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女思之-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过来就是和你说,你表哥叫人快马传信儿过来,他现在已经到了京外的驿站,不过前两日接连赶路,跟着他过来照顾的老妈妈略有些吃不消。他们准备在驿站修整一下,后日再进京。”钟氏伸手抚了抚女儿的额发,继续说道:“明日你就随我从府里拿点东西去钟府那边提前帮着你表哥收拾收拾。”
  “这种事叫下人去办不就好了!”一想到明天自己要溜出府的计划,姜思之下意思的拒绝到。
  “你这孩子,那是你亲表哥,本就舟车劳顿的。还因顾着你要另劈一宅院住着。这京里也没其他长辈好替他操持,我这做亲姑母的哪有不去替他看着的道理!”钟氏看着眼前没心没肺的姑娘,忍不住轻拍了一下她的胳膊。
  “可,可是……”姜思之自知眼下没有理由拒绝,却下意思的想在挣扎一下。
  “可是什么?又不叫你明日鸡鸣而起。”钟氏以为女儿只是不愿早起,宽慰她道:“明儿你且睡你的,等你醒了我们再去。”
  “好吧。”姜思之双手揪着衣角,只好应下母亲的话。

  ☆、第 6 章

  宋景行从未觉得日子竟过得这么慢,也从未觉得自己平日里竟然这般的无事可做。眼见着与书斋的十日之约已到。头一天晚上竟也一夜无梦,天刚将亮就醒了过来。
  想着今日就可再见那将军府的小丫头,他看谁都特别顺眼。也不知那丫头几时过去,就怕她去的早了与自己错过。只盼着这早朝赶紧的结束。
  这些个臣子,平时话不多,今日怎的有那么多事要奏,他心想。
  而在这时,姜修远又出列启奏。宋景行现下心早已飞到鹅湖书斋去了,只盯着姜修远的嘴一张一合,根本没听他在说什么。见他说完,宋景行鬼使神差的接话道:“臣附议。”
  说完这一句,朝堂上鸦雀无声。
  这时,坐在上头的皇帝开口:“哦?宋卿竟同意姜副将的话?”
  宋景行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此时只能应着头皮顺应下去。也不知刚刚那姜家老二究竟说了什么。
  其实刚刚宋修远也不过是提了下要从国库多拨下一些军饷给那些年轻士兵罢了,好让他们安顿好家里,无后顾之忧安心操练打仗。只是一般来说,武将提出这种类似的要求,作为文官之首的两相总要辩驳几句。倒不想这宋景行竟然同意的如此爽快。
  这周朝如今一共有左右两相,左相已经年老迟暮,鲜少参与朝中政/见了,可以说他的官位只是摆设,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并无多少实权。所以文官的最大的权力几乎都在宋景行身上。
  而姜家那边则出了三个将军,手握重兵,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安心的存在。
  周煜想着宋景行是和自己一道长大的,而自己的登位之路,他也的确功不可没。说起来自己的心里也是极愿意信他的。
  只是,人都是会变的,周煜不敢也不能冒这个风险去百分百信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他又想起前段时间宋景行的变化,陷入了深思。他想不明白,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变故。
  皇帝的脸说变就变,他心里有些不痛快,叫人传话退朝,便沉着脸走了。留下一屋子的朝臣不知所以。恐怕满屋子的人,只有宋景行一人是喜悦的。
  其他人心里都忐忑的很,只是姜修远和别人内心的忐忑有些不一样。加军饷这事其实前几日大哥在朝堂上也提过,宋景行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异议,但也没有接话。怎的今日自己重提此事,他竟如此急切的站出来帮自己说话。
  姜修远又想起了前几日自己的猜测,眼神复杂的看了宋景行一眼,便逃似的跟着父亲和大哥一道离开。
  宋景行坐着马车来到鹅湖书斋,刚抬起脚要跨进去,又把脚收了回来,整了整衣袍,吐了一口气,才迈了进去。
  他环视了一圈,店内只有一个伙计正拿着鹅毛掸打理着柜面,另一个伙计拿着本小册正面对书架核对着什么,看起来也是刚开门不久。
  打扫着的伙计听见动静抬起头,看见来人有点吃惊。
  “相爷怎么的这个时辰便来了。”伙计以为宋景行约莫是着急要取东西,忙撩开后面的帘子叫后头的人去库房取那古籍来。
  “相爷您先请去后面雅间坐会儿,您要的东西昨儿下午就到了。只是咱们刚开门,库房怕是还没清点完,您喝口热茶休息会儿,东西便就给您送过来了。”另一个伙计走过来招呼他道。
  “无事,你们不用着急,我在这里坐着等便是。”宋景行走到稍靠里面的一对扶椅前坐下。
  伙计面露为难之色,说道:“相爷,这外头人来人往的,着实烦人,您还是里面请吧。”
  “不碍事,都是些百姓生活,百态各样,看着倒也颇有滋味。”宋景行说道。
  “……”这掌柜说过,但凡宋相来都要好生伺候,提的要求都要尽量满足。只是如此怪异让人不解的要求……伙计顿时也没了主意,只好去转身去准备茶水由他在外间坐着。
  这伙计还没走几步,就听见宋景行叫住了他。
  “你刚刚说,你们才开门不久?”
  伙计也不知宋景行这问题所谓何意,略木讷的点了点头:“是,是刚开门不久。”
  “那我可是今日第一个来的客人?”宋景行接着问。
  “是,您是今儿来咱们书斋的第一个客人。”伙计也不明白他究竟想问什么,说完这句便反问道:“相爷,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极好。”宋景行点了点头,身体又往后靠了靠,看起来似是又放松了些。
  伙计见他没有其他的吩咐,带着满肚子疑问就退下了。
  这读书人,莫不是连来书斋都讲究个第一?
  过了两刻钟,伙计就拿着一个雕花红木盒走了出来,恭敬的摆放在宋景行一旁的桌子上。
  “相爷,这是您先前定下的东西。”
  “何安,收起来吧。”宋景行甚至没往旁边看一眼,便吩咐道。
  何安上前打开盒子,查验了一番,没问题后又盖上了盒子,拿给跟着来的仆人收着。
  等东西拿了下去,也不见宋景行起身,只是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双眸盯着外边街上人来人往。
  伙计见宋相没有要走的意思,也不知是不是还有事情没办好,赶忙问道:“相爷可是还有其他的吩咐?”
  “并无,很好。你们自管忙自己的去,不用招呼我。”宋景行淡淡的说道。
  “这……”伙计一时手足无措的很。
  “怎么?我们相爷还不能在你们这儿坐着休息会儿喝口茶?”何安出口替主子质问道。
  “怎么会!怎么会!”伙计一听何安所言,吓坏了,连忙赔笑:“相爷能在咱们店里休息是咱们店的福气。这不是怕相爷坐在这外间多有怠慢嘛。”
  宋景行放下茶杯,终于转头看着伙计:“里头闷的很,今日天儿好,我更愿坐在这外头。”
  这贵人都这么说了,他们做下人的还能说什么呢。伙计便行礼告退。走到后头,赶紧找来一人,把情况一说,让人带话去东家那里,问问意见。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东家那边才派人来回话,只说宋相想干嘛应下便是,其余不必理会。
  **
  姜思之今天整个人都懒懒的,明明早早就醒了过来,但就是躺在床上蒙着被子不愿意起来。
  而主院的钟氏早早就起了,知道女儿的脾气,也不着急叫她起,只叫身边的陈妈妈又去清点了一遍要带去钟府的东西。
  眼见己时已过一刻了,漪澜苑也没人来传话。钟氏便吩咐人去那边叫起。
  叶蓁许是有点明白小姐在为今日不能出府而不高兴,但是想着钟氏看重娘家人,又听到主院派人来传话。便走近屋子,站在外间朝里喊:“小姐该起了。今儿还要和夫人去钟府,可别误了时辰。”
  “叶蓁~我今早好像略有些头疼脑热的,你帮我去秉了母亲,就说我要留在府里歇息,便不去了吧。” 姜思之捏着被角,翻了个身面朝里小声的说着。
  叶蓁见主子醒了,冲外头打了个手势,让下人去准备东西,便和桃夭一同走进了里屋。
  “小姐说什么傻话呢,你便是装病,咱们今儿也不可能溜出府。”叶蓁心里算是确定了自家小姐真是为了出府之事别扭着,分析给她听:“夫人要是知道您病了,定要着急,唤上两三个大夫来为您诊看。弄不好,连夫人自己都要留在这里看着您。”
  听到这里,姜思之明白自己再垂死挣扎也是枉然,缓缓起了身,由着两人扶着下了床。
  换了昨日向钟氏提起的那件鹅黄色窄袖纱裙,外头穿着一件丝织的缃色罩衫,腰间系着一根牙白色锦织绣花腰带,墨黑长发散在身后。
  她坐在梳妆台前,任桃夭在身后摆弄着,一脸兴致不高的样子:“随意梳个发髻便是了。”
  桃夭听了,看了叶蓁一眼,使了个眼色。
  叶蓁从架子上拿了一盒首饰打开盖子端到姜思之面前。
  “小姐您看,这都是少爷们这次从北方给您带回来的,都是咱们京里少见的好东西。”
  姜思之双眸一瞥,连头都懒得转,手指往盒子里拨弄着,也不见挑出什么了。
  桃夭在后头见了,不免有些想笑:“小姐您看那支簪子,这松石多好看呢。”她指着姜思之刚巧翻到的一支嵌绿松石掐丝镂空金簪。
  姜思之伸手递给桃夭,由着桃夭插到她发间:“那就戴这个吧。”
  “小姐可是为了不能去书斋之事而不高兴?”桃夭不知那日书斋发生的事情,只当她是为了早点看到新话本而着急出府,“那书是死物,又不会跑,晚一天也无事。”
  是啊,书不会跑,可人会啊。她那天可听到说宋相也该是今日去取东西的,姜思之心道。她抬眼冲镜子里笑了笑,整理了下表情。
  等收拾完起身,便见叶蓁从柜子里找出一块镂雕葫芦纹青玉佩,蹲下身,戴在姜思之的腰间,一边说:“这几日外头风大的很,小姐的纱裙轻便,还是带上这玉禁步的好。”
  “叶蓁真是想的周全。”姜思之说。
  前厅钟氏隐隐听见带着规律的玉石珠清脆的相碰响声儿,正是姜思之身上的玉禁步发出来的声音。见女儿来了,又看了看时辰,拉过她的手。
  “你可用了早膳?”钟氏问她。
  “还未来得及。”姜思之摇了一下头。
  “你啊~”钟氏忍不住用手戳了一下小女儿的额头。“无妨,我早已叫人备下一盒糕点在马上里,一会儿你吃上两块。”
  “是,母亲。”姜思之乖巧的应下。便和母亲出门了。

  ☆、第 7 章(捉虫)

  这一天过得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就是有些不寻常。
  鹅湖书斋的伙计只见清冷如月的当朝右相在他们店里从早上坐到了晚上打烊。
  连午膳晚膳都不见他出去用。要不是期间见他偶尔用些茶水,吃上两块糕点,还站起来到后头解手了两次。那入定的样子,真是差点让人以为他已经羽化升仙。
  宋景行坐着等了一天 ,心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渐渐而来的失望,后来看见日头西下,心里头也明白今日那人怕是不会来了。但他还不是死心的等到了天黑店家挂上了灯笼。
  许是今日那姜府的大小姐安排她去做别的事耽搁了吧,明日再来等便是了,他心想。
  宋景行做了决定,便站起身来,离开了书斋。
  **
  第二日早上,难得辰时刚刚过半,姜思之便醒了过来,她坐在床上等着丫鬟们进来服侍。
  叶蓁刚伺候完姜思之洗漱完,就见桃夭匆忙的走了进来行礼。
  “小姐……”桃夭为难的开口。
  “怎么了这是?”姜思之不解的问。
  “小姐……今儿个您怕是也不能去那鹅湖书斋拿话本了。”桃夭说道。
  “为何,今日爹爹和哥哥们下朝都要去军营操练,待用过午膳后就到娘那边就说我在练字不让打扰便是了。”姜思之不明白:“咱们前儿个可是说好了的,桃夭姐姐你怎么反悔了。”
  桃夭一听自己姑娘那一声姐姐,可把她叫的心慌:“小祖宗,你可别这样唤我,并不是奴婢要拦着您啊。只是表公子到京里了,已经在咱们府里坐了快一个时辰了。夫人见天儿还早,也没差人来叫您。”
  姜思之一听三表哥来了,小脸顿时耷拉下来。
  她一想,既然三表哥已经到府里了,今日定是得去前头陪着的,的确不可能再有机会溜出府。只是鹅湖书斋那边……
  “唉~”姜思之轻轻的叹了口气。
  “姑娘这是叹的哪门子的气~”叶蓁看着小主子的样子,好笑的很,说道:“书斋明儿再去吧,这迟一日两日的有何要紧。”
  “是啊,姑娘。你赶紧收拾完去前头看看表公子吧。夫人见到表公子很是高兴呢。”桃夭也附和着。
  “也是,说来也已经快三年没见过言表哥了。”姜思之想着左右再着急也没有用,便安下心来。
  等姜思之到前厅时,就看见母亲坐在那儿笑着,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而下面坐着一身穿靛青色绣暗纹锦袍的男子,墨发玉冠,侧脸看去面容温和,想来定是江南赶来的三表哥钟璟言了。
  “是袅袅来了啊。快来看看你三表哥,几年未见,竟学得些花言巧语来哄我。”钟氏看见女儿过来,忙唤她到跟前。
  姜思之走上前,稍稍屈膝行了礼:“三表哥。”
  座上男子见此,也站了起来弯腰回了礼:“表妹。”
  姜思之抬头这才看清来人,倒是和自己记忆中的表哥变得不大一样了。印象中表哥身姿并没有那么高,面前人的脸也更纤瘦,脸庞带着些许线条。
  “袅袅可是不认得我了?”钟璟言细心地发现表妹的打量,笑着打趣她道。
  姜思之看着年轻男子笑了起来,见他嘴边显出浅浅的酒窝,一双桃花眼的眼角微微上扬,眸中似带着光。倒是有几分记忆中的样子。
  “是呢,三年未见,怎知表哥竟变得如此俊秀。如今来了这京里,叫别家小姐看见了,定是叫她们要暗许芳心呢。”她和钟璟言年纪相差不大,小时候一起干过的坏事不少,和他亲近,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你这孩子,怎可这样跟表哥说话,哪里是个闺阁女子该有的样子。”钟氏听完女儿的话,气她那不争气的样,美目一瞪。
  “表妹性子率性可爱,姑母何须说她。”钟璟言连忙出来打圆场。“再说,我与表妹也算是自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姑母这是要与我生分了。”
  钟氏本就不是真的生气,又听完外甥的话,脸上就差笑出了花,接上他的话便说道:“哪儿就生分了,姑母可巴不得你来当姑母的儿子,你可要比你那两个表哥贴心的多。”
  说完又看着女儿:“你好歹也是我将军府千金,今儿是在自家表哥面前放开些也就罢了,以后在那旁人面前可不能这般胡言乱语。”
  姜思之见娘没有生气,便拉着她胳膊撒娇道:“娘~我上哪儿去见旁人呢。我这不是见着表哥高兴嘛。”
  钟氏欣慰的拍了拍挽在自己胳膊上的小手。
  “我见着袅袅也高兴的很。许久未见表妹,表妹竟出落的如此标致叫我都不敢认。想来姨母这门槛儿都要被踏破了吧。”说到后面半句话,钟璟言的声音不自觉的小了些。
  想着小时候姨母带着袅袅回江南探亲,祖母怪姑母嫁到京中甚远,曾开玩笑的说道以后要将袅袅嫁回钟家给他媳妇。那时候他才六岁,也没听出大人们间玩笑的语气,当了真。便打心底里认下了当时三岁的小不点姜思之。
  后来哪怕姑母和袅袅并不时常回来探亲,自己也会跟着祖母几次北上进京,来看看自己的小媳妇过得怎样。
  等后来明事理后,虽然也知道那年大人所说许是玩笑做不得数,但自己一颗心早就放在了这京城里的将军府里。
  “一说起这个我就头疼。这些年家里三个孩子竟然无人定下亲事。修能修远时常要带兵出征,说是要等朝中安定下来才做打算。”钟氏面露难色,又看了一眼女儿继续说道:“而袅袅,叫她爹和两个哥哥护的太紧。前几年还有一两户人家来说亲,叫你姑父赶出去后,外头惧着这爷仨,竟也再无人来问了。”
  “姑母何忧,两个表哥都是心有乾坤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姑母还害怕找不到好儿媳不成。”听到钟氏所说,钟璟言心里激动的很,笑容更是灿烂。
  “至于表妹姑母就更不用担忧。表妹貌若仙子,性格纯良,岂是外头凡夫俗子所配的上的。”说完,钟璟言的眼神直愣愣的朝姜思之看去。
  钟氏也快是近四十岁的人了,怎会看不出自己乖外甥的想法。看着外甥相貌好,学识好,又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此番进京极有可能就此留在京中,若袅袅真与璟言结亲,倒是省下许多事情。
  于是钟氏坐直了身子,拿着帕子掩着嘴轻笑了一下,说:“这三个孩子留在府里也是让我日日操碎了心。我听你母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