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能到达理智层次的人极少。因此,人们对“信念”与“迷信”经常混淆不清。尤其是在学习层次以“应变力”为基础,个体的利益凌驾一切,人人都只顾私利。当人人私利相同时,迷信也就是一种信念,两者没有多大分别。
但是经验层次的到来,人渐渐认知到所学的与环境变化有些格格不入。迷信与实信遂有了分别,只是在盲目摸索的途径中,无法产生真正的信念而已。
心理学家发现,当小鸭破壳而出时,一见到会动的东西,就会一直追随下去,这是一种“映象行为”。在层次系统中,鸭是学习层次的动物,小鸭出生后必须学习,故静态之物不能吸引它(静物难以学习)。而小鸭一出生所见之动物,是母鸭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正是学习的对象。万一遇到了豺狼,那就进入另一种生命流程了。
这种映象行为在遗传基因中,是视觉辨识到运动物体后,就触发脚部机能紧随之。到了人类,行为更趋复杂,又加上了声音、气息、触摸等多种辨识交集。
另一方面,母鸭孵卵以及其它雌性动物的哺育行为,都是在生理作用的催化下,感官辨识与相关的反应行为相结合,为机械律的因果关系。
对所有高级动物而言,这种因果关系便形成了“亲子行为”。在经验层次中,亲子行为之复杂度更进一步,成为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力量,亦为“信力”。
我在巴西时,曾借住在一个朋友家中,他们有个两岁多的女婴,片刻都离不开母亲。我对亲子关系一向很好奇,仔细观察之下,才发现了这种“信力”。
实际上女婴并不是真正需要她的母亲,但是在映象行为的因果律下,她已经建立了一种心理需求。每当她意识到这种需求时,就本能地寻找母亲,而且根据习惯反应,知道只要自己开始哭叫,这种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她又在经验中知道,满足这种需求的模式很多,最经常的模式,是:
“妈妈在厨房里”
由于厨房很小,没有地方玩耍,她不愿意到厨房去。她满足于这种模式,只要有人告诉她母亲在厨房里,她就安心了。
母亲是不是真在厨房中呢?她不会追究这一点,只要相信母亲在,就会满足“习惯模式”,而免于心生恐惧。即使不是事实,她也会专心玩耍,不会吵闹。反之,若她的“习惯模式”得不到满足,就会号啕大哭,天塌下来也不能让她停止。
幼儿完全处在学习层次中,母亲事实上是出去买菜了,而她却相信母亲在厨房中,当然是一种迷信。问题在她凭什么证明?随时随地去厨房求证一番?
严格地说,纵使在经验层次,有谁的信念又不是迷信呢?我相信某个人还活着,这算不算是迷信呢?是不是我要每分每秒随时亲眼看到这个人,才算实信他还活着呢?那也不通,万一他断了气,要从哪一刻起,我才能认定他不是活着?
人相信科学,时到今日,还有很多人对万有引力深信不疑,从不过问那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何在?难道这又不是迷信吗?
信念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在因果律导引下的时空流程,是宇宙中维持各能量运转的机构力。没有信念,什么“映象行为”、“制约反应”都不成立。小鸭子无法生存,那个小女孩也一分钟都活不下去!世界回复到混沌之中!
即令前人已经透悉真理,但在理智层次尚未缘熟以前,又有多少人能听得懂呢?真知真识者当然知道,更知道对不懂的人也应施以教化,便以神迹或预言将其观念以“信念”或者“迷信”的形式流传下来。
一代一代的,真知者越去越远,琴音绕梁最多也不过三日。于是神迹演变成宗教,预言则形成方术,后人不分青红皂白,有利于己则信,不利则排之斥之。
所谓的真知,应涵盖抽象具象两界,有五官可辨识者,也有意识得认知者。即使在意识层次,在认知力尚未质变为信念力之前,所谓的认知也当以感官能够反复印证者为真。而感官能够印证者,率皆为具象的事物。
于是,有一部分对宇宙真相有兴趣的人,便倾向于研究具象的事物。在中国,最初多为方士,《周易参同契》便是其中的代表。传到西方后,在中世纪一些修士的努力下,成为现代“化学”之始。
这些可以经由感官实证的方法,在很多代不断的改进下,奠定了实证科学的基础。至于抽象的观念,在中国被看做迷信,在西方则视为神学。
我看了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原名是Inherit the Wind,中文译名为“向上帝挑战”,这个译名极差,完全扭曲了原著的精义。
这也是我教学的题材,所以也作了主题分析。兹转载于下,以飨读者。
出品公司:米高梅
剧本改编:麦特马修
导演:大卫˙葛林
演员:寇克道格拉斯-饰牧师:布莱迪
杰森罗伯兹- 饰律师:亨利德瑞蒙
珍西蒙丝- 饰布莱迪夫人:露西
达伦麦高文 饰费城公报记者:洪贝克
故事大纲:
一九二五年,在美国南部田纳西州西伯禄镇一所公立学校中,有一位生物教师伯特凯兹,因为讲授达尔文的天演论,触犯了该州公共法第三十七条,被捕入狱。
检方请了一位二次竞选总统失败的名人,基督教的布莱迪牧师作为主控官。而芝加哥的名律师德瑞蒙,则义务出面为伯特辩护。
由于当时美国保守势力强大,尤其在南部各州,很执着于基督教的思维方式。在民意的支持下,政治生态已经决定伯特有罪,法官坚拒辩方提出任何有关科学知识的证据。一场原属法律的单纯事件,一举变成政治、思想、科学、宗教的角力。
这一事件在媒体争相报导下,成为举国注目的焦点。
德瑞蒙诉求的重点在于人应有自由的思维,而布莱迪则认为《圣经》的教导就是全部的真理。两个人在法庭上各抒己见,结果明显地表现出,宗教信仰者因缺乏自由思维而愚昧不堪。最后,法庭判决伯特有罪,罚锾一百元。
主题:
人应该具有自由思维的机会。
故事大纲与主题之印证:
学校中讲授知识,必须有自由思维的空间。因此,教会牧师报警拘捕授课的教师,即属压制自由思维。本片诉之于法律,当然两造之间必为思维之争。
布莱迪坐火车来到,民众夹道欢呼,盛会相待。另一方面,辩护律师形单影只,备受冷落。两者相较,已可看出在不公平的条件下,自由思维之争取不易。
伯特之女友并无真正的信仰,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人们。她所追求的只是平安的生活,所以一再要求伯特认罪。而他则坚持思维的信念,不为所动。
在遴选陪审团时,布莱迪的诉求以宗教信仰为主,代表了压迫的一方。而德瑞蒙律师的标准则是能够自由思想,或者是无宗教或科学认知背景的人。
布莱迪在布道会上,很有魅力地展示了他的信念,以对上帝的赞美与歌颂,证明了人们内心渴望神的恩典。德瑞蒙曾经为他助选总统,两人见了面,布莱迪问道:
“当年你我并肩作战,现在为何反目成仇?”
德瑞蒙回答:
“三十年前你有理想,美国社会需要你这种人。”
“那么,现在你为什么反对我?”
“社会进步了,你的思想却停顿了。”
当双方对伯特的学生做交叉询问时,诉求的重点就浮现出来了。布莱迪认为新的思想破坏了学生的信仰,德瑞蒙问学生:
“你相信伯特老师所说的吗?”
“我不知道,我要想一想。”
德瑞蒙认为有想一想的机会,就是自由思维。上帝给了人大脑,就是让人类有自由思维的机会。
晚上,德瑞蒙去牢中探望伯特,伯特对审判的结果没有信心,德瑞蒙表示同意。伯特告诉德瑞蒙可能付不出诉讼费用,德瑞蒙说:
“有很多律师以发财为目的,只接有把握的案子。”
“那你为什么替我辩护呢?”
德瑞蒙没有直接回答:
“我自幼就有个梦想,想买一个叫做‘金舞者’的木马,因为金舞者泛着金光,华丽非凡。有一天,我得到了它,但是一骑上去,它就垮了。”
“世界上所有表面好看的事物,未必真有使用价值,我们必须深一层去了解。如果是骗人的,就有必要拆穿它!”
这就是德瑞蒙追崇自由思维与知识正义的态度。
第二天,德瑞蒙请了知名的学者三人,以证明天演论的实证价值,但是法官一概予以拒绝。
德瑞蒙不得已,便请布莱迪以宗教权威的身份,用《圣经》作为他的辩证。布莱迪极为自信,同意了德瑞蒙的要求,自愿作证,以宣扬教义。
布莱迪承认对《圣经》字字句句都奉行不渝,他从来不怀疑经中有任何矛盾之处,也认为怀疑《圣经》的自由思维是大逆不道。
德瑞蒙拿出一千万年前的化石,布莱迪认为根据经中的记载,此石头最多不会超过六千年(从创世纪到目前的全部时间)。德瑞蒙即反问,上帝在第四天才造出太阳,那么前四天如何计时?正因为布莱迪从未追求对《圣经》的了解,所以蒙然不知。人们崇拜布莱迪,是因为相信他对《圣经》的诠释,人们追随他,则是迷惑于他坚定的外表。
露西就是一个代表,多年来对先生默默的奉献,从来没有过一丝的怀疑。所有的信众听到布莱迪不知道没有太阳以前应该如何计时,都相顾愕然,一种微妙的转变,在剧中产生了说服力极强的震撼。
布莱迪坚持对《圣经》一字不移的信念,却发现自己无法自圆其说而处于众叛亲离的局面。他的形象动摇了,坚毅的外表颓圮了,信徒的信念开始土崩瓦解。
布莱迪缺乏自由思维能力的形象,在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成了丑恶的象征。舆论哗然,民意交相指责,政治再度支配了法律,大家都希望赶快找个下台阶。
审判结束,伯特被判有罪,罚款一百元,德瑞蒙不服,决定继续上诉。布莱迪亦不服,激动得心脏病发作,死了。
宣判后,伯特问德瑞蒙:
“我们是赢了还是输了?”
德瑞蒙说:
“你获得了千千万万人的赞扬,也废除了一条不合时宜的法令。但是,这种争论不可能休止,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费城公报的记者洪贝克,代表怀疑派的观点,为了面包,他是自由思维的支持者,却是什么都不相信。可是他有个优点,一眼就能看出人的本质,一再揶揄布莱迪的愚昧。
“布莱迪也有做错事的权利!”德瑞蒙义正词严地说。
“你怎么又变成布莱迪的辩护人了?”
“布莱迪是在寻找上帝,但是祂太高、太远,人无法接近!”
“啊!原来你是个相信上帝的无神论者!”
德瑞蒙相信什么呢?最后他离去时,法庭中人已走光。宣誓用的《圣经》以及伯特留下的一本《进化论》都遗留在桌上。德瑞蒙拿起两本书,掂了掂重量,把两本同时装入他的皮包中。
事实上,在这场辩论后,美国人对知识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基督教的信徒仍旧不断反击,而且在对《圣经》的诠释上,一改布莱迪的绝对信念。反而从象征立场,灵活应用各种观念,以致仍能吸引大量的信众。
美国最大的优点,是他们具有自由思维的传统,然而最大的缺点,也是这种自由思维的泛滥。人的思维非常奇妙,自由的观念更是莫测,它可以直通宇宙,也可能永远在原地打转。宇宙的变化在人,而人的变化就在自由思维。
正因为思维的力量可大可小,无边无际,所以一般人无从了解它的能量及价值。当有德行的人得到了思维的力量,就可以施德于众。而一个乖戾残暴者有了思维力量之助,必然会导致天下大祸。
这种认知以老子最为透彻,在《道德经》中,他一再谆谆告诫,千万不能让人民自由思维,强调“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过当知识成熟,人类进入老化的后期时,思维之解放也是不得不然的后果。老子知之,是无欲而观,无欲而说。过去中国曾一再压抑自由思维的泛滥,表面上是开倒车,实际上却防止了人类的早熟及早衰。
如果还不能了解,且看看今日的世界吧!才不过一百年的时间,人类已经把自己的生存环境蹧蹋到如此的地步。若早一千年前发生,今日的人类何在?识者能不思之乎?
我在台视做电影编译时,大约三十出头。为了影片的放映,经常跑新闻局。我常自以为是,与新闻局的“电检专家”们争得面红耳赤。并在香港的自由报上,以“检、剪、简、谫!”为题目,痛责新闻局。
检是指检查,我当时认为一个国家要靠“检”查来箝制人民思想,是落伍的行为!检查之后,手持“剪”刀,把一部影片剪得七零八落。其结果是一切“简”化,简单得没有内涵。以致人民思想“谫”陋浅薄,是非不分,观念不明。
举例来说,为了影片中人物的头发太长,要剪;衣衫不整,暴露过多,要剪;画面上出现了苏俄或中共的旗帜,要剪;有骂人不雅的语言,要剪;有不合三民主义思想的,要剪;有侮辱政府官员、国家元首的,更是要剪。
剪下去是一刀,这一刀要剪在什么地方呢?如何拿捏尺寸呢?我曾以为做检查委员是件好差事,天天看电影,而且都是“原装进口”!等到到新闻局里一看,才知道委员们挤在一个小房间中,同时放映着两三部片子,不要谈享受,简直是活受罪!
终于,在各界交相指责下,影片检查的尺度逐渐放宽了。这个宽、紧之间,变成了头发要量长度,暴露要看几点,侮辱谩骂要做语意分析!等到完全解放后,各种镜头赤裸裸地,人间变得丑陋不堪!难道我当年所追求的竟是这些吗?
从美国回到大陆后,最初容或有些遗憾。不久,我发现到大陆的电视节目,娱乐性是不太高,但是社会上不良的影响确实少了很多。我在大陆待了三年,也看到了检查尺度的争论,由自己的经验中,我知道大陆社会问题的产生,只不过是迟与早的事!
这不是我认为如何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立场如何的问题,只要思想点燃了,心火就难免燎原。就好象物质文明一样,只要享受过物质提供的感受,就再也摆脱不了它的影响。人世永远是激进与保守两种力量的战场,激进搏命冲向明天,保守紧紧拉着过去。
这正是宇宙进化的真谛,宇宙在变,不可能停止,而变化的时空就是我们经过的流程。人在流程当中,从生到死,由无知到有知。累积的经验形成了文化,由浅薄到精致。变化的速度并没有快与慢,快慢只是人的感觉,感觉到流程驱动人的力量。
人要死亡,以便于流程安排新的变量。人类的经验要累积成文明,以便向更高层的变化发展。自由思维是流程中的参数,在参数不全时,需要累积。一旦累积到一个程度,到达流程的极限,就会自动中止,待文明形成了新的力量,再继续进行。
我很欣赏这类有关法律的影片,因为借着讨论,相对的观念才得以比较。尤其是以思维为题材,在正反面激烈的辩解后,个人往往受益匪浅。
影评:
编剧方面:无懈可击,对每个人物的个性、身份、背景的描述都很切合,毫不矛盾。对白幽默隽永,每句话都能切题,表现出无比的机智。行为合理,过场戏紧凑,尤其是主题的堆砌与发展,将布莱迪从天上摔倒在地,其气势每下愈况,令人感慨。而记者的穿针引线,能把律师的心态化为言词,更为不可多得的巧思。至于律师的辩才无碍,用布莱迪自己之矛,攻自己之盾,利用他的时间观认知自己的愚信,更是精彩绝伦!
导演方面:气氛掌握得好,全剧一气呵成,没有冷场。伏笔安排得当,由审判之初到终结,让观众自己感受到这是一场宗教迫害自由思维的战争。同时也明白宣示,迷信与自由思维的争战,是永远不可能停止的!
演员方面:演员表现都很称职,记得这部片子在五十年代也曾摄制过,饰演律师的是老牌影帝却尔顿希斯顿。我是在读中学时看的,只感觉到好,却不知好在何处。印象中,却尔顿希斯顿曾用《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责问牧师:
“《圣经》上说,经过了大洪水后,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淹死了,只有诺亚方舟上那些成对的生物存活下来。那么,水里的鱼呢?”
在辩论的选材上,我认为新片尚不及旧片,到底时间观念不及“鱼怎么可能被淹死”的诉求来得直接。
我在大学时,就经常引用这句话,专门与“信主”的人玩观念游戏。他们千篇一律,一口咬定这是信与不信的问题。我则坚称人要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不经过思维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