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仓鼠劫 作者:常万生-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保官、不辨是非的庸官?可又一想,父亲这番〃酒后真言〃或许真有些道理,值得认真记取。于是便连连点头应诺,表示不忘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李家的显赫在他这一代得到延续。 
  
  李由在咸阳家中呆了两天便匆匆返回三川郡了。因为最近三川郡不大安宁,常有盗贼出没,乡民们对朝廷怀有不满情绪,且有聚众闹事的迹象。他既为郡守,不能不深以为虑。李斯没有阻拦他,只是李由的母亲冯夫人哭哭啼啼地不愿让儿子走,后经李由再三解释安慰,冯夫人这才恋恋不舍地送别了儿子。 
  
  就在李由离家返郡的第二天,宫中来人宣召李斯,说是皇帝有要事相商,让他速速进宫。李斯不敢怠慢,赶忙前往宫中。   
  咸阳宫的新主人二世皇帝胡亥神气活现地坐在他父亲的御座上。他身旁是郎中令赵高。新任高职的荣耀感使这位郎中令精神百倍,颇有些小人得志的架式。   
  胡亥请李斯在另一侧就座,对二位近臣道:〃今日召二位爱卿前来,非为别事,只因朕年纪尚小,初即大位,黔首未附,故拟效法先帝,巡行郡县。二卿以为如何?〃   
  胡亥话音刚落,赵高马上献媚地说:〃皇帝即位伊始,若不效法先帝,无异于示弱于天下,国家将无法治理,敬请陛下尽快成行!〃   
  秦始皇在世时的五次巡行,李斯都是随同前往,他深知此事劳民伤财,耗费巨大,本想请二世皇帝过一段时间再说,但因赵高抢先逢迎,他也只好随和道:〃郎中令所言极是,陛下巡行天下大有先帝之遗风,亦合天下人之望!〃 
  
  〃二爱卿既无异议,朕拟三天内启程!〃   
  〃甚好!〃赵高、李斯不约而同地回答,并出主意说,可按照始皇帝当年所巡路线进行,这样一可表明继承先帝遗志,二来也可向沿途百姓显示新皇帝的威仪。       
  二世胡亥当然不会表示异议,他巴不得立刻就置身于迷人的山光水色之中,接受沿途吏民的盛大欢迎,享受一下山呼万岁的荣耀。他令赵高、李斯二人分头准备,准时出发。   

  因为秦宫中有关官员已有过五次护驾随行的经历,所以准备工作轻车熟路,十分快捷。至第三天早上,一队由数十辆马车及仪仗、护卫组成的队伍已排列在咸阳宫前,二世的銮舆也是一辆能够调节温度的辒辌车,一切仪制均与秦始皇时无异。二世大喜,遂令车马整队出发,奔上了宽阔的御道。 
  
  二世胡亥的巡行几乎把秦始皇当年所到之处重新走了一遍,凡有秦始皇刻石的地方,秦二世都要在石碑上续刻数字,重申先皇帝的功德,表明新皇帝守成之志,大意是说:〃这些石刻,都是当年始皇帝所为,今我继承皇帝名号,这些碑文又不称始皇帝,待时间一久,后代嗣位者怎知道是指始皇帝呢?这样,始皇的功德就无法称扬了。〃丞相李斯、冯去疾、御史大夫德昧死奏言:〃臣请刻诏书于石上,如此便可明白。〃制曰:〃可。〃 
  
  刻文自然还是由左丞相李斯撰字,刻文仍然是堪称范本的标准小篆,遣词造句仍然是极尽恭维颂扬而又暗含着几分谨慎。一代权相,两代帝王,被一条利益的纽带紧紧联结在一起,共同留下了一座座石刻的史碑。后来的人们从这些石刻上领略到华夏文化的古老,也窥测到秦宫君臣关系的微妙。 
  
  李斯在做这些事时思想是明确的,那就是:他必须用始终一贯的赤诚对待这位新君,像当年奉事秦始皇一样。内中的道理很简单:站立在他面前的是一国之君,是操纵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他可以给予你一切,也可以剥夺你的一切,因此不管他是贤是愚,是年长还是年少,必须小心翼翼地伺候,不可有丝毫差池和违迕。这是为了皇帝,更是为了自己。 
  
  李斯依稀觉得,那天宴会之后他曾向儿子李由讲过这样一些话。他承认,这是他的心里话。   
  二   
  早膳刚过,上卿姚贾匆匆忙忙地来见李斯,一进门便说:   
  〃左丞相,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慌?〃   
  姚贾喘了口气,说:〃郎中令玩弄权柄,蒙骗圣上,排除异己,安插亲信,许多官职都易人了!〃   
  〃真有此事?我怎么不知道?〃   
  姚贾道:〃左丞相还蒙在鼓里呢!当今圣上只信任赵高一人,言听计从,赵高有些事都背着丞相。他让其兄弟赵成当了中车府令,让其女婿阎乐当了咸阳令,我弟姚奢被他们贬斥到遥远荒凉的辽西郡去了,大夫、谒者、卫尉等官职也都换上了他的人。左丞相,赵高如此欺君弄权,你可不能不管啊!〃 
  
  姚贾报告的这些情况,李斯一无所知。原来,此事是赵高与秦二世私下决定的。赵高突击更换人马,安插亲信,既是扩大自己的势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孤立和排挤李斯。因为沙丘之变赵高是首谋,李斯是同谋,此事虽严守秘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泄露出去,或者李斯反戈一击,赵高将面临灭族之祸。为安全计,赵高便极力讨好胡亥,取得了胡亥的信任,尔后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了人员更迭,建立起足以左右朝政的朋党。赵高的做法是先造成事实,然后再逼迫李斯就范,这样既控制了皇帝,又架空了李斯,李斯纵有三头六臂也将无可奈何。 
  
  赵高这毒辣的一招儿使李斯猝不及防,震惊不已。他决定马上进宫,劝皇帝慎重行事,勿受他人左右。   
  李斯急匆匆地赶到咸阳宫时,迎面遇上了将军冯劫和右丞相冯去疾。二人神情沮丧,面如死灰。李斯意识到出了大事,惊问:〃二位何事不快?〃   
  冯去疾愤懑地摇摇头:〃奸佞横行,国将不国矣!〃   
  冯劫说:〃赵高小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向圣上大进谗言,诬说我等失职怠惰,放纵属下,圣上竟信其胡言,将我等斥责了一顿!左丞相,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公理何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冯去疾的目光中蓄满了愤怒,〃赵高陷害我等,是想把我等排挤出宫廷,把他的人安插进来。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李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暗忖:赵高企图独揽朝纲,真个是迫不及待、无所顾及了!他对二人道:〃二位暂归,待我面见圣上,明辨曲直!〃   
  〃晚了。〃二人道,〃陛下已为赵高所惑,别人的话他听不进了!〃   
  李斯目送着这两位权臣远去,心里觉得空荡荡的。因为冯劫、冯去疾与他的夫人冯氏同为一家族,沾着点亲戚,李斯与他们较为融洽,政见多有相同之处,常引为知己,如今二人既遭斥责,无异于对他的打击。他要面见皇帝,揭露奸佞,伸张正义! 
  
  在咸阳宫的一个寝宫里,李斯见到了二世胡亥。真是狭路相逢,郎中令赵高也在那里!   
  二世见李斯来了,很热情地对他说:〃朕与郎中令正商议整肃朝政,更换朝官之事,卿来得正好,且听听你的高见!〃   
  李斯心想:任免朝官乃朝政要事,竟不和我这个总揽百官的丞相商议,只听并不掌管此事的郎中令一面之辞,这分明是没把我放在眼里!如今大局已定才让我说话,又有何用?  
 
  这时,赵高抢着说道:〃陛下年少,即位日浅,深以上下归附、国家安定为虑。先帝大臣,皆累世名贵之人,积有大功,世代相传,恐难驾驭,故欲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有罪者诛之,以为不如此不可安天下。李丞相,陛下真是忧国忧民之君啊!〃说到这里,赵高献媚地看了看二世,〃陛下,是这样的吧?〃 
  
  二世道:〃赵爱卿所言,正是我意!赵爱卿深谋远虑,处事周全,人才难得。左丞相,朕之用人,堪称知人善任吧?〃   
  面对这样的发问,李斯还能说些什么呢?他怨皇帝毫无主见,头脑简单,形同孩童,如此行事,哪里像个城府深奥、统驭万民的皇帝?   
  李斯更对赵高气愤不已。显而易见,赵高是用自己的意志来替代、左右皇帝,他假托皇帝之口,说的这番话实际上是他的本意,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君罔上吗?   
  李斯凭着他多年的官场经验,对今天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对赵高玩弄的阴谋更是洞若观火。他想向皇帝指出这一决策的失误,劝皇帝勿信谗言,不要动摇对冯劫、冯去疾的信任,他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怕惹怒了皇帝,他怕引火烧身,他怕禄位不保!这一连串的可怕的结果使他终于未能激浊扬清,力陈忠谏,可悲地就范于赵高的权术之下,从而也使秦王朝和他本人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悲剧在继续着。赵高肆无忌惮地排除异己,许多官员遭到迫害,有的被撤职,有的被调离,有的被杀死。上卿姚贾因受其弟姚奢的牵连,被剥夺了秦始皇赐给他的一千封户,取消了上卿的爵位。不仅如此,他当年行盗于魏、被逐于赵的历史污点又被重新提起,以品行不端被赶出咸阳,永世不得回来!姚贾不堪污辱,跳渭水自尽了! 
  
  姚贾之死和冯劫、冯去疾的失势,使秦始皇嬴政即位以来建立的布衣将相格局不复存在。秦国素有重用贤才的传统,在七强并立的时代,秦国克服了宗族贵族在秦国的专权,大胆地起用了一些出身微贱的将相,使朝中人才济济并最终导致统一大业的完成。李斯、蒙恬、蒙毅、王贲、李信、樊於期、尉缭、姚贾、冯劫、冯去疾等人便是秦廷的布衣将相。如今,这些人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唯有李斯尚苟且宫中。布衣将相格局的终结和赵高亲信朋党的相继显贵,使秦王朝迅速跌入宦官赵高专权的深渊。 
  
  由赵高怂恿二世胡亥制造的秦宫悲剧还殃及胡亥的兄弟姐妹。赵高向胡亥进谗言:〃陛下以少子登大位,诸兄必然不服,蓄谋与陛下争位,陛下若不早图之,抢先下手,倘发生皇位之争,后悔也来不及了。为使帝位巩固,莫如趁其不备,将他们除掉!〃 
  
  二世以为然,但苦于找不到罪名。赵高道:〃这有何难?不满朝政,阴谋构逆,这不就是罪名吗?〃胡亥欣然受教,遂即将他的兄弟姐妹逮捕,交给赵高审理。赵高借机大施淫威,在杜邮杀死了六位公子,把公子将闾、无忌、子哀等兄弟三人囚禁在内宫。二世遣使者对将闾等说:〃尔等为公子,却不守为臣之道,官吏即将执行判决!〃将闾不服,说:〃朝廷大礼,我从未敢失辞,为何治我死罪?〃     
  使者回答:〃我奉命而来,不敢自作主张。〃将闾见事情已无法逆转,仰天大呼:〃苍天啊,我无罪!〃遂拔剑自杀,无忌、子哀也都含冤而死。   
  公子高看到兄弟们大都被杀,深知自己性命难保,又怕连累妻儿,含泪上疏说:〃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车,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幸,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骊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 
  
  公子高的殉葬请求实在是绝望的选择。二世阅毕此疏,初觉公子高主动请死有些蹊跷,担心他另有图谋,赵高道:〃陛下是太多心了。公子高想死已等不及,哪里会谋变?〃   

  二世遂不再疑虑,将公子高赐死,还堂而皇之地说他忠孝可嘉,赐给他十万钱,作为丧葬费用。秦始皇共有子女三四十人,几乎被二世杀光,家小籍没,公子高主动请死,妻儿方得保全。 
  
  在二世胡亥对诸公子、公主的大屠杀中,李斯也在经受着一场空前的劫难。因为当初李斯为了攀附皇家,几个儿子多娶皇室之女为妻,女儿都嫁给了皇室子弟。长女曾欲嫁给公子扶苏,后因扶苏另有所钟,好事未成,却嫁给了另一位公子子哀。子哀是这次大屠杀中的蒙难者,李斯的长女遂成了寡妇,若不是看在李斯是左丞相的面上,其女也将牵连被杀。其他几个女婿、儿媳虽因皇室旁支而幸免于难,但因与被杀的公子、公主有亲戚关系,也都吓得如坐针毡,六神无主。 
  
  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李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权利的微小和处境的险恶。当女婿子哀被囚入内宫时,冯夫人和长女曾哭天抹泪地请求李斯前去解救,李斯踌躇多时,反复权衡,却不敢去面对那带血的屠刀!他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懦弱,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在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经历了这次打击,李斯仿佛清醒了许多。他忐忑不安地意识到,在他的面前已站立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其势之凶猛使他不得不高度警觉,认真对付。因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这场争斗必将继续下去,直到分野出明确的胜负。 
  
  三   
  左丞相李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力交瘁,大伤脑筋。回顾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不管是微贱还是富贵,不管是失意还是得意,他总是斗志旺盛,充满活力。他从未惧怕过任何对手,从未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但今天,当郎中令赵高以新贵的姿态在秦廷崛起的时候,李斯却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溃不成军。意想不到的打击使李斯第一次感到势单力薄,招架不支。不过,他决不肯认输后退,因为后退便意味着丧失,意味着死亡。 
  
  人在困窘的时候往往是会向后看的,即试图从以往的经验中汲取借鉴和力量。此刻,李斯便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他想起了自己怎样从布衣青年而上蔡小吏,从吕门舍人而秦宫客卿,直到登上了丞相的高位。回顾仕途,细品人生,再一次领悟到为官要则。他决计重施故伎,迎合二世之心理,重建自己威望,与赵高较一高低! 
  
  这天早朝过后,李斯精神抖擞地觐见了二世胡亥。开门见山地问:〃陛下打算随心所欲,长享天下吗?〃   
  二世道:〃当帝王的谁不愿这样呢?世人都称赞尧、舜、禹这些古代君主的圣贤和明达,可我听说他们治理天下时都很清苦,当这样的帝王岂不太亏了自己?〃   
  李斯道:〃陛下所言极是。古时尧帝有了天下,殿堂高不过三尺,从山上砍来作屋椽的木头都不加雕琢,屋盖是用茅草粘的,且不加修剪,简陋得很。他吃、穿、用也很简单:吃的是粗米麦饼,不加肉的菜羹,饭碗和酒杯都是陶土做的,冬天穿鹿皮衣,夏天穿麻布衣,即便是闾里贱民也不至于艰辛如此。夏禹做了帝王,则辛辛苦苦地忙了一生。那时国内洪水泛滥,禹帝亲自率领百姓疏浚了九条河道,引河水入海。他早起晚归,顶风冒雨,终日无歇,禹帝的手掌上长了厚茧,脸上晒得黝黑,累得浑身是病,最后死于野外,安葬在会稽山上,即便是奴隶也不至于劳苦如此!〃 
     
  二世一边听着,一边摇头,连说:〃没意思,没意思!与其当这样的清苦帝王,还不如当个享乐公子!〃   
  李斯故意问:〃陛下想当个什么样的帝王?〃   
  二世转了转眼珠,愚钝地一笑,道:〃帝王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百姓,像你刚才说的那些吃粗食、住陋屋、干累活的种种劳苦事,都应是百姓做的,当帝王的怎能做这种事?帝王就是要住华丽宫殿,吃美食佳肴,穿锦绣衣服,乘驷马之车,听悦耳音乐,观美人歌舞,后宫充塞以肆其欲,珍玩宝物以充其室,想怎样就怎样,要什么有什么,天下人都要臣服于他的脚下,听凭他的驱遣,就像经过训练的小兽那样顺从,这才像个当帝王的样子!我就是要当这样的帝王!〃 
  
  听罢二世这番高论,李斯大吃一惊,心想:始皇帝虽为人暴虐,但不失为一代雄主,二世远不及也!如果像二世说的这样做,大秦王朝将亡无日矣!自古以来,哪一个贪图享乐的国君能够长久? 
  
  然而,李斯并不想劝谏二世效法尧舜。因为他知道,二世对所谓明君圣主根本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个人的享乐!既如此,何必惹皇帝不乐?为了取得他的好感,莫如顺其情、悦其志,投其所好! 
  
  想到这里,李斯恭维地说:〃陛下之言,堪称为君之道,做人之法!人生在世,不过就是几十年,就像流水那样易逝,就像乘着驷马车越过小沟那样短暂!实当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勿使光阴虚度。一般人尚且这样想,当帝王的更应如此。帝王富有天下,所有美味都有权享用,所有的美色都有权占有,手中既有无所不能之权,何不去做无所不及之事?尧、舜、禹等古代帝王虽名传后世,但清苦一生,陛下不愿图其名而愿务其实,堪称明智之举!〃 
  
  二世闻听大喜,道:〃爱卿所言,句句说到朕的心里,朕平生所愿,正是如此!〃   
  李斯好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赞誉之辞了,他像是受到莫大的奖赏,心中无比畅快。还是在很多年前,当他向秦始皇进献〃帝王之术〃,帮助他筹划统一大计的时候,秦始皇说过〃知朕心意〃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