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部队长官,此时已经把江山看做自己囊中之物,落座之后高谈宏论,无非是讨论哪一省富庶,哪一省治安较好,哪一省交通便利,为着日后进驻方便。把天下看做自己盘中餐,只待割取。
赵冠侯与众人谈了一阵,就被袁慰亭叫到一旁,说起了借钱的事。
“退位的诏书,已经拟好了,等过了年,黄龙旗就要落了。法尧禅舜,这无甚话说,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过去这个家是他们当,怎么都好办。我来当家,原本属于完颜家的重担,就落到了我头上。宫里说了,先要支付岁费,这就是四百万。裁南扩北,这一样要钱。打胜仗的各镇兵将,也都需要银子,而大金财源已经枯竭,根本拿不出钱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外债。你这次,就要受点委屈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南北合(上)
借洋债的办法,并不算新鲜,但是这次借债,是以两淮盐利为抵押,确实有损害赵冠侯利益的嫌疑。毕竟他刚刚控制了两淮盐场,收拾了徐宝山,还不等发财,盐利就抵押给了洋人,换谁也难免有想法。
可是要办成此事,赵冠侯的干系很重,袁慰亭也不能让他带着怨气上任,连忙解释道:
“当今天下,虽然南北议和,但是局势,并不能算安稳。云贵一带的蔡锋,虎视眈眈,不可听令于我。江西、安徽、福建、两广,这几个省,我们的力量也不足以制约他们。不管共合也好,总统也好,手里必须要有兵。没有兵,就没有权威可言。所以我们北方,肯定是要招兵,而南方那些民军,肯定要裁撤。”
葛明风起之后,南方扩军的速度,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武汉三镇,居然招兵五协,湖南更是有了若干镇一级的编制。其实际兵力多少未知,但是军饷是按着足额领取的。导致两湖积帑,几为之尽。
袁慰亭上台之后,自然不会允许南方保留这种规模的民军,可是兵易聚难散,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士兵散落民间为匪,则南方再难安定。北方各镇,南征有功,亦需要重金厚币犒赏,否则士兵不能为之服膺,也要生变故。
于民间,要修养生息,重建田园,也需要善加优抚。国际上,庚子赔款以及马关的赔款,也需要照数支付,事实上,袁慰亭正因为承认了这些债务,及之前大金的条约,洋人对他的支持才这么大。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要想恢复拿出这么大一笔数字的使费来,又谈何容易。
欠了这么多外债,路、矿之权,抵押大半,再想借债,抵押物就不好找。两淮向来为重要财政来源,整理盐法,是朝廷无钱之下,想的最后一招救命绝技,袁慰亭把脑筋动到盐上,也不足为怪。
赵冠侯倒是没有生气,笑道:“姐夫,你也不容易啊。金国这么个烂摊子,放到谁肩膀上,挑起来都很吃力。能够维持局面已经很难,更何况,还要把烂摊子建设好,这就更难了。”
“也只有你,明白我的苦衷。这个烂摊子,不治还不行。别人都只看到我当家,没人看到我的辛苦。稍有不满,就会找我这个当家的闹,说我没给他们安置好,这就是当家人的难为之处。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委屈挨骂,就是家常便饭,做的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成了过错,这就是代价。五十万镑,听上去不少,折合白银四百万出头,可是先扣利息,到手就没这么多。光是给岁费,就要用去两百万。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开销,这笔钱能够用就好。不过洋债是重利,洋人银行都抢着放。简森为了你,把比利时的家当都卖了,你也要对的起她,把这个贷款办成,也算是对她的报答吧。再说两淮是你打下来的,盐关上派你自己的人,和她的办事员合作,比起别的银行要方便。”
“我尽力而为,过年不欠饥荒,等过完了年,我立刻就去谈这件事。”赵冠侯心知,袁慰亭嘴上虽然敷衍的好,实际却是与事实颇有出入,现在借洋债,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好借。
扬基的局势变的日趋紧张,战争几乎不可避免,泰西的银行,都在紧缩银根,控制放贷。保证手头有充足的现金,应付因为战争可能导致的市场变化,同时也为了发战争财,做资金储备。
是以市面上,想要调拨头寸,不那么容易。松江股票风波之后,大金本土的财政又濒临破产,筹款艰难。眼下借贷,一如订立城下之盟,条件上,不可能像之前大金时代借债那么宽松。可如果新正府甫一成立,就以极为苛刻的条件贷款,又势必落人口实,成为南方攻击的一个借口。
袁慰亭这次找自己,就是希望能用自己与简森的关系,把这笔债务谈下来,而条件上,自然不能过于苛刻。抵押物,又是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两淮盐余。这是自己部队打下来的地盘,袁慰亭公开收回去,很难服众,在内部是没办法说的。交给自己,显然又不甘心,通过这种手段,算的上一石二鸟。
他也担心赵冠侯因此有其他想法,复又安抚。“正如我方才所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恢复秩序,确保市面不至于太坏。新正府一成立,那些旗下大爷们的旗饷,首先就没有了。其次,旗田,也要收回。这些人的去处,就很成问题。他们一旦生出变故,就需要派兵来弹压秩序,我们北方,必须要扩充部队。你这次部队接收了不少俘虏,山东原有一镇又一协的编制不变,我再给你一个省镇的编制,陆军里再给你一个步兵协,你看怎么样?”
袁慰亭对赵冠侯最大的忌惮,还是出在他这次出兵,接收俘虏太多上。大批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兵,被他吸收进来,使第五镇的体量空前庞大。这些部队只要进行武装,稍微做一番集训,就能拉出去当战兵用。以山东的财富,加上这些部队的力量,足以成为一个新生的军事团体,与袁慰亭分庭抗礼。
何况赵冠侯与旗人和洋人的关系都比较密切,如果现在旗人宗室、泰西列强出来支持他,以山东的兵力,再加上这些外援的影响,说不定政局就会变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袁系之中,赵冠侯的力量最强,虽然两人关系远比其他人为近,袁慰亭也要予以裁抑,以维持自己体系内的平衡。赵冠侯对此已有准备,发财发的多,必然就要考虑着别人眼红,而袁慰亭提出的要求,也不算太过分。
他先是表示了一番感激,随后又说道:“旗人的安置上,等到年后,我们慢慢想办法。按卑职的想法,可以从山东上船,把他们送回关外,那是他们起家的地方。关外开发,人力最重,无人则万事不可谈。现在关外已经比当初有了很大改观,这与每年山东运去的人大有关系。这些旗下大爷,虽然不大会劳作,但是事态逼迫之下,总有一部分人愿意去求条生路。再有,就是我山东想办法解决一部分,谁让十格格是他们的靠山来着。”
袁慰亭有一句话,没有办法放在桌面上,就是宗室的巨额资产,大多流入了山东,成了旗人基金。这笔钱由于是存在山东正元,跟赵冠侯自己的钱没有区别。他安排旗人,也是袁氏体系内的公议。
见他自己开口,袁慰亭就省了口舌。“你有这铺排很好,不过天下事,未必就能顺你心思。咱们还是见事行事为好,那些旗人最难打交道,比起洋人来更不讲理,将来有的你头疼。这回新正府组阁,我本来想把你调动到京里。可是山东离了你,就像船没了舵手,怕是不成。再者,你的年纪也还太轻,如果贸然任一个部职,不但下面的人不服气,你自己也压不住他们,还不如在山东来的舒心。我给你在陆军部留个次长的位子,等到年岁够了,就给你补上部长。新正府,要开国会,我给山东留五十个议员席位,你安排你的人进来。有这么多议员在国会里为你说话,你就不会吃亏。”
他指了指那干高谈阔论的武官“他们论才干,论战功,皆不能和你相比。论起亲厚,就更不必说。但是有的时候,家中关系最近的人,反倒是吃亏最多。一家之主,往往要拿自己的亲人开刀,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
“大总统何出此言,按金国的说法,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身为下属,服从命令是天职,您的命令,卑职不敢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你这就是怨言。你我之间,不要叫的那么生份,我不管是大总统,还是其他什么位置。你永远是我的兄弟,我永远是你的姐夫,走,回去准备开饭。”
酒席上,段香岩说起京里的情形,虽然眼下还在飘着黄龙旗,但已经有不少地方上的人,来到京城里奔走结交。这些人或是地方士绅,或是些世家子弟。于新政一无所知,但是可以感觉到,快要改朝换代,投奔新贵,谋求退路。这也是大族名门多年以来的自保之道。
另外一批客人,就是各省的实权人物。各省葛明军纷起,一部分督抚改弦易帜,自总督变为都督,割去辫子,即成葛明元勋,共合功臣。可也有一部分督抚弃印而走,藏身于租界。现在南北战事平和,这些人就想着疏通关节,重获起用,为自己谋个前程。
这些人身上都带着不少钱,到了京城,就住进八大胡同里,不是宴客,就是牌局,想办法讨好新贵。像段香岩,最近在八大胡同打牌,就赢了将近一万元。连带睡姑娘的局帐,也一并有人开销,不用自己花钱。袁系干将里,有此待遇者不在少数,提起来,自然都是得意无比。
袁慰亭听了之后冷哼一声
“可惜,来的都是这些旧派的人物,新派的人,来的还是太少了。葛明党,还在坚持要我南下就职,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孟思远夫妻与袁慰亭的交涉,办的不算太顺利,只是成功释放了孙帝象的善意,但是对于恢复南北和平意义不大。孙帝象同意让出临时大总统一职,但要求是,国都改在江宁。
从公开层面看,江宁既不属南,也不属北,算是北洋和兴中会力量都太强的地方,且有南方运河之利,选在江宁建都,也是个极为公道的建议。可是袁慰亭并不糊涂,一旦国都选在江宁,自己与北方的联系就要减弱,这些骄兵悍将一旦不为自己所制,那么这总统坐的也不安稳。
如果从他嘴里说出拒不到职,未来就要自己承担这个责任,他这一问,等于是把包袱甩给了一干部下,听他们是一个什么看法。
唐仪绍脸色变的有些尴尬,归根到底,江宁就职这事,是他答应的孙帝象,现在事有变化,他最难做人。连忙道:
“容翁……学生认为,江宁建都,不失为一个上上之选。京城被女真人盘踞多年,暮气已深。方方面面,都摆脱不开女真人的痕迹,并不适合一个新生政权。而且让南方的人到京里做官,有使人为质的嫌疑,对于未来我们的合作有很坏的影响。依学生之间,不如就依他们所说,把国都设在江宁……”
“我不同意。”段芝泉接过话来“江宁,是洪杨建都之处,首先就不吉利。再者当年曾九帅破江宁,三日不封刀,士兵大肆屠戮,城市元气已丧,不是当年的江宁可比,在那里建都,我看不会长久。”
赵冠侯示意曹仲昆说话,曹仲昆却张口结舌,不知道说什么,半晌以后,才挤出一句“江宁不好……我们北洋兵都是北方人,去那吃不惯……”
袁慰亭哈哈笑道:“仲昆说话最实在。吃不惯这句话,听上去有点粗鄙,实际,就是这么一回事。人以食为天,连吃东西都吃不舒服,其他的事,就更不必说了。我是河南人,吃不惯江宁的饭菜,下面当兵的,我想跟我是一样的。三军连饮食都照顾不到,又何谈其他?”
唐仪绍听出他话里的婉拒之意,自己的辩解之词,就不能说,否则怕是要落一个葛明党同谋的嫌疑。袁慰亭又道:“可是,我们总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一个办法。南方的特使,又要来京里游说我,眼看过了年,金帝就要退位。我如果再恋栈不去,破坏和谈的罪名,就会加诸在我的身上,各国公使那里的态度,却也要考虑。”
赵冠侯笑道:“大人不必急在一时,事缓则圆,总是要年后才能交涉,到时候,或许就有办法也不一定。”
梁士怡也道:“冠侯这话说的好。这件事,不必急在这一时,慢慢想,总能想出来办法。倒是其他的事,我们要抓紧议,等到年后,那边一明发诏书,我们这里,就要有个章程跟上。我想,第一就是财政上,我们要有个新局面,过去大金的龙洋,铜子,要逐步收回,纸币彻底作废。总不能共合正府,用着承沣头像的票子。我们得发行新币,把咱们大总统的头像印上去。”
袁慰亭摇着头,连说着不可,自己这个临时大总统,总归还是临时的,谁知道以后有没有变化。总不能换一个总统,就换一种货币。梁士怡则举了阿尔比昂的例子,虽然换了总统,但是票子上印前代总统的头像并无干系,只要功绩足够,就没人能说闲话。
赵冠侯则趁着机会,悄悄一拉曹、李二人,把他们叫到一边“二位哥哥,老帅的意思,你们听懂了吧?现在铸币,定职,那都不是咱该操心的事,我们也管不了。咱就做好自己的本分,你们要是替老帅了结了心愿,让他不用去南方就职,二位哥哥的前程,还怕没保障么?”
第五百一十四章 南北合(下)
热气腾腾的紫铜火锅内,肉汤翻滚,散发出浓浓的香气,肥瘦适中的羊肉片,在锅内一涮,随即捞出,放到盛满酱料的碗中蘸了,就着地道的二锅头,正是冬令时节,佐餐的佳肴。
侯兴颇有些忐忑的看着赵冠侯“哥……你,你还能吃这个?你都侯爷了,在家里不知道吃什么上方玉食,估计顿顿饭没有二十个菜不张嘴。到了家,我就能给你弄点这个……这,这还是兄弟没能耐。”
侯兴靠着赵冠侯的关系,已经坐到了津门巡警南段的一个分局长,于津门地面,已经从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成了爷字号的人物。但是在赵冠侯面前,依旧胆怯,随着自己位置的提高,对于这位兄长,反倒是越发的恐惧。
只有他进入这个圈子内,他才知道,赵冠侯的力量是何等的可怕。即使是最为头疼的洋人案件,只要是有赵冠侯为自己写一封信,发一个电报,领事馆方面就会给自己面子,尽量争取出一个可以交代下去的处理方案。
靠这个关系,他侯兴在津门地面,甚至有了个不怕洋人侯铁头的美名,实际上,只有侯兴自己知道,离开自己这位兄长的面子,洋人又怎么肯卖人情?
乃至于遇到难以解决的大案之时,也是一份电报求援,或以指导,或派人亲至,问题必能迎刃而解。正是靠着这份交情和关系,他侯兴才能坐稳分局长的位置,就连巡警南段的局长,见了他都要给他点烟。
侯兴现在住的,已经是一处颇为气派的四合院,娶了一个殷实人家的闺女,那女人家里是开粮行,很有些嫁妆。若是在小鞋坊做混混时,打死也不敢想,能娶到这样的女人。
因为这些,他自觉亏欠赵冠侯太多,粉身碎骨,万难以报。赵冠侯倒是很随意“这就很好,这不爱吃,还吃什么?想当初咱哥们在小鞋坊的时候,吃顿捞面条就算是改善生活,人不能忘本,有今天这日子,就得念佛了。能吃上涮肉,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赶紧坐下,一块吃。家里怎么样?咱的老弟兄混的怎么样,有什么难处,跟我这说,我尽量给你办。”
侯兴摇摇头“二哥帮忙的地方已经很多,可是不敢说有什么难处,弟兄们都混的不错。就像二哥说的,不管怎么样,也比当初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强太多了。大部分都在衙门里补了警查名字,就算混街面的,现在都是个脚行头,没人敢惹,吃饭不成问题。”
“那就好。咱们出来混事,最终图的,就是过上能吃饱饭,能吃上肉的日子,到了这一步,就算是混出来了。可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娶的新媳妇,念过洋书,家里也算殷实,听说开支很大,你养她养的起么?”
这话说在侯兴的软肋,他尴尬的一笑“准是二兰子嘴快,跟你说的,她打小就这毛病,你别理她。她嫂子也不是毫无节制,就是手比较松,我……我好歹也是分局长,也还能供的起。”
赵冠侯笑道:“也别光说供的起,总要是家里有钱,男人才硬气。她嫁你时,带了不少嫁妆,争论起来,总说自己是使自己的钱,这也不成话。这样吧,我给你指条发财的路子走。”
他小声说了几句,侯兴脸色大变,差点摔在地上。“抢银号……这……这警查带头抢银号,不没了王法了?”
“闹什么,京城里,第三镇还是官军呢,不照样放枪抢商号。津门没有驻军,如果动手的话,就是张镇方的卫队。那帮人跟津门没有渊源,手底下没轻没重,不知道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来。我跟大总统面前据理力争,费了半天的劲,才同意由警查出面,代替军队放抢。你们好歹都是本乡本土,手底下有分寸,只拿钱,不要命,也不至于祸害女人。这事,是个发财的买卖,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