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4瑜伽论问答-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瀣F觀邊智諦現觀。六究竟現觀也。問。若爾。如次第一說思現觀。乃至第六說究竟現觀。何故云決定知惠配智諦現觀及邊究竟現觀。乃至云彼共有法配戒現觀乎。答。智諦現觀及邊究竟三種現觀。是正現觀。故先說之。諸餘三種非正現觀。故次次文說之。問。智諦等三種云正現觀。思等三種云非正現觀意何。答。智諦等三種正緣諦之現觀也。若思現觀是現觀因。故名現觀。信與現觀相應。故名現觀。戒與現觀共有。故名現觀。故前三是正觀。後三非正現觀。問爾何列六現觀。云一思現觀二信現觀等乎。答。其是地位分齊。故如此列也。非傍正差別如此列說也。問。此六現觀中云現觀邊智諦現觀。為是現觀邊世俗智。為當如何。答。不爾。景法師記云。此中邊現現觀與見道修世俗智體有差別不得相同問。何故不同乎。答。次下文云。見道邊世俗智。方便地中聞思修等所有種子。今在見道修令清淨。名得此智。而不現前。以見中十剎那無容得起世間心。故後修位中方起在前。若邊現觀體是無漏。後智得攝。位在見道問。若爾。邊現觀可名相見道。答。可名爾也。問。可以知爾。答。記次下云。即是彼說見道十六剎那等意云。相見道在後分別知前真見道十六剎那無漏正觀故。彼相見道分別說真見道十剎那等義是在見道後邊故。名邊現觀。

瑜伽論問答卷第四
瑜伽論問答第五(論第五十五之餘五十六)



    伽第五十五。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三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問。有大乘論別說六種現觀。謂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智諦現觀。智諦邊現觀。究竟現觀。此中說第二信現觀云。由於實義已決定故。及聞所成決定智惠此文意何。答。云由於寶義已決定故者。說信體也。信於三寶決定信故。云聞所成惠決定智惠者。說聞惠也。以信聞惠為信現觀問。以信聞惠為此現觀。可名聞惠現。何偏名信現觀乎。答。慈思釋云。若據初緣諦。要信為導首。即信用增者簡擇法為勝。即思惠勝故。准據信與思難有信聞惠信為導道故。名信現觀也。問。若依此釋以信思惠可為信現觀。何云信聞惠為信現觀乎。答。彼記次云聞惠即信中攝意云。聞惠在信中。不別立為體。以信勝思惠。為信現觀體前云信聞惠為真現觀者。任論文云爾。問。若爾。任論文可云信聞惠為信現觀體。何更用思惠。答。此慈恩釋。意凡簡擇法時。思惠用為勝。故依簡擇邊取思惠為體。聞思簡劣。故不以為體問。有何證據輒依彼釋。答。不見證據。但慈恩意。故道倫貶云。此未見文證。聞惠信中此文為證。即以聞信二法為體。然信義初增。聞從信說意云。慈恩御釋未見文證。以聞惠信為信現觀。論文為證。然信從初其用增勝。聞惠劣故。從信說故。名信現觀問。慈恩是宗師。道論末葉。何非祖師釋。答。論是慈尊說。唐三藏翻譯。何摺摤F文恣作私釋乎。論文既云聞所成惠。慈恩何為思惠釋乎。
    伽第五十五。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四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問。有大乘論中說真見道斷惑義云。初遣有情假。除□品煩惱。第二遣諸法假。除中品煩惱。第三遣一切有情諸法假。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此文意何。答。記文出憬師釋云。初入見道。緣人空如。起下品無分別智。除人執上品。次觀法空如。起中品無分別智。斷法執上品。第三雙觀二空。雙斷二執下品問。此景師釋有三相摺R徽撐脑瞥跚灿星榧俪跗窡⿶姥浴跗氛摺J窍缕芬病:纬藞躺掀芬6撐脑频诙仓T法假除中品煩惱何云除法執上品耶。三論文云第三造一切有情諸法假除一切煩惱。不云下品。何云除二執下品耶。此三相摺螘4稹4耸仑纤肌=袼酵屏俊H朔ǘ䦂痰猩舷露凡顒e。可無中品。初除人執上品。次除法執上品。後雙除二執下品。且付前二。所除二執俱是上品。然為令二無相濫失。人執上品假名□品。法執上品假名中品。現實應言上品上品。又或可云。□品見道名為□品。非指煩惱為□品也。□品見道所斷煩惱本是上品。以云□品見道煩惱等。故知是上品。中品見道名為中品。非指煩惱名中品也。所斷煩惱雖非中品。為中品斷假名中品。問。付中品。為中品道所煩惱實應是中品。何云非中品。答。論法執體。本是上品。輕人執故。中品道斷假名中品。問。真見道中應無分別。何有三品差別不同。答。真見道位雖無三品差別不同。人空法空雙空等觀。隨所除惑任攥F前。於無分別假立分別。非如凡位及相道。若望或立一心見道。上來三品畢竟應無。約相見道應有三品。問。慈恩何釋此文。答。慈恩記云。西國諸德釋此論文。自有異說。一解云。初心正斷人執上品。次心正斷法執中品。對人執故總名中品。後心斷前二品習氣。二解云。人法二執各有二品。初心斷除人執初品。次心斷除法執初品。後心雙斷二執後品。然人法相對故。初名上品。次名中品問。雖有二解。未會論文。論文云。初遣有情假除□品煩惱。今此二釋。初釋云初心正斷人執上品。次釋云初心斷除人執初品或云上品。或云初品。不消論云□品之言。又論文云。第二遣諸法假除中品煩惱。今此二釋。初釋云次心正斷法執中品。次釋云次心斷除法執初品或云中品。或云初品。不定釋之。何故如此不會論文。答。慈恩記中不和會之。今私會之。斷惑道理。以下品智斷上品惑。以上品。智斷下品惑。論云初除□品煩惱者。除□品見道力所斷上品煩惱故探□品見道所斷煩惱之文下意。初釋曰人執上品。次釋云人執初品也。又論云第三能除中品煩惱者。除中品見道力所斷中品煩惱此意可知。問。就初釋。□品見道所斷煩惱名上品故。中品見道所斷煩惱名中可然。但何所以法執應中。就次釋。二執各有初後二品。初心斷人執初品可爾。云次心斷法執初品。前後相摺G凹仍浦衅芬姷浪鶖酂⿶烂衅妨恕:谓襁‘彼名初品乎。答。□釋法執名中品者。簡人執重名上品故。法執名中。次釋法執名初品者。二□各有初後二品。二執後品第三又斷。二執初品次心斷。初斷人執初品。次斷法執初品。故云次心斷法執初品。維似摺摬缓φ撝肌
    伽第五十五。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五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二日)。
    問。說現觀邊智諦現觀云。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此文意何。答。記文有二釋。一云。緣見道前□等位中曾所觀察欲界上界苦集二諦及二增上滅道二諦二云。緣前真見道故。名曾所觀察。傍真見道故。緣下上二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四諦之境問。見此二釋。俱有妨難。且付初釋言現觀邊智諦現觀。是相見道。此相見道是准還緣前真見道觀察者也。不緣見道14□等位。何引釋云緣見道14□等位中曾所觀察。又付後釋。真見道中無世俗智。論文既云緣先世智曾所觀察。非真見道。何此釋云緣前真見道名曾觀察。答。二釋妨難叵遮遣。私聊會。初釋云緣見道前14□等位中者。仍本立名。名見道前。理實應云真見道中。所以然者。凡見道中緣上下地四諦境者。非是見道。始所安立本見道前14□等位中。觀四諦境入道時。如前所觀還審觀也。尋其本源。在見道前。故相見道還照智力。知見道前本所行事。緣先世智曾觀察後釋云緣前真見道故名曾所觀察者。真見道有相見道前。故云緣前。故云緣前。然論文云緣先世智。雖似緣先世智時曾所觀察。實是唯舉真見道中諦觀義也。其真道觀諦境者。由見道前世智觀力故。尋本源云緣世智。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六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六日)。
    問。說得無想定者修因感果義云。先於此起。後於色界第四靜懀М斒鼙斯夂巍4稹7驳脽o想定。要先於欲修得此定。後生色界第四靜懀芷鋱笳咭病9嗜绱嗽埔病枴:喂蚀酥胁辉粕鐣r生復修起受無想報。答。於此有退法者不退者。若退法者。生色界已復重修起。若不退法者。於此洠б鸭瓷鸁o想天。不更生餘下天復修重起。此論文說不退法者。故不云色界重修起。問。爾退法者色界重修起肥無相報時。彼無想報為生色界重作定力故受。為曾欲界修得定力故受。答。二義俱得。慈恩記云。以色界等更修起定方受報者。及欲界中不退定人。此定當知唯是生報色界更修方受報者。即名生報故。色界起定可受彼報。又同記云。先要由欲界起故後生色界復重起者。以隔色界一生故。欲界入定是後報業欲界起定既名後報業故。欲界起定力亦可受無相報。故二義俱得。問。設雖欲界得無想定。後生色界不重修者感無相報。何為業因可得何報。答。記文云。若生色界更不入定。但於餘地一生已而便受報。欲界之成所報意云。若色界中不更起定。下靜懀У乜者^一生而後生彼。欲界起定為其業因。隔一生故。是後報業問。若如此云。無想天報可愛生報後二種。何俱舍論唯順生受乎。答。案俱舍論意。望色界中更起定者。及曾欲界不退定者。皆是生報。俱舍舉之云順生受。若欲界退定。色界不重修。退故非業因。不受無想報問。欲界退人。先得之定思業在身。豈不受報。答。依俱舍意。不許思業在身受報。若依大乘。慈恩二釋。一云。若彼受報。應一千劫受彼果報。色界入定。此定生報感五百劫。前欲界業熟亦感五百劫。故一千劫而受彼果。二云。若欲界定感彼生報時。欲界生報時。欲界業受別報者。此欲界業便成生報。今時不受果。此業於受生未熟羸劣故。若爾。不定報問。何故俱舍不許思定在身受報。答。小乘義湣2辉S思業受報而已。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七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七日)。
    問。說滅盡定起處差別。云。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意云何。答。未建立阿賴耶識教。是小乘阿含經等。言已建立者。是解深密等諸大乘經。彼小乘經說。滅盡定但有色界起。非無色界起此大乘中說。無色界亦起滅定。今論次上云。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為消此文。云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也。問。何故小乘說無色界不起滅盡定乎。答。記文釋云。先入滅定後退滅定。生於色界重起滅定。恐成斷滅。要依色身方入滅定故無色界不入滅定問。設無色界從入滅定。恐何斷滅。答。彼無以界本無色身。滅心心所入滅定者。色心俱盡。命根何住。恐永斷滅故不入。問。今大乘意。從建立阿賴耶識。於無色可滅定。所以何。答。生無色界雖無色身。依賴識根得住。亦起滅定。問。般若經等是大乘教。何說依色身得起滅定。答。法相宗意判。般若經是第二時。解深密經是第三時。既般若經第二時故。未立賴耶。說依色身起滅盡定。問。如天台宗判。方等經是第三時。諸部般若是第四時。若依此判。解深密經是方等故。在般若前。應般若經已立賴耶。解深密經未建立之。何般若經說依色身起滅盡定。解深密說依賴耶起。答若法依天台。般若經中說後三教。其中通教三乘共學。故順二乘說依色身起滅盡定。別圓二教不共二乘。可依賴耶起滅盡定。且通意說依色身。問。言無色界依賴耶識命根住故起滅盡定。賴耶識自入滅盡定。為當如何。答。賴耶識自不入滅定。但為所依令意識入。意識入定依心賴耶問。意識斷滅無有體性。有何物體依賴耶。答。入定但滅意識染分。淨分自性依心賴耶。問。意識所依是末那識。應云依止此末那識。何云依止阿賴耶識。答。論別依根。是末那識。據總所依。云阿賴耶。
    伽第五十五。遁論第十五。第三百十八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八日)。    
  問。說無想異熟建立道理云。已生無想有情天中。名滅分位建立無想此之中云名滅分位者。何云事乎。答。言名者。無色四蘊。此無色四蘊名滅分位。立無想果問。記文出景法師解云。若就本識四蘊名上建立名之文。即應說言現起因蘊名上建立。不應說言名滅分位方始建立如此釋意何。答。於名所攝無色四蘊。今無相異熟。本識相應四蘊不滅。轉識相應四蘊滅處。方始建立。故即應言本識相應現起四蘊名上建立。不應說言本識四蘊名滅分位立無想果問。何故本識識四蘊。不說滅言立無相果。答。二無心定無想異熟。不滅本識相應四蘊四蘊故。彼四蘊不說滅言。今文中云名滅分位立無想者。謂滅轉滅相應四蘊。其名滅位。□無想果問。轉識相應四蘊滅者。於七轉識皆應滅耶。答。除第七識諸餘皆。問。何除第七諸餘皆滅。答。對法論云。二無心定及無想天。謂不恒行心心法滅之所建立不恒行者。前六轉識。第七恒行。故知第七彼所滅。問。爾所不滅第七識上。可立無想。何故前云本識相應四蘊不滅名上建立。答。記文釋云。故知但就彼天果報意識種子。立無想天意云。彼天果報意識現行已所滅。然其種子畜在賴耶。於其種子立無想果。第七末那雖是恒行。非是種子之所集在。故不於彼立無想果問。何必種子立無想果。設非種子。立之何妨。答。記文釋云。以彼種子前後相續體是果報無覆無記。於彼建立無想天故無想亦無想異熟意云。非種子法非恒相續。體非果報無覆無記。故不於彼立無想。□種子前後相續體是無記。立無想果。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九條問。說無想天臨終行相云。後想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洠粝肷逊菬o想義。何以此文云相生已。答。記文有二釋。一唐三藏釋宣。後想□者。如人已來說名今來。亦如今來說名已來。亦如是二慈□果初生命終。皆無心想。一期無心。雖有色身定業感□□所引譬意如何。次釋雖立道理。何不消論文□命終後受生時。心想正生。說彼正生名為生已。西方語倒。先道□□生。後□無想有情便從洠АF┤缡篱g於已來人立今來名□名彼命終後受他生時心想正生。說為生已。非未命終□無想果中惠無心想。然論文云後想生已從彼洠д摺銖谋藳'。處有中名相生已問。如此二釋師弟相承皆□若全無心想菩薩淨天中見彼所見。若望大般若。此□未消此論云後想生。與經文合。何唐三藏譯大般若。自忘□諷諫三藏御言。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條。第四遍□。
    問。於異生性。若小乘說拢婪堑妹惿浴4蟪俗谌绾握f□第五十六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拢ǚ治涣惿詥枴T啤跫赐〕寺}道非得。有何差別。答。慈恩釋云。大乘無非□意云。小乘有非得故。於其立異生性。大乘無非得故。不許□起出世拢ǚ治唤枴F湮瓷鹫摺<词欠堑昧x。何破□起。答。未生起者。法未現言。非未生起法體可得。但於非得□非得法後非得似法有體故。不可云於非得上立異生性。一切拢惿浴枴TO云非得許有其體。約其非得立異□答。小乘宗意。約過未法立二非得。彼許過未是實有故。今大□未實有之義立無過未。所依過未既無其體。能依非得亦不可有。非得既無。有異生性。問。言未生起一切出世拢ǖ日摺:蔚嚷}法。答。記文云。不得見道□拢ü嗜缥目芍枴<仍埔磺小:纹姷馈4稹S浳脑啤H粑吹靡姷馈<础醪坏蒙辖⒐试茽栆病枴km得見道。未得修道。於應異性。何□生性。答。記文云。若得見一分。是拢N類故。不名異性問。不得見道立異生性□論其實體何物上立。答。記文云。此性即於見所斷惑云上建立問。若見惑上立異生性。即異生性可見所斷。何薩婆多說修所斷。答。是小乘義□問。爾大乘意如何可說。答。記文云。世第一法捨異生性。見道時斷。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一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一日)。
    問。說不相應行中方云。依所攝受論色分位。建立於方何但於建立方。不依四蘊亦立於方。答。凡云方者。就有形者上下四邊所建立也。無色四蘊既無形相。於何得論上下四邊。故於四蘊不立方也。對法亦云。唯依色不因果建立諸方故不可云四蘊立方。問。記文云。若據在名方。四蘊亦名為□文云隨在此處或在此生。即此方攝或依此釋。亦於四蘊可立於方。何云蘊不立方乎。答。四蘊雖無形。然隨所依色。或在此方彼方。或在此生彼生。隨所依色流轉方處。若據在方。亦可為方非謂蘊今可立方。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二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
    問。有論文作問云。幾蘊是劣。幾蘊是妙答此問云。無常苦不淨染污若□劣。劣相摺敲畲舜鸷翁N劣何蘊妙乎。答。此答有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