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多得的育儿集锦--四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又有谁会相信,10年前,他还是一个被人认为先天不足、放学后需要补课、时刻处在父母保护中的孩子呢?



相信你自身蕴藏的力量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弗洛伊德的学说。因为他的理论是将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进行仔细分析后得出来的,这会令人产生心理压力。特别是他关于孩子的理论,在他得出理论之前,他对孩子就已经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

  幼儿期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它产生的内在原因。每当谈起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话题时,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应该符合书本上的理论,否则就是错误的。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每种变化中都蕴藏着不同的特性。所以,我们所了解的育儿理论和原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适合大多数孩子,但对我的孩子却恰恰不适合。理论性教育方法的出现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如果盲目、僵化地去生搬硬套,就如同强迫孩子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样,结果会令孩子很不舒服。

  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要想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教育方法,需要每天去观察孩子,长时间同孩子在一起,以便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据此创造出一套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因为只有母亲才真正了解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孩子最喜欢什么……

  在我发现彼得的特点并加以训练之前,我一直对彼得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认为他是一个先天不足、反应迟缓、心理存在缺陷的孩子。当时,我对彼得的特点、才能简直一无所知。对自己的孩子一无所知的母亲根本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能够尽情发挥才能的环境。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再强调一次: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并不来自于所谓的教育理论,而是来自于父母本身。只有父母最清楚孩子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困难、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们不该忽视自己的力量,更不该放弃自己的观点。如果盲目按照书本和电视中介绍的方法,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结果就像给干渴的孩子喂面包,而面包只能让孩子更加口渴。

  我想奉劝那些年轻的父母们,在倾听别人的教育理论和原则之前,应该先找到自己的方法。在绞尽脑汁研究他人的理论之前,先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正在做什么,通过自己的双眼找到孩子的特点、才能以及喜好。

父母在看到自己孩子的瞬间,脑海中就应该立刻浮现出一种教育方法,而这种教育方法会比世上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更加适合于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专家,那么也就不会发现孩子身上所蕴藏的无限才能。


?☆父母首先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父母首先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最近,“良师益友”一词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在企业里为了实现有效地组织管理,领导者不断强调“良师益友”的重要作用。而在宗教团体、社会团体以及国家单位中,许多人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而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良师益友”。因此,现在社会各层的领导都需要好的“良师益友”来辅佐自己,这里所说的“良师益友”也就是值得信赖的顾问。



  “良师益友(mentor)”一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位叫做门特( Mentor)的人。公元前1200年,古希腊伊塞卡国王奥德修斯在出征特洛伊之前,将自己的独子托付给了他最信赖的朋友,那个朋友的名字就叫做门特。

  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场上整整拼杀了10个年头,在这10年当中,门特既是王子亲密无间的良师益友,又代替奥德修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同时他还是王子诉说衷肠的倾听者。战争结束后,当奥德修斯返回伊塞卡国时,在门特的悉心照料下,王子已经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青年。

  这时良师益友( 门特)已经成为智慧与信赖的象征,他意味着引导人生方向的指路人,也就是说,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就是值得信赖、追随和模仿的对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父母当作镜子

  受父亲的影响,我在不满20岁的时候就来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独立求学。父亲深深地了解:与其强迫性地教育孩子,不如以身作则。孩子们现在已经明白了父亲在篮子里放钱的良苦用心,明白了父亲孜孜不倦读书所起的表率作用。虽然父亲连一句强迫的话都没有说过,但正是在父亲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

  宣布不要父母一分钱的我,在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瞬间起,就意味着今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了。

  在美国的独立生活开始后不久,我很快就判断出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怎样做。我的坚强令许多人瞠目结舌。对于没有意志力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但是对我来说却不存在任何障碍,这都得益于父亲早年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我经常在图书馆学习到凌晨,有时因为学习太辛苦也曾想过放弃,可每当想起父亲在深夜读书的样子,我就会立刻重新振作起来。

  父亲的教诲作为一种记忆一直伴随着我的留学生涯,最后我没辜负父亲的厚望最终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同丈夫邂逅并结婚后,养育孩子成为我人生中的又一个挑战。

  在孩子面前我总是小心翼翼。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日后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想起这些我甚至会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做母亲的压力相当大。但是,我也有机会得到回报,我就像一面明亮干净的镜子一样,照出孩子们的影像;而将懵懂的孩子培养成才,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为此,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首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不强求孩子们做什么,而是力求成为他们的榜样;其次,在生活中,我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

  就像我的父亲那样,除了要求孩子们遵守一些基本的生活规范外,我从未强制要求他们做任何事情。而且在生活中,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我想只要让孩子们看到我努力的样子,他们就会变得勤奋。

  在饱受艰辛的那段时光里,我也曾想过打退堂鼓,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总是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容让我的心平静下来。那时,白天我是一名在学校教书的教授;晚上我是一个主妇和妈妈,而且还得写论文。我咬紧牙关,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因为过于辛苦,我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每年都要住院一两次。

  在希望孩子们做什么之前,我总是自己先起到表率作用。我从未出去喝过酒,下班后马上回家做家务。就像当年父亲那样,我总是在书房里学习到很晚。

  绝不强制孩子们做事情,同时自己为未来的生活努力拼搏——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这两个原则对孩子的影响,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渐渐地体现了出来。

  当我学习的时候,他们在我身边一起看书,并且打赌看谁读的书最多。很快,他们成了附近图书馆里有名的“书虫”。南希在我写论文的时候,将打字当作一种游戏,最后,我所有的讲义都是她打出来的。因为她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所以她成为读书最多的一个孩子。

  如今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每当他们回忆起幼年的时光,都会感觉当时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任务,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到晚上,当他们看到妈妈默不做声地坐在书桌前看书时,他们也会很自觉地去学习。就像我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中成长一样,他们也是在我的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就像一面镜子。


父母首先成为孩子的榜样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才能,同样每位父母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而这种教育方法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没有任何关系。

  我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以及今后孩子们生存的社会感到非常忧虑。我们在高喊榜样的重要性的同时,却意识不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榜样。

  在孩子的心智稳定之前,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母亲身边的时间,而在没有给孩子展示正确的生活态度之前,怎么能强制要求他们成功并超越别人呢?许多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信心,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条件使母亲们感到不安。

  无论是几千年前、现在,还是将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就存在于父母的心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整天围绕在父母身边,第一个学习的榜样就是父母。就算是父亲早晨起床后看报纸的样子,在孩子的脑海里也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当父母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述学习的重要性、解释是非曲直的时候,几个孩子能够理解并真正遵守吗?如果孩子能够接受,那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与其苦口婆心地说服孩子,不如妈妈先给孩子做一个表率,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

作为母亲,不能只考虑孩子怎样做才能长大成才,还应该考虑自己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生活中妈妈的意义

 ☆生活中妈妈的意义

南希作为年龄最小的考生考入耶鲁大学专攻法律并最终成为一名国际律师。但是,现在她却要为了养育她的两个孩子而放弃正处于巅峰时期的事业。考虑她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工作成绩,我劝她要慎重考虑一下。她微笑着回答说:“妈妈当年不也是这样吗?托妈妈的福,我健康成长起来,现在我有了孩子,我也要对他们负责,我绝不会为我的选择后悔。”

  美国不扼杀创造力



  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将来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令人遗憾的是,韩国的教育无法满足母亲们的愿望。

  我认识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小学后,她每天都叫嚷着说无法再生活在韩国了,她说如果有一天攒够了钱,她将带着孩子移民海外。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辞辛劳的母亲们最向往的国家就是美国。我在美国生活了50多年,非常理解这些母亲的想法。美国式的教育高瞻远瞩,教育工作者时刻都在研究,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但是,美国在成为教育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70年代,在全美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建立法制国家“回归基础(Back to the Basic)”的运动,事情的起因,正是源于美国标榜的“自由”。

  提起美国,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第一次来到美国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衣着暴露、在市中心闲庭信步的女性。在这里我们可以亲眼目睹美国人是如何享受个人自由的,他们近乎于放纵的自由,令我们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一部分,虽然美国人的文化和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全部。

  在步入近代社会之前,美国可以被称作是自由至上的国家。美国人绝不允许有任何东西干涉私人生活,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份自由。但是,就如同一汪积水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自由主义开始发生了腐变。

  当时正值越南战争时期,美国政府的背信弃义重新唤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怀疑,并且逐渐转变成了放纵与堕落。此前支撑着社会的自由平等思想,也远离了正轨。街上出现了许多不务正业的嬉皮士,甚至还有很多人公然在街上吸食大麻。

  这就引发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孩子们也纷纷走上了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走上街头的人年龄越来越小,最后连小学生也开始在黑夜的大街上徘徊。孩子们分不清自由与放纵、自立与出轨的界限。

  走上街头的孩子们称:枯燥的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他们要过更加有创造性的自由生活。

  在脱缰野马似的孩子们面前,公共教育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孩子的父母也不能给价值观混乱的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

  即便是这样,美国政府依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是在等待中期盼事态自己会发生好转。一直标榜“自由与梦想”的美国,还想为自己的口号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但是,事态进一步恶化,青少年犯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有人说,连夜晚走在纽约的大街上,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

  事态已经快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政府终于站出来,开始收拾残局。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关系到美国未来的根基,于是政府喊出口号要挽回局面。因此,“回归基础”成为美国21世纪教育的雏形。


美国的教育就像硬币的两面

  面对混乱不堪的教育局面,美国政府首先宣布恢复正常的公共教育。以前,很多专家只注重对孩子自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现在,他们也开始意识到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只要打牢基础,一切才有可能。

  美国政府首先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孩子学习基本课程。如果不去学校上课,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能升级;如果哪个学生出勤率太低,学校有权不经该学生父母同意而将其强制转到特殊学校。

  政府的政策很快取得了效果。父母们也认同政府的做法,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只有打好基础之后,才可能谈自由、自立和创造性的问题。就这样,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教育才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

  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灯总是彻夜通明。学生们不分昼夜自觉地学习,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放松一下紧张的大脑。但并没有人要求学生们必须这样做,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在享受着学校所给予的自由。他们感受着学习所带来的充实,尽情享受着蕴藏在基础教育之上的自由。

  通过报刊杂志的介绍,人们似乎可以感觉到美国的教育是相当自由的:上课就像讨论会、学习如同做游戏、学生穿着奇装异服……但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私立美术院校,但在这里我们却感受不到想象中那种激发人创造力的自由授课气氛,更多的是对学生基础素质的严格训练。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每天早晨7点必须到校,上1个小时左右的自习后,从8点开始听课。这里的授课方式非常严格,在一天之中,学生们除了短暂的休息之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站着画画。学院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大家自己体验一下画家的生活和今后所要面对的激烈竞争。

  晚上9点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学院还会从其他著名大学邀请知名教授来给学生们讲课。这一切都结束后,已是深夜11点多了,因为错过了末班公共汽车的时间,住在外地的学生便无法回家。于是,他们便留在学院里继续学习,然后在学校的宿舍里短短地睡上几个小时,准备第二天上课。

  学院里负责辅导学生的画家说:“仅凭自学是打不好基础的,打不好基础就谈不上今后的成功。严格的授课方式是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打好基础,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也是付出巨大代价后换来的教训。”

  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美国教育的两面性。美国人尊重能体现孩子个人能力的自由和创造力,但同时也为孩子们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他们的教育哲学。

  我们常想,如果像美国家庭那样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岂不是更好?但实际上,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对孩子的管制近乎于保守。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朋友交往、学习态度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他们这么做正是为了给孩子打好学习的基础,而且,这作为美国普遍的家庭文化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如果没有基础,创造力便无从谈起

  现在韩国的母亲大部分是被所谓传统教育所束缚的一代。其中有很多人被埋没了才能,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她们认为,孩子绝对不能重蹈自己的覆辙,如果孩子想做什么就任由他们自由地去做。

  因此,她们一边致力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一边又要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为了教育孩子,这些母亲们真是煞费苦心,因为她们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样成为传统教育的牺牲品。

  很多母亲抱怨说:“我小时候,一天到晚都坐在书桌前埋头背书,学习枯燥得要死。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逼我们学那些无聊的功课。”

  最近,韩国有很多学校已经采用了能够激发创造力的新教学方法,这正顺应了母亲们的想法。从传统教育中脱离出来,实现真正的人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