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皇宫当中所发生的变乱,各种猜测都在交相混淆,以至于没有任何准确的答案。
相对于其他地方,以天雄寺为首的各大寺院和尚们再次聚集在了一起。这几天推动皇宫内的谣言四起,大家都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否则仅仅依靠一个赵惟一,根本就难以在短短时间内掀起如此疯狂的局势。
不过除了赵惟一被充作导火索之外,其余的寺庙都只是暗示各自信徒们推波助澜。在暗中将整个局势推向高峰,并没有光明正大站出来。
正在为整个皇宫内的局势欢欣不已,谁也没想到宫内居然会有这么多后妃对于萧观音的位置也虎视眈眈。于是一场谣言,瞬间席卷了整个皇宫。
还没等大家开心完毕,就突然间又爆发了魏王耶律乙辛亲率大军隔绝内外,封锁了一切消息的行动。而皇帝耶律洪基更是行踪成谜,没有人清楚他的动向。
和尚们不免有些忧心忡忡起来,毕竟谁的手下都不干净。封锁皇宫隔绝内外的事态,明显已经超出了很多和尚的预判。未来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看得清楚。
“到底是不是针对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大家何必又在这里伤神?”
“阿弥陀佛,贫僧也认为今天的事情和皇后的事情无干,应该是另有内情。”
“各位师兄师弟也不必担心,只要过了今天,各家寺庙都在宫内有信徒,随便问问也就会知道内情如何了。聚在一起,反倒会过分焦躁不安。”
“阿弥陀佛,贫僧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该不会今次的事情就是因为皇帝下了命令!为了搜集皇后的私通罪证,这才下了封锁皇宫内外的指令。”
听到这个猜测后倒也没有马上被人否定掉,毕竟之前皇宫内的谣言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大家也都很清楚。
即便和尚们就是此次阴谋的背后推手,可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次行动会如此成功。
正常发展下去的话,应该就是皇帝耶律洪基大怒,转而调集精锐大队人马直扑八妙道人的好戏了。就算八妙道人再如何神通,可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呀!
落阳灾变的事情,所有和尚们的心中都清楚,绝对是可怕的灾难。
不是没有人试着想办法去解决落阳灾变,可是连靠近都很难做到后谁也没有信心解决。
尤其还死掉了几个有名的和尚,全都证明了落阳灾变根本不是人力可以维持的。
和尚们尽管每天吃斋念佛,可是真正相信佛陀会降世的和尚却着实没有几个。即便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大和尚,也不过将自身修养和对宇宙的认识提升了一大截。
真正成长起来的除了哲学思维外,实在没有多余的技能。
以至于最后对落阳灾变完全束手无策,对皇帝的要求则爱莫能助。假如不是丁阳来解决掉了落阳灾变,不少寺庙的和尚们已经纷纷做好了逃离大草原转头南朝的打算。
可是等真正丁阳解决掉了落阳灾变,于是开始出现了一股声音。
都是说丁阳运气好,赶上了落阳灾变消解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出什么力气,凭白落了好处在身上。落阳灾变根本不是他解决掉的,而是诸多寺庙的大师们虔信礼佛,请来了佛陀出手解决掉了落阳灾变。
然而还没有等和尚们公布真相,八妙道人已经先贪天之功,将此功劳收为己有。
不过在面对丁阳拿出来的种种神通手段面前,这种言论的被信服程度很低。就连很多寺庙内部当中,也都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而没有收获太多支持。
但是经过了几个寺庙和尚们的高层相互讨论后,还是决定在紧随皇后的生活作风问题牵扯到八妙道人后,就开始大规模炒热舆论,开始宣扬佛陀降世普度众生的事情。
而八妙道人在宣传当中,毫无疑问就要作为大反派而登场了。
两厢发力后必定要了八妙道人的好看,若是能借助皇权的力量下死手再好不过。
对于舆论的宣传,和尚们还是很有信心成功的。就算之前丁阳搞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被人看在了眼里,但是佛教在大草原上占据统治地位数百年时间,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却很可怕。
最后的结局没出来之前,谁也不相信民众们会完全抛弃了佛教信仰。
那可是关系到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大改变,根本不会是八妙道人短短时间里的努力就能奏效的。
就在这个时候,和尚们听到了最新的消息:“什么?八妙道人去了皇宫?”
这个时候去皇宫做什么?不管谣言是不是真的,难道不应该是有多远闪多远吗?
哪有自己还主动凑上去的道理?究竟他想做什么呢?莫非是疯了?
~
。。。
第360章 进宫
“仙长别来无恙?”相对于和尚们的诧异态度,魏王耶律乙辛却是很清楚内情。
皇宫里面的谣言他也听说了,当时真是好悬没把他给吓坏了。
丁阳和萧观音之间发生的私情究其根本,还是他制造出来的机会。
其实最早仅仅只是为了能找个把柄干掉耶律浚而已,从侧面创造出皇后出轨的事实,从而否定掉皇太子的继位合法性。
结果却没想到,丁阳的本事远远超过他的想象极限去了。
不但搞定了萧观音的**,还俘获了她的灵魂。更重要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神奇能力根本不能以常人来看待。
于是短短时间内耶律乙辛就彻底放弃了最初的念头,转而开始诚心诚意的合作。
皇后萧观音的事情干脆当成是意外,非但要继续保持住丁阳和皇后之间的暧昧关系,还要保证丁阳不要因为和皇后的关系而对皇帝心怀愧疚。
这种愧疚很有可能造成丁阳从另外的其他方面对皇帝进行补偿,而这种可能性绝对是要狠狠斩断的。顺便他还要尽量努力,将这种愧疚心态转化为对皇帝的强烈杀意。
对于耶律乙辛来说,只有死掉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相对于旁人,丁阳则是干掉皇帝的最佳人选,甚至还能借以天诛的名义行事。
皇宫内今天所要发生的事情,耶律乙辛在接到命令后就已经抓紧时间和谋主进行了详细而深邃的讨论。
对于皇帝今天为何要借用他的力量,谋主的判断有两个:其一就是证明魏王还是皇帝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对象;其二则是想要一举两得。
前者很正面,皇帝连这种**事情都不瞒着他,就说明了他的地位稳固。
而后者则满是恶意,皇帝有可能借此机会消除宫中流言的同时,铲除掉他的影响力。不过这个判断的基础则是皇宫内的谣言扩散面积过大,已经无法掩盖下去。
那么为了保证皇太子顺利上台,皇帝就必须在此之前将魏王耶律乙辛干掉而铺平道路。
手段也很简单,只需要将他安上出兵威胁皇宫的罪名,顺便干脆把宫内杀掉的宫人们尸体当做证据摆出来当做他谋逆的证据就足够了。
因此耶律乙辛一方面紧急赶过来奉命行事封锁皇宫,毕竟在暗黑猜测还没有变成事实的前提下,他还必须老老实实的听从皇命。
但是他也不会坐以待毙,同时专门派人通知了丁阳,并将情况描述的很糟糕。
当然这方面的细节,全都是以萧观音的角度出发来叙说危险。皇宫内有太多太多的有心人想要拿此做文章,希望八妙仙长能早做决断。
至于到底是做什么决断,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消息是送过去了,可是左等右等,全然等不到丁阳的身影出现。
耶律乙辛已经快要按照最坏的打算开始准备了,别到时候真的被谋主说中了。皇帝借此机会一石二鸟,他可就真的杯具了。
可皇宫里面的事情还没完,他也找不到借口去做其他准备。
尤其是今次的皇帝亲口要求他“亲自”带人守在外面,封锁内外一切交流。手段随便他使用,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魏王耶律乙辛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守在皇宫外面等消息。
总算是皇宫内还没有结果传出来前,八妙仙长率先赶到。耶律乙辛几乎提到嗓子眼的那颗心,终于是慢慢的放了下去。
面对耶律乙辛的笑脸,彻底确定了心意的丁阳只是淡淡道:“听说魏王殿下隔绝内外,不允许任何人出入?贫道想进去瞧瞧,不知可否通融?”
耶律乙辛几乎快要笑出一朵花来了:“哈哈哈,别人进不去,那是应当的。可是仙长若进不去,就是说笑了。请,仙长请进去便是,本王恭送。”
丁阳默默的看了耶律乙辛一阵,最终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后,没有说话就进去了。
远处看见这一幕的人们全都大吃一惊:怎么连八妙道长也牵扯进来了呢?这皇宫里面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议论纷纷,可是却没有对丁阳能进去的资格表示怀疑。
尽管从丁阳解决了落阳灾变回来后,皇帝还没有给予他任何全新身份的定位。譬如国师或者教宗之类,只是大加褒奖了一番就又先游猎去了。
说到底也还是丁阳搞定落阳灾变的速度和效率都太快了,快到连皇帝都没想好结果。
酬谢这样的功劳,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决定的。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还要包括丁阳本人的态度。万一奖赏的条件,惹来了丁阳本身不高兴岂不糟糕?
当丁阳昂首挺胸迈步走进皇宫的时候,赵惟一已经受不过严刑拷打而招认了事实。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瞎编的,并没有一丁点的证据。这让所有在旁边观看审判的后妃们一阵阵的无言以对,并对此报以深深的失望。
刚才公开审问的时候,大家还都会认为赵惟一将爆出猛料来证明谣言并非空穴来风。
可没想到结果到这一步还没完,受刑不过的赵惟一又将自己受到寺庙指使的隐情也全都供了出来。原本只是他心怀不满而随便发泄,却最终被和尚们下了结论。
大师们总不会空口说白话,肯定是也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才让他揭穿一切的。
“……原来和尚们也参与进来了吗?”谁也说不清楚此刻耶律洪基的心思,反正他喃喃自语的时候,脸上面无表情。
审问到了最后,发现确实审不出来更多的内容了,结局也就注定了。
耶律洪基很是柔和的对着赵惟一,假如那团血肉模糊还能称之为一个人的话:“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只求……速……死……”赵惟一连话都已经说不利落了。
“很好,那就去死吧!”耶律洪基很是淡然的让人将赵惟一拖出去,干脆利落的带回来了又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挂起来。
还没等他转身对着萧观音开口说话,就听远处有护卫喊叫起来:“什么人?”
~
。。。
第361章 皇宫杀戮
就耶律洪基本身而言,对萧观音的感觉非常之复杂。
一方面,当初萧观音之所以吸引他,就是因为女人身上那种有别于其他女人的特质。擅诗工画还长于琵琶,本身又秀美绝伦而仪态万千。
可以说从萧观音的身上,耶律洪基看到了与大草原上其他女人截然不同的一面。而这些特质也充满了诱惑,深深的吸引着他。
当年他对萧观音为之疯狂,也不是没有理由。即便到了今天,偶尔想起也是颇有几分感慨和放不下。这种感情的复杂程度,完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可是另一方面,萧观音本身的出色又让她特立独行,根本和契丹本身格格不入。在耶律洪基的观念里,契丹从马上的天下,就必然要始终都不能忘本。
什么垂拱而治全都是扯淡,只有保持骑射的本事还在,才能保证大辽的天下固若金汤。学习南朝的特色,从而放弃契丹的优势,根本是愚蠢而多余的错误。
正因抱着固守祖宗优势的心思,耶律洪基才始终将游猎放在第一位。甚至于还要超出对政务处理的重视,就是这个道理。
而萧观音却一味的指责他耽于游乐而懒于政事,即便是经过他仔细的解释后都还要再行争辩。似乎不劝他改邪归正,就誓不罢休。
这就已经变成两种世界观的价值冲突了,早先所积累下来的那点柔情瞬间就被粉碎的干干净净。耶律洪基毕竟是皇帝,不可能去感情用事。
所以当这一刻来临,他就又非常的痛恨萧观音不像个大草原上的女人。想想先祖辈们身边的萧姓女子,既能上马治军,也能下马理政。
她们一来不会诗词,二来不擅乐器,只会骑马打仗。从作风而言,比较粗犷奔放。
于是耶律洪基终于发现,作为皇帝的他还是需要这样的皇后,而不是类似萧观音这样大草原上的一个另类。
可对萧观音的感官虽然改变了,但却依旧没有消磨掉原先心中还藏着的那份情感。
毕竟皇后原先是他的女神,即便现在也依旧容颜秀美,丝毫不亚于当年。甚至随着年龄成熟起来,身上又散发着更为耀眼的惊人魅力。
就算是他不再爱了,也依旧会在偶尔的见面中为之惊艳不已。
他更是深深的知道皇后本身的魅力是多么可怕,恐怕大辽上下真找不到不被萧观音本身气质所吸引的男人。
这样魅力惊人的美丽女人,又是他的皇后和曾经的爱人。就算如今的情感已然渐渐消退,他也无法允许萧观音身边存在另外的男人。
今次的谣言之所以被他选择了最暴烈的手段去处理,也并非没有嫉妒的心理存在。
其实在刚才听到赵惟一供出真相之前,萧观音的命运早就已经被决定了。
耶律洪基无法容忍类似的谣言出现在他的身上,也不想过早的因此而失去皇权。名声扫地的皇帝即便还坐在那个位置上,谁又能保证其余的贵族们不动心思呢?
毕竟契丹可从来都不是个类似于南朝的国家,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
在大草原上,真正能够决定一切的只有赤果果的实力。实力强横,才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号令天下。当皇帝没有了实力后,皇权本身并不会给予他任何多余的帮助。
所以是不是查出来真相,对皇帝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多给他增添一份信心,并且给予他足够的名义罢了。
当然最终听到赵惟一供出来的真相,居然是天雄寺的和尚们在做幕后黑手,也是让耶律洪基悄悄松了口气。就算是他,也不愿意正面对抗丁阳。
八妙仙长的种种神奇,他所了解到的已经够多。真要到了最危险的地步,恐怕也只有选择断尾求生的招数。
但现在既然不是八妙仙长当真和皇后有私情,那他也就不用走到最后一步了。
看着旁边诸多后妃们满是惊恐的眼神,再去看萧观音隐隐的惶然不安,耶律洪基突然感到很累。这次的元凶固然是找到了,赵惟一也杀掉了。
可是这次的谣言之所以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凶猛的地步,若没有那些个后妃们推波助澜也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
究其根本,还是皇后不得他喜欢,而导致了后妃们的野心膨胀。
这一切的错误,今天也到了该纠正的时候。就干脆让铁与血来完成华丽的蜕变,让这一切在死亡中重生。
“好了!”耶律洪基轻轻挥挥手,下达了最后的指令:“动手吧!”
“是!”近卫们满是冷酷的脸上没有透露出多余一点点的感**彩,毫无犹豫的跨步上前,将沾满了鲜血的刀枪对准了残存下来的宫人们。
还没反应过来的诸多后妃们只来得及发出了几声惊呼,甚至连求情的时间都没有,刚才被审问过的宫人们瞬间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啊……”各种临死前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震撼着每个人的耳膜好心灵。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瞬间倒下,而鲜血和人头遍地都是。原本一片祥和而美丽的宫廷已经逐渐变成了个修罗炼狱,每个人都无法接受这一切。
尤其很多宫人原来都是后妃们身边的亲近心腹,本也都是经常狐假虎威的人物。
她们的地位即便再很多贵族或大臣们看来,都颇为重要。因此也时常亲近,格外优待。
然而此时却都没有得到一丝怜悯,就瞬间身首异处,再也没有了一丁点的生气。
终于有后妃忍不住站起身,冲到皇帝的身边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起来:“陛下,放过妾身的乳娘吧!她是无辜的,并没有参与到今次的谣言风波当中呀!求求您了,陛下……”
杜鹃泣血,也莫过于此了。其中的悲伤和哀求之意,即便是铁人听到了也会动心一二。
何况后妃梨花带雨,哀求中又带上了某种额外的风情出来,愈发惹人心动不已。
而一个起了头,其余的后妃们也相继哭诉于前,对着耶律洪基不住哀求。全都是想要饶恕她们身边亲近心腹的求情,顿时一片惨叫中又添加了一阵哭闹声音。
唯独皇后萧观音惨白着一张脸,浑身颤抖不已,却始终没有上前哀求一声。
耶律洪基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然后满是厌恶的再扫视眼前这群后妃:“饶过她?”
“是啊,是啊,求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