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伽梵歌原义-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工厂的工作并无联系,与工厂的工人也没有联系,他仅为奎师那工作。当他为奎师那而放弃结果时,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超然的。
  10。睿智的弃绝者处在善良形态中。既不厌恨不祥的工作,也不执著做吉样的工作,对工作毫无疑惑。
  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或在善良形态中,对给身体带来麻烦的人或事,全无厌憎之心。他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工作,并不害怕履行责任将产生的任何麻烦。这样一位处于超然之中的人,可谓最睿智、最聪明,而且超越活动中的一切疑惑。
  11.体困生命要放弃一切活动,实在不可能。但弃绝了活动结果的被称为真正弃绝的人。
  要旨:据《傅伽梵歌》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放弃工作。因此,谁为奎师那工作,不私享获利性成果,谁将一切供奉给奎师那,谁实际上就是一位弃绝者。哈瑞奎师那知觉运动有很多的会员非常勤劳地在办公室、工厂或其他地方工作,并把所得的一切全部都献给协会。这样高尚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萨尼亚西(sannyasi),这里很清楚地概述了应如何弃绝工作的结果,以及应为何目的而弃绝结果。
  12.对非弃绝者,活动三果——如愿的、违愿的和混杂的——死后自然累积。但在生命的弃绝阶段中的人却不受这些结果的左右。
  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了解自己与奎师那的关系,以此指导行动,总是自由解脱了的。因此死后不必享受结果或因此受苦。
  13.臂力强大的阿尔诸那呀!根据《维丹塔苏陀》,一切活动的完成皆由五因而致。现在听我解说这些。
  要旨:或许有人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既然所进行的任何活动必然会有一定的报应,那么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怎么会不承受也不享受工作的报应呢?主要引证维丹塔(vedanta)哲学表明其为什么会可能。神说一切活动都有五种原因,要获得活动的成功必须考虑这五个原因。三可亚(Sankhya)意谓着知识主干,而维丹塔又是所有灵师接受的知识之主干。就是山卡茹阿(Sankara)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应向这样的权威请教。最根本的控制在超灵之中。正如《博伽梵歌》所说:sarvasya 
  caham hrdi sannivistah,“我在每个人的心里。”神提醒人们记起过去的活动,置每一个人于某种活动之中。在内在的超灵指导下的奎师那知觉之举,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世,均无报应。 
  14.活动地点(躯体)、执行者、各种感官、种种不同的努力,最后是超灵——这些便是活动的五种要素。
  要旨:Adhisthanam一词指的是躯体。躯体内在的灵魂带来活动的结果,因此以karta(做事的人)见称。《书瑞提》上说,灵魂是知者也是行者。《帕士那乌帕尼沙德》(Prasna 
  Upanisad,旧译《六问奥义书》)(49)上说,Esa hi drasta srasta。《维丹塔苏陀》上的诗节jno' 
  ta eva(2.3.8)和Karta sastrarthavattvat(2.3.33)也这样说。活动的工具是感官,灵魂通过感官便以不同的方式行动。每一种活动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努力。但人的所有活动全取决于超灵的意志,超灵以朋友的身份住在人心中。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原因。在这些情况下,一个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接受心中的超灵的指导,自然不受任何活动的束缚。那些奎师那知觉彻底完全的人,最终来说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切都取决于至尊无上的意志,取决于超灵,取决于至尊人格神首。 
  15。人以躯体、心意或言语所行的活动,无论正误,均由这五要素引起。
  要旨:这节诗中的“正误”两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工作就是按照经典指示而完成的工作,而错误的工作则是违反经典指示而进行的工作。然后,无论做的是什么,要完成这五要素必不可少。
  16.因此,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作为者,不考虑到这五种要素,肯定不是什么很明智的人,也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要旨:愚人不理解超灵以朋友的身份寓居内心之中,指导着他的行动。尽管物质的原因是地点、工作者、努力和感官,但决定性的原因还是至尊人格神首,因此,不仅要看到物质的原因,还要看到至高无上的肇因。只有看不到至尊的人才认为自己是“作为者”。
  17.智慧不紊乱,不为假我驱使,这样的人在世杀了人,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被他的行为束缚。
  要旨:主在这诗节中告诉阿尔诸那,不想作战的想法是由假我产生的。阿尔诸那只是想到了自己是行动的作为者,没有考虑到既内又外的至高无上的准许令。如果人不知道有超然的认可者存在,那他为什么要去行动呢?然而,人若认识到自己是工作的工具,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认可者,那他做起任何事情来都会完美无缺。这样的人永不在迷幻中。个人的活动和责任感是由假我和不敬神,即缺乏奎师那知觉而产生的,在超灵或至尊人格神首的指导下,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即使杀人,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受这种杀伐的报应影响。士兵在长官的命令下杀人,并不会受到审判。但如果士兵基于个人的理由而杀人,那他一定会受到法庭的审判。
  18.知识、知识对象和知者是驱使活动的三要素;感官、工作和工作者则是活动的三种成分。
  要旨:日常活动有三种推动力:知识、知识对象和知者。活动的工具、活动本身和活动者并称为活动的三种成分。人类所作的任何活动都有这些元素。行动之前必有某种推动力。这推动力叫做激励。活动实现前所达的任何解决办法都是活动的精微形式。然后,就出现了行动的形态。首先人要经历一连串的思考、感觉、意断的心理过程,即所谓推动力。来自经典和来自灵性导师训示所产生的活动激励机制是一致的。有了激励,有了活动者,实际的活动就在感官,包括所有感官的中心——心意的动作下发生了。一如《博伽梵歌》的描述,这些就是活动的不同阶段,一项活动的所有成分之总和就叫做活动的累积。
  19.根据物质自然的三种不同形态,便有三种知识、活动和活动者。现在听我一一说明。
  要旨:物质自然形态的三种分类在第十四章已作了详尽的描述。第十四章认为,善良形态开智启明,情欲形态则是物质化的,而愚昧形态则使人懒惰无聊,萎靡不振,所有物质自然形态都束缚人,绝不是解脱的泉源。即使在善良形态之中,人也备受制约。第十七章则描述了人在不同的物质自然形态中的不同的崇拜类型。在本章,主说他想根据三物质形态,分说不同种类的知识、活动者和活动本身。
  20.众生虽被分成无数形体,但于其中仍见出一不可分割的灵性本性。你要知道,这种知识便在善良形态之中。
  要旨:一个在每一生物中——无论是半神人、人类、家畜、鸟类、野兽,还是水族或植物之中,看到一灵魂存在的人,就拥有善良形态的知识。所有的生物中都有一个灵魂存在,虽然生物由于以前的活动不同而有千变万化的躯体。正如第十七章所述,生命力在每一躯体中的展示,是由于至尊主的高等本性的缘故。因此,在每一躯体中看见那一高等本性,看见那生命力,就是在善良形态的见识,这生命的能量不会毁灭,虽然躯体注定腐朽。从躯体的观点来看,便看到种种不同。而正因为受条件限制的生命有许多种形式的物质存在,所以这生命力显得象是被分割了似的。这种非人格化的知识是自觉的一个方面。
  21。 
  在每一种不同的躯体中看到不同类型的生物,这种知识处在情欲形态之中。 
  要旨:那种认为物质躯体就是生物,随着躯体的毁灭,知觉也随之毁灭的观念叫做情欲形态的知识。根据这种知识,躯体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其知觉种类不同,躯体之外,不存在有与意识分离的灵魂。躯体本身就是灵魂,身体之外没有另外分开的灵魂。按照这样的知识,知觉是短暂的。或者认为,不存在什么个别灵魂,但存在着一个遍透万有的充满知识的灵魂,而这一躯体只是短暂无知的一种展示。或者还认为超出躯体之外,不存在特别的个体或至尊灵魂。所有这些观念都被认为是情欲形态的产物。 
  22.视一种活动为一切的一切,执著不舍,没有关于真理的知识,思想贫乏,这种知识在黑暗形态之中。
  要旨:一般人的所谓“知识”总是在黑暗或愚昧形态中,因为受条件限制的每一生物生来就在愚昧形态之中。不通过权威或经典训谕来培养知识,只有局限于躯体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人对活动是否与经典训导相符并不在乎。对他来说,金钱就是神,知识则意谓着如何满足躯体的要求。这样的知识与绝对真理没有丝毫的联系,跟一般动物的知识相差无几:吃、睡、防卫和交配的知识。这里把这种知识形容为黑暗形态的产物。换言之,关于超越躯体之外的灵魂的知识就叫做善良形态的知识;凭借世俗逻辑和心智思辨杜撰出许多理论学说,这种知识就是情欲形态的产物。仅与保持躯体安逸有关的知识也处于愚昧形态之中。
  23.规范有序,无所执著,无爱无恨,不求成果的活动,则在善良形态之中。
  要旨:无所执著或不祈求拥有什么,履行经典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规定的规范化职责,因此不爱不憎;为满足至尊而不求自我满足,在奎师那知觉中履行规范化职责,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善良形态中的活动。
  24.受假我的驱使,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费尽努力,这样的活动被称为处于情欲形态的活动。
25.在错觉中活动,不理会经典的训令,不关心将来的束缚,不在意施暴于人或引起他人受苦,这样的活动据说在愚昧形态中。
  要旨:人须向国家或被称为亚摩都塔(Yamaduta)的至尊主代理处呈报自己所作的一切活动。不负责任的活动有很大的危害性,因为它破坏了经典规定的规范原则。这种活动的基础是暴力,会给其他生物带来伤害。这种不负责任的活动是凭个人的经验进行的。这就叫做错觉,所有这些错觉性活动全都是愚昧形态的产物。
  26.割断物质自然形态的联系,抛弃假我,热忱坚定,不彷徨于成败之间,这样履行职责的人,据说是善良形态中的活动者。
  要旨: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总是超然于物质自然形态。交由他做的工作,他并不企望享受结果,因为他超越于假我和骄傲之上,然而,他却总是那么满腔热忱,直到完成工作为止。所经受的苦他不在乎,总是满腔热忱。他苦乐等视,不计成败。这样的活动者在善良形态之中。
  27.执著于工作和工作的成果,欲享受那些成果;贪得无厌,嫉妒成性,污秽不洁,喜忧无常,这样的活动者便处在情欲形态中。
  要旨:人之所以过分执著某种活动,或执著于结果,是因为太执著于物质、家庭或妻儿。这种人对把生命提升到更高境界素无欲望。只想把这个世界弄得在物质上尽可能的舒适。一般来说这种人很贪婪,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永久性的,不会失去。这种人会嫉妒别人,随时准备为感官的满足而做任何不义之事。因此,这种人不洁不净,也不在乎他之所得来得是不是干净。活动顺利成功,则其乐无穷,遇到不顺利,就显得无限沮丧。这样的活动者在情欲形态中。
  28.总是干些与经典的训导相违背的活动,物质至上,刚愎自用,欺蒙诈伪,对人以肆加凌辱为能事;好吃懒做,郁闷乖僻,因循拖拉,这样的人是在愚味形态中的活动者。
  要旨:在经典的训示中,我们能知道什么样的活动该做,什么样的活动不该做。那些不理会经典训令的人常做那些不该做的,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物质至上的。他们按照自然的形态,而不是按照经典的训令行事。这种活动者都不怎么高雅,一般总是狡猾多端,惯于侮辱别人。他们非常懒惰,即使有事得做,也不好好去做,总是搁置一旁往后推。因此他们显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他们办事拖拉,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们要拖上几年。这样的活动者处在愚昧形态中。
  29.财富的得主啊,根据物质自然三形态,也有三种不同种类的理解力和决心,现在,请听我仔细告诉你。
  要旨:根据物质自然三形态,知识、知识对象及知者分为三种,解释了这些以后,主又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了智力和决心。
  30.菩瑞塔之子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怕,什么不可怕;什么带来束缚,什么导向解脱。这种理解在善良形态之中。
  要旨:按照经典的指示进行活动即为帕瑞提(pravrtti),或做应当做的活动。没有这样指示的活动就是不应做的活动。不知道经典指示的人会受到活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束缚。凭智慧以明辨,这样的理解力处于善良形态之中。
  31。菩瑞塔之子呀!分辨不清宗教与非宗教、该做的活动与不该做的活动,这种理解力在情欲形态之中。
  32.在错觉和黑暗的影响下,以非宗教为宗教,宗教为非宗教,总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菩瑞塔之子哟!这种理解力在愚昧形态中。
  要旨:愚昧形态中的智力就是反向运作。结果把实际上不是宗教的东西接受为宗教,却拒绝真正的宗教,愚昧中的人把伟大的灵魂当成常人,而把普通人奉为伟大灵魂。真实在他们那里成了虚构,虚构却反成了真实。在一切活动中,他们都是在歧途上,因此,他们的智力在愚昧形态中。
  33.菩瑞塔之子哟!通过瑜伽修习,使决心坚定,百折不挠,能控制心意、生命和感官的活动,这样的决心在善良形态中。
  要旨:瑜伽是理解至尊灵魂的方式。一个人若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专注于至尊灵魂,将心意、生命和感官活动专注于至尊,这样的人就投入到了奎师那知觉中。这种决心在善良形态中。Avyabhicarinya一字非常有意义,它表明投入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永不会被任何其他活动引入歧途。
  34。阿尔诸那啊!牢牢抓住宗教、经济发展的成果,执著于感官满足,这样的决心则在情欲形态中。
  要旨:一直渴求宗教或经济活动的成果的人,其唯一的欲望就是感官满足,这样投入的心意、生命和感官就在情欲形态之中。
  35。 
  而不能跨出迷梦、恐惧、哀伤、抑郁及假象的决心,菩瑞塔之子呀!这样不明智的决心在愚昧形态中。 
  要旨:不可轻下结论,认为善良形态中之人不会做梦。这里的“迷梦”是指大多的睡眠。梦是经常有的事,无论是在善良形态、情欲形态还是在愚昧形态中,梦都会自然出现。但那些不能避免睡得过多,不能避免享受物质对象而来的骄傲,常常梦想着要主宰物质世界,又这样动用其生命,心意和感官的人所具有的决心在愚昧形态中。
  36。 
  巴茹阿特的俊杰呀!请听我说明三种快乐,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享受这些快乐,有时这些快乐解除一切痛苦。 
  要旨: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享受物质的快乐。因此常咀嚼已咀嚼过的。但有时,在享受的过程中,他通过与伟大的灵魂在一起而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换言之,受条件限制的灵魂应是处在某种感官满足之中,一旦在好的联谊中明白到这些都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重复而已,真正的奎师那知觉就可能唤醒,有时就会摆脱这种翻来复去重复的所谓的快乐。 
  37.开始时犹如毒药,但终了时却美如甘露,唤醒人走向自觉,这种快乐在善良形态中。
  要旨:在追求自觉时,必须遵守许多规范,以控制心意和感官,让心意专注于自我。所有这些程序都很困难,苦如毒药,但如果成功地循着规范到达了超然的境界,就会尝到真正的甘露,真正享受生命。
  38.由感官和感官对象相接触而来的快乐,开始时象甘露,结束时象毒药,这样的快乐是情欲性的。
  要旨:年轻男女一碰到一起,感官就会驱使年轻男子看她,触摸她,和她发生性关系。开始时,这可能很令感官快乐,但最后,或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味如毒药。他们分居,他们离婚,他们悲伤,他们痛苦,如此等等。这样的快乐永远在情欲形态中。由感官和感官对象结合而生的快乐,永远是愁苦之源,应尽一切可能避而远之。
  39.对自觉盲然无知的快乐,自始至终都在迷幻中的快乐,从贪睡、懒惰和迷惑中产生的快乐,被认为是在愚昧之中。
  要旨:一个在懒惰和昏睡中得到快乐的人,必定在黑暗、愚昧的形态中。对在愚昧型态中的人,一切都是幻觉。无论在开始还是在结尾时,均无快乐可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