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晚唐-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淮南的七八万大军,就是扬州的治所广陵城中就有万余人,毕师铎打扬州的话无疑是飞蛾扑火,所以杨行密就让张雄静观其变,暂时稳住毕师铎。
    张雄收到杨行密的密函,对毕师铎道:“吕用之专权,淮南百姓怨声载道,可形势比人强,淮南的大军都在吕用之的控制之下,我们这不足三千人马岂不是以卵击石?”
    毕师铎道:“这一点亲家翁莫要担心,淮口守将郑汉章是我的好友,他对吕用之也是恨之入骨,我已经送了密信给他,想来这两日就会有答复。宣州观察使秦彦与我当年同在黄王麾下为将,也是莫逆之交,我已经通知了他共同攻打扬州。我答应在打下扬州后让他当淮南节度使,他已经答应出兵三千精锐突袭扬州,我们几路人马联合,定能打下广陵城,各地的驻军听说我们诛杀吕用之,必然不会出兵来救。”
    张雄听说秦彦也来凑热闹,就知道打广陵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
    有点急事,这一章先传一半上去,省的断更,明天补上,抱歉了。~
    ,。 ,

第一六零章 广陵之战
    欢迎大家来到……:。
    张雄急忙遣快马禀报杨行密,杨行密知道机会来了,让张雄大胆配合毕师铎,并随时禀报杨行密。
    毕师铎集结了高邮、淮口的四千人马,浩浩荡荡的奔赴扬州广陵城,一路上鼓动各地的军民,声称诛杀吕用之、张守一等人,清除奸党。沿途军民纷纷响应,等抵达广陵城下的时候,已经有了万余人马,不过都乱哄哄的,大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主力依然是高邮、淮口的三四千人马。
    吕用之在广陵城中也有接近两万人的兵力,根本不怕毕师铎的这群乌合之众。
    毕师铎在城外要见节度使高骈,毕竟这是高骈依旧是名义上的淮南节度使,吕用之等人虽然权重,但也无法全部控制淮南,高骈虽然近乎被软禁,但他并非毫无势力,毕竟他曾经是大唐的战神,曾经从未一败的常胜将军,威震天下的渤海郡王。
    高骈在军中的威信还是比较高的,这两年虽然被剥夺了权力,但依旧不是一般人能够取代的,吕用之当然也不行。
    高骈有心跟城外的毕师铎联络,却苦于周围都是吕用之的亲信,根本无法脱身,现在功力已经大不如前,不要说吕用之,就是吕用之的亲信张守一都能跟高骈战个旗鼓相当,想凭武功冲出去也是痴人说梦。
    不过现在广陵城中大多数人虽然都听命与吕用之,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忠于高骈的,吕用之平时也只能利用高骈的名义才能指挥的动他们。而这些人根本不知道高骈已经被软禁,都以为不过高骈是沉迷于炼制各种丹药,以至于陷于痴迷的程度。
    可现在毕师铎在城外派人混进城中,把高骈已经被吕用之软禁的消息散播了出去,城中的守军将信将疑,纷纷想求见高骈。
    吕用之哪里能容许这些人见高骈?当然是一律挡驾,一句话就回绝了他们,渤海郡王正在闭关炼丹,正到了紧要关头,任何人不能打搅,违令者当场格杀!其实这样一来,众将已经想到高骈被软禁的消息是真的了。
    城中忠于高骈的一些武将和吕用之拉拢的大多数的军队发生了裂痕,紧接着就产生了冲突,最后就发展成无力解决,两方人马在城内首先打了起来,城中杀声震天,到处都是人喊马嘶的声音,一些泼皮无赖等人也都乘机在城中各种店铺中疯抢财物和金银,杀伤百姓无数。
    可忠于高骈的人毕竟是少数,半天的时间就被杀戮殆尽。一排排血淋淋的人头被挂在城墙上,这些人都是淮南城守军的精锐,没有死在敌军的手中,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很多保持中立的将领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正在这时毕师铎也率领人马开始了攻城,城中刚打过一场仗,损失不小,现在毕师铎又攻城,一时间倒把吕用之弄了个手忙脚乱。吕用之急忙命人向各州县求救,让各州县出兵围剿毕师铎,可这些人早就对吕用之恨之入骨,哪里会发兵来救?
    好不容易坚持到第二天,一队人马浩浩荡荡从远处杀了过来,吕用之以为是援军来了,高兴万分,正准备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杀毕师铎一个措手不及呢。却发现这些人马竟然跟毕师铎合兵一处,加入到了攻城的行列。吕用之这才注意到了这批人马是打的“宣州观察使秦”的旗号,心中不由的暗骂,秦彦这小子也来捣乱,可生气归生气,仗该打还是要打,不过出城是肯定不敢了。
    说白了吕用之根本不是能够割据一方的人才,让他耍一些小聪明,搞一些阴谋诡计还行,其余的本事就是捞钱抢女人,哪里有更大的本事?像他这样能在广陵风光这两三年已经不错了,哪里能够待的长久?
    当天广陵南门守将就被毕师铎说服,大开城门放了毕师铎的人马进城,吕用之见大势已去,只能带了金银细软仓皇逃走。
    毕师铎入城后把吕用之的亲信斩尽杀绝,那些兵丁乘机在城中又疯抢了一回,捞的满盆满罐。毕师铎见了高骈,对高骈礼遇有加,郑汉章想让毕师铎索性囚禁了高骈,让毕师铎占据淮南。可毕师铎已经答应打下广陵之后让秦彦做节度使,现在秦彦也已经入城了,秦彦本身在宣州也有不少的人马,论兵力毕师铎也不是人家对手,现在只能把到手的广陵城拱手想让。
    秦彦依旧囚禁了高骈,自己自任节度使,并上表朝廷,说高骈年老昏庸,请求自己坐镇淮南。~
    ,。 ,

第一六一章 扬州被围
    欢迎大家来到……:。
    朝廷对高骈当年坐视黄巢北上而不发一兵一卒心中本就存着一丝怨恨,早就想对付高骈,可根本无力征剿,现在毕师铎、秦彦等人俘虏了高骈,赶走吕用之,杀了张守一等妖道,朝廷高兴还来不及呢,当然一口就答应了秦彦的请求。
    秦彦这时表面上已经拥有淮南十余州的势力,信心暴涨,他站在广陵巍峨的城墙上,心中激昂澎湃,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手中一般。
    却不知这时身在庐州的杨行密正在对攻打扬州做着部署,杨行密为了出师有名,拿出了当时吕用之以高骈的名义送来的求援信,击鼓聚将,把信给众将传阅一遍。道:“渤海郡王高骈这些年被奸人蛊惑,疏于政事也是有的,毕师铎身为淮南大将却招秦彦这个外镇的兵马干预淮南军务,我本以为他们是为了诛杀吕用之,还淮南一个朗朗乾坤。岂不料他们竟然在攻破广陵之后,杀害城中百姓,抢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比吕用之更甚。”
    “我虽然与高骈无亲,但高骈对我总是有知遇之恩,毕师铎、秦彦虽然与我有旧,但现在他们荼毒淮南百姓,这一点我等岂能坐视?大家是热血男儿的就跟我一起进兵扬州,攻破广陵,救出渤海郡王,挽救数十万黎民百姓于水火……”
    杨行密这些话让众将热血沸腾,庐州距离扬州本就不远,很多将士都有亲戚故旧在扬州,这时当然都想救亲人于水火,听了刺史大人的话一个个都摩拳擦掌,高声叫嚣着:“攻破广陵,救百姓于水火……”
    四月底杨行密率兵出庐州,打着平乱锄奸、救民于水火的口号,一路挥兵东进,加上杨行密安排在高邮的那颗棋子张雄在暗中相助,四处散播谣言,各地守将纷纷投靠杨行密,杨行密至天长之时,已经由数千人马发展到接近两万人。
    正巧逃出广陵的吕用之带着一千余人的亲信部队正在攻打附近的淮口,淮口守将郑汉章虽然身在广陵,可他的部下依旧顽强抵抗,吕用之率攻不下,郑汉章正从广陵回军来救。吕用之怕被前后夹击,只得带着一千余残军投靠了杨行密。
    吕用之本来有两千亲军,都是从淮南各军中挑出的精锐,战斗力强悍,杨行密为了能把这支军队留为己用,也没有为难吕用之,倒是把这支人马收编了,架空了吕用之的指挥权。现在吕用之身在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往日的威风收敛了许多。
    不过吕用之也算是能屈能伸之人,毕竟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都六十来岁的人了哪能不精明?
    杨行密在天长整顿军队,收编各地来归的人马,准备攻打广陵。
    这时张雄也感觉到该表明立场了,自己这支杨行密安排在广陵北部不远的棋子也该跟毕师铎他们摊牌了。当时毕师铎、郑汉章攻打广陵的时候张雄并没有去,他借口留守高邮,说一旦毕师铎攻打广陵不利,也好有个退路,毕师铎认为张雄说的有理,也就没有多想。
    可现在秦彦做了淮南节度使,毕师铎做了淮南行军司马,秦彦让自己的亲信池州刺史赵为宣歙观察使,留守宣州,想以两镇为根据地占据长江两岸广大富庶的土地以为根基。郑汉章也有封赏,参战众将所得的财物更是不可胜数。张雄作为毕师铎他们的盟友之一,虽然没有派兵助战,可怎么说也是有些功劳的。
    这时张雄就向毕师铎索要大批财物,毕师铎打下了广陵,自己还要屈居秦彦之下,本就心情不好,这时张雄这个连兵都没出的亲家翁竟然找自己分财物,能给他才怪,当然是一口回绝了。
    张雄本来就没指望能分到财物,他要的不过是一个借口,当下张雄就以毕师铎不给财物为借口跟毕师铎划清了界限,公然投靠了杨行密。
    杨行密率领两万大军在广陵城四周建立了八座营寨,把广陵城团团围困,秦彦从宣州调来了三万人马试图解围,半路上被杨行密的大将赵晖、张雄杀了个落花流水,三万人马损失大半,辄重粮草更是损失无数。
    剩余的一万多人马又溃散了一部分,真正进入广陵的不过只有五六千人马,还大部分人都带伤,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这一下可把秦彦气坏了,本以为自己三万人马赶到之后,杨行密必定退兵,没成想这三万人还没到城下就只剩了五六千了。秦彦不生气才怪呢,当即把带着溃军进城的两个将军就地正法。
    可这五六千人不但没有带粮食来,反而这几千人还要吃饭,城中本就缺粮,这时粮食就更加紧缺了。不过秦彦不害怕,城中虽然粮草不是很足,但支撑个三五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谁知道杨行密是铁了心的要打广陵,与城中人马接连大战数十仗,秦彦毕师铎都是以失败收场。可杨行密要想攻破广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索性就做起了长期围城的打算,反正现在马上就秋收了,广陵城外大片大片的稻田已经泛黄,根本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
    这下可苦了广陵城中的秦彦和毕师铎了,这连个当年跟随黄巢南征北战的汉子为将冲锋陷阵还行,运筹帷幄的话就跟杨行密差远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秦彦跟杨行密也是老相识了,当年他们在黄巢麾下为将的时候,杨行密身为黄巢的二弟子,在江南联络江湖人士和各绿林豪杰,那时秦彦已经是黄巢麾下的大将,而杨行密在军中还没有正式的位置。
    即便是现在杨行密崛起不过两三年,也就是一个庐州刺史而已,秦彦还真有些不把杨行密看在眼里。秦彦怕杨行密一直围城不去,那样的话就算是不攻城,饿也能把自己饿死。
    索性秦彦命毕师铎、郑汉章带领一万五千人出城逆战,欲与杨行密一决雌雄,总胜于在城中坐以待毙。
    杨行密也知道自己人马虽然也不少,但大都是各州县新归附的人马,可以说是乌合之众,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自己的嫡系人马,可自己的嫡系人马只有不足五千,根本不是敌人的对手。
    幕僚袁袭献计道:“敌军贪财,我等何不把八营中的钱货都集中在一营,再故意示弱,让敌军攻占这座堆满钱货的营盘,那时敌军定然抢夺钱货,无心迎敌。但钱货虽多,敌军却更多,足有一万五千人,抢不到钱货的人定然要跟抢到的人分钱货,抢到的人定然不给,必然会自相残杀,正所谓‘二桃杀三士’就是这个道理。”
    杨行密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当即道:“我们等他们闹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尽出伏兵,把这股人马全歼与此,钱货依然是我们自己的,呵呵,袁先生,恐怕也只有你才能想出如此好的计策来,我这就命人去准备。”
    袁袭跟随杨行密多年,杨行密在庐州起事时,袁袭就开始做杨行密的谋士,这时屡建奇功,深得杨行密信任,成为了杨行密军中少有的能够运筹帷幄的人才,杨行密也对他十分倚重,以军师之礼相待。
    杨行密依计行事,果然不出袁袭所料,毕师铎、郑汉章的人马攻陷杨行密的大营,见营中钱财如山,麾下军士急忙上去抢,好多人为了争抢钱财甚至拔刀相向,自相残杀。这些人好些都是秦彦的部下,毕师铎和郑汉章也无力约束,只能空自哀叹。
    杨行密见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发出讯号,两旁伏兵尽出,蓄势以待的精锐人马对上这正在疯抢财物的乱军,胜负根本无需多言,局势简直就是一边倒,毕师铎、郑汉章两人在亲兵的护持之下冲出一条血路,就带了不足两百人回到广陵,其他人都做了刀下亡魂。
    秦彦大怒,但这时正值用人之际,加上毕师铎也有自己的人马队伍,秦彦也不敢斩杀毕师铎,只能发了一顿脾气了事。
    自此以后,广陵城就不敢大规模的出战,杨行密也不攻城,就是一直围困着广陵城,宣州过来的援军和粮草军饷等物质送过来根本进不了广陵城,半路上就被杨行密的人劫了去,简直就是给杨行密送粮草物质的一样。
    这一围城就围了半年多,这半年多时间中,大仗小仗打了数十场,秦彦和毕师铎他们却从来没有胜过一次,宣州的援军更是每次都全军覆没,可不是吗?杨行密打的就是这围城打援的策略,这也是袁袭的主意。
    这时广陵城中粮食已经不多了,米价上涨的十分离谱,很多人被饿死,城中但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被吃了个精光,可还是有大多数人吃不饱。
    相对来说城中金银堆积的比较多,当年高骈可是做过盐铁使、租佣使的,积攒了大批的金银和古玩玉器、名贵字画。这些东西现在都被秦彦和毕师铎霸占,他们麾下的将士也都是盆满钵满。可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是以城中粮食价格已经贵到一个十分离谱的地步。
    一斗米竟然能卖到五十缗钱(一缗钱是一千文),折合成银子的话就是五两,本身五两银子足足可以买一百石上好的大米,一石就是十斗,也就是说大米的正常价格一斗是五文钱。现在广陵城的大米都卖到了五万文一斗,也就是说围城之下,广陵城中大米的价格上涨了一万倍,而且还都是陈米,就这还有价无市。~
    ,。 ,

第一六二章 洛阳告急
    欢迎大家来到……:。
    高骈一家人被囚禁在府中,任何人不得外出,府中又没有粮食,高骈数十个儿女,成群的妻妾,一大家子人,饿的面黄肌瘦,迫不得已之下竟然把以前府中库存的那些皮革制成的衣服器物煮熟了来充饥,日子过的惨不忍睹。
    就这秦彦也没打算放过他们,他的理由是高骈企图私通杨行密,并用妖术做法干扰自己作战,所以把高骈一家人三百余口尽数坑杀(活埋),可怜一代名将高骈,空有一身盖世武功,先被吕用之用毒废了一半,又饿了这么多天,加上年纪老迈,这时根本没有了还手的余地,就这样被人像拖死狗一般拖到了挖好的大坑中,活活的掩埋……
    可怜大唐一代名将,一生征战无数,收交趾、平南诏、镇西川、破黄巢……一生戎马,可以说在战场上从未一败,文采绝佳,武功盖世,哪知道晚景却如此凄凉。死了之后连个墓穴都没有,一家主仆三百余口竟然就埋在了一个大坑中,随着日月轮换,化为一坯黄土。
    杨行密在城外听闻高骈的死讯,心里也不免有一丝感慨,当年自己在长江船头与高骈一战之时,高骈是何等的威风?白须飘飘、面色红润,可如今竟然已经魂归天外,可悲还是可怜?
    杨行密听从袁袭的建议,让全军士卒头缠白布,替高骈戴孝。这样一来各地军将士卒更是汹涌来奔,高呼为高骈报仇。
    从吕用之那一千精锐中挑选了三百健卒在一个暴雨的深夜混入了广陵城,趁守城的士卒换防的时候,占据了城门,大开城门把杨行密的大军放进城来。
    杨行密麾下大将李神福、田、安仁义、周本等人各自带领人马杀入广陵城中,秦彦、毕师铎等人见大势已去,只得弃城而走,放弃广陵。秦彦他们逃出扬州之后,才发现身边的人马只有三千人了,还一个个饿的肚子咕咕叫,出来的匆忙根本没有携带粮食,无奈之下,只得洗劫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勉强弄到了两日的口粮。
    杨行密占据广陵之后,出粮食赈济城中饥民,全城百姓对杨行密感恩戴德,自此杨行密占据扬州,安抚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