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请诸位注意,即使田中内阁改组。”内务大臣铃木喜三郎警告着在座的诸位。
“国民也不会支持田中了!”
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在沉默了一会。
“……但是仅仅谈论倒阁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有什么把握能成立一个更好的内阁呢?这个内阁可以结束这场战争吗?如果田中辞职的话,那么谁愿意出任首相,与中国的媾和!或者说有把握的击败中**队?”
高桥是清的话让会议室内的的气氛一紧,是啊!田中辞职对于他而言或许是一件好事,而下一任内阁所需要面对的却是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还是停战,如果停战的话无疑就需要接受中国人的条件,但是接受这个条件……谁会愿意出任这个首相!
“倒阁与否,下届内阁是强是弱,这都不是问题之所在!”商工大臣中桥德五郎嘴打破了沉默。
“国家已到危急关头,必须更换内阁,而且要尽快更换。”
“如果组建新内阁的话,请我入阁我也不去!”
这时文部大臣三土忠造说出了大家的心理话,田中内阁解散的话组建新内阁,所有人都不会加入这个注定将会被国人仇视的“卖国”新内阁。
最后,他们还是的搞出了一个方案,要求田中承担一切责任,战争是田中挑起的那么自然应该由他来结束,一切似乎都非常合理,但是前提是,田中必须要“勇敢”的接受这个责任,但是又会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个责任呢?
“……承担失败的责任,或许是我现在唯一能为帝国做出的最后的贡献,但是高桥君,你认为这场战争我们失败在什么地方?”
穿着便服的田中看着眼前这位从战争之初就反对战争的大藏相,如果世间有后悔药的话,田中非常愿意喝下去,但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可吃。
“帝国用羸弱的实力曾经击败了俄国,所以我们过于自大,在欧战初期我们不是有人喊着要和德国人一起挑战米国人、英国人吗?对中国战争的失败,很大程度源自我们的这种盲目的自大,完全无视中国多年来的进步,现在的中国已非昔日的中国,现在战败对于帝国而言,无疑是剂良药!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我国不会忘记这一教训!”
高桥喝了一口茶后,语气显得颇为沉重,田中之所以发动战争的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多年来的进步,这种进步让每一个日本人都感觉到恐惧,多年来日本对中国的欺压让帝国上下绝大多数人不敢面对越发强大的中国,他们希望通过一场战争打断中国的高速发展,但是最后却赌败了。
“这是一点,我现在才明白一点,或许从几年前,帝国就已经落入了中国人的算计之中,如果可以的话,举行和谈的地点,我希望放在西北市,我需要面对面的与中国总理会谈,亲自和这个把帝国B入死地的中国人谈一谈,或许在那里我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田中最为困惑的正是一个答案!现在回想起来,一直以来中国人似乎都死死的扣着帝国,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政治上、宣传上,即便是帝国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轰炸之后,国际舆论依然偏向中国人,而那位中国总理甚至假惺惺的表示对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表示遗叹,同样愿意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医疗物资,但是需要日本保证这些药品不被用于前线,当然在帝国未能给出相关方案前,中国是不会提供那怕是一剂药品、一片纱布。
战争从未打响之前,中国在各个方面就占了上风,在国际社会面前,中国是弱者,他们所图无非只是收回自己的国土而已,但是直到战争打响之后,田中才明白,中国人想要的远远不止是关东州,关东州只是他们的借口罢了。
“我也很想看看他,昨天英国人同意就刘公岛和天津等地的英租界归还中国的问题与中国展开谈判,这场战争已经彻底改变了国际社会看待中国的方式,至少强国俱乐部中又多了一个东方国家。”
高桥点了点头在嘴边这么说着,对于那个从商人到地方军阀再到总理的中国人,高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会接受现在停战吗?”田中反问了一句,但是在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赤军!与中国相比或许赤军才是最大的威胁吧!在日本面临着严重的内患之时,中国人会选择停战,以便让帝国有余力镇压赤军的叛乱吗?
“谈判!可以!但绝对不是现在!”
司马连想都没想就对日本通过德国转达的谈判意愿,日本愿意回到谈判桌前,用谈判来解决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决定接受自己提出那个几乎等于把日本放到战败国位置上任意**的方案。
对于司马而言,这是一个意外,天大的意外,那些在二十多年后叫嚷着“一亿玉碎”的日本人竟然会接受“丧权辱国”的媾和方案,完全超乎了司马的意料,在司马的意料中,日本应该会血战到底,而不是接受媾和方案,而自己在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会主动停止这场战争。
至于要什么,很简单,一个红色的日本和一个安全的地缘条件,所谓的收复失地,实际上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要求日本割让的土地,正是冲破岛链封锁线的关键,至于赔款之类的都是次要的条件,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日本竟然接受了,准确的说是准备接受了。
在来时顾维钧可谓是欢天喜地的前来汇报,但总理的回答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难道总理不愿意看到不费一枪一弹得到那些地区吗?
“总理,现在日本已经倾向接受停战条件,如果我们……到时唯恐国际社会会指责我国……”
“指责我们没有和平诚意吗?他们的指责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实力说话的!少川,现在之所以不能停战,是因为我们没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很多东西是不可能从谈判桌上的得到的,但是战争往往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随口打断了顾维钧的话后,司马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最近几天司马几乎不再关注前线的战事,前线几乎不可能出现大的意外,司马几乎都做好了战后进一步裁军的准备,尽管这场战争说明国防军只保留64个陆军师和43个国民警卫师旅的兵力较为有限,但是同样却证明了动员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未来所需要的是进一步压缩部队编成,将更多的经费加强到装备上,作为后备军的各省国民警卫队进一步加强,陆军保留精锐就行,有什么比裁军更能向世界各国表达中国的和平意愿,一个装甲师的进攻能力相当于3个步兵师。陆军保留精锐,进一步完善国民动员体系和国民军训体系,最终做到藏兵于民,国家只需要保留满足防务需求的精锐部队就行了。
见顾维钧还准备再争辩些什么,司马站起身来,态度坚定的看着顾维钧。
“少川,你准备一个方案,回应日本人,告诉他们,我们非常乐意看到两国间恢复永久和平,但是我们的媾和条件有新的适当的修正,在进一步方案未能拿出之前,我们不会接受进一步的调停。至于其它国家,就对他们说,我们曾经给过日本多次恢复和平的机会,他们都没有珍惜,现在我们无法确定他们是不是在拖延时间或是有其它打算,我们需要一个诚意的表现,仍在负隅顽抗的朝鲜军解除武装向国防军投降之时,就是两国实现前线停火之日!”(!)!~!
..
第335章
大正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东京上空乌云云密布,预兆不祥,黑压压乌云已经厚厚地覆盖了全市,看样子不久就会下一场大雨。wWW;东京随处可以看到3月6日大轰炸的之后,残留的废墟,大量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日本人,日本人只能栖身于剧院、学校、帐蓬之中,不过尽管如此,仍有数十万东京人无家可归、只能栖身于露天之中,每天依靠乞讨为生,东京全然不见过去繁华,有得只是战争带来的创伤。
大雨在东京上空落了下来,五月底的天气尽管已经完全转暖,但当雨水落在人们身上的时候,冰冷的雨水正在把这些侥幸余生的人们身上的温度带走,那些在轰炸中失去一切的日本人望着远未遭到轰炸的皇宫附近的地区,望着那里被浓烟熏成黑色的建筑,他们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眼神。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甩掉它过去的很多封建的东西,成了亚洲一个最先进最西方化的国家。离传统瓦顶的皇宫几百米的地方,一座四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新式建筑是处理宫廷事务和天皇办公的宫内省大厦。围绕皇宫的古老石墙和护城河外,同样是东西合壁,帝国剧场和第一生命大厦等一长排新式建筑完全是西方式的高楼大厦。
街头上无数在大雨中冻的嘴唇乌青、浑身颤抖的日本人,麻木的而愤怒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快两个月了,他们已经从失去家人、房屋愤怒和仇恨中走了出来,他们现在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一直像现在这样,在露天里风吹雨打、忍饥挨饿。
初时正像世人看到的那样,他们依靠着“忠君之心”坚持着,可是前线为他们带来了什么?一个又一个联队、旅团、师团的玉碎,在关东州十余万军队玉碎,从朝鲜传来的也是一个又一个败迹,数不胜数的部队被中国人全歼,尽管政丶府封锁了消息,但是他们还是从收音机内获知有多面师团、旅团以及联队的军旗被缴获,中国人甚至在全国举行战捷展览。
当军队在前线一败再败的。时候,而红军又控制了新潟县、山形县这两地是日本最重要的大米产地,日本国内35大米均来自两县,国内的大米供应严重不足,米价更是一日数涨,与此同时*商们囤积居奇,谋取不义之财,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农业衰落,即便是他们幸运的找到工作,拼命在工厂重建的工地上干上一天,挣到了钱还不够自己买食物,更何况还要养活他们的家人。
街头上数十万失去家园,不得不。风餐露宿于街头的现实。为曾经隐藏于地下社工党纷纷再一次浮出水面,他们的在街头向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做着宣传,“是军阀和政客、资本家们发动了这场战争!”,“战后的经济危机,让资本家们意识到如果要谋利巨额利润就必须发动战争”,“军阀、资本家政客一起把日本带到了毁灭的边缘”,诸如此类的宣传在东京的街头如暗潮一般席卷在人们心头。
为了这场战争,尽管他们已经。身无分文,但是仍然需要承担着苛捐杂税,不断的扩军又让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人,当他们进入军营之后,他们的那些住在露天之中家人甚至有可能饿死,这些磨难让他们心中不满的情绪愈积愈浓,最初这种情绪只存在于民间,最终随着在军队之中同样开始酝酿着,尤其是在一大批本就倾向于社工党的民众随着征兵令被征召入伍后,在这些人的鼓动下,军队中不满以及对现实的愤怒所产生的抵抗情绪一日高过一日。
此时,外表宁静、正在进行艰难的劫后重建的东京。却正在酝酿着一场*动,一场即将冲向倾倒着大雨的街头的激烈*动。皇宫外侧一端是近卫师团的兵营。这处兵营由于陆军省一名少佐告密说他们要发起武装叛乱而引起了当局对他们的注意。
告密者说,他从某一青年军官那里获悉,一批激进。分子计划于近期刺杀天皇的若干名顾问和内阁要员。嫌疑分子已受到监视,还给政界要员派了应付紧急情况的保镖。首相官邸的门窗都用钢筋和铁条加固,安上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可是宪兵队和警方觉得他们满可以从容对付。局势。一小撮叛乱分子不管有多么强烈的动机,毕竟翻不起大浪,更何况他们同样对田中内阁充满不满,在台湾陷落后,田中通过德国表达的愿意接受耻辱的媾和条件更是让他们感觉到愤怒,但国民的愤怒似乎不能改变一切,皇太子仍然支持着田中,内阁仍然未有倒阁举动,如果发生军方的叛乱的话,或许可以把的那个卖国贼田中杀死,然后推出一个强有力的新内阁。
此时他们对情。报所说即将发生叛乱的可靠性如何正半信半疑。这一天眼看就要结束。他们这种安然自得的态度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负责守卫皇宫的近卫师团中的起义的情绪非常强烈。因为他们已经收到消息,政丶府要在未来几天内要把他们调往冲绳,以加强冲绳的守卫,中国要占领冲绳对于整个日本而言都不是什么秘密,最近几天,很多从冲绳逃回的难民都带回了中国轰炸机投下的传单,传单上的内容让人们猜测,中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冲绳。
但是被送到必死之地卖命并不是他们真正愤怒的原因,这些士兵之所以会如此的愤怒,是因为他们每当收到家信,都会失声痛哭,由于儿子或丈夫的应征,流离在街头的全家人正处于饥饿边缘,甚至有一些士兵的家人饿死了,一些士兵在家人饿死后甚至选择了了自杀,以结束这种痛苦。而现在他们又要离开东京,去冲绳送死。
去冲绳,一路上需要上面对中国人的潜艇以及袭击舰的攻击,就是到了冲绳,一但中国人打到那里,仍然将是死路一条,这些不愿意调到冲绳送死的的官兵中有两千四百多名士兵正在谋划着发动军变,准备于次日拂晓前分头袭击东京六个目标,包括警视厅和若干政丶府官员的住宅。
在夜幕降临之后,与皇宫只隔着一条马路的西侧的近卫师团营房里,在营房内昏暗油灯下,那些士兵们却并依然穿戴整齐的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他们中的一部分正坐在床边,擦拭着自己的武器,在东京遭到轰炸之后,为了维持东京的治安,不像过去那样子弹被扣在军械库之中,而是分发到每一人。
“注意近期军中的不满情绪,注意排察倾向叛乱的赤化分子!”
从大队长的办公室开完会走出来的村上,脑中所想到的只是大队长在会上的命令,军队之中存在赤色分子,在各部队并不是什么秘密,三天前,赤军进攻福山县时,四十一师团下属的四个联队之中有近两个联队叛乱,尽管最终四十一师团击退的了赤军,但是军队发生的红色叛乱,却让军部不得不担忧起来。
在走回第三小队营房时,走在走廊边的村上无意中朝营房的窗口看了一下,他看到二分队的分队长和田还有几名兵士正在擦枪装弹,弹丶药携具也穿在身上,看到这一幕,村上心头一跳,立即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村上就冲着有些惊诧的站起来的和田狠狠的甩了一个耳光。
“八嘎!你们想造反吗?”
初时见到小队长冲进的营房,和田先是一愣,习惯性的持枪站了起来,刚一站起来一个耳光甩的和田双耳鸣响,小队长的训斥让和田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习惯性的立正垂首。
“还!”
“啪、啪!”村上又狠狠的甩了两个耳光。
在看到和田只是愣愣的在那里任由的小队长甩着耳光,坐在床边的安腾心头一叹,日本人做奴才做了太久,他们太过于服从权威,尽管大家伙已经做了决定现在面对军官竟然……
安腾是一名在校的学生,早在学校时他就接受了赤色思想,大正七年东京的工人发动第一次起义时,当时尚只有十五岁的安腾就曾和工人们一起战斗过,尽管起义只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就遭受失败,后来安腾又回到了学校,但却从来没有放弃对于那个大岛康行口中自由、平等、博爱、没有任何压迫存的的新社会的向往。
即便是在大正七年到大正十年之间,红色力量受到镇压,罢工被禁止的时期,安腾仍然和一些朋友参加秘密集会,宣传社工党的各项主张和德克默拉西主义,一个月前,安腾和他的朋友们接到指令,加入反动军队,在军队之中做宣传动员工作,组建士兵委员会,为将来做阵前起义作前期宣传工作。
这一次安腾等人成的利用的士兵们家人痛苦和不愿开往冲绳的现状,促成了近卫师团的2400余名士兵参加武装起义,当然影响这一切的最重要的一点同前方不断传来的惨败,旅顺关东派遣军这支精锐力量的全军覆没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安腾之前并没有接到来自己社工党中央的通知,但是现在已经刻不容缓,要么在日本发动起义,要么就到冲绳被中**队杀死,武装起义即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也为了自救。
“还!”
被接连拉上数个耳光,已经感觉有些目眩的和田依然站在那,未见任何反抗的举动。
就在村上小队长再一次抬起手的时候,安腾晋三从床边站了起来,然后从村上的背后用枪托向他头上狠狠砸了一下,村上随即惨叫一声软软的瘫倒在地上,望着头破血流躺在地上的小队长,和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勇气,猛的抄起枪向着躺在地上的小队长开了一枪。
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寂静的营地,枪声令本就发生的动摇的军心火上加油,几乎是在枪响的之后,原本呆在营房里的士兵们争先恐后大声嚷喊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