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中获得“天长地久”的“生存”。
从上述正反两个方面的企业现象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长存之道并不在于货币资金的拥有情况;企业长存与否,在于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给予”还是“夺取”、是“不自生”还是“自生”。
“给予”社会者,长生;“夺取”社会者,终归是没有立足之地。
这就是从“天地之道”中引申出来的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是企业“外其身而身存”的具体体现。
二、现象二:对改革的误解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勃勃生机,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改革也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历史步骤。在改革的开初时期,以及过渡时期,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与理解有时也有一定的偏差和误解,更有一些是属于“不解”改革之意。例如有的人对改革的到来毫无思想准备。改革开始后,他们没有从思想深处去把握改革的本质,跟着表面现象走,错误的认为改革对他们来说就是去找钱,而找钱的途径似乎就是办企业,于是注册登记拿下企业执照,开始在钱上做文章,结果是做不下去,产生困惑,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其实问题就出在他们对改革开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这个根本问题上。
这里,我们就改革的实质与企业之道的关系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关心这一问题的人提供一种参考。
从现代经济理论上讲,改革的实质是“解放生产力”。这一点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我理解这意味着鼓励我们更多的人发挥自身主动性去参与创造财富。为什么这样讲呢?难道这之前没有人创造财富吗?我们知道,改革开始之前,确实也有人、有机构在从事社会财富的创造(生产),这是事实。但这种生产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中展开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都是由专门人员、专门机构来进行“计划”的。也就是说,创造社会财富这一重大课题,当时是留给少数人去做的,其他人不能过问。一个企业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先得向上逐级报批,纳入总体的“计划”格局中去权衡,然后才有定论。这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运行的结果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是,不管怎样讲,在计划经济模式中,企业的任务和天职仍然是创造财富,不过是按“计划”来创造罢了。而改革的着手点在哪里呢?在于把这个“计划”去掉、改掉,使企业从那些“统得过死”的计划中走出来,直接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创造更多人们所需要的社会财富。这样,从企业角度讲,改革实际上是把原来由少数专家们思考的课题,下放给每一个企业去进行独立思考,刺激每一个企业发挥自身能动性,去加速社会财富的创造。。。。。。。
总地讲,改革对企业而言,一是要求企业更加主动地、更加高速度、高质量地去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决不是鼓励企业放弃财富的创造而不择手段地直奔金钱、货币);二是要求企业更加直接地彻底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更加自觉地使企业自身成为专门为社会而存在、专门为公众的利益需要而存在的劳动组织单位(决不是要求企业更加扭住自身利益不放)。
前一要求,我理解相当于“替天行道”。怎么会说是“替天行道”呢?你看,天地之道是养育万物,而人类作为万物之中最为特殊、最为高级的动物,当其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时,许多切身的需要已不能由天地直接给予满足了。例如人们生病时需要的药物,我们必须经过加工制作、成批生产,而不再是直接从天地那里采一些花花草草就能行的了。天地为我们提供原材料,但也少不得我们对原材料进行提取、筛选,制成方面的成品,送到每一位需要它的人那里。这种工作,实际上是“天地生养万物”这种“天道”的延伸,所以,我说它是“替天行道”。而这种工作,恰恰是企业的位置之所在。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更加肯定了这个位置:把天地的各种馈赠(资源),从自然形态转化为人类消费形态;从原始的自然价值形态转化为人类社会的使用价值形态;使它们从天然散在的物质元素转化为现代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社会财富。所以我理解这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企业在现代条件下担负起部分“替天行道”的“天职”。
第二点要求,则是要求企业能具备天地一样的品格,即“不自生”:不为自身利益而存
在,而是为社会利益、为公众利益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替天行道”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企业的行为才合于“天地之道”,因而能“长存”。
了解了改革对于企业的要求之后,我们看到,办企业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没有认真的态度和为人类谋利益的实际能力,是不可轻易涉足、贸然行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企业的“赚钱”只是企业的表面现象。企业得以存在的原因和企业存在的实质,是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是脚踏实地的“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这是“天地之道”约束下的“企业长存之道”。合于此“道”的企业,肯定是能“赚钱”的企业,这是商品经济秩序中的一条定则,是市场交换机制中的一条规律。
有的人注意到企业“赚钱”这一表面现象而对企业的实质没有了解,跟着现象跑,在“赚钱”上做文章,不在实质上下真功夫,这是对改革的不解和误解,也是对企业的不解和误解。所以,他们对自己操作的企业泡影般地幻灭这一现象也缺乏明晰的认识,所以他们才困惑不解。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说:企业的长存之道就在于脚踏实地的、不断的为社会、为公众(而不是为自己)谋求实际利益。
这就是对老子《道德经》所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
生”的一点体会。
三、现象三:供求规律与企业长存之道
供求关系的存在,以及供求关系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已是人们熟知的事。作为办企业的人来说,谁不想把握住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企业措施、以求在一层层供求波浪中一帆风顺地远航呢?供求变化,就像商海中的潮汐,起起落落中,带来欢喜也带来忧愁。迎合了供求规律的企业喜上眉头,背离了供求规律的企业可谓“忧心如焚”。这种现象,也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了。然而,为什么一些企业是这样,一些企业又是那样呢?供求关系的演变,原本是客观的、公正的。不是专门要跟某些企业过不去,专门要“讨好”另一些企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格局中,我们不能说是谁家企业操纵了供求变化的浪潮;可以断定,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操纵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当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的供求关系演变中走向各自不同的结局时,这当中一定还有更深一层的道理。也就是说,供求关系的变化都还只能被看作是现象,这个现象后面还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东西。否则,在相同的供求演变中,不同的企业也应当有相同的结局。
这里,我们为表述方便对企业作一下分类。分为在供求变化中获得成功的企业(简称“成功企业”)和在供求变化中遭遇失败的企业(简称“失败企业”)。那么,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的区别在哪里呢?这里我们以生产型的企业为例来进行剖析。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在同一轮供求关系的演变中表现为──
成功企业的产品,有人要,供不应求,订货源源不断,货币资金迅速回流,加速周转,生产加速,产量剧增,销售势头趋旺趋猛。。。。。。
失败企业的产品,没有人要,供过于求,拿不到订单,产品压库,资金无从回流,周转不灵,无法继续开工,生产被迫停滞。。。。。。
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是企业,同样是生产者,同样是面向市场,为什么结局就如此不同呢?
答案还得从企业自身找。失败企业的产品所以无人要,那完全是因为失败企业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消费者切身利益需要所造成的。但是失败企业在开工生产时显然并不明白这一点。因为要是当时就明白的话,也就不会开工生产了。那么,为什么他们居然会不明白这一点呢?难道他们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上失败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猜测说也许他们认为市场上很需要他们的产品,所以才这么干的。即使这样,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人家需要而已。为什么他们会一厢情愿的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呢?担着巨大的风险去这样想、去这样做,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点他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们是知道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是这样做了呢?原因还得往深处挖。
我们看到,他们与那些玩“空手道”的企业不同,他们是真正进行了生产的,原本也想通过创造财富的途径来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而且付诸行动,结果却失败了。这样的企业似乎是介于“空手道”企业和成功企业之间的第三种企业。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不像“空手道”企业那样,失败于对社会、对公众利益的剥夺和窃取,但他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却没有能为社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社会需要的,他们没有;社会不需要的,他们又把它成批成批做出来了。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损害社会和公众,但却浪费了人类共有的资源,浪费了人们宝贵的劳动,浪费了许多“活着”的资金。。。。。。他们的失败,与“空手道”企业的失败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失败代表了社会给予的惩罚。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空手道”企业是赤裸裸地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而失败企业呢,是想将二者兼而顾之,既注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准备顾及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但是在二者的轻重缓急等比重关系上,也许出了问题。
比如,他们把自身利益的位置自觉不自觉地摆到了社会、公众利益的前边;这样一来,他们的调查也好、分析也好、判断也好,就免不了首先总是从自身愿望、从自身的利益打算出发,然后沿着自身的利益设想进行,继而落脚在自身的利益展望之中。这样一种实际上排斥了客观规律、排斥了社会和公众的真实需求的“可行性决策”,当然就打上了“一厢情愿”的烙印。只想好是得不到好的,其结果,实在是很难碰巧成功的。
要知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其沉浸在自身的“利益展望”之中时,是绝对要被展望冲晕头脑的。要是这些失败企业当初不是这样,而是沉浸在对社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展望中,情形就会大不一样。按照老子的思想和精神来说,我们只要能专心于社会利益、专心于公众利益,忘掉自己的得与失,那么,对自己利益就管都不用管、想都不用想、提都不用提了。因为一切自然就在其中了。专心一意为社会、为公众谋利益,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根本不是个问题了。这也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包含的“道”的原理。
这样,说得透彻些,我们的企业在供求关系的演变面前,就像在镜子面前一样。我们到底是把自身利益放在首要的突出的位置,还是把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到底是真心实意地把社会、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还是做做样子,自欺欺人。在这个镜子面前都将一目了然,十分清晰。而且还要落实在你的成功或失败之中。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市场并不是自己的,也不是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是社会的,是公众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只能是一种服从的关系。企业不应当以自身的企图为企图。企业应当放弃一切来源于自身的企图,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地以“无我”为前提、以“不自生”为前提,去观察、分析、体会社会的需要、公众的需要,然后才有可能成为市场需要的企业。
最近我看了一条消息报道,摘录于下,我想会有利于我们说明什么是“后其身”、“外其身”,什么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及说明我们所谈的“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是怎么回事。
这篇报道的标题是《聘人研究垃圾》,说的是美国的雪佛龙公司、通用制品公司、阿尔可公司在决定上什么样的新产品时,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家教授对某某城市的垃圾进行长时间的分析研究。他们将每天的垃圾收集起来,然后按其内容及其原产品名称、质量、数量、包装等予以分类,从这些分类比较和对相应产品的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当地食品消费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与市场供应情况作出深一步的研究对比,然后作出了人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供求结论。雪佛龙、阿尔可等公司的食品厂的饮料制造厂凭此决策,推出新产品,果然取得了成功。
我认为,这就是全心全意从消费公众的立场出发,完全彻底将自身利益放在一边的典型案例。也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现代范例。
试想,如果他们将自身利益摆在首位的话,能想到要去研究垃圾吗?他们如果没有为社会服务的真心诚意,能做出这样正确的选择吗?同样的道理反过来看,他们既然确实是这样“想社会公众所想,急社会公众所急”,他们能不成功吗?他们每一步都这样走,能够不长存吗?
“道”是很难被说得清清楚楚的,个中滋味,还留给读者自己去品评。
四、对“私”的超越
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这一点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对立的双方在互相转化。但我的理解,这不是一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而是一种对对立关系的超越,这种超越可以说是升华,但实质上是返朴归真。
就从老子《道德经》的字面表述推导,也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出现的两个“私”字,虽然写法、读法都一样,但文字后面指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前一个“私”字出现在“非以其无私邪”这一句里,意思是:“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后一个“私”字出现在紧接的一句中,即:“故能成其私”。这两个分句联起来意思是: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这样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这里我们看到,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是这句话的现代一点的表达方式。其中“不自私”意味着对“私”的否定,实践起来就是放弃了“私,这时的“私”字是可以完全理解为“私”字的原本语义的。然而,放去了真正的“私”,又成就了“私”,这后一个“私”字,不能够再作本义的理解了。起码,很明显的,后一个“私”字与前一个“私”字所代表的抽象内容和实践内容,都不会是一样的。我们想这一点能被大家所理会,即:放弃了的“私”和成就了的“私”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放弃了的是“真私”,而成就了的这个“私”实际上已不再是本来意义上那个真正的“私”,而是与“公”血肉交织在一起的“私”,或者说是在“公”中获得一席之地,得以继续为“公”而存在下去的“公”中的一个局部。这种“私”,实际上是对“私”的超越。它不是对“私”的本意的肯定,也不是对这个本意的反对或否定,它把公与私的界线踩在脚下,是对公与私的同时超越。这种超越中,实现了返朴归真。为什么说这是返朴归真呢?因为人类最早的时候,或者说人类在任何发展阶段上,其相互的关系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他,他中有你的,人类的本质关系中就没有什么真正能够独立出来的“私”,因而也就无所谓“公”。如果撇开表面现象的话,可以说,人类人与人之间、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到现在、到将来,也都只会是一种关系:混沌。
什么叫“混沌”呢?从我们这里讨论的角度讲,混沌所体现的就是不分彼此,没有“公”与“私”的绝对分界,没有“人”与“物”的截然割裂,一切都是相互依附、相互渗透交织,大千世界是融合为一的。实际的情形确实如此。就从企业现象来看,依然是如此。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企业呢,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个人呢?企业与其它企业是相互依存的,企业作为生产者,其生死存亡是与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而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无处不是相互依存、相互融汇的关系。这是天下地上人间本来的关系格局,是本质的东西。
相反,误以为有个“私”字,误以为有绝对的“私利”可以谋求,那才是远离了世界本来的真相。那种把“你我”搞得泾渭分明的做法,恰恰是抓住了世间的幻觉,而丢失了人间的本质。在这样的幻觉中忙于为一个“我”字、为一个“私”字计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