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吃过就知道了!”
赵子良让人送来的是烤全羊,烤全羊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在北庭这里却又大不相同,主要是它的味道和烤制方法,加了许多只有西域才有作料,程元振吃过之后赞不绝口。
两人一边吃羊肉一边闲谈,赵子良问道:“不久前我派人给长安送去捷报,在捷报的末尾,我建议朝廷把葱岭以西受我大唐管辖的地域称为‘泰西’,设立‘泰西都护府’专门管理这片地域,不知朝廷有何反应,程公公知道么?”
程元振摇头道:“杂家从长安来北庭之前从未听说朝中讨论过此事,许是那时将军的捷报还未送到长安吧!”
赵子良算了算时间,程元振应该是在他的捷报抵达长安之前启程前往北庭的,点头:“有可能!”
程元振吃了一口羊肉,又从怀中拿出一本官文说道:“杂家来之前,太子让杂家送来杜渐鸿的调任官文,顺道罢了,请将军过目!”
旁边的侍者接过官文递给赵子良,赵子良接过看了一遍,说道:“杜大人在北庭是一员难得的好官啊,说实话本官还真有些舍不得让他走,不过既然是朝廷调令,我当然不便阻拦!来人,去让杜渐鸿过来一趟!”
“诺!”
九月二十,杜渐鸿随程元振一道返回长安,王正见前往安西接任安西副都护、四镇节度使一职,而赵子良则接掌北庭都护、行营节度使。
这一天,赵子良也正式以北庭节度使的身份行使北庭军政大权,并更加细致深化地对北庭军事组织和机构进行改造,朝廷对边镇的政令系统已经有了明确的定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但是军事方面却不同,十大节镇的军事组织、机构和军队编制都各不相同,想要进行改变只要镇得住场面就行。
由于之前赵子良已经对北庭军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整编和整训,这次只是做得更加彻底罢了,赵子良这次没有任何顾忌,因为北庭没有太监监军。北庭与安西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安西有皇帝派去的监军,而北庭却没有,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北庭受安西节制,既然安西有了监军,北庭就不需要了,后来安西和北庭分割,互不统属,皇帝可能也是忘记了,一直没有给北庭派监军,但派太监监军却不是常例,都是皇帝认为有必要才会派监军,例如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由于深得玄宗的信任,玄宗就没有给他派监军。
如今已经进入十月,快要入冬了,赵子良召集军政官吏将校们议事,安排好过冬任务之后就决定准备在入冬之前彻底完善军事方面的改革,让这一套新的制度形成稳定的制度,以保持或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稳定这一套军事制度之后,赵子良就决定在今年冬季进行一次冬季特训。在后世,无论是体育训练还是军事训练,冬季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冬季气温低,人体受低温影响新陈代谢降低,进行冬季特训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第二年春季容易出成绩,而且成绩提升得很快,还有夏训,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何练武之人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原因。
冬训和夏训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还能提升军队对防暑抗寒的能力,如今唐朝这个时代,天气寒冷时,军队能坚持每日操练的都很少,更别说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了。
十月十八,赵子良对军中一些职位进行了调整,举荐碎叶都督府都督来瑱到庭州出任北庭兵马使一职,碎叶都督府都督由楚歌当任,赵虎为副都督;大漠军使由魏猛当任;天山军使由白孝德当任,瀚海军使一职依然由赵子良自己亲自兼任,李晟和仆固怀恩二人为副;刘眺和独孤峻为首席幕僚;高适当任节度判官;岑参为录事参军,还有其他一些将校官吏的职位都略有变动。(未完待续。)
第630章 大刀阔斧(1)
赵子良对北庭军政两届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之后,终于可以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全面治理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所有的地盘,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刻赵子良才感觉到以前束手束脚的东西全都消失了。
十月二十,赵子良开始在北庭各军、守捉、城、镇、戊、堡、驿、烽等各级军事单位进行巡回视察。
赵子良带着都护府、节度使府和兵马使府等一干相关官员和将校向东而行先后巡视了神仙镇、蒲类和独山守捉、咸泉镇等位于庭州东东部和东北部的军事单位和要塞,这几个军事单位中,只有独山守捉的规模比较大,驻扎有一千余人,其他各城、镇、堡等军事单位都比较小,驻扎兵力也比较小,多则五百人,少则五十人。
随后,巡视队伍又折返向西,巡查了金满县、轮台县、俱六城守捉、张堡守捉、乌宰守捉、清海镇等一干大小军事驻地和堡垒。
这一轮巡视只用了十来天,巡查的结果也比较让赵子良满意,庭州毕竟是北庭都护府、行营节度使治所的所在地,周边军事驻地和堡垒距离庭州城都比较近,各军事驻地和堡垒的将校官吏都不敢太过放肆,而且经过前两轮的整顿,很多酒囊饭袋和蛀虫都被清理出来,如今留下的都是经得住考验的人,再者又有节度使府和兵马使府派驻的监督官吏随时进行监督,各军事驻地和堡垒的主官们都不敢随意乱来。
十一初三,赵子良等一行巡视官员和将校人在湥ШU蛐菹⒘艘惶熘蠹绦蛭鳎盅赝疽来窝彩恿艘逗邮刈健⒑谒刈健⒍质刈健�
在东林守捉,赵子良等人呆了两天,期间有单独个别的兵士举报守捉府内有官员将校徇私枉法、找各种理由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赵子良立即派人进行调查,这等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涉事将校和官员当场被革职问罪。
在离开东林守捉的前一天下午,赵子良突然想起要查看守捉府军械装备仓库,在守捉府的官吏打开仓库大门后,众人走进仓库,一股霉味铺面而来,仓库被到处堆放着生锈、缺口和折断的兵器,还有换装淘汰下来的破烂盔甲,这些盔甲的金属部分已经生锈、皮质部分也已经长霉,用于缝制的麻线也很多腐烂断裂,其他军事物资也堆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
赵子良皱眉问道:“这些都是换下来的兵器和盔甲?其他军事物资呢?”
有东林守捉府的官员小心翼翼站出来回答道:“节帅,有一部分是淘汰下来的军事装备,还有一部分是换装之后剩下来的,其他的军事物资都没有使用过!”
赵子良摇头道:“你们这是浪费啊,大量的浪费!且不说这些东西全部生锈发霉腐烂了,只说这仓库里的东西堆得乱七八糟的,杂乱无章,就说明你们的后勤辎重署理很不行!这库房也不小,为何不把库房分成若干区域,把兵器铠甲装备和其他的军事物资进行分门别类的放置?你们看看这乱放乱摆像个什么样子?东西都放在这里生锈发霉了,你们守捉府上下将校官吏和兵士们都忙得没一丁点时间保养兵器铠甲吗?这个管库房的官是谁?他是干什么吃的?这种人把这好好的库房管成这样,这样的人有什么用?给我把他撤了,让能干的人上来!”
守捉府的官员和将校们纷纷点头哈腰答应:“是是是!”
赵子良转过身来看着东林守捉府的将校官吏们说道:“节度使府早已经有明文规定;第一,无论刮风下雨、酷暑难耐还是天寒地冻,将士们每日的操练一天都不能停止,谁偷懒,本帅和节度使府就找谁问罪;第二,军纪一刻也不能放松,上至主将主官,下至普通士卒,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自官吏监督,如果监督之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三,军饷要及时发放,如果因天气灾害等不可抗拒之因素不能及时发下去,最多只能延迟七天,如果是节度使方面的原因,会有通知的公文发下来!如今我要再增加几条,你们要记住,节度使府和兵马使府的随行官吏也记下来,回庭州之后以正式公文的行事行文各军事驻地!”
“这段时间经过巡视,本帅发现各军事驻地内的军营内、营房宿舍内和将士官员的个人卫生问题很严重,我这两天看到了,有不少人夜里出来随地大小便,营房宿舍内因没有打扫、臭衣服臭袜子没有洗而臭气熏天,很多人一连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不洗澡,整个人都是臭的,难道这里没水洗吗?军中有人生病多是因为不注意干净才导致的,今后各军事驻地和堡垒要自行制定这些规章制度,要注意搞好卫生整洁的问题,换洗的衣服鞋袜要及时清洗,营房宿舍和军营内每日都要打扫干净,个人要勤洗澡洗衣,冬季可以每隔三两天洗澡一次,春夏秋季要每日一洗,上阵打仗的前一天要换上干净的内衣,因为受伤之后脏内衣容易让伤势加重,今后节度使府会不定时派官员下来巡查,如果发现还没有做出整改的军事驻地和堡垒,一律在全北庭各地进行通报训斥,严重者还要追究主要将领和官员的责任,多次受到斥责的军事驻地和堡垒,免除其主管的职务,对副官进行严重警告,这是增加的第一条;第二条,各地军械装备和军事物资的保养,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今有多处驻军和堡垒的军械装备和军事物资因为不注重保养而损耗严重。节度使府要出台规定,今后给各军事驻地和堡垒调拨下去多少兵器铠甲弓弩,换装时淘汰下来的不能再使用的旧货要如数上交,少一件都不行,换下来的兵器铠甲和弓弩如果可以自行修补,例如兵器经过打磨之后还可以使用的,甲胄可以进行缝补还可以使用的,弓弩换了弓弦之后还可以使用,不许当做淘汰品处理,各地驻军和堡垒要自己出台一些制度,要求将士们每日或每隔几日对自己的兵器甲胄和弓弩进行擦拭保养一次,检查时如果发现谁的兵器装备生锈了、有细小的缺口等等这些问题,要进行严厉的训斥和责罚,兵器装备是战士赖以保命的东西,岂能不重视?将士们自己的兵器装备要自己保管好,谁丢了就要追究谁的责任,库房的军械装备和物资等要进行定期保养、检查质量和数量,如果是因为保养不力而变质损坏、数量减少,要追究库房管理者的责任,绝对不允许倒卖军械装备物资的事情发生,一旦发现此类事件,要严惩不殆!记下来了吗?”
众官员们很多都拿着毛笔一边听一边记录,这时听到赵子良说完后问话,立即答应:“节帅,我等都记下来了!”
第二天,赵子良等一行巡视队伍离开东林守捉前往西林守捉。
十一月初十,巡视组抵达了西林守捉,这里是赵子良的老巢,赵子良一直对这里十分重视,守捉使勃勒罕以前是赵子良的亲兵侍卫长,赵子良对他信任有加,也放心把西林守捉交给他治理。
勃勒罕原本是不识字的,后来跟在赵子良身边久了,赵子良对他的要求也高,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尽管还不能写文章,但识字阅读已经没有什么障碍,这也是赵子良把老巢交给他治理的原因之一。
勃勒罕以及守捉府的上下官员都没有得到赵子良等人巡视组要来巡视的通知,因此也不知道赵子良抵达了西林守捉城。
只有当赵子良等人出现西林守捉城门口,守城的校尉才迅速派人去守捉府通知,等到勃勒罕带着官员和将校们赶到城门口时才得知巡视组已经去了钢铁厂。
于是勃勒罕又带着官员们去钢铁厂,终于在钢铁厂的炼钢生产厂房见到了赵子良一行人。
“末将等守捉府上下将校官员拜见节帅!”
赵子良摆了摆手:“来的时候没有通知你们,就是想要看看真实情况,钢铁厂的情况与我预想得要好!”
说完,赵子良问钢铁冶炼大匠刘洪义:“如今炼铁厂房每日可以炼出多少生铁?”
刘洪义拱手道:“最多时可以炼出生铁两千斤!”
赵子良又问炼钢大匠柳天赐:“柳师傅,如今每日可出钢多少?”
柳天赐躬身拱手汇报道:“启禀节帅,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打断生产过程,每日可以出钢八百斤!”
赵子良点头,先是对钢铁厂的生产量表示了肯定,这钢铁厂刚开始成立时每日出铁量不过七八百斤,出钢量只有三四百斤,如今产量都翻倍了,脱离了作坊的形式,正是迈入了工厂的行列。
接着赵子良又指出了不足:“不论是炼铁还是炼钢,产量在暂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一定要稳定,除非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不能今日生产生铁两千斤,明日就只有一千八百斤了,在一定的阶段时期,产量的稳定就说明我们对这种技术的掌握已经很成熟,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产量不稳定就表示技术还不成熟。这是目前我们钢铁厂的第一个不足,第二,技术人员还不足不够,两位大匠还要教出更多的徒弟出来,要大胆的让已经掌握了技术的徒弟们独当一面,你们不要当心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匠人的级别评定在我们这里不全是靠自身的手艺技术的精深程度,还要看他培养了多少徒弟,徒弟越多、徒弟又收徒弟,徒子徒孙越多,才有资格称宗道祖,否则你们永远只能是一个大匠,把你的技艺传播得越多人学习、又能够研究出更加精深的技艺,这也属于传播文明,这是大功德,后人会记住你们”(未完待续。)
第631章 大刀阔斧(2)
赵子良视察完炼铁炼钢的生产厂房,又到匠人们的居住区、餐厅参观了一番,整体来说让赵子良还算满意,整个厂区和生活区干净整洁,匠人们的生活区与厂区分割开来,这也是为了技术保密的缘故,生活区又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家属区和单身区,有家眷的匠人们居住在家属区,住房条件稍好一些,至少房屋面积要大得多,而单身区的住房稍稍简陋,面积也小。
在单身区参观了之后,赵子良问道:“这匠人的单身区的居住条件怎么比家属区差了这么多?”
钢铁厂主要负责人赵林说道:“启禀节帅,这主要是为了激励单身的匠人快点找个女人成家,单身匠人们有了女人有了家才会安心在这里干活!前些年天下太平,虽然节帅大力组织人手从中原内地招募流民前来拓荒,但是前来北庭拓荒流民还不是很多,而且大多都是男子,女子因身子骨弱,经不起这么长途跋涉,因此前来北庭的拓荒的女子不多,不过这几年来中原内地朝政败坏,各地民怨四起,田地被霸占者越来越多,天灾**也越来越多,流民激增,前来北庭拓荒的人就多了起来了,来的人多起来之后,其中女子也多了,因此现在这里想要找女子做妻子也不是很困难了,普通的工匠只要勤奋努力,凭着每月的工钱和赏钱,养活一家四口是不成问题的!”
赵林是赵子良的族兄,原本是只读过两年私塾的泥腿子,没想到这几年在这里做钢铁厂厂长自身水平长了不少,赵子良对此颇为意外和欣慰,他对赵林的回答和这几年的进步以及钢铁厂的发展表示表示:“不错,你们这个举措做的好,想要把钢铁厂做大做强,没有技艺精湛的匠人是不行的,这样的匠人越多越好,匠人多了之后我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嘛!钢铁是朝廷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我们生产得越多越少,只能多不能少!”
赵林连连点头道:“是是!”
赵子良想起赵林刚才提起招募流民的事情,他这几年事情多,没怎么过问了,也不知道如今在中原内地招募流民的情形如何了,这件事情一直是郑三、高适和王灿等人一直在负责,于是问道:“对了,刚才赵林说起招募流民的事情,如今我北庭范围之内一共有多少汉人了,高大人,这事一直是你们几个在管着,你说说看!”
高适说道:“节帅,中原内地这几年越来越乱了,我们每年招募过来的流民数量每年都在翻番,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就已经陆续有八万三千多流民来了北庭,因此路途遥远,途中还有不少人身体扛不住死在了路上,否则人会更多,截止现在为止,我们北庭全境有汉人四十三万八千七百余人,大多都分部在从北庭到西林守捉这条沿线上的城镇周围!”
赵子良点点头,高兴地说道:“好,我说这一次沿途过来怎么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汉人行走呢!原来我们北庭的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好啊!不过这个数目依然还不够,以后中原内地只怕会越来越乱,流民会越来越多,你们招募引进流民的差事不能停止,还要更大规模的招募流民,要在沿途设立接待地点专门为这些来北庭的流民补给粮食、水、药和看病,来这里汉人越多越好,只有让我们汉人在这西域占据主体人群的数量,我们才能永世彻底的拥有这片土地,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向西向北扩展,如今葛逻禄人原来居住的金山西南、玄池周围已经空置下来,以后招募来的流民全部安置到那一带去,那里可以安置三十万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