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不詳的志怪小說:《志怪》、《志怪集》、《志怪錄
》、《許氏志怪》、《雜鬼怪志》等六種輯為「雜鬼神
志怪」,入《古小說鉤沈》。
(39)《志怪傳》,史志亦未載,作者不詳。《法苑珠林》引
有二則故事,一在卷六七「怨苦篇」之感應緣「魏劉赤
斧夢蔣侯召為主簿」(頁798中),一在卷七五「十惡篇
」之感應緣「宋時韓伯子等指廟女像冥婚怪」(頁851中
~851下)。事在魏晉南北時代,故列於南北朝編末。周
樹人亦將此書輯為「雜鬼神志怪」,入《古小說鉤沈》
。(大正藏五二冊,頁213中~216下)。
314 頁
┌─────┬───────────┬─────┬─────┬────┐
│隋唐編第五│111。冤魂志(40) │ │隋?顏之推│輯存 │
│ │ 宣魂志 │ │ │ │
│ ├───────────┼─────┼─────┼────┤
│ │112。旌異記 │ │隋?候白 │輯存 │
│ │ 侯君素旌異記 │ │ │ │
│ │ 侯君素旌異記錄 │ │ │ │
│ │ 侯君素集 │ │ │ │
│ ├───────────┼─────┼─────┼────┤
│ │113。*舍利感應記(41) │ │隋?王邵 │現存 │
│ ├───────────┼─────┼─────┼────┤
│ │114。*慶舍利感應表(42) │ │隋?安德王│現存 │
│ │ │ │雄百官等 │ │
│ ├───────────┼─────┼─────┼────┤
│ │115。三寶感通錄(43) │ │唐?釋道宣│現存 │
│ ├───────────┼─────┼─────┼────┤
│ │116。唐高僧傳 │大唐三藏波│唐?釋道宣│現存 │
│ │ 唐高僧傳記 │頗師(唐京│ │ │
│ │ │師勝光寺中│ │ │
│ │ │天竺沙門波│ │ │
│ │ │頗傳) │ │ │
│ ├───────────┼─────┼─────┼────┤
│ │117。道宣律師感通記(44)│ │唐?釋道宣│現存 │
│ ├───────────┼─────┼─────┼────┤
│ │118。道宣律師住持感應 │ │唐?釋道宣│散佚 │
│ │ 記(45) │ │ │ │
│ │ 宣律師住持感應記 │ │ │ │
│ │ 宣師住持感應 │ │ │ │
│ │ 道宣律師感應記 │ │ │ │
│ │ 宣律師感應記 │ │ │ │
└─────┴───────────┴─────┴─────┴────┘
────────────
(40)《冤魂志》《隋志》雜傳類著錄三卷,《新唐志》列入
小說家類。《崇文總目》、《宋志》小說類作《還冤記
》。《直齋書錄解睿纷鳌侗饼R還冤志》。據王重民《
敦煌古籍敘錄》卷三,敦煌寫本有此書殘卷(P。3126),
铡}作《冥報記》。《法苑珠林》卷七九「十惡篇」之
感應緣有「宋沮渠蒙遜」驗,云出自《宣魂志》「大正
藏五三冊,頁875上),而宋、元、明、宮(宮內省圖書
寮本──舊宋本)本皆作《冤魂志》,故「宣魂志」恐
「冤魂志」之異稱也。
(41)「舍利感應記」,現收錄於《廣弘明集》中(大正藏五
二冊,頁213中~216下)。
(42)「慶舍利感應表」,現收錄於《廣弘明集》中(大正藏
五二冊,頁216下~221上)。
(43)《三寶感通錄》,道宣撰。《宋志》著錄三卷,睿度
寶感應緣》,僧道宣撰。而今大正藏作《集神州三寶感
通錄》。(大正藏五二冊)
(44)今大正藏作《道宣律師感通錄》,(見大正藏五二冊)。
《法苑珠林》卷三五「燃燈篇」之「感應緣」引「三學
山寺神燈」驗,(頁568上)云出自《道宣律師感通記》
,亦見《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藏五二冊,頁438中
。又《法苑珠林》卷十四「敬佛篇」之「感應緣」後
引《宣師感通記》(頁394上~397中)見《道宣律師感
通錄》(頁436上~439下)。
315 頁
┌─────┬───────────┬──────┬─────┬────┐
│隋唐編第五│119。宣律師祇桓寺感通記│西域祇桓寺圖│唐?釋道宣│ │
│ ├───────────┼──────┼─────┼────┤
│ │120。冥報記(46) │ │唐?唐臨 │現存 │
│ │ 寊報記 │ │ │ │
│ ├───────────┼──────┼─────┼────┤
│ │121。冥報拾遺(47) │ │唐?中山郎│散佚 │
│ │ 冥祥拾遺 │ │ 餘令 │ │
│ ├───────────┼──────┼─────┼────┤
│ │122。奘法師西國傳(48) │ │唐?玄奘譯│現存 │
│ │ 唐奘法師行傳 │ │ ,辯機撰│ │
│ │ 玄奘師傳 │ │ │ │
│ │ 奘法師傳 │ │ │ │
│ │ 奘師傳 │ │ │ │
│ │ (大唐西域記) │ │ │ │
└─────┴───────────┴──────┴─────┴────┘
────────────
(45)《道宣律師住持感應記》等,史志未載,亦未見於佛家
經錄,僅《法苑珠林》卷一百「傳記篇?雜集部」載有
道宣《遺法住持感應記》七卷(今不傳),或即此書也。
(46)《法苑珠林》卷八九「受戒篇」之感應緣「唐居士張法
義」驗(頁946中~946下),云出自「寘報記」,文中有
「耄魍醪┎媾c法義近委之,王為臨說」云云,臨當為
唐臨也。考現存於大正藏五一冊 《冥報記》中有「張
法義」這則故事(頁801上~801中),內容相同,故「寘
」恐「冥」之異體字也。
(47)《冥報拾遺》,中山郎餘令(字元休)撰,今原本不傳。
《法苑珠林》卷八九「受戒篇」之感應緣引「唐居士夏
侯均」驗(頁946下~947上),云出自《冥祥拾遺》,此
書史志未載,而宋、元、明、宮本注出自《冥報拾遺》
,故《冥祥拾遺》恐《冥報拾遺》之異稱也。
(48)《法苑珠林》通篇所引文,雖未用《大唐西域記》之名
,而曰「奘法師云」、「奘法師西國傳」、「唐奘法師
行傳」、「玄奘師傳」、「奘法師傳」、「奘師傳」者
,考其內容,概出《大唐西域記》。又《法苑珠林》卷
二九「感通篇?述意部」曰:「(玄奘法師)至貞觀十九
年冬初,安達京師,奉詔譯經,兼敕令選出西域行傳一
十二卷。」云云,因玄奘返國奉詔譯經後,敘述西域撸
歷經過,唯此書矣;且其書卷數與《大唐西域記》同,
《法苑珠林》引「奘法師西國傳」等,皆可於《大唐西
域記》尋得,故知「奘法師西國傳」等,即現今通行的
《大唐西域記》。但不知為何《法苑珠林》未以《大唐
西域記》之名行之。而考其引書情況有二:一是「抄錄
」,如卷一「劫量篇?時節部」引有「奘法師西國傳」
者,文字皆同於《大唐西域記》。二是「編寫」,如卷
二九「感通篇?拢E部」引有「奘師傳」者,內容雷同
,但文字、敘述次序已經因編寫而更動。故將《法苑珠
林》引「奘法師國傳」者視為純錄自《大唐西域記》是
有待商榷的。
316 頁
┌─────┬───────────┬──────┬─────┬────┐
│隋唐編第五│123。西域志(49) │ │唐?許敬宗│輯存 │
│ │ 西國志 │ │等 │ │
│ │ 西國傳 │ │ │ │
│ │ 西域傳記 │ │ │ │
│ │ 西域傳 │ │ │ │
├─────┼───────────┼──────┼─────┼────┤
│ │124。王玄策西國行傳(50)│ │唐?王玄策│輯存 │
│ │ 王玄策西國行 │ │ │ │
│ │ 王玄策行傳 │ │ │ │
│ │ 唐王玄策行傳 │ │ │ │
│ │ 王玄策傳 │ │ │ │
├─────┼───────────┼──────┼─────┼────┤
│成書年代不│125。地鏡圖(51) │ │ │散佚 │
│詳編第六 ├───────────┼──────┼─────┼────┤
│ │126。西國寺圖 │ │ │散佚 │ │
│ ├───────────┼──────┼─────┼────┤
│ │127。禮統 │ │ │散佚 │ │
│ ├───────────┼──────┼─────┼────┤
│ │128。臨海記(52) │ │ │散佚 │ │
│ ├───────────┼──────┼─────┼────┤
│ │129。李歸心錄 │ │ │散佚 │
│ ├───────────┼──────┼─────┼────┤
│ │130。趙泰傳 │ │ │散佚 │
└─────┴───────────┴──────┴─────┴────┘
────────────
(49)《法苑珠林》卷二一九「感通篇?述意部」曰:「依玄
奘法師行傳,王玄策傳,及西域道俗,任土所宜,非無
臁悾妨钗膶W士等總集詳撰,勒成六十卷,號為西國
志,圖畫四十卷,合成一百卷。」又卷五「六道篇?脩
羅部」感應緣之首驗引「西國志」,末曰:「西國志六
十卷,國家修撰,奉敕令諸學士畫圖,集在中臺,復有
四十卷。從麟德三年起首,至乾封元年夏未(末)方訖,
余見玄策,具述此事」云云,又卷一百「傳記篇?雜集
部」曰:「西域志六十卷,圖書四十卷,右此一部,合
成一百卷,皇朝麟德三年,奉敕令百官撰。」故知《西
域志》即《西國志》。由於此書已不傳,《法苑珠林》
保留不少資料,除可供校補之資外,另可從中窺當時西
域地理、事蹟等風貌。
(50)王玄策出使天竺的事蹟,兩唐書未立傳載述,故欲考王
玄策的事蹟,僅能從他所撰的《中天竺國行記》窺知。
但此書至宋時或已亡佚,故後代史志未錄《法苑珠林》
引「王玄策西國行傳」者,即王玄策《中天竺國行記》
。(關於王玄策事蹟,可參馮承均,「王玄策事輯」,收
在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列(六)──《中國佛教
史論集──隋唐五代編》)。
(51)《隋志》子部五行類,著錄《乾坤鏡》二卷,夾裕г
:「梁天鏡、地鏡、日月鏡、四規鏡經各一卷,地鏡
圖六卷,亡」。不知《地鏡》是否即為《地鏡圖》。
(52)《臨海記》未見史志載錄,但吳?沈瑩撰有《臨海異
物志》,但此書亦僅存輯本,故未知是否同為一書?
317 頁
┌─────┬───────────┬──────┬─────┬────┐
│成書年代不│131。魏武令 │ │ │散佚 │
│詳編第六 ├───────────┼──────┼─────┼────┤
│ │132。孔子 │ │ │散佚 │
│ ├───────────┼──────┼─────┼────┤
│ │133。外國記 │ │ │散佚 │
│ ├───────────┼──────┼─────┼────┤
│ │134。外書 │ │ │散佚 │
│ ├───────────┼──────┼─────┼────┤
│ │135。竺法真登羅山疏 │ │ │散佚 │
│ ├───────────┼──────┼─────┼────┤
│ │136。姚書 │ │ │散佚 │
│ ├───────────┼──────┼─────┼────┤
│ │137。晉史雜錄 │ │ │散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