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痢H绻瞧渌耍耸钡男垡八赏耆梢砸蛔吡酥咏降囊樱灰桓鲂氯说母遄樱庖丫翘旒邸�
不管小说写的多好,一个新人,也不能奢望太高的价钱,再说她的书还捏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撤下罗平的小说不发表,她的故事再好,没有人知道,一分钱也换不回来。再看这房子的简陋程度,这户人家怕是连隔宿之粮都没有,跟自己打消耗战,最终只能是他们先撑不住。
但问题在于,现在时间并不在他这一边。总领事大人的要求,是不能够轻视的,如果迟迟做不好这件事,弗郎索瓦那边可不会始终等待自己。
租界里愿意为总领事效力的人很多,自己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再说总领事既然成了这本书的爱好者,自己想要封杀她,也根本做不到,这个故事,自己如果拿不下来,最终被其他报馆抢去,公理报就成了业界的大笑话。
他笑了笑,又掏出两枚鹰洋“先生客气了,以雄某报人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的质量无可挑剔,我有信心,它将成为一部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不但能在报纸上连载,将来有机会,我还要将它出版,发行到海外去。近年来,泰西人的小说行销我大金,我大金的作品却很少销往泰西,这次,我们就要开一个先河。请你们相信,公理报是一家有实力的报馆,雄某与卡佩的总领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只要苏小姐和我们合作,她的作品销售到卡佩甚至整个欧罗巴,都不是梦想。”
一边姜凤芝已经听着意动,不住的示意苏寒芝,可是苏寒芝的眼睛只落在赵冠侯身上。赵冠侯却是不慌不忙,从雄野松手中接过拟订好的合同,看了几遍之后,才对苏寒芝道:“姐,既然雄主编有此美意,我们也就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签了吧。”
苏寒芝点点头,拿起羽毛笔,在那份合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上了鲜红的手印。这个时代的合约,内容条款上都比较粗糙,也没什么公平性可言,严格说,对于苏寒芝的权力是没保障的。
可是客观上,现在的报业发展缓慢,没有多少人可选,对比而言公理报给的稿费,已经算是良心价。不和他签约,也没有更好的报社可供选择。
赵冠侯只是看到雄野松亲自上门,意识到这书稿可能引发了自己不知道的某些反响,应该是有个大人物,或是某些有势力的人,对这书产生了兴趣。他的心态很好,雄野松从里面得到多少利润,并不是重点,总归自己不吃亏就可以了。至于将来的合作,有公理报的资源在,如果对方真的肯推一下苏寒芝的作品,对于打造苏寒芝的名气,也是一件好事。
雄野松见这份契约终于敲定下来,心里也略微放松了一些,随后又说道:“既然合约签订,我们今后就是合作伙伴,以后一定要多多来往,互通有无。另外,鄙刊这里,还有一点小事,希望苏小姐帮忙。鄙人有位好友,也是个侦探小说爱好者,他有一个想法……”
苏寒芝听完他的提议后,嘴巴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很有些迷茫,她压根就不知道福尔摩斯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把这个人物放到故事里。她也不认为冠侯会知道这个人,也不认为他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赵冠侯一脸淡定,只点点头“哦,这写书的事我是不懂的,但是我听过书,也听过戏。总归就是加个人进去,不算难事,既然那是雄爷的朋友,就也是我们的朋友,帮点小忙,也是应该的。只是这故事,毕竟得重新弄,您得给我们点时间,不能立刻就要。”
“那是自然,这一点我们是懂的。只是给苏小姐一点建议,时间上么,不急,我们可以慢慢来。”
即使苏寒芝现在真的写了罗平大战福尔摩斯,雄野松也不会现在用出去,对比福尔摩斯的大名,罗平差的太远。总要把这个角色的知名度打出去,让读者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再把福尔摩斯加进去,才有效果。总之,总领事阁下想看,只要能保证时间,按时供稿,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他见谈判的很是顺利,心情也是极好,至于多付出的两块鹰洋,于他而言,实际算不了什么。笑着问道:“苏女士是否有空,到租界的罗曼餐厅坐一坐?那里有我一个位子,不久前,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卡佩大厨刚刚被他们聘请为厨师长,他做的鲜蚝汤,绝对不会逊色于那些巴黎饭店的口味。为了庆祝我们的合作,我想请我们应该喝一杯,不知苏女士意下如何。”
苏寒芝摇了摇头“我……我要照看冠侯……他的腿。”
听到苏寒芝这么说,雄野松忙笑道:“这怪我,是我没有注意这一点。这位先生的腿似乎有些不方便,在津门,要说治疗骨伤,还是要到金家窖去拜访苏郎中。我与他有一面之识,你可以拿我的名片去找他……”
赵冠侯摇摇头“感谢雄爷好意,不过您这话说晚了,我这腿,就是在苏大夫那看的。看完以后,就成了现在这样了。也不怕您笑话,成了个踮脚。”他边说边站起来,走动了几步,并不因为自己的不方便而有什么惭愧。
雄野松先是一愣,可是片刻之后,忽然眼前一亮,朝着外面高喊“小刘,你回报社再叫两个人,把相机拿上。小张,你到外面去叫人力车,送这位先生到金家窖去,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采访,拿出点本事来,把新闻给我做好一点。”
第二十四章 大新闻(二)
按说即使是苏寒芝签约,雄野松也是犯不上这么巴结她的,两下的关系中,雄野松是强势方,苏寒芝是弱势方。
当然,她是一个很美貌的作者,如果要稿时用的上,不要稿时可以上,雄野松也乐得收这么个私宠。可是他老于世故,自也看的出来,这个美丽的姑娘,不是那种为了成名勇于奉献的性格。既然跟自己没关系,那么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讨好她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他这次的安排,实际真的和苏寒芝没什么关系。
能够在租界开报馆的,自然没有省油的灯,雄野松本人是教民,受过洗,又在海外自费留学,将泰西记者鹰目犬鼻飞毛腿黑心肝的本事学的炉火纯青,隐约有青出于蓝之势。
苏春华的名字他自然是知道,两人还算有点交情,但是在新闻价值面前,不管是人情还是旧交,全都是可以拿来牺牲的。古人可以大义灭亲,他雄主编自可以为公正而害友,何况区区一苏郎中?
苏春华对于列强的态度并不一致,总体而言,是亲阿尔比昂,而疏远卡佩,比如他孙子在阿尔比昂医院工作,他自己与阿尔比昂工部局的人,也多有往来。墨林洋行的华人账房,还是他的麻将搭子。
对比而言,卡佩这边和苏春华的关系就比较淡,只有医疗上的往来,私交就很一般。要知,卡佩租界总领事既然是坚定的反阿尔比昂分子,身为租界中的一员,自然也承担着反阿尔比昂的重担。公开站出来跟阿尔比昂人打对台,借他雄野松几个胆子也是不敢的,可是迂回前进,隔山打牛,这个胆子他还是有的。
凭借他一支生花妙笔,到时候,还怕不能把阿尔比昂牵连进去,不疼不痒的骂上几句?反正阿尔比昂人不怎么看华文报纸,不会记恨上他,自己还能在总领事面前买个好,何乐不为。
更重要的是,苏春华在津门是有头有脸的知名人物,报人与混混一样,放倒名流,都是自己成功的不二法门。津门百姓中,关心时事的人远不如关心八卦逸闻的人多,只要自己把这事炒起来,一些平日不喜欢买报的,也多半会买上一份。不但能把销量炒上去,更重要的是能推广知名度,报纸只要有了知名度,还愁没有经济利益么。
两名他带来的随员,一个回去叫人,顺带去搬那沉重的古董相机,另一个就忙出去喊人力车。雄野松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不像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苏郎中人称杏林妙手,其医术,我是绝对信任的。如今看来,这根本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个态度问题,他对于病人,太不负责任了。把好好的一个人,治成了这副样子,这是在犯罪,这是在草菅人命!我公理报为公理代言,绝不可袖手旁观,这件事,我肯定要讨一个公道回来。”
伟大的雄主编此时已经忽略了,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好好的,又怎么会送到苏三两那里,献上三两库平?
可是这不重要,总之,只要我们雄主编认可的事情,那就一定是真相,不管赵冠侯的腿是否是医疗事故,只要他认定是医疗事故,那就一定是医疗事故。除非苏春华拿出几十两银子在报纸上包个广告位,否则的话,就算是把泰西医疗泰斗请来,他依旧是个草菅人命的无良医生。
苏寒芝等三人,已经彻底不知所谓了,怎么好端端的,把事情闹到了这一步,连报馆都掺和进来了?他们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生活的和平主义者,这种变化,让几个人都有点接受不能。
尤其是丁剑鸣,他没想到赵冠侯随便写的东西,居然可以换来二十几块鹰洋,以他丁剑鸣的本事,就算是一年不吃不喝,也未必攒的下怎么多钱,心里的不舒服就越发严重了。
这时见堂堂公理报的主编都为他出头,一种无力感袭来,让他觉得,自己离师妹似乎远了一些。他忍不住向前凑了凑“冠侯师弟,我陪你过去吧。”
“丁师兄,这就不必了,我们去那里是讲道理,不是动手打架,带人多了没用。有公理报几位记者在,就比的上百万雄兵,您就只管放心。”
等到公理报的三名记者扛着复杂的照相器材满头大汗的跑来时,人力车也早就准备妥当,苏寒芝和姜凤芝也一人跳上一辆洋车,跟着往苏家赶,雄野松贵人事忙,自然不可能跟随,只吩咐着手下用心做事,自己先行回转报馆,只留下丁剑鸣看着房子,心里五味杂陈。
人力车赶到苏家的四合院时,院里很是忙碌,十几个人在院子里等着,看样子就知道,都是身上有伤的病号。
原来今天是租界紫竹林码头因为卸船,两个锅伙起了纠纷,两边的寨主都死在站笼里,现在的脚行把头,都是新上来的,脾气很是火暴,又想立威,所以事情很快激化起来。几十条好汉相对而立,抽了签的人站出来,用棍棒打断自己的手,比着谁更有骨气。
袁慰亭治理地面用法严苛,聚众斗殴,说不定要被关上几年。但是话说回来,大金律上,自伤是不犯法的,用棍子打断别人的手要吃官司,打断自己的手,只需要吃药。
于是两下都选择了这种方式较量,一场比并下来,打碎骨头无数。这种伤若是救治不及时,一辈子就废了,码头这碗饭也吃不了。两下的把头早就准备好了银子,人一受伤,就有车朝这里拉,苏大夫今天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忙的不可开交。
赵冠侯走进院里,朝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在下,小鞋坊赵冠侯,前者在津门县衙门外头唱戏卖打的就是我,两条腿被水梯子李少把打断了,多亏苏大夫的膏药,让我从瘫子变成了踮脚。这个恩德,我是要报答的,今天特意上门,就是来给苏大夫挂匾道谢,各位老少爷们,还请行个方便吧。”
这些混混中,有一些人是知道津门县衙门外发生之事的,这时一听他的言语,就知道原来那位少年好汉就在眼前。再看他的腿一长一短,就知道这是上门闹事,也不说话,只是移开身体,让出一条路来。
苏春华见他进来时,先是愣了一愣,但随后就恢复如常,依旧忙着给眼前的病人接骨,直到赵冠侯说完话,他才笑着一抱拳“恕老朽眼拙,一时没认出,原来是赵二爷来了。来,有话咱们里面说,几位,对不起,我们这里有点事情要说,等说清楚,再给各位医治。”
津门规矩,从不称呼人大爷,因为大爷单指从天后宫栓来的泥娃娃,也就是所谓的娃娃大哥。在家行大的,都称二爷,余者类推。苏春华能在津门街面生存,且与混混结交,除了一身过硬的医术外,自身也是个极有胆略之人。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兴师问罪而胆怯,也没因为那几个扛着照相机的记者就害怕什么。
几名记者进了书房后,刚刚架起机器,苏春华就扬起了手“且慢,都是街面上的事,就别架这个了。你们是哪家报馆的?我与几家报馆的主笔都有交情,大家是朋友,摆弄这些,就不讲交情了吧。”
一名年轻的记者一脸正气的大喊道:“新闻自由,采访自由,乃是神圣不可侵犯之权力,我等都是有良心的新闻人士,不会受你的威胁。不管你认识谁,也别想阻挠我们探求真相的决心。”
他话音没落,苏家老管家已经走进来,给每人递上了一个小小的红包,每个红包内,都包着六元金洋。苏春华则捻髯笑道:“今天老朽生意不错,几位也都沾沾光。苏某若果真是欺世盗名之徒,这些人,又怎么会上赶着把六块大洋送我?”
事实证明,有单纯有良心,是做不成事的,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是大洋而非良心。几位空有良心而无大洋的记者,在大洋攻势面前溃不成军,将相机收起来,不再拍摄,还有人开始在本上记录着津门国手,药到病除,一日之间救治数十人之类的文字。
姜凤芝却不吃这一套,她叉着腰问道:“苏伯父,我们把师弟送来那天,我姐为了求您,脑袋都快磕肿了,图的就是您能妙手回春。可是这人怎么治来治去治成了个踮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你苏三两就不怕砸了招牌?”
苏春华微微一笑,管家又递过一个小小的封包来“这里是库平银二十两,就在你们来之前,有人送到了我的府上。至于谁送的,赵二爷心里应该有个数,谁打的您,这钱就是谁拿的。人家的意思也简单,让您成了踮脚,说是给您长长记性,知道津门的规矩。小老儿是个江湖郎中,不是你们这些人物字号,惹不起那等好汉,就只好按着人家的吩咐办事。您的腿,阴天下雨不疼,走路不受影响,现在走的慢,只要走开了以后,也就可以恢复正常。唯一遗憾,就是左腿比右腿短上三分,这是接骨时的手法,您就算到了泰西的医馆,也没什么办法。错非是今后再遇到这等情形,断后重接,只要是小老儿动手,保证他恢复如初,两腿一般长短。”
他叹了口气“那天我不接您的腿,就是想让您另请高明,津门这地方藏龙卧虎,不知道哪里就有一位骨科圣手在,换个别人,也就没这么多麻烦了。可是苏姑娘宁可当了镯子,也要让我出手,我实在推辞不开。这二十两银子,我分文未动,赵二爷拿去买点好药补身,就当是小老儿的一点心意了。”
姜凤芝气的就要去拉刀,苏寒芝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眼神里也充满了怒火,几个记者小声嘀咕着,觉得这事实际大有新闻可做。可是再想想人家送上的六元钱,做人是要讲良心的,收了钱,怎好还去暴光?
赵冠侯拉住两个女人,又朝苏春华一抱拳“原来如此,那是我误会苏大夫了。您是好手艺,华佗再世,在下佩服。我不怪您,要不是您老出手,可能我现在已经废了,到现在这样,就算不错,可是我要问一句,若是这腿真的再断一次,您真的能保证他复原?”
“赵二爷,若是这一点做不到,老朽就把自己的两条腿赔给您就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赵冠侯起身,也不去拿钱,拉着两个女人向外就走,苏春华见他如此痛快,心里倒是一块石头落地,连忙送出来。等来到院里,赵冠侯朝那些等待治疗的混混一抱拳“几位老少爷们,我这腿不是苏大夫手艺不好,实在是有小人从中作梗,大家别疑心人家的医术。苏大夫说了,只要我这腿断后重接,保证恢复如初,今天就请几位做个见证。”
他边说,边来到苏家门首,猛的坐下去,将左腿放在门槛上,右手抄起一块身旁的青砖,回头问道:“苏大夫,您倒是指一下,到底是哪块骨头差了三分没对上茬,我这也好动手。”
说话之间,手中砖头高高举起,苏春华刚刚一指,他就猛的将砖头朝着自己的左腿猛的砸了下去。
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
一声闷响,伴随的是两个女人的尖叫,甚至分不出谁快谁慢,两个女人差不多同时扑到赵冠侯身上。
“你疯了!”
“你这是干什么啊?哪有自己砸自己的?”
在身后,一声“砰”的响声,一道亮光闪起,随行的记者不愧是新闻界的精英人士,赵冠侯说话时,就有人意识到了有事要发生,三名记者手脚利落的将相机架好,及时抓拍到了这张照片。
既要讲良心,也要抢新闻,苏春华庸医的新闻不能做,就用这混混自残的新闻吧。作为华文报纸,主要销售的对象还是金国人,燕赵之地,自古就羡慕游侠。像是这等任侠使气之徒,很有群众基础,一些读书人,也会将之当做谈资讲述,这一期的报纸,应该不会难卖。
这时,一个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的年轻人正从外面进来,看到那镁光灯闪起,下意识的用袍袖一遮脸,但是随即,来人的注意力,就被赵冠侯吸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