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三国-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幻睿驮俪隼此祷埃庖换鼐谑诘幕熬退档帽冉现亓耍苁账担浩蕉ǘ遥锩鸩斜飧鼋凶鲆灞磺畋蛭洌淌破廴耍飧鼋凶鼋颈R灞永淳褪鞘だ模颈永淳褪且О艿摹O衷谔熳釉谛恚颐鞘Τ鑫廾谝逶蛭ィ谡紊暇拖仁淞艘徽校欢颐鞘亚苛枞酰淌破廴耍诘酪迳嫌质淞艘徽校蝗绻颐窃俨唤簿恳坏悴呗裕颐腔挂惫颐腔挂确⒅迫耍颐腔瓜虮掀涔τ谝灰郏敲次颐窃诓呗陨嫌质淞艘徽校飧稣秸强隙ù虿挥摹
    这个话时说到了根本上,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进行一场战争,政治上是否有利、道义上是否有理是非常重要的,而袁绍的亏是首先就亏在这个地方。可以说,政治上失利,道义上失理,战略上失策,是袁绍失败的首要原因。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前不听谋士劝告,一意孤行已经在政治上输了一招。但是袁绍毕竟兵多将广,政治上的失利完全可以通过军事上的实战挽救回来,夺取胜利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终袁绍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袁绍在指挥上也失误。曹操栖息白马的时候,他不守白马去救延津,中了曹操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是一误。曹操以退为进,拉长他的补给线,袁绍上当受骗,挺进官渡是二误。相持阶段,许攸建议袁绍出奇兵突袭许都,劫持天子,袁绍不采纳是三误。曹操奇袭乌巢的时候,袁绍不派重兵救乌巢,听信郭图的建议,派重兵攻官渡,丢了乌巢,这是四误。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袁绍的指挥是一误再误,所以有人说官渡之战的结局与其说是曹操用兵如神,不如说是袁绍愚蠢透顶。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帅是这个水平,这场战争是肯定打不赢的。
    袁绍指挥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此人缺少帅才,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叫做见事迟,什么叫见事迟?就是反应慢,总是不能立即做出决断,而且优柔寡断。我们前面讲过,官渡之战正式打响之前,袁绍的军队开过来了,曹操的军队也开过来了,隔河相峙,这个节骨眼上曹操居然忙里偷闲打了刘备一家伙。当是曹操决定打刘备的时候大家都反对,说大敌当前,我们的头号敌人是袁绍啊,为什么不打袁绍我们去打刘备呢?曹操说刘备才是真正的英雄,必须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把他干掉,否则就来不及了。大家说,我们如果去打刘备,袁绍抄我们的后路来袭击我们怎么办?曹操说放心吧,这哥们儿我太熟悉他了,老朋友了,见事迟,等我们打完刘备以后他才反应得过来,你等着吧。果然,袁绍就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战机。实际上这个时候田丰是建议袁绍袭击曹操的,袁绍说什么呢?你看我这个小儿子正生病呢,发高烧,打什么仗啊?气得田丰拿着手杖在地上杵着说,哎呀,有这样当帅的吗?大好战机不赶紧抓住,你管你小儿子发什么高烧啊你,真是,这是袁绍自己发高烧这叫。
    那么指挥失误的又一个原因,是袁绍用人失当。袁绍手下是很有些人才的,所以当时袁绍来进攻曹操的时候,孔融就断定曹操打不赢,孔融就跟荀彧说,孔融说了这样一段话,孔融说:“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有这么多人才,我们怎么打得赢呢?荀彧说不要紧,为什么?袁绍那边确实有很多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他都有毛病,什么毛病呢,荀彧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就是田丰这个人他虽然考虑问题、做出判断都很对,但这个人脾气太硬,他老是顶撞上级,这个老顶撞上级的人是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的,所以他的正确的建议不会被袁绍采纳。许攸这个人的鬼点子也是很多的,但是这个人很贪婪,他贪得袁绍已经不能满足他了,所以这种人他的忠诚是有问题的。审配这个人忠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想问题很狭隘,他不周全。那么逢纪这个人忠诚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霸道。所以荀彧断定,他说许攸的家人是肯定要犯案子的,因为贪婪嘛,贪得无厌,他肯定要出事,他一旦出了事,审配和逢纪这两个人因为是大公无私的,执法如山的,肯定不留情面,会把他的家人给抓起来的,一旦他的家人被抓起来了,许攸一定叛逃;至于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也。结果全部都在荀彧的预料之中。
    其实,这些人才有毛病也没关系,你说谁没毛病?是人就有毛病,你有毛病,我有毛病,大家都有毛病,所以有毛病它不是个问题,问题在于哪里呢?问题在于一个主帅要做到知人善任,他要怎么样呢?他要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手下每个人都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然后扬长避短地来使用,这就叫做知人善任。袁绍没有这个能耐,袁绍用人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我高兴;他高兴的原则也很简单,谁拍他马屁他高兴,谁提意见他讨厌谁。田丰不断地提意见,下了大狱,沮授不断地提意见,把他冷落在一边。实际上我们前边讲到袁绍的指挥失误,每一次指挥之前其实都有沮授的正确意见,他就是不听,因为沮授不会顺着他的毛摸,不会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袁绍就喜欢郭图这样会拍马屁的人,最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有人说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哪一个集团,他们的麾下都有很多谋士和才子,这些谋士的谋略直接影响着事态的进展。在袁绍手下也不乏这些谋士,他们的聪明才智完全不亚于曹操集团的谋士们,这对于袁绍来说无疑又是一张王牌,那么袁绍是如何出牌的呢?足智多谋的谋士们会给袁绍带来些什么呢?
    谋臣有毛病,主帅没名堂,这就是袁绍集团的状况,这已经是很糟糕了,更糟糕的是这一伙人他还要窝里斗。本来指挥一场战役,要开一个军事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应该是各尽其言,言者无罪,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说的话尽情地说出来,然后再做一个决策。而同一个集团的人,或者说同一个团队的人在工作当中有意见分歧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工作意见的分歧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我们应该是会上畅所欲言,会下团结合作,这样一个团队才是战无不胜的,是不是。袁绍不是这样啊,为了打不打这场战争的事情分成两派,会上吵得一塌糊涂以后,会下主张战争的就跑去根袁绍打小报告,说请主公要注意一下沮授这个人,沮授这个人是不是权力太大了一点,袁绍一想是啊,他是三军的监军啊,权力太大了,意见又老和我不一样,削去沮授的军权,不同沮授的意见。沮授没有办法说,既然如此那我辞职行不行?不准辞职,跟我走吧。沮授在跟着袁绍过黄河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滔滔黄河啊,我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果然,官渡之战失败以后,袁绍只顾自己逃命,不管沮授的死活,沮授跑不掉啊,被曹操俘虏,这是他们窝里斗。
    袁绍的谋士窝里斗,袁绍的家庭闹家务。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中子袁熙,小子袁尚,袁绍喜欢谁呢?袁尚,为什么呢,因为袁尚长得漂亮,于是决定立袁尚为接班人。因为大概袁绍这个人也是一表人才,是一个帅哥,然后他三个儿子当中小儿子最帅,于是袁绍就认为老帅哥的接班人那就应该是小帅哥,荒唐嘛,这不是荒唐嘛!但是他这个话说不出口啊,他怎么办呢?他说这样吧,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我就把我这四州分了,他不是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吗,把小儿子袁尚留在自己身边住在冀州,然后剩下的三个州一个州派一个人去,袁谭,袁熙,高干是个外甥。沮授又反对,沮授说主公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俗话说“一兔走衢,万人逐之”,怎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兔子,它跑到十字路口,大家都来抢;“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如果一个人拿到手,大家都不抢了。你现在这个做法等于是把这个兔子放到十字路口来了,能不窝里斗吗?袁绍又不听,结果他死了以后他的长子袁谭和他的三子袁尚两个人就打起来了,他的谋士也分裂成两派,自相残杀,省了曹操不少功夫。这是袁绍的又一失,叫做组织上失和。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袁绍,政治上失利,道义上失理,战略上失策,指挥上失误,用人上失当,组织上失和,有此六失,还不失败,那才叫天理不容。这个结局早在曹操的预料之中,当时袁绍十万精兵南下,来势汹汹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打不赢的,只有曹操神情自若。曹操说,袁绍是我的老朋友,我太了解他,他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野心大,智慧少,态度凶,胆子小,刻薄猜忌,人缘不好,他那个地方,他那个集团“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虽然他土地很广,军队很多,粮草丰足,那不过是给我做后勤部长罢了。曹操到底是袁绍的老朋友,他真是把袁绍看透了,袁绍这个人政治上短见,军事上弱智,组织上低能。
    *袁绍接连在政治、道义、战略等方面的失误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那么与曹操曾经是儿时伙伴的袁绍为什么会在这些方面屡屡败给曹操呢?根据史书记载,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故吏门生遍于天下,政治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袁绍青年时期就乐于结交各个层次的英才,个人威信很高,后来又被推举为讨伐董卓的盟主,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有如此家族背景和社会威望的袁绍为什么会接连败退呢?袁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然你说这个人他一点能耐和个人魅力都也没有那也不符合事实,他要是一点都没有的话他怎么弄出这么大动静来呢?应该说袁绍这个人其实还是有本事的,也是有魅力的,他最大的成功在于他利用他家族四世三公的这样一个政治资源,把袁氏家族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顶峰。这是袁绍了不起的地方,他没有像后来的清朝八旗子弟一样躺在父辈的成就上吃老本,他是在祖辈父辈开创的基业上发展壮大了,袁绍的最后的成就、名声、地位都超过了他的父辈和祖辈,这是袁绍了不起的地方,需要肯定的地方。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出愚蠢、固执和狂妄,他的愚蠢、固执和狂妄是三位一体的,他因为愚蠢而固执,因为固执而狂妄,又因为狂妄而愚蠢。他狂妄,所以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他固执;因为他固执,他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愚蠢;因为他愚蠢,他不知道自己的分量,因此他狂妄。所以袁绍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失败,做人的失败,性格的失败。
    那么袁绍的性格是什么呢?内心分裂。对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过评价的,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怎么说?《三国志》说,袁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荀彧则说他“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风流儒雅,风度翩翩,和蔼可亲,宽以待人,但是骨子里面是猜忌别人的,是忌妒别人的,是很刻薄、很尖刻的,很狭隘的,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风光,容不下别人比自己聪明,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正确。他为什么要打曹操?因为曹操比他风光啊,奉天子以令不臣。他为什么要贬沮授?因为沮授比他聪明。他为什么要杀田丰?因为田丰比他正确啊。
    他从官渡兵败回邺城的时候,袁军将士都捶着胸脯说,天啊!如果田丰在这儿,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啊?这个话传到他耳朵里,他受不了,他就问逢纪,说田丰在邺城狱里表现怎么样啊?他窝里斗又开始了,逢纪说,田丰听说主公打了败仗,幸灾乐祸,拍手大笑,说这下可证明他最英明了。结果袁绍回到邺城,第一件事情杀田丰。其实没有逢纪的这个小人的这些活,袁绍也是要杀田丰的,这点田丰早就预料到了,所以田丰说这一回我死定了,然后田丰有一个解释,他说为什么呢?如果这回我们打了败仗,我们主公一高兴说不定就把我赦免了,因为他是胜利者,胜利者是很宽容的,而且还可以把我这个意见错误的人做个反面教员,带在身边到处炫耀啊,你看我打胜了吧,这个小子老说我打不赢的;而这一回他打了败仗,他一定恼羞成怒,他一定会拿我出气,所以我这一回是死定了。田丰估计得完全不错,果然被杀。我们现在只要把这件事情和曹操战争之后的表现比一下就知道了,曹操是打胜了仗还要来感谢那些提意见要他不打这一仗的人,曹操是胜利归功于他人,失败归责于自己;袁绍是胜利归功于自己,失败了迁怒于他人,拿人家的脑袋来给自己出气。请大家想一想谁该胜,谁该败?甚至连袁绍的老婆都不是东西,袁绍死了以后,他尸骨未寒,他老婆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袁绍的五个小老婆全杀了,说就是你们这些狐狸精,害得我老公死于非命。杀了还不说,还要毁容,为什么呢?说不毁容的话你们到地下又见到我老公,你们又勾引他。所以袁绍这一家子就是这种人。
    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我们现在来回顾官渡之战,我们觉得真是胜败有凭啊!实际上曹袁二人的高下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当时他们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问过曹操一个问题,就说我们万一失败了以后,何方面可据?就是什么方面可以作为我们的依据,或者是我们的根据地?曹操就笑了一下说,足下说呢?袁绍说我们南据黄河,北据燕、代,再联合戎狄,南向争锋,应该可以了吧。曹操肚子里好笑,你怎么老想着往哪个地方跑,难道哪个地方就是最重要的吗?一个没有用的人跑到哪个地方也没有用。曹操淡淡地说了一声,说我看啊,网罗天下的英雄和人才用正义和正道去驾驭他们,应该说就无往不胜了吧!这确实是曹操高了袁绍一招,曹操知道正义的旗帜和精锐的队伍是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曹操如何高举这个正义的旗帜,我们在前面的节目里已经介绍过了,那么我们在下面的节目里就来给观众朋友们谈一谈他如何指挥一支精锐的队伍,请看下集——海纳百川。  5
第十一讲 海纳百川
4        
    曹操很早就意识到,要想成就一番霸业,人才是关键,所以曹操曾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这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几乎颠覆了当时人们传统用人观。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曹操的“唯才是举”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海纳百川》。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真正确立霸主地位的战役,而对于袁绍来说,却是至死难忘的成败转折点。经此一战,袁绍拱手让出了北方霸权,这位曾经横扫河北、称雄一时的大军阀,就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本来,袁绍是完全有机会赢取这场胜利的,甚至可以进而夺取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袁绍究竟输在哪里?有人认为曹操胜在善于用人,可是想成就一番霸业的袁绍不会认识不到人才的重要性,况且他手底下也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那么,曹操袁绍的用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细品曹操的用人之术。《易中天品三国》之“海纳百川”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今天这一集我们讲曹操的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内容。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我们今天就讲用什么人,下一集我们讲怎么用。我们还是要来比较一下袁绍和曹操,在这两个问题上袁绍和曹操都是不一样的。
    袁绍这个人也是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会用人这个道理的,实际上袁绍从小就喜欢结交豪侠,他年轻的时候住在京城里面,仗着自己“四世三公”这样一个社会地位,成为京城有名的公子哥儿,然后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当时就有人对袁绍的叔叔说,你那个侄子不响应政府的号召,就是当时官方要袁绍出来做官,袁绍不出来,在家里面就会宾客。所以他们就对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