,这些年,公孙续在雁门也下了血本,虽然以雁门守军的实力是有可能击败入侵的黑山军的,但是,郭嘉并不希望这些年在雁门这边的投入消耗在了黑山军身上。
所以,他给关平的命令就是死守雁门即可,不必出城迎战,黑山军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堪久战,只要拖上一两个月,黑山军必定会自行退去。
最后,郭嘉又将黑山军入侵并州边疆的消息传到并州晋阳这边,并州这边还有大量流民需要救济,不少流民都在开垦荒地,或者在并州地区以工代赈,他们都在等着迁徙到河套,要是这时候黑山军流窜到腹地挟裹流民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忙完这一切后,郭嘉又找来了刚来五原不久的关羽,本来,前段时间,关羽已经率领了一批新军进草原大营,但是,公孙续又将他派了回来,准备让他回去继续募兵五万,谁知道现在出了这种事情,恐怕关羽的任务也要改一改了。
郭嘉找来关羽后立马将相关情况向关羽详细说明,关羽听后了一脸愤怒,同时,他向郭嘉说道:“军师莫怕,些许毛贼而已,我率五原守军必能将他们击破。
可恨的是他们趁着主公北伐的时候袭击雁门,险些耽误了主公的大业,说起来,这件事情透露着一点奇怪,黑山军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现,难不成是和匈奴人串通好的不成。”
郭嘉听了摇摇头回道:“这件事情确实透露着一点诡异的味道,黑山军出现的时机确实有点问题,而且,据幽州那边的情报显示,这支黑山军就是上次入侵幽州上谷一带的那支。
本来太尉大人已经击败他们,抓获了五万多俘虏,当初只要再加把劲就能全歼这支黑山军,可惜被朝廷那边给阻挡了,现在想起来当真是可恨啊。
说起来,这黑山军发展的速度也太快了,太尉大人已经将他们打的只剩下十万多人,这才过了没多久,他们就发展到了二十万多,还有一批留在冀州。
除此之外,句冀州那边传来的情报显示,冀州常山一带也有一支黑山军,人数超过十五万,只不过他们在常山那只袭击恶霸豪强,并不挟裹百姓,从这点看,这两支黑山军似乎不是同一路人啊。
如果说他们是跟匈奴串通好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我总感觉没有这么简单,黑山军存在多年,他们一直都很低调,现在竟然敢在这个时节接连挑衅我幽州和并州,这仅仅是跟匈奴串通好的吗?”
听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内情,关羽隐隐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对于黑山军,关羽依旧是嗤之以鼻,当年黄巾军起事的时候关羽就没少跟他们作战,黄巾军最强悍的黄巾力士都被击败过,现在的黑山军又算哪根葱。
这也不是关于狂妄,事实确实是这样,黑山军缺少训练,大都都是流民,其中老弱妇孺占据了绝大多数,大部分人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大战斗力。
当初,幽州军也不过是刚刚从鲜卑草原战场走下来,可是,在公孙续的率领下,幽州军给予了黄巾军以重大打击,现在的北疆军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远在当初的幽州军之上,仅凭这一点,关羽没有理由瞧得起黑山军。
可是,关羽也明白郭嘉是在担忧什么,击破黑山军并不难,甚至可以说只要数万北疆骑兵就可以,并州,幽州同时出兵的话,这支黑山军压根就没有还手的机会,可是,黑山军根本不是军队,而是流民。
在公孙续的影响下,北疆军的军师和将军们都很重视平民百姓,不论是生产还是种植,都离不开平民百姓的支持,北伐胜利后也要靠大批流民迁徙到河套去从事生产。
所以,当听到有黑山军挟裹百姓入侵并州的消息的时候,郭嘉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才能俘虏黑山军,而不是将他们击破或者剿灭,这个道理,关羽还是明白的。
这次北伐,可是说就是依靠这些流民支撑起来的,不论是那十万新军,还是战略物资的转运,亦或是通往草原的道路的修整,几乎都是依靠流民才能完成的,不然,公孙续也不会贸然发动北伐。
大致猜测到郭嘉的心思后,关羽放下了内心的高傲,他明白自己要去做什么。
看到关羽神色的变化,郭嘉这才放下心说道:“将军应该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我现在找将军来,确实是有件任务要交予将军。”
关羽点点头回道:“军师请吩咐。”
“雁门城高墙后,守将关平虽然不出众,但是要他守住雁门比不是什么难事,黑山军必定不能在雁门那讨到什么便宜。”郭嘉缓缓解释道:“黑山军一旦受挫,他们必定会将目标转向更容易袭击的地方。
现在,从各地涌入并州的流民几乎都聚集在太原以北,雁门以南这块,大量救济灾民的粮食也囤积在各级府库中,要是这支黑山军将目标转向这里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黑山军发展势力的手段还是有的,一旦让他们进入这边的话,数十万流民会成为黑山军的兵力,各级府库的粮食会成为黑山军的粮草,我很担心这种情况会发生。
所以,将军你现在就必须赶回晋阳组织大军准备抵抗黑山军的入侵,晋阳那边还有两万新兵,其余老兵不下于两万,将军必须尽快率领大军将黑山军阻挡在雁门附近。其余的,我们只能等待主公的吩咐了。”
郭嘉这么一解释,关羽自然明白现在情况的危急,他也很清楚绝对不能让黑山军进入到并州腹地,不然的话,这十万黑山军会像滚雪球一样变成数十万人,到了那时候,并州恐怕就真的要遭受大灾了。
“军师放心,末将现在就出发,还请军师传道命令给雁门关平,让他尽量拖住黑山军,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争取将黑山军阻挡在雁门附近。”关羽立马领命,然后,他就走出大帐去清点自己的亲兵。
现在情况紧急,时间不多,等公孙续作出决定然后传到五原这边,起码也要两天多的时间,郭嘉必须要自行决定一些事情。
常山这边,张燕的黑山军现在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他没有像李大目他们那样短视,更没有去挟裹百姓或是纵兵劫掠,倒不是张燕仁慈,而是他明白,他这次的任务主要还是筹集粮草。
挟裹了太多的百姓固然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大量兵力,但是,粮草的消耗也必定不小,再者,这样一来,谁挟裹的百姓最多的话,也就成了各地州牧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张燕可不想成为这种出头鸟,李大目他们看似强悍,实际上正如郭嘉和关羽他们分析的那样,只是一支不堪久战的流民队伍罢了,就连张燕也瞧不起他们。
不过,当听说李大目他们一分为二,有一支已经入侵到并州的消息的时候,张燕气的差点没直接率军去把李大目他们给截下来,黑山军之所以能混到现在,关键就是不语幽州并州的势力为敌,关键就是低调啊。
这李大目他们,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啊,先是入侵幽州,吓住了朝廷中那些胆小的,惹怒了公孙瓒这样胆大的,结果被公孙瓒率领骑兵给赶走了,还被俘虏了五万人。
现在倒好,抢了冀州中山这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