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长过誉了。”赵云向明玄行过一礼,谢过明玄的夸奖。
“我这徒儿,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枪剑双绝,贫道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但也是屈指可数了。”左慈颇为骄傲,能有赵云勤奋刻苦好学的这种徒儿,也的确值得骄傲。
“听闻黄巾之乱时,颍州有一英雄,武艺过人,被黄巾军称为黑魔神,此番下山,不知能否与其一较高下。”赵云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希翼。
“呵呵。”听到赵云这么说,郭嘉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心中有了主义。
“哦,莫非郭先生知道黄巾军中的‘黑魔神’是谁?”赵云果然也是才智非凡,从郭嘉的一声轻笑中,就猜到了郭嘉认识“黑魔神”。
“不错,黄巾军口中的黑魔神,我等熟的很。”郭嘉笑了,不过笑的有点坏,当然,这只有熟悉郭嘉的人才知道。
“还请郭先生告诉云,他在何处?”赵云有些激动,但是并不着急。
“此人姓典名韦,乃是闲云道长的护卫,现在奉闲云道长之命,正在青州。“鱼饵已经放下,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这……”赵云有些踌躇,不知道该怎么对明玄开口,但是武者的执着让赵云下定决心,对明玄单膝跪下道:“云此番下山,无处可去,还请道长收留。”能跟自己师傅平辈论交的人,实力自然也是不凡,所以赵云并不担心自己会跟随一庸人。
人之一世,非是为名,便是为利,这名利,的却是个好东西。像赵云这等孤胆英雄,也会因名儿投效明玄。(典韦有如此威力,也是明玄的名。)
“子龙若是不后悔,便先在我身边做我的护卫吧。”将赵云扶起来后,饶是明玄如此心境,也不免小小的高兴了下。
“诺。”一声诺,赵云赵子龙以后便是明玄的人了,嘿嘿。
明玄一向不喜欢欠别人人情,从前是,现在也是,以后还是。明玄对左慈问道:“左慈道长的左眼是何故,为何会变成这般?”
谁想自己变成一个独眼龙啊,还不是因为修习《遁甲天书》错误的原因,叹了一口气,“不说也罢。”
淡淡一笑,明玄又道:“贫道不才,略通医术,或许能治好道长的左眼,使其重见天日。”
左慈起身肃容,对明玄施过一礼后:“不论成否,贫道都不会忘了道长之恩。”
没见识过明玄出手的赵云,也是一脸紧张,不知道自己现在的主公能否治疗好自己师傅的眼睛。
见识过明玄出手的郭嘉、诸葛亮,根本就不担心,连将死之人都能救活,郭嘉和诸葛亮还没见过有明玄治疗不好的病。
没有那么多神神道道,明玄只是扬手打出一道青气,在众人的名、凝视下,进入了左慈的胸口处,随即扩散全身,将左慈周身游走一遍后,聚与左慈的左眼。
一道青光闪烁过后,左慈的左眼,在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中,恢复如初。最让左慈不敢相信的,不是自己的眼睛被治好了,而是自己胡乱修炼《遁甲天书》使得自己体内杂乱不堪灵气被整理了一遍,使得左慈成仙不在是梦想。
左慈激动的不能自已,来到明玄身前,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明玄跟墨玄是懒得反映。)对明玄行了最大的礼数,激动道:“左慈多谢闲云道长再造之恩,此恩此德,左慈永世不忘。”
虽然赵云不是多清楚左慈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个新拜的主公大礼参拜,但是赵云隐隐察觉到,左慈日夜忧心的问题,在这一刻,被明玄解决了。
走到左慈身后,赵云也跪了下来,对明玄道:“多谢主公。”
诸葛亮、郭嘉则是陷入了沉思,刚才明玄扬手打出的那一道青光,让郭嘉与诸葛亮心中也起了疑问,莫非,明玄真的是仙人不成?
包括赵云在内的三人,随即就释然了,即使明玄是仙人又有何妨?甚至可以说,明玄若真是仙人,岂不妙哉?
在明玄、墨玄、郭嘉、诸葛亮、赵云一起下山的时候,左慈还在那兀自激动不已,看的明玄暗暗摇头。左慈到底是境界不足,即使是法力足够了,也不知能否渡过天劫,成为一名天仙,这,就不是明玄需要担心的了。
回到青州,先让赵云与典韦比过一场,赵云枪剑双绝,能马战,能步战,而典韦在墨玄的训练下,马战步战皆可,一对黑色双戟,从容应对赵云狂风暴雨,而又绵绵不绝的攻击。
赵云到底是经验不足,在一百五十招的时候,输给了典韦,赵云也是输的心服口服,立志要刻苦修炼,以期早日超过典韦。
一百三十六 锦帆贼
写信将已经从颍州书院毕业的周瑜招来,让其带着前来投效的凌操、凌统两父子,建立一支能在海上纵横的庞大船队。
明玄没有在青州呆多长时间,就带着郭嘉、诸葛亮、典韦、赵云一行五人,朝荆州而去。
袁绍虽然已经被徐庶平定了,但是袁绍其弟袁术还在荆州依然活着潇洒。
这一世,没有了传国玉玺的,虽然袁术一样嚣张,但是却还没有惹到众怒人怨的地步,恩,离这也差不多了。
袁家四世三公,家世之显赫,在中国历史上也属少见。得益于家世相助,袁术前期在官场上顺风顺水,董卓期间,董卓为了安抚袁术,甚至任命袁术为后将军,可见其地位。
而袁术之下所管理的南阳郡,也是天下有数的重镇。根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的人口,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十分发达,是东汉第一大郡,南阳郡旁边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拥有四十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口,是规模仅次于南阳的第二大郡。袁术自己占据着南阳,而汝南恰恰又是袁氏一族的乡里所在,毫无疑义地成为袁术强有力的后盾。
同在荆州的刘表,一直没有打袁术的主义,就是因为袁术的家世以及其本身的实力。
蜀头楚腰吴尾,三者缺一,江南不固,而取江南,必先击其腰,所以明玄想看看这汕尾开发出来的江南,在三国时期,是如何的。
蜀头即汉中至陈仓、散关一线也,此南北分界之重要关隘也。由于陈仓、散关一线至汉中,扼守入蜀要道,易守难攻,故蜀头又有铜头之称,意为极难攻打。吴尾即淮南一带也。常有言道:守江先守淮。意为欲守卫长江,必先守卫淮河一线耳。因为淮河一线河网纵横,利于南方水军作战,不利于北方骑兵奔驰,若能相拒死守,可击退北方骑兵耳,故吴尾又有铁尾之称。而楚腰,指的就是襄樊一带。由于襄樊扼天下东西、南北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然则襄樊等地无险可守,守御最难。若被敌军袭破,则敌可迅速南下剿灭荆南四郡,又可顺江而下,跨越长江天堑,直取江东,故有软腰之称。
明玄五人行至一处江边,见江边有七八条船,都是用锦缎系在岸边。船与船之间也都用锦缎系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以锦缎为帆一般,真是奢侈啊。船上的人都是些少年,大约有三十人,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一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为首一人,身穿锦袍,虎背熊腰,后背有一弓,右腰间挂着一壶羽箭,修长的猿臂提有一柄大刀,顾盼之间,好一幅男儿气概。
明玄看这些人的打扮,就知道眼前这些人就是被称之为“锦帆贼”的人了,而为首之人,自然就是“锦帆贼”的首领,甘宁甘兴霸是也。
对于甘宁甘兴霸,明玄也知道一些,此人勇敢坚毅,豪爽开朗,足智多谋,器重人才,轻财好施,关心部属,士兵乐于从命。是东吴大将,孙权赞其:“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能让孙权说与甘宁能与张辽相敌,可见甘宁之能。
甘宁性情意躁,易于激动,发怒时动辄要打人甚至杀人,而且有时不完全听孙权的命令。在孙权手下,甘宁发扬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为三国时代有名的“斗将”。
就在明玄刚刚想完的时候,甘宁与船上众少年走了下来,来到明玄巫人身前站住,拦住了明玄等人的去路。
走路之时,腰间的铃铛叮咚作响,煞是好听。
甘宁提起大刀,往明玄等人身前一指,喝道:“尔等是何人,来此作甚,看你等衣着华丽,是否也是为恶乡里的坏人,恩?”
这话,怎么说呢,明玄一身道袍,虽然看不出是什么做的,但绝对比一般的布料要看着好,最少一身锦袍的甘宁认为明玄所穿的道袍要比自己的锦袍好。
典韦就比较朴素了,一袭青衣,背后插有双戟,一张恶脸,配上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恩,有些像是打手。
墨玄跟典韦差不多,一袭墨衣,虽然身上没看出武器在哪里,但也是一副打手的样子,只不过表情比较无聊,看什么都无聊,同样包括脾气暴躁的甘宁,墨玄看着,一样觉得无聊,有人敢拦他们的路,找死?
倒是赵云这位帅哥,一身白色劲装,左手持剑,右手提枪,默然的看着甘宁,但是枪尖所指的方向,甘宁觉得眼前这位白衣帅哥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攻击的准备。
郭嘉自然不会亏待其自己,从明玄那讹?恩,讹来了从京城皇宫中找到的精美布匹,又找了一名好裁缝,给郭嘉做了一身青色的士子长袍,极为潇洒。甘宁被他饶有兴趣的目光盯的有些不自在。
诸葛亮留着黑色的胡须、穿着飘逸鹤氅,手中拿着的白羽扇还时不时扇两下,烧包,非常之烧包。
甘宁是那种看不顺眼都会横刀相向的人,眼前这几人,分明没有将叱诧方圆几百里的“锦帆贼”放在眼里,感觉到自己彷佛受到了蔑视,甘宁也不由的怒从心中起,大刀向前一挥,“小的们,给我上,谁将这几个人擒下,必有重赏。”
锦帆贼正要应甘宁之命,上前擒拿明玄几人的时候,郭嘉却道了声:“慢。”随即往前走了几步,站到了明玄几人身前。
甘宁大刀一竖,示意他身后的锦帆贼先停下,对站出来的郭嘉喝道:“你有何话说,速速讲来。”
郭嘉几人,一路行来,早就从周围百姓中知道了甘宁的一些事迹了,根据所得到的资料,郭嘉这位心理高手就知道了甘宁是如何的一个人,心中也有了决断。
诸葛亮比较低调,他想的只是得到甘宁的投效后,能有什么样的好处,至于甘宁怎么投效?诸葛亮只是看着郭嘉,暗暗摇头,心道,奉孝又要出风头了。
一百三十七 男儿行
“敢问这位英雄可是甘宁甘兴霸?”郭嘉这种心理高手,去演戏拿个小金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看到郭嘉一脸郑重的表情,甘宁心里直犯嘀咕,不明所以,应道:“不错,某正是甘宁。”
郭嘉好像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一般,用惊喜的语气对甘宁道:“原来是甘英雄,如此我便不用担心了。早就在路上听附近的百姓说甘英雄是惩恶扬善的大好人,刚才我还以为是碰到了拦路的强盗,现在既然知道了是甘英雄,想必是甘英雄与我们开玩笑,对吧?甘英雄!”
看到郭嘉诚恳的语气在表达对自己的敬仰之情,本来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仗”性格的甘宁,也不好意思继续抢劫郭嘉等人了,尴尬的放下手中的大刀,甘宁不好意思道:“正是,某刚才不过是与诸位开个玩笑,还请诸位勿怪。”
“甘英雄果然真性情,不知者附近是否有酒家,今日有幸得识甘英雄这等英雄人物,当举杯痛饮,以作庆祝。”
郭嘉仍然是一副诚恳的表情,所说的话却让甘宁听的眉开眼笑,连带着甘宁身后的锦帆贼表情都缓和了不少,换了一幅友好的表情,收起了手中的武器。
“若要饮酒,这有何难,若是诸位信得过甘某,可随某一起上船,自有饮酒之处。”甘宁说完后,伸手一摆,其背后的那些少年都回到了船上,而甘宁,则在等郭嘉的答案。
好话谁都会说,也都喜欢听,甘宁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听归听,做又是另回事,若是郭嘉等人只是嘴上说说,却没有但其赴宴,甘宁手中的大刀就会毫不犹豫的劈向郭嘉。
郭嘉巧舌如簧,但同样也是但其过人,更何况,还有明玄和墨玄在,明玄的存在,总是能让人觉得可以值得信任,即使是生死之事。
面色一喜,郭嘉当即毫不犹豫的慨然应诺:“既然是甘英雄相邀,我等自然不会推辞,却是要叨扰甘英雄了。”当先走向小船,明玄微微一笑,也随之上了小船,明玄都做了榜样,墨玄、典韦、赵云、诸葛亮自然也随之上了船。
甘宁心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能碰到一位不惧怕锦帆贼的人,如果只是一位心口不一的小人,会让甘宁很失望的。
割掉锦缎,一行八条小船就在江中摇曳,穿过一片片水流湍急的暗礁,甘宁指挥着锦帆贼在一处隐蔽的岸边停下。
众人下得船来,明玄看了看岸上岸上还有七八十人,装束与锦帆贼一般无二,正在一片空地上一板一眼的操练,呼喝之声,即使是在离他们甚远的明玄等人,也能清晰的听到。
看到甘宁回来了,这些人止了操练,齐齐赶到岸边,一同大声道:“见过首领。”
甘宁大手一挥,道:“诸位兄弟不必多礼,今日有客人,郑六,摆酒设宴,我等今日,不醉不归。”
有酒喝,有肉吃,锦帆贼在甘宁这样大方的首领下,也算是有福了。
锦帆贼一番吆喝,各自散去了,甘宁伸手做请状:“诸位,请,我们到大厅叙话。”
酒宴很快就摆好了,锦帆贼的百十号人,就在大厅之外摆下酒桌,饮酒作乐,而明玄、墨玄、郭嘉、诸葛亮、典韦、赵云、甘宁七人,则是在大厅中单独摆了一桌。
在船上,虽然甚少说话,但是郭嘉也根据甘宁的言谈举止,对甘宁的性格、指挥方面的了解更进一步,一边敬甘宁酒,一边努力结交甘宁。
诸葛亮说话不多,偶尔插一次话,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是仍然让甘宁大为佩服。
酒至半酣,相互都熟络了后,郭嘉问甘宁道:“兴霸有如此本事,为何不去出外成就一身功名,为何会在这方圆之地啊。”
甘宁将盏中之酒昂首饮下,叹了口气,对明玄等人道:“非是宁不愿意去凭借本事成就一番功名,只是如今身为水贼,哎……”
郭嘉正欲在言,明玄却开口道:“英雄不问出身,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想来也不过是一平凡之辈尔,你若是有心,贫道可以给你指点个去处,定然能施展你一身才华,去与不不去,全凭你自己。
甘宁从见到明玄等人,就一直没见明玄说话,但是明玄一身道袍,让甘宁心中充满了敬意,此刻听道明玄有此能耐,让甘宁对明玄六人的来历又起了疑心,沉声问道:“道长是何人?”
“贫道闲云。”明玄淡淡的表情,让人看起来有点高深莫测。
“闲云道长!”甘宁细细想了一遍,发现自己脑中并没有任何关于闲云这个名字的记忆,不由有些疑惑。
看到甘宁疑惑的表情,郭嘉解释道:“兴霸想必听说过有位能够无病不治的道长吧,手下除了死人,没有任何病症能够难得住这位道长。”
“莫非此人正是闲云道长?”甘宁很是惊讶,向郭嘉确定般的问道。
郭嘉颔首一笑,很肯定的告诉甘宁,“正是。”
甘宁起身离坐,对明玄行过一礼,恭敬道:“甘宁有眼不识泰山,还请道长赎罪。”
明玄的声望的确很高,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见了明玄无不毕恭毕敬,明玄的仁慈之心,妙手之术,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明玄起身扶起甘宁,谦虚道:“区区微名,不足挂齿。”
甘宁固执道:“道长仁义之举,天下之人无不钦佩,怎能说是微名呢。”
明玄淡淡一笑,避开此话不提,对甘宁道:“你若有心成就一番功名,可去青州去寻周瑜周公瑾,定然不负你一身所学。”
甘宁有些犹豫,对明玄道:“可是,道长,宁不过是一水贼,这……”
“无妨,我可修书一封,你只要拿我书信前去,定然不会有人看不起你。”知道甘宁担心什么,又对甘宁道:“你手下的这些人,我观之,也是不凡,若是愿意,可随你一同前往。”
甘心喜道:“多谢道长,宁,不胜感激。”
放下包袱的甘宁与郭嘉、典韦等人饮酒狂歌,一首《男儿行》,点燃了在座心中的热血之情。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