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信心欢喜心闻法,即是精进度;心不散于其它地方而专心谛听上师的教言,即
是静虑度;提出疑问,遣除怀疑,断除一切增益,即是智慧度。闻法者都应当具
足六波罗蜜多。

    三.依止其它威仪者:如《毗奈耶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
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云:“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
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如此说,应断除一切不恭敬的威仪。

    二者、所讲法之次第即暇满难得之引导分四:思维本性闲暇,思维持法圆满,
思维难得之喻,思维数目差别。

    一.思维本性闲暇者:总的来说,没有生在八无暇之处,有空闲修持正法,
称为闲暇。无暇即是八无暇处,如云:“地狱饿鬼及傍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
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

    一、如果生在地狱中,则日日夜夜感受寒热的痛苦,所以无有空闲修法;二、
如果生于饿鬼,则恒时感受饥渴的痛苦,所以无有空闲修法;三、如果生于傍生,
则感受役使和相互损害的痛苦,所以无有空闲修法;四、如果生于长寿天,则在
无有意念、无想之中虚度光阴而无有空闲修法;五、如果生在边鄙地方,则无有
佛法,所以无有空闲修法;六、如果生于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的持邪见者,则自
相续被邪见染污,所以无有空闲修法;七、如果生于暗劫,则连三宝的名号也听
闻不到,不了知善恶,所以无有空闲修法;八、如果生为喑哑,则意识无法调顺,
所以无有空闲修法。    

    八无暇中三恶趣中的众生恒时不断感受各自往昔所造恶业的果报所引发的寒
热饥渴等痛苦,所以无有空闲修法。所谓边鄙地者:据说罗卡查族等共有三十二
种边地。他们的宗教以损害为正法,并把杀生看作为善业。那些边鄙地的野蛮人,
虽然形象似人,但是意识不调顺,所以不能转入正法方面。又有随行娶母为妻等
由祖辈传下的恶习陋规,违背如法行为,并且对于杀生狩猎等造不善业的方法极
为擅长。一生中唯有造恶业,多数死后立即堕于恶趣,所以是无暇之处。

    所谓长寿天者即是无想天。认为无有任何善恶之念的禅定是解脱,修持无想
禅定后生于无想天,在禅定中安住数大劫,如果引业穷尽后,将以邪见的因转生
恶趣,所以无有空闲修法。

    邪见者:总的来说,除佛法以外的外道邪见者或常断见者,这些人自己的相
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生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空闲修持正法。但在藏地邬
金第二佛曾嘱咐护地母十二尊守护西藏,因此外道不能进入,如果是对真实正法
和上师起邪见、类似外道种性的那些人,也没有空闲如理修持正法。例如:善星
比丘虽然二十五年期间承待世尊,但是对佛没有一点信心,唯生邪见,所以最后
在花园中堕为饿鬼。

    佛不出世者:即是转生于无佛出世的暗劫中。如果生于佛未出世的空劫,则
连三宝的名声也听不到,远离正法的光明,所以也是无暇之处。

喑哑者:如果生为喑哑,则自相续无法调顺,所以不能进行任何闻法、讲法、修
法。所谓喑哑总的来说是指语言喑哑,也就是指不具足知言解义这一人的法相的
人,所以是无暇之处。因为意根喑哑非常愚痴,所以不能领悟正法的含义,也是
无暇之处。

二.思维别法圆满分二: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

    (一)五种自圆满者:如龙树菩萨说:“得人生中根具足,业际无倒信佛
法。”一、如果没有获得人身,则不能值遇佛法,而如今已得暇满人身,所以所
依圆满;二、如果生在无有正法的边鄙地,则不能值遇正法,而如今生在佛教兴
盛的中土,所以环境圆满;三、如果不具足诸根,则将成为修法的障碍,而如今
无有这类过患,所以根德圆满;四、如果业际颠倒,则经常行不善业,违背正法,
而如今对善法生起信解,所以意乐圆满;五、如果对信心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
则意识不能趋入正法,而如今自心已趋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这五种圆满是观
待自己方面应该具足的,因此称为五种自圆满。

    也就是说:(所依圆满)要想修持真实正法,必定需要获得人身。如果没有
获得人身,虽然三恶趣中最好的是傍生,但是现在人间形色美妙、价值昂贵的傍
生等,无论被认为多么好的,你对它说:“现在如果你念诵一遍‘嗡嘛尼叭美吽’
(观音心咒),便可成佛。”但是它既不懂心咒的词句,也不了知意义,更不会
讲话,甚至现在冻死,也只能低头忍受,而不知道想一点其它方法。如果是一个
人,无论多么懦弱,起码他也知道去岩洞或树下捡柴生火、烤火取暖。但是对于
傍生却连这种本能也没有,更何况说思维修法呢?天人等虽然身体极为善妙,但
是却不能成为具相别解脱戒的法器,所以其相续不具有获得圆满佛法的机缘。

    (环境圆满)所谓中土可分为:地界中土和佛法中土。地界中土:总的来说,
南瞻部洲中央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地方,据说空劫也不会毁灭,远离四
大的损害,犹如空中悬桶一样,中央有菩提树严饰。以金刚座为中心的圣地(印
度)诸城市,称为地界的中土。

所谓佛法中土是指佛教正法所存在的地方。无有佛法存在的地方称为边地。因此,
从以前佛出世以来到佛法存在之时,印度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但是据
说现在印度金刚座已被外道所占,没有佛教,所以已成无有正法的边地了。此西
藏雪域,从前佛出世的时候,没有很多人类,并且佛教也未得以弘扬,所以称为
边鄙藏地。后来人类众生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圣者化身的国王。拉托托日年赞
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降落到王宫上,这是正法的开端。根据当
时授记所说,再过五个朝代以后会有人了知经中含义。至大悲圣尊(观音菩萨)
化现国王形象,即法王松赞干布。当时国王松赞干布派遣译师土弥桑布扎到印度
学习声明、文字等,结束了西藏没有文字的历史,开创了文字,并把二十一种观
自在经续及玄秘神物等翻译成藏语。依靠法王的众多神变以及大臣嘎尔东赞的种
种护国方便,迎娶汉地及尼泊尔的两位公主为王妃。(两国国王赠送她们的)佛
陀的代表两尊释迦牟尼佛身像许多三宝所依被迎请到西藏,并且修建了以拉萨大
昭寺为主的镇肢寺和镇节寺等许多寺庙,开创了正法。到了第五朝代天子赤松德
赞时期,迎请了三地无与伦比、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师等一百零八位班智
达,建造了桑耶不变自成大殿等身所依的寺庙;大译师贝洛扎那等一百零八位译
师学习翻译,翻译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所有经续论为主的语所依;预试七人出
家创立了僧团为意所依。当时佛教非常兴盛,犹如阳光普照大地。留传至今虽然
经历了一系列的兴衰,但实际上如来的教法与证法从未毁灭,所以西藏是佛法兴
盛的中土。

    (根德圆满)如果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为出家持戒的法器,并
且因为没有亲见恭敬对境所依如来的身像等或者阅读、听闻、思维的对境经典如
意宝的缘份,所以不能成为真实的法器。

    (意乐圆满)所谓业际颠倒:生于猎人、妓女等的种族,从小就趋入了业际
颠倒之道。但实际上三门所做的违背正法的行为都属于业际颠倒。所以(我们)
虽然起初没有生于这样的种姓,但将来也很容易产生业际颠倒,因此必须精勤使
自相续不违背正法。

    (信心圆满)如果对信心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而对其它世间大力天龙等
或外道教派无论生起怎样的信心,也不能从轮回和恶趣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
真实了知如来的教法和证法的道理,并因此而生起坚定不移信心的正信者,才是
真正无谬的法器,这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

    (二)五种他圆满者:如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
故心悲愍。”如果没有生在佛出世的光明劫,那么正法的名字也没有。而今值遇
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虽然佛出世,如果没有宣讲正法,也无
有利益,而今佛已三转法轮,所以为佛教正法圆满。虽然佛已宣讲正法,但若佛
教隐没,也无有利益。而今佛法住世(存在世间)还未满期,所以为时间圆满。
虽然佛法住世,但如果未入佛门将无有利益。而今已入佛门,所以为自之缘份圆
满。虽然已入佛门,如果顺缘善知识没有摄受,也不能了知法性。而今善知识已
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这五种圆满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因此称为五种
他圆满。

    即三有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的劫称为明劫,
没有佛出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
暗劫,然后在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劫佛出世,随后又有一百边鄙劫,然后在具贤
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之后有五百暗劫,后在见喜劫中有八万佛出世,出现
七百暗劫,然后在具喜劫中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出现。在此劫没有形成之前,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
通观察这是什么原因,得知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故说:“如今此劫是贤妙
之劫。”所以把劫的名字取为贤劫。从人寿八万岁的时候拘留逊佛出世,到最后
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到此世界南瞻部洲的中央(印度)金刚
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转法轮,所以是光明劫。此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随后
在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随后有一万恶种劫。这样暗劫和明劫交替出现。如果
遇到暗劫,连三宝的名号也没有。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教,除少数时外是没有
的。如邬金莲花生大师说:“以前最初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泛宣扬
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出现密法,将来千万劫过后华严劫时,与现在的
我相同的文殊师利佛出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这三劫的众生可堪为密法法器
的缘故,其它任何时候都无有密法,因为众生不能堪为密法法器的缘故。”而如
今此贤劫中人的寿命一百岁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是光明劫。

    虽然佛出世,但如果遇到佛不说法而住于平等定中,则虽然佛已出世,也没
有佛教正法的光明,所以和佛未出世没有差别。譬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
是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之后于七
七四十九天中未说法,因此梵天帝释天请求世尊转法轮。不仅如此,如果持教的
高僧大德们也没有传讲正法,那么很难直接利益众生。例如:印度的美德嘉那尊
者为了救度转生在孤独地狱的母亲,在前往西藏的途中,因他的译师去逝而漂泊
在康区,因语言不通,所以以牧羊维生,最终未能广泛利益众生而圆寂。后来阿
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感慨万分:“呜呼!你们西藏人福德太浅薄了。在
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没有一个能超过美德嘉那尊者的。”边说边合掌流
泪。而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转三次法轮,为适应所化的众生的根机而示现不可思
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如果圣教住世期圆满正法已隐没,那么和暗劫没有区别。
前佛的圣教已圆满,后佛的圣教还未出现,期间称为圣教空世。除了有因缘福德
的刹土中有独觉出世外,无有讲法、闻法、修行。就如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
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名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行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
百年,唯持形相期为五百年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
了,虽已是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等五浊炽盛的时期,但教法与证法还
没有隐没尚存于世,所以也具足圣教正法圆满。

    圣教虽然住世,但如果自己没有趣入佛门,则自相续不能得到教法和证法。
例如:太阳出现在世间但对盲人无有少许利害,或者到了海边而自己不饮水,不
能解除干渴一样。如果入佛门是为了熄灭今生的病魔或者害怕来世恶趣的痛苦,
那么虽然入了佛教法也只能称为救怖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另外,仅仅为
了追求今生的衣食等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安乐果报,虽然入了佛教,只能称为善
愿之法(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如果是因知晓一切轮回无有实义,为求解脱而
趣入佛门,这样才能称为入道者或入佛法者。

    虽然入了佛教,但如果没有被善知识摄受,也无有利益。如《般若摄颂》云:
“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因为佛经浩瀚,圣教数多,所知无有穷
尽。如果不依靠上师的窍诀,就不可能了知摄集诸法的要点而修持。从前阿底峡
尊者来西藏时,库鄂种三人曾问:“一个人要得到解脱和遍知的果位,经论教典
和上师的窍诀二者哪一个重要?”尊者回答:“上师的窍诀重要。”又问道:
“为什么呢?”尊者回答:“因为虽然通达读诵讲说三藏,也精通了诸法的法相,
但如果修行时没有上师的窍诀的修法,那么正法和行人将脱离。”又问:“如果
上师的窍诀修法归纳,能否概括为净持三种律仪、勤修三门向善?”尊者答:
“仍有不足。”问:“这又是为什么呢?”尊者答:“虽然清净守持三律仪戒,
但如果对轮回没有生起厌离,仍然是轮回的因。即使是三门日日夜夜精勤修善,
但如果不了知回向圆满菩提,那么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灭尽。虽然具有智德持戒
修学等功德,但如果没有舍弃世间八法,那么一切所为则成了今生的生计,不可
能获得来世之道。”因此知识的摄受非常重要。

    这样观察自相续中如果圆满具足八无暇十圆满共十八种,则可称为具足十八
暇满的人身。此外还有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讲述了暂生
缘八无暇及断缘之八无暇,我们不被这些逆缘(十六违缘)所转是非常重要。

    初暂生缘八无暇者:《如意宝藏论》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
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一)五毒粗重:嗔恨怨敌、贪爱亲
友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种姓的人们,虽然暂时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是由于自
相续中五毒力量强大,大多数人被烦恼所控制,不能修持正法。

    (二)愚昧无智:极其愚痴种姓的人们无有少许智慧的光明,他们虽然已入
佛门,但丝毫也不能了知正法的句义,无有闻思修习的缘份。

(三)被魔所持:如果被见行颠倒的魔知识所摄受,则自心转入邪道而违背正法。

(四)懈怠懒惰:虽然想修学正法,但是丝毫也无有精进的懈怠者,常被懒惰、
懈怠所控制,不能修持正法。

    (五)恶业涌现:恶业如海涛涌现的罪障深重的人,虽然精进修法,但自相
续不生功德,其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相,反而对正法生起厌烦心。

    (六)为他所转:自己无有自在、被他人役使的人,虽然想修持正法,但被
他人控制,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七)求乐救怖:为了今生的衣食或者害怕被他人所害,虽入了佛法,却对
正法无有稳固的定解,由于往昔的串习而行非法。

    (八)伪装修法:为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等伪装修法形像的那些人,虽然在他
人面前装作修法者,但是自心唯一追求今生的利益,远离解脱正道。上述八种也
是无空闲修持正法之处。

    断缘心之八无暇者:又云:“紧缚现行极下劣,不厌轮回无少信,不善恶行
心离法,失坏律仪三昧耶,断缘心之八无暇。”

    (一)为今束缚:因被今生的财产受用亲戚子女等紧紧束缚,仅为了这些利
益辛勤劳做而散乱度日,无有空闲修法。

    (二)人格恶劣:因自相续恶劣,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有,一切行为
无有进步。如往昔的圣者们说:“弟子学识诚可改,人格下劣不可改。”这种人
虽然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却很难转向正道。

    (三)无出离心:虽然已听述了恶趣和轮回的过患以及今生的一切痛苦,但
如果内心根本不畏惧,则根本不会生起入佛法之因??出离心。

    (四)无有正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