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境界,才会常看到鬼来找他(或她)超度?禅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会看到鬼道众生?
答4…4:鬼道是很低下的一类众生,我们很难帮助他们。正如在前面某一次问答中所提到的,只有某一种鬼
能够分享到以前的亲人回向给他们的功德。除了这种鬼之外,其余的我们一点也帮不上忙,即使佛陀也帮
不了他们。
当禅修者修行慈心观或悲、喜、舍心观时,他能够大略地看见鬼道众生。他必须看到鬼道众生,否则怎么
能对他们散播慈爱、悲悯、随喜或舍心呢?至于具备天眼通的人,他能够详尽地看到鬼道众生。
问4…5: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为有分心而投生于
那一道?又,可能影响投生该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
答4…5:每个众生每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种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业是临
死速行心的业,临死速行心发生在一生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里。
除了佛陀、辟支佛及阿罗汉之外,对于其他人而言,在临死的那一刻不可能没有任何善业或恶业
成熟。
问4…6:梦属于那一种心识?为什么会在正要躺下,将睡未睡的短暂时间出现似梦的景像?在梦境一结束却
立即清醒?是否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梦境?或可能是过去世的事实?或是未来将成为事实的事
情?为什么呢?有可能在梦中修行止禅、观禅或入定吗?
答4…6:梦是由许多意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我们无法在梦中修行止禅、观禅或入定,因为梦是由微弱的意
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梦境一结束立即清醒是因为他又回复了正念。
梦有四种原因:第一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二种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所造成。第三种
是:天神托梦。第四种是:未来的预兆。前两种梦是虚假的;第三种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第四
种梦是真实的。
问4…7:夜半醒来,却以为是白天,因为看到的是明亮如白天的景象,为什么会如此?
答4…7:如果禅修者在睡觉之前修禅,并且有光明出现,在他醒来时就可能还有光明存在。但是,如果你所
说的那个人不是禅修者,那么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会见到光明。
问4…8: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回中生死流转的福报?中国有一句话说:「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是否有出家人会因为福报用尽或不足,而来生沦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来生仍然能在人间
,而且出家修行呢?
答4…8:根据佛陀的教导,比丘有两项责任:
研究经典;
修行止观,直到证悟阿罗汉果。
无论比丘选择履行其中的那一项责任,持戒清净都是绝对必要的。他必须遵守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
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这意味着他必须有德行。当他从施主那里接受供养之后,他可以将所得来的物
品供养给同参比丘、僧团或佛陀。如此,以他这样一位有德行的比丘,将如法得来的物品,布施给有德行
的接受者,他的布施是崇高而且能产生大果报的,就像因陀卡布施给阿那律阿罗汉的那一汤匙饭一样。
他也能以所接受到的花来供养佛陀。当他在奉行寺院里的义务,如:扫地、清洁僧团的建筑物等的时候,
他正是在积聚上等的福报。当他礼敬上座比丘时,也是在积聚福报。如此,南传比丘经常有机会积聚上等
的福报,以作为他在生死轮回中的资粮。事实上,他比任何在家人具有更殊胜的机会积聚福报。
如果他选择履行第二项责任,则他必须专注于修行止禅与观禅。如果他能够彻底地修行缘起法(十二因缘
),更好的是如果他能够修行达到行舍智,那么,下一世他将不会投生于恶道。这表示来生他有很好的机
会可以成为比丘。
如果他修行止禅达到禅那,而且能够将禅那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他将投生于梵天界。如此,即使他没有
证得任何道果,仍然能依靠他的布施、持戒、禅那、观智等善业,而在未来世投生于人界、天界或梵天界
。这是依照业果法则而发生的现象。然而,如果他尚未修行缘起法,临死的时刻万一有恶业成熟的话,他
就仍然会投生于恶道。
问4…9: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或不依经典而独自修行证到行舍智?修行者
如何知道自己已证得行舍智?
答4…9:如果这个修行者是菩萨或辟支菩萨,那么他可以无师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将证悟正等正觉或辟支菩
提的最后那一生。至于其他的人,如果他们精通佛陀的教法,他们也能依据经典的指导,而修行达到行舍
智。精通巴利圣典的人,当他们有系统地修行提升上去时,就能知道自己达到行舍智。
问4…10: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能力知道别人也是已证得阿罗汉果的人?
答4…10:如果他具有他心通,也就是能够知道别人心念的神通,那么他可以知道别人是不是阿罗汉。如果
他不具有他心通,则无法知道。
问4…11:在某次静坐的经验中,可察觉内心的念头极迅速地生灭流转,但是无法看清楚念头的内容与善恶
,这是属于什么心法?
答4…11:既然连你自己都无法知道它们是善或恶,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这样的智慧还是很肤浅的。至少你必须修行到名业处,能够分辨究竟的名法,那时你才能详细地
了解心与心所。
问4…12: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菩萨道有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分别?若有,其分别何在?
答4…12: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然而,南传经论中讲到有三种菩萨: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
者菩萨。慧者菩萨以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以八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
间来圆满波罗蜜;精进者菩萨以十六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
问4…13: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如何发愿修行才能生到兜率天,于弥勒菩萨处闻法修行?而在龙华三会
时于弥勒佛前得到授记?
答4…13: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你想从未来的弥勒佛那里得到授记,你必须在遇到他的时候
,具备出生为人、生为男人等符合授记资格的八项条件。
问4…14:有人说:「人死亡的时候有如生龟脱壳。」那么死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器官捐赠是否也是菩萨道
的行为?如果舍心不够,如此做是否会影响往生善趣?生前应该如何作心理建设呢?
答4…14:死亡之后捐赠器官就像将吃剩的食物布施给人一般,这不是上等的布施,只是一种微弱的善业。
菩萨通常是在活着的时候将器官布施给他人。
根据佛陀的教法,死亡之后立刻就投生,在今生的最后一个心(死亡心)与来生的第一个心(结
生心)之间没有其他心识存在。今生的死亡心灭去之后,来生的结生心立刻生起。在这里,我想建议你透
过修行缘起法来亲身体验。在这期禅修当中,就有一些禅修者修行到缘起法。如果你付出足够的精进,终
有一天你也能亲身见到生死之间的真实情况。
问4…15:在禅修者临命终时,如果没有意外,旁人应该如何协助他,以便保持正念?
答4…15:旁人可以为他诵经,或为他说法。如果临终的人能够听见并且了解所诵的经或所说的法,那将对
他有帮助。然而,如果他昏迷不醒,或无法听见,那么也就对他没有帮助。
事实上,依靠自己是比较好的办法。如果他能修行观禅直到证悟道果,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
能够在临终时修行观禅是次好的。如果不能,能够达到禅那并且维持到死亡时刻也是好的。至于其他种善
业则是很不保险的:尽管布施、持戒等善业能导致投生于善道,然而,由于临死时的不如理作意,恶业也
可能会超越善业,而造成投生于恶道。
问4…16:如果想从四大分别观改修安般念观呼吸会有困难吗?
答4…16:有些禅修者会遇到困难:在鼻子和脸部的四大特相变得非常明显,使得他们无法专注于呼吸。但
是有些禅修者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一心专注于呼吸。
至于已经修成四大分别观,并且修行了色业处的人,要修安般念是很容易的。修行了观禅的人也
是如此。
问4…17:在回答问题里,讲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中提到:「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由于和贪、瞋、痴接触的
缘故,心变得肮脏了。」如果说有一个「本来的心」存在,是否会落入常见?或是我误解了禅师的意思?
请禅师加以解释,心为何是本来清净的?
答4…17:「心本来是清净的」这句话中的「心」特别是指有分心而言。正如注解《法聚论》的《殊胜义注 》一书中所解释的,有分心是清净的,它是一种果报心,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一切的果报心、善心及唯作心也都是清净的,因为它们也是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
应。
根据《阿毗达摩》的再注疏《根本复注》,所有的心都是清净的,只有心
所才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分别。不善心所是不清净的,其余的心所都是清净的。
然而,在南传教法里并没有所谓的「本来的心」。南传经典里只提到:有分心称为主人,六门心
路过程称为客人。
问4…18:如果已经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禅,可否不修慈心观,而直接修悲心观证得初禅?同理,可否不修
慈心观、悲心观,而直接修喜心观,或不修慈、悲、喜心观,而直接修舍心观证得初禅?如果不可以,原
因何在?
答4…18:禅修者可以直接修行慈心观、悲心观或喜心观而证得初禅。然而,修行舍心观只能产生第四禅;
若禅修者要达到舍心观第四禅,他必须先修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达到第三禅。次第地修行上述三种法
门达到第三禅之后,以它们为基础,才能修行舍心观达到第四禅。
问4…19:已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禅之后,为何还要修白遍、褐遍、黄遍、红遍达到第四禅?修这四遍有何
不同的利益?有助于修行观禅吗?
答4…19:禅修者不一定需要修行遍处禅;但是修行遍处禅是很有帮助的,理由是:如此修行之后,禅修者
的定力将变得更强,更容易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及缘起。再者,他将能更清楚地照见究竟色法、究竟名法
及它们的因。如果他能够证得所有八定,那又更好了。
再者,如果他能以白遍、褐遍、黄遍、红遍为基础而证得八定,他也就能够以任何白色、褐色、
黄色、红色的物体为对象来修行遍禅,如:石头、花、云、布等。于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专
注于它们的颜色,他就能达到禅那。如此修行的时候,他的心路过程里将生起众多殊胜的善业,因此,修
行各种遍处对体证佛法很有帮助。
问4…20:修安般念最初证得第四禅时和修白遍最初证得第四禅时的定力相等吗?又如果十个人分别修十种
不同的遍处,最初证得第四禅时的定力相等吗?
答4…20:他们的定力并不相等。例如:在十遍当中,白遍是最宁静的。再者,佛陀的第四禅比其他人的第
四禅更强,因为佛陀的第四禅能显现双神变,而其他人的第四禅不能。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禅比其他弟子
的第四禅更强,因为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禅能降伏瞋怒的难陀跋难陀龙王,而其他弟子的第四禅不能。
问答五
问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时,是否从初禅顺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再逆转到初禅,又顺修到第四禅而
般涅槃?既然佛陀及阿罗汉般涅槃后即不受后有,为何还要顺逆修八定之后,才在第四禅般涅槃?
答5…1:我不确定大目犍连尊者般涅槃的方式,但是佛陀与舍利弗尊者确实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槃。这是因
为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如此做。而他们的第四禅是唯作性(纯粹作用性)的禅那,不能产生任何未来的
生命。
问5…2:由于生理因素而不适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应如何修?其详细步骤如何?
答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体作为对象,专注于那白色来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钵盖
上,做成一个白色的圆形。然后坐在适当的地方,张着眼睛专注那白色。几分钟之后,闭上眼睛看是否心
中会现起一模一样的白色圆形。如果闭上眼睛时也能看见白色的圆形,他就能一心专注于那白色圆形,直
到证得禅那。
另一种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别观,然后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够清楚地照见骨骼或头
盖骨时,就能专注于骨骼或头盖骨的白色来修行白遍。
问5…3:限定虚空遍禅和空无边处定有何不同?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虚空遍禅有何特殊利益?
答5…3:修行限定虚空遍时,禅修者直接觉知空间;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专注于去除遍处禅相之后留下来
的空间。除了限定虚空遍以外,其余九种遍都可用来修行空无边处定。在巴利文中,限定虚空遍的所缘对
象称为「虚空」;而空无边处定的所缘对象称为「除遍空」。
问5…4:今世为人,如果没有证得色、无色界定,来世可能生到色、无色界天吗?
答5…4:不可能。
问5…5:色界初禅天的众生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吗?能够进而修到第二禅乃至无色界定吗?
答5…5:色界初禅天的众生并不是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他们有眼门、耳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生起,而且在这
些心路过程之间,有分心也会生起。
他们能够修行止禅,进而达到第二禅等,乃至无色界定。他们也能修行观禅,乃至证悟阿罗汉道
果。
至于无色界的众生,他们能修行达到与自己这一层天相等深度的禅那,或更高的禅那,但是不能
入更低的禅那。例如:识无边处天的众生能够修行达到上三种无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无边处定及四种色
界定。
问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长期而极度痛苦的疾病,而且医药无效的情况之下,应如何如理作意,以度过或
忍受痛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藉着此病痛而修证道果?
答5…6:我们必须记住:即使连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个月里,他遭受严重的背痛,一
直到他般涅槃为止。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免除病痛呢?当我们染患长期、痛苦而且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对
疾病生气或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与病痛共处,并且充分利用我们的有生之年
,精进修行佛法。事实上,在这世间里,没有医生能彻底治愈疾病;医生只能暂时治疗疾病而已,因为佛
陀说:「五蕴就是病」,所以,只要还有五蕴,我们就还会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应当努
力修行,证悟涅槃。涅槃没有名色,当然也就没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够以病痛所产生的苦受为对象来修行观禅,这称为受念处。然而,如果想证悟道、
果及涅槃,只观照感受是不够的,还必须观照其余的四种蕴,也就是:色蕴、想蕴、行蕴及识蕴。他也必
须观照五蕴的因,然后观照五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就能够证
悟道、果及涅槃。
问5…7: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答5…7:根据南传佛教的戒律,并不禁止还俗的人再出家受戒为比丘。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叫吉达
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还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为比丘,但是这一次他不还俗了,因为他
证得阿罗汉果。
在缅甸和泰国有许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们通常只出家几天或几个月而已,这是这两国的佛教传
统。然而,在佛陀的时代,并没有所谓出家作「短期比丘」的这种事情,我们不应当鼓励出家作短期比丘
这种作法;但是对于这样的传统,我也无法去改变它。
问5…8:在大龙长老的故事里,以神通变化出来的忿怒大象会伤害人吗?长老可以用神通变现出此大象,是
否应该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当时,为什么没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惧心的时候,神通力是否不
能同时存在?
答5…8: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大象不会伤害人。当时大龙长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忘了。恐惧心与神通心发生在不同的心路过程里,二者不会同时存在。
问5…9:行菩萨道需要修忍辱波罗蜜,那么修解脱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罗蜜?
答5…9:是的,修解脱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罗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种波罗蜜。他必须修行十波罗蜜
达到相当的程度,直到这些波罗蜜强得足以令他证悟阿罗汉果。然而,他的波罗蜜不能和菩萨的波罗蜜相
比,菩萨的波罗蜜远远超过阿罗汉的波罗蜜。
问5…10: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