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她们母子,还指斥至尊。一番挑拨,声情并茂,玄宗听罢,龙颜大怒,立即召集宰相,打算把几个儿子废掉。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以“太子天下本”为由坚决反对,此事一时被搁置。张九龄被罢免之后,武惠妃与其党羽抓住有利时机,开始了紧张的谋划。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周子谅事件刚刚过后,武惠妃就策划导演了一场夺宫之变。这一场骗局,既骗了太子,又蒙了皇帝。
武惠妃为了坐实太子瑛谋反,派人欺骗太子说:“宫中有贼,请介以入。”也就是要他武装入宫。同时得到消息的还有鄂王瑶与光王琚。太子瑛等只能答应下来。武惠妃得知太子应承之后,就直接找到玄宗报告说:“太子与二王谋反,已全副武装准备入宫了。”玄宗闻知,十分警觉,立即派宦官亲往侦察,回来的人报告说,惠妃所言属实。这样一来,玄宗就无法坐视不管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武惠妃召太子与二王入宫一事表示怀疑。他认为,太子瑛等人与武惠妃之间矛盾激化,相互之间猜忌已久,太子瑛听从她的召唤答应立即全副武装入宫的事不太合乎常理。)但玄宗仍然是找来宰相商议,谋划解决方案。宰相李林甫仍然老调重弹:“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应该参与。”李林甫此番讲话,不再是退朝后找人转达给皇上,而是以首席宰相身份直接向皇帝奏禀。把太子废立说成是皇帝的“家事”,是耍滑头的一种惯用手法,这实际上是坚决拥护皇帝行使最终的裁决权,给皇帝决断以无条件的支持。在宰相的这一态度下,玄宗终于下定决心,将太子瑛与鄂王瑶、光王琚废为庶人。
废太子瑛等三人为庶人的制书是在宫中由宦官奉命宣布的,玄宗似乎要表示此事确乎是他的家事,所以不必到朝廷上去宣布。不久,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三人又被赐死于京师之城东驿。一日之中三位皇子被送上茫茫黄泉路,使朝野上下大为震惊。这在史书上被称为“三庶之祸”。
开元二十五年的大半年中,玄宗并没有对太子人选轻率地做出决定。十二月武惠妃死后,他仍然没有轻易地下定决心,内心仍在诸皇子间反复权衡着。
继承人不能最终确定,使玄宗大伤脑筋,寝食不安,茶饭无味。这一切被他的心腹宦官高力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高力士久历政治风云,极富政治经验,且深谙玄宗心思。借伴驾之机,他瞅准机会对皇上近来寝食不安表示了自己的关心。玄宗无意在自己的亲信内侍面前掩饰内心的焦虑,况且也需要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一些信息,听他来问,也就敞开心扉。玄宗反问道:“汝,我家老奴,岂不能揣知我的心意!”高力士也不回避,直入正题:“得非以郎君未定邪?”玄宗点头承认。高力士又道:“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一副十分关心的神情,且称玄宗为“大家”,称皇太子为“郎君”,乃是宫中家奴对皇帝和皇太子的称呼。这番话不显山不露水,却很清楚地表达了高力士对事态的冷静分析和态度。“推长而立”,正是玄宗多日来想得最多的一个环节,现在从高力士口中讲出,自然大大地符合他的心思,于是下定决心,于开元二十六年(738)选定了皇三子忠王玙。这就是后来的肃宗李亨。
赐号太真,皇帝新宠自从确定了新的继承人后,玄宗就不再为皇位的正常延续问题寝食不安,内心的精神负担一下子卸去,心情也大有好转。不久以后,倾国倾城的杨玉环被他发现,演绎出一幕令后世艳称的爱情悲喜剧。玄宗不顾一切,使原为寿王妃的杨玉环先入道观,号“太真”,继而又纳为贵妃,成为自己名正言顺的妃子,玄宗另外给儿子寿王纳娶了韦氏之女为妃。杨玉环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自从选在君王之侧,“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不久,杨贵妃在宫内的礼遇就明刻《古杂剧》之《秋夜梧桐雨》插图。击鼓者玄宗,舞者杨贵妃
与当年的武惠妃相等,虽然仍然是皇贵妃的名号,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不过,玄宗仍不曾给她荣册皇后的名号。由此说来,玄宗在杨贵妃新承恩泽之时,既可以“春寒赐浴华清池”,又可以“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但对于女色的宠幸仍然不曾到紊乱政治秩序的程度,他只是在生活上、情感上纵情地放荡,却不曾拿政治开玩笑。白居易《长恨歌》里所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是实情,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却是未必。
玄宗在确立李亨为皇位继承人之后,又找到一位可人的姿色冠代的妃子相伴,内心的放松与舒适是不言而喻的。开元时期(713~741)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与调整,似乎也使玄宗感到莫大的满足。国势的富强,海内升平的景象,令他开始陶醉于煌煌帝业的巨大成就感之中。强壮的身体、旺盛的精力,则使玄宗对自己的生命同样充满了自信,因此,他一旦步出了一日废弃三子的阴暗低谷,就再一次显现出盛唐天子的自得与自信。
华清池旧影(1904年)
也许正是此刻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使玄宗有些不知收敛。他纵情享乐,随意赏赐,视金钱如粪土,大量的民脂民膏、国库收入被浪费。为了适应他每年冬天前往临潼骊山温泉宫的需要,天宝三载(744)十二月,特地从新丰、万年两县分出一个会昌县(位于今陕西临潼),以利于安置百司衙署及王公大臣的府邸。天宝六载(747),温泉宫经过扩建被命名为华清宫。他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常常在那里驻扎一个冬季才还宫。每逢偕杨贵妃来此沐浴温汤,王公大臣都会随行,华清宫侧,修起了类似长安城中的十王宅、百孙院,会昌县内更是府邸相连。前往骊山的路上,仪仗整肃,旗帜鲜明。据说,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因有才貌,均承恩泽。像虢国夫人平明骑马入宫门,淡扫娥眉朝至尊,煞是惊艳。她们每扈从到华清宫,更是各为一队,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花枝招展,远远望去,如同盛开的百花一样艳丽。
唐《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由于玄宗的放纵与奢靡,上层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享乐、豪侈的风尚。就拿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来说,她们的府邸富丽堂皇,比拟宫掖,车马随从之打扮光鲜,在京邑内成为一景。每构建一处厅堂,就要花费上千万贯,若见有规格制度超过自己的,就马上拆掉重建。由此而言,在开元天宝盛世之下,仅仅从社会消费的状况来考虑,就已能洞悉社会中隐含着的巨大危机,但这一点,玄宗根本没有察觉到。禄山发迹
安禄山是胡人出身,自小生活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母亲阿史德,是突厥中的巫婆,相传她向战神轧荦山祈祷,神应而得子。因为母亲后来嫁给胡将军安延偃,安家在开元(713)初归顺了唐朝,才取名为安禄山。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这是在玄宗时期一个守边大将最为迅速的发迹之路。安禄山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发迹呢?
玄宗朝在东北边疆的心腹大患是奚、契丹“两蕃”,由于大唐帝国在西北实行进攻的态势,在东北实行防守,如何有效抵御“两蕃”的肆扰是玄宗对范阳、平卢节度使寄予的无限期望。安禄山为了赢得玄宗的信赖,不惜多次设宴诱骗契丹,酒中加了麻醉用的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契丹头人昏醉之际将其杀死,首级送往京师献捷,尸体埋到坑中。他的“杰出功绩”被玄宗视为可以保障北方边疆安全的“万里长城”。再有就是贿赂朝廷官员,攀附宰相,在众人的推美赞誉中营造个人发迹的环境。另外就是利用进京城朝见皇帝的机会,极力赢得皇帝的欢心。
清人绘安禄山(后)与杨国忠(前)像安禄山进京觐见皇帝,装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很肉麻地对玄宗说:“臣生蕃戎,得到陛下的宠荣,没有什么才能可以报答圣恩,愿以死报效陛下。”玄宗听了,很是喜欢。
安禄山个子很高,貌白体肥,体重曾经达到350斤,不能自己穿衣服,乘马需要专门测试马的负重。玄宗见他这个样子,就好奇地问:“你腹中何物之有,怎么会这么大呢?”安禄山答:“没有什么,只有对陛下的一颗赤心!”一句话,赢得了玄宗的欢心,对于臣下尤其是这样一个胡将向他表达赤胆忠心,玄宗是很满足的。
明刻《元曲选》插图:安禄山反叛兵戈举
每当有人向他提及安禄山的不是,玄宗就不高兴。即使他信任的宰相杨国忠和皇太子劝他不要对安禄山如此宠信,玄宗也不放在心上。那些提醒他安禄山会造反的人,玄宗甚至就将他们送到安禄山那里处理。到了后来,安禄山已经起兵叛乱,玄宗还坚持把认为安禄山会反的人押往范阳。
李隆基个人小档案
李隆基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隆基出生: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
属相:鸡卒年:上元三年(762)
享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陵寝:泰陵
父亲:睿宗李旦母亲:昭成顺圣皇后窦氏
皇后:王皇后,后废子女:30子,29女
继位人:儿子肃宗李亨最得意:开创开元盛世
最失意:迁居太极宫最不幸:逃离长安躲避战乱
最痛心:缢杀杨贵妃而不能救最擅长:音律、书法、骑射、历象之学
肃宗李亨 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
唐肃宗李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他迎还了避乱出逃的父亲玄宗,又和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味的一幕。
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在他个人的政治历程中,平静的皇子生活与动荡的太子生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平之世的皇子与纷乱之世皇帝的身份,也形成了强烈反差。安史之乱的混乱政局,给他个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组织平叛,收复两京、消灭叛军;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的太上皇玄宗的关系。他最后壮志难酬,平叛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出生与成长
睿宗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肃宗李亨出生在东宫之别殿,初名嗣升,后来多次改名。李亨的名字是在天宝三载(744)新取的,以后就再也没有改动,因此习惯上把他称为李亨。
他的母亲杨氏出身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杨家,为关陇地区名门望族。杨氏曾祖父杨士达在隋代任门下省纳言(宰相),父亲杨知庆以祖荫为官。值得一提者,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若从武则天的母亲这里算起来,杨氏要比李隆基高了一辈,这种不同班辈之间的婚姻关系在李唐皇室中并不稀奇。
景云元年(710)八月与杨氏成婚前几天,李隆基刚被册立为太子。不久,杨氏怀孕,生儿育女本来是人之常情,天之大伦。可是由于此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关系紧张,他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历史上借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因宠爱貌美的昭训云氏,被母亲独孤皇后认为难以隆兴基业,结果被废;太宗时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因特别宠爱一位太常乐人,招致太宗皇帝大怒,也终被废黜。正由于这种原因,李隆基内心焦虑,便让属下秘密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将这一小生命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
李亨出生以后,没有能够与生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因为杨氏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则是后来做了玄宗皇后的王氏。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正妻)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优越得多。此时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养,杨氏自觉班次在王妃之下,不敢独享为人母的喜悦。王氏便把李亨接到自己身边,对他百倍呵护,极为疼爱,“慈甚所生”。
开元三年(715)正月,李亨的次兄李嗣谦(即李瑛)被册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李亨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各设副使,他所任职事只系遥领,并不出阁就职,从此,唐朝始开诸王遥领节度使之例。这一年,李亨才6岁。李亨初明世事,就已显得与众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英姿卓然。史书上说他:“聪明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更难能可贵者,李亨“仁爱英悟,得之天然”,他没有放纵过人的天赋,也没有锋芒毕露,从不让人感到他有什么威胁。开元初的十几年,李亨只是很安静地在宫中读书。玄宗特意为诸王子选派了师傅教其学业,李亨有幸以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为侍读,他的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
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玄宗于泰山行封禅大典。归来后,他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玄宗把业已长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担任监院使,负责管理诸王的日常活动。李亨在以忠王身份居于十王宅中时,已是英姿翩翩的15岁少年。
肃宗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13年,直到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被立为皇太子。这是太子瑛被废以后,玄宗经过斟酌做出的决定。
立李亨为皇太子的制书是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三日颁布的,举行册礼是在七月二日。韦氏也在七月十二日被册为太子妃。
从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在开元末年之后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成为对太子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
在李林甫与太子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玄宗的内心世界是颇值得探秘的。玄宗几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宰相李林甫对太子李亨的轮番冲击,这说明,他也是不情愿看到太子李亨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对于李亨来说,成长在一个太平盛世,充当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很难说是什么幸事。也许,在李亨的心里,会不时泛起几丝淡淡的悲哀。不过,在开元天宝之交的七八个年头,身为皇太子的李亨尽管心情会有些抑郁,这却是他此后一生政治生活道路上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这期间,来自宰相李林甫方面的种种打击还没有能严重到危及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廷之上对册立皇太子之事也暂时减少了议论与猜测。玄宗对于在十王宅中成长起来的皇三子李亨的政治资本颇为知悉,因此对他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玄宗也不愿再如当年一日废弃三子那样剥夺李亨的继承权。至少在天宝四载(745)年底之前,李亨伴着大唐帝国的辉煌度过了一段颇为难得的好时光。
天宝五载(746),对于太子李亨来说,真可谓多灾多难的年头。这一年,太子亨相对安宁的生活被打破,从此,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以往的平静与安谧已是不可复求了。
初次离婚天宝五载(746)正月,尝任忠王友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兼领河西节度使,从驻地来到京师长安,向玄宗进胡腾舞铜像
献对吐蕃作战中的战利品,并与太子亨之间互有往来。皇甫惟明向玄宗明确表达了应当将李林甫撤职的态度,又大加赞誉韦坚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