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进修仙-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族以文道立足,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又怎么可能不用心。
  “对对子也是这样?”
  宋史君点头:“然也。”
  王崎接着问道:“若是古人在古迹上留字,而后人应和,完成一首诗,而那时上阕作者已经作古,下阕作者是否能够获得全部的文气?”
  这个例子倒是稍偏了一点。宋史君皱皱眉,道:“不可。依旧是分润。”
  “那么。”王崎站了起来,道:“若是一个上阕对上了许多下阕呢?比如说,我专门在某个名胜留墨,只写上阕,引得不同作者来写下阕,是否可以重复获取文气?”


第四十章 标准不明
  “抛砖引玉”之故事,出自于禅宗经典《传灯录》。这故事说的是当台有两诗人,一名常建,一名赵嘏。赵嘏文名高于常建。一次,常建听闻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便提前一天去寺庙,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第二天游览,见到这两句诗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于是,常建用一次一般的诗句,换来了赵嘏一流的诗句。
  无文气的地球自然可以这样搞,神州文坛也曾有类似的典故。
  但是,央元呢?
  听到这句话之后,老者噗的一声笑出来,然后很没形象的揉了揉脸,道:“师弟,你果然不是常人……这种法子,真的,一般毓族他想不出来。”
  “到了名胜古迹之后呢,突然来了灵感,然后提笔写诗,写到一半灵感难以为继,又不能常住景点,所以干脆不屑。这个时候,他主观上应该是认定作品‘没有完成’。”王崎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那个人应该一直得不到文气。而后来补上的人,才是‘认定已完成’的作者。这算是矛盾吗?”
  “不。”宋史君摇了摇头:“文道有一条铁律,同样的文字,只能获取一次文气。之后,就都只能启动法术效果。因此,你这样做是不行的。”他看了看王崎,有笑了:“但是,哪怕是一亿个毓族人里,也未必有一个能想出这种法子。”
  果然是专挑漏洞的。
  “但毓族总人口数十亿吧?”王崎道:“总有人想得出的。若是这世界上没有出岔子,也就是说文道其实有评判的机制了咯?”
  “是啊。‘只能获得一次文气’是铁律。”
  “但是,很扯淡。”王崎严肃道:“如果说我说的这种情况算是二人合写,只获得一次文气,那……续写者水平宗有高有低吧?写出来的东西也有等级差异吧?那应该算哪一次?”
  就用个形象一点的说法好了。假如说,有一位叫杜审言的老先生在一面墙壁上留下了半首诗,然后,几十年里,陆续又有很多二流诗人来这边观景,应和出下阕。到最后,杜老先生的孙子来将这半首诗续上。
  那么,杜老先生若是结算文气,当结算哪一次的呢?
  论水平,不用说,杜先生的孙子杜甫一定是最高的,毕竟“诗圣”二字不是摆设。但是,文道能够预判道几十年后会有一首名流千古的诗句么?
  若是以第一位三流诗人狗尾续貂的产物衡量杜审言先生的句子,确实不妥。但是,三流的文人也能算文人,将之忽视,又有些不公。
  【注明,这只是比喻。杜审言和杜甫历史上并做过这样的事情。】
  宋史君摇了摇头:“也不尽然。首先,你要明白两点。第一,文气这个东西,很难精确测量。文气灌体的时间很短,而且异象也只有‘文星凝聚’一道,而‘文星凝聚’这一异象也是针对文采而非文气多寡——简单来说,同样是文气聚三星,三星的经义就超过三星的诗歌许多。所以,很难精确测量,谁也不知道文气怎么结算,最终多寡。”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道:“毓族也未有相关研究——他们不重视这个。”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文气结算的结果,其实是很不精确的。”
  “第二,文气结算,其实是分成两个方面,一为创作,一为传扬。传播过程中,作者同样可以获得文气。一首诗能够带来的文气,其实是源源不绝的。只不过……这第二种结算机制相对第一种就少了很多,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改变本质。六星近乎圆满的诗文,传扬天下之后就可以达到七星。但就算不惜成本的将一星诗文满地乱贴,最终所获的文气也不会超过二星。”
  “从结果上来说,毓族自己也很难弄清自己的什么文在什么时候获得了多少文气。兴许你说的情况存在,但是,那些毓族诗人也弄不清,究竟是自己诗句传扬度上去而获得文气,还是因为自己诗句被创作进更好的诗词而二次获得文气。”
  “所以……”王崎眨了眨眼:“所以鬼才知道文道结算的真实标准?”
  宋史君点点头:“然也。”
  “唔……”王崎算是无语了。然后,他又问道:“那么……化用他人诗句,又是怎么结算的?按照‘同一段文字只能获得一次文气’的铁律……化用他人诗句,会不会被文道认定为‘诗句不全’或者‘抄袭’?”
  举个例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有一名句,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这一句的后半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甚至比全诗都要有名。宋初石延年赠友联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之绝对。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有“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金末元初的段成己《木兰花其一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有“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到了现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将这一句提升到脍炙人口的层次。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央元文道的标准,这应当算是李贺反复获得文气呢,还是后人所做作品全都“不完整”?
  毕竟,同样的作品,注定只能获取一次文气。
  “这……也不清楚。”宋史君道:“文气向来是针对整首作品结算,而从未有‘孤句’得文气的说法。”
  “也就是说‘名人名言’不能结算文气啊?”
  “然也。”宋史君道:“所以,师弟的猜测必定存在,但是大家多半是将之当做‘传播度上升而获得文气’。”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了。”王崎道:“文道……可有偏好?”
  “什么?”
  “比如说,豪放啊,婉约啊,之类的。”王崎用手比划了一下“强弱”:“文道是否偏袒哪一方?”
  “这倒没有。无论以谁家的目光来看,文道都是公正的。”宋史君断言道:“所有文道给出高星评价的文章,都必定有极高的水平。未曾听说有错判的。”
  王崎点了点头,笑道:“也是。连游戏也能纳入自身,文道也颇有气量。想必不会不公。”
  宋史君笑了笑,见王崎起身,问道:“师弟可是要去着手翻译了?”
  王崎点点头:“多谢师兄解惑。”
  他走出房间时候,脸上和煦的微笑就变成了略带嘲弄的冷笑。
  这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就大约猜出了文道实际上的评判机制。
  恐怕,所谓的“传扬度文气”,只怕是为了掩盖“错漏”而形成的。
  对诗文的品评,永远是主观得不能再主观的东西。除非所有人都有完全一致的审美——那种被洗脑的程度,不然不可能完全无错无失实。
  依旧是举个例子。就连王崎都记得,上辈子中学课文中的《春江花月夜》——后人品评为“孤篇盖全唐”,其敻绝的宇宙意识,在后世被认定为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是,张若虚生前呢?
  不但说他活着的时候,单说唐宋两代无数文人,为何就无一人给予张若虚赞誉?甚至最早给予张若虚好评的,还是明朝人。而直到民国,他才登上巅峰。
  甚至于说,他的诗文大多佚失,仅余两篇。
  而同时代的人物之中,陈子昂、杜审言、贺知章都有无数诗文传世。
  稍后一点的诗人里,崔颢流传下来的诗文,也有四十二首。但是到了现代,人们提起崔颢,却多半是因为“李白对他推崇备至”,其诗文倒不见得多高明。但崔颢、李白年轻的时候,张若虚依旧在人世。
  品评没有失察的时候?
  呵呵。
  甚至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审美,对于诗文的评价,都会出现“偏差”。
  除非,构建文道的天眷遗族,其文学、文论、哲学已经点到了神州、地球都无法想象的程度、整个种族都出现了神经病一般难以交流的气质,不然,王崎是不信他们真的可以做到“毫无偏差”的。
  第二,就是“有限前知”。也就是说,他们提前获得了某一首诗的“评价”,然后根据这个评价给予文气。
  而且,能够随时完成“有限前知”的前者,真不多。
  而就算是到了龙皇那个境界,“有限前知”也不能当“完全预言”用,有诸多限制,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全面或偏差的情况。
  因此,也就必然存在“查漏补缺”的机制。
  也就是“传扬度赋予文气”的制度。
  换句话说,这反而使文道能力有限的表现。
  当然,也有可能不是这样。或者说,文道具有四十九道一样的前知能力,能够提前得到“评价”,给予王崎。
  但王崎觉得,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境界……那根本就是天人大圣了好么还做个屁的实验啊!
  十有八九是这样。
  “这个思路倒是有了……”
  王崎坐到书房,提起纸笔:“那么,开始验证吧。”


第四十一章 文气聚,三星出
  在与王崎谈论之后的第五天,宋史君就叫来了自己的弟子,组织他们集体研读毓族文学,并开展讨论。这是他们周期性的活动了。
  研究毓族文学,其实也是万法门的任务——符号、逻辑等等,也确实是万法门离宗的范畴。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央元征夷司驻地,也多是万法门弟子。
  尤其是王崎在一年前——相当于这边十多年前,表演了星海彼岸遥遥破译语言秘密的一事之后。
  也正是随着王崎的出现,“语言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词项所组成的符号系统”、“所指与能指”之类的概念,才在万法门内部传扬开去。
  而这些万法门弟子的日常工作,也包括了破译毓族文道。
  只不过,实在是太难了。
  五十万年的文道,多大二十七万字的文字总数,高度发达的文学体系、繁多的作品……
  参与研究的仙盟修士,也终归只有十多人。他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也不过是将这些东西过了一遍。若说系统的研究,还远远谈不上。
  但是,真的纯以背诵来考核他们,他们甚至还要胜过大部分毓族。
  而他们讨论的风格,也确实带着神州治学的封地,多人聚在一起讨论。
  只是,这种自由而发散的讨论,也难免会偏移话题。
  比如说,王崎。
  现在的算家,嘴里不说点王崎的理论,终归是不够时髦的。
  而随着谈论,也就不免说道王崎现在做的事情了。
  宋史君的弟子赵传恩——一个万法门的元神修士,低声说道:“老师,王崎道友这次,你觉得他能够做出什么来?”
  宋史君摇了摇头:“不清楚——不过你管人家做什么?”
  赵传恩笑嘻嘻的,道:“若是王道友一来就研究出东西,然后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成果,不是蛮丢人的嘛!”
  “这有什么丢人……”宋史君失笑。他道:“王崎乃是最近百年最负盛名的天才。若是他长久呆在这里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研究出什么吧?但是,也别忘了,他最多在这里呆上十多年——毕竟,人家不是来研究的,而是来修炼的。这个也只是分身。”
  言下之意——王崎就算将这些毓族文章全部看一遍都困难。
  “也是。”赵传恩笑了笑,低声道:“不过,王道友这次惹的麻烦,我觉得有点棘手。”
  “嗯?”宋史君不明所以。
  另一个弟子急忙补上,道:“之前负责与我们接洽的礼部官员,最近已经不亲自送食水、用度过来了。”
  征夷司的诸位,在央元的吃穿用度,其实都是毓族供应——用毓族的话来说,是皇恩浩荡。
  此事一直由礼部负责。而太仆风泽这位礼部太御,也才和宋史君有较为密切的私交。
  也正是因为如此,礼部官员对于顶头上司上心的事情也格外上心。
  宋史君明白了:“那家伙……纯修官声的?”
  “倒也不是纯修……只是文道修为不高,所以非得官声来补了。”那个弟子说道。
  赵传恩道:“您看。”
  宋史君放下手中书本,捋了捋胡子:“嗯,倒向别人了?太仆老兄状况不妙?”
  “当初王道友那一句话,竟能惹出这么大的变动。”又有一个弟子摇头不解:“毓族的事情,真复杂。”
  这一批元神修士的时代里,“国家”这个概念早就被仙盟肢解。他们甚至不能理解“国君”的至高无上性。
  “那是因为你进征夷司太早,没见过本土那些人怎么争夺经费吧?”宋史君笑骂了一句,然后又陷入深思。
  “官声党人”,也算是一支力量了——和文坛党派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的力量。
  甚至所有官声党人的力量加一块,也不如一个台学书院对朝堂的影响大。
  但是,官声党人也有官声党人的好处。文帝世家的吃穿用度、日常起居,都是官声党人把持。换句话说,其实他们也有影响帝的力量,在赫学领袖宙弘光之外,还有他们能够决定帝能够知道什么、不能够知道什么。
  而在这微妙的关头,就连官声党人的力量,两大学派也要掌握。
  “局势,很微妙啊……”
  “但是工部不管怎么说都是台学的自留地哩。”赵传恩道:“不过我想,台学总归是咱们的朋友,能帮就帮一把?”
  “怎么帮?”有人问到。
  “太仆道友不是要求咱们在三个月后的御前青衿宴上拿出点东西么?这不就是一个机会?”赵传恩道:“您看,这次闹这么大,不就是因为王道友拂了帝的面子吗?咱们要不就准备点精巧的玩意,然后让王道友吹一吹?就当是……那什么致歉?”
  宋史君失笑。这个弟子,算学有点天赋,但是实在是天真。朝堂之上的事情,又哪里是这么简单的?虽然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王崎面圣时的一句真话,但真正爆发的,是赫学与台学的冲突。
  也得亏是官声系统在,毓族官员少贪腐而刑律不敢错判,不然的话,这一次也就不是单纯升贬,而是直接血雨腥风了。
  当“官位”本身就是巨大利益的时候,会去贪污的人自然不多。
  但是,赵传恩的话,也让宋史君起了点心思。
  ——王崎说要翻译自己的东西……那么,说不定能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就在这时,几乎所有具有文气、文位的仙盟修士都齐齐抬头。
  不只是他们,方圆十里之内,所有文士都抬起头来。
  文气跃动。这是……作品即将问世的征兆!
  而且……
  “这个文气体量……莫不是……”
  ——经义!
  几乎是瞬间,宋史君就确认了。
  将要问世的作品,无疑是“经义”!
  经史子集——毓族同样遵循这样的逻辑来进行分类。只不过不同的是,“诸子百家”被他们分入“经义”,而“子”之一类,则是诸多子项、杂学。
  顺带一提,偃人的出现,也极大了丰富了毓族“子部”的藏书。
  但是,偃人的经义,却极少问世。
  想不到,如今一书写就,就是“经义”!
  文气跃动,汇聚。终于,无形的文气汇聚成一个有形的光圈,然后光圈凝聚成一颗明星。
  一星境界!
  还未完,文气的跃动尚未停止。更多的文气以第一颗文星会中心汇聚,变成第二道光圈,最终汇聚成第二星。然后,两颗星辰周围,第三圈文气渐渐成型,汇聚成第三星。
  三星境界!
  虽然屋内的人族都一脸淡定,但是远远围观的毓族人就淡定不能了。
  三星境界!一般就连功名在身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写出三星境界的诗文。
  而这个三星境界,还是三星的“经义”!
  不是每一个毓族读书人,都能够写出足以收入“经部”的文章!
  但是,唯有远在皇宫外围的赫学名宿宙弘光皱起眉。
  ——不够。
  三星境界,确实不是每一个毓族人都能轻易写出。实际上,传说中的“七星”境界,只在文圣的巅峰作品上出现过,六星也极少。一般而言,五星就是毓族学者的极限了。
  但是,对于“经典”而言……
  “区区三星,未免太不够了一点?”
  只可惜,所有人都没有等到第四星的凝聚。文气终究是不足,第四文星未能成型,只有一圈朦胧光晕笼罩在三星周围。然后,三星落,文章成。
  “也算是可以了。”官邸之中,太仆风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