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武后-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说到将军府中张公公之事,“此子如此癫狂,南魏日后若无必要,也毋须与他对上。”神经病自有天收,张公公与他们南魏并无间隙,无须招惹。

    =========================================================================================

    嗯,女主之前要带兵去魏家大舅母那的原因,其实就在这了。南北魏其实在魏侯出事之后就联手了,所以魏家大舅母是有底气的,她要不带兵去,根本要不出人来。当然从给两边都想替魏侯翻案来说,不需要内斗。但是一开始,萧安他们的计划里,从来都没有南魏的事儿。萧安对南魏没好感,也没恶感,但是作为给外祖父最喜欢的晚辈,翻案的事情还是喜欢亲力亲为。也还有一点就是,南北魏很久之前虽然是一个祖宗,但是毕竟分宗百多年,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萧安是北魏的外孙女,肯定要替北魏考虑,担心南魏把北魏当踏脚石了还要踩两脚,让北魏永不翻身。不过她大舅母有别的想法,在她来看就是,自己家已经差的不能再差,有人递出橄榄枝不抓白不抓。至于合宗之事,因为两个舅母带孩子改姓,所以才要询问和离了的魏氏的意见,名义上北魏只有她一人了。

    PS:我想改个文名啊,太不好做封面了,不知道改什么好,求集思广益~~~~~~~~(づ ̄ 3 ̄)づ

 第108章 099|

    被南魏魏照盛定性为癫狂的张公公此刻却是坐在将军府中,悠闲地喝着茶。

    刘希庭才得了将军府没多久,一切都还是南阳侯在时的布局,张公公眯着眼看这将军府的宽广与气派,自言自语道:“这天下权势,果真诱人。”

    就好比这将军府,虽是不如皇宫气势磅礴与富饶,然而对于一般人而言,也算是仙境了,尤其这三关的将军府,比六关魏侯跟常乐所居的那个要强多了。

    刘希庭一死,张公公心里就痛快了一半,然而还有一半不曾痛快着。

    萧安顺手杀了刘希庭长子的情,张公公是记在心里的,对萧安也有感激。不过刘希庭四子二女,孙辈更是不少,于他而言,才死了一个又哪够呢?

    张公公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急的,一台关蛮夷入侵,说不得打完也要一月余,他能留在风吼城一个月,想做什么做不成?

    横竖军中的事情,也不是该他一个太监该插手的,他倒是有闲来看看当初逼着他们母子去死的这些人,如今在他面前要如何求饶。

    这一刻其实也并未让张公公久等,萧安解了将军府之围,将将军府控制住之后,将军府后院里的女人就让人传了信来,想要求见张公公。

    不过张公公并不想见,一挥手就将人打发了出去。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杀了刘希庭之后,他才敢细细回想起当年受过的那些苦来。

    想年幼之时,刘希庭这狗东西也曾有慈父之心过,不过那样的记忆,早随着自己年岁的渐长和后面遭受的磨难而忘却了。

    如今还刻骨铭心的,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母亲被杀死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幕,还有隔壁兄弟临死前对着他使眼色让他藏好千万别出来的那一幕。

    当年刘希庭被抽丁,自己母亲贤惠,将所有银两都叫刘希庭这老狗带了走,他们母子在家却被族人欺负,靠着母亲的刺绣过活。

    那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好在隔壁寡妇婶子收留了一个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乞儿,两边互相扶持着一道过日子。

    他是个只会读书的废物,还好隔壁的乞儿能干粗活,家里的柴火都被包圆了,就是自己被人欺负,也是隔壁的乞儿哥哥替自己出的气。

    有这么一个人陪着,再苦的日子,也都不难过。

    只是谁又想得到,就是这样的苦日子,他们两家都过不了?

    他母亲与乞儿死后,隔壁的寡妇婶子也很快就病了下去,他卖了家里的书本,贱卖了家里仅剩还没有被族人霸占的田土,请来的郎中,却还是没有能将人救活下来。

    张公公还记得那一日,久病在床的寡妇婶子突然有了精神,起身将自己收拾得十分干净,然后对他说的那番话。

    “阿蒙,等我死了,你就离开绥乡,离得越远越好,也不要去三关里找你爹。以后的日子就要靠你自己过了。我那口红色的小箱子,放在床底下那个,装了些银钱,你先悄悄藏起来,等走的时候一道取了走,换个地方好好过日子,也别去科举了。”寡妇婶子一双本浑浊的眼睛在那一刻仿佛是闪着精光的。

    只是那时他不明白,执意要问个缘由,他的母亲与兄弟惨死,还想着要靠着读书考上进士,回来替自己的母亲兄弟报仇,又哪是不科举的。

    寡妇婶子怕他犯傻,就与他说了明白,“傻孩子。你娘一辈子与人为善,又哪是会惹上如此恶徒?就是你们兄弟两人,平日里与人打架,大家也都是同族同宗,哪到要杀你们一家的地步。这些人啊,许是你爹在外面招回来的!我给你娘跟你兄弟收敛的时候就瞧见了,那些人都是一刀毙命的狠手,不是作恶多端的山匪,就是边关杀人如麻的军人。不论是哪一个,都是你招惹不起的。你兄弟跟你娘一道上山去采菌子,他们把你兄弟当作你啦!”

    他那时候是真的天真,读再多的书也还不如一个妇道人家有见识,不服气道:“婶子,就因是这样,我更要考中了进士好给我娘和兄弟报仇!就是读不了书,我也要去边关投军!”

    寡妇婶子看着他着急,最后捉着他的手流着眼泪与他说的最后一番话,“傻小子,你娘跟你兄弟遇害的前几日,有几个军户模样的来村里问过你家啊!你怎么就那么傻啊!啊!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啊!怎么就想不明白!”

    他那时还年幼,并不知寡妇婶子最后那番话的含义,一直到后来离开了绥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难,进了宫当了小太监,得知了更多关于刘希庭的事情,才一点一点将当年的事情琢磨清楚。

    才知道自己的仇人是谁,自己的母亲死在了谁的手里。

    这些年他努力往上爬着,争着更多的权柄,争着得皇帝更多的信任,却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儿女成群,看着他步步高升,看着他享受这杀妻害子后得到的富贵权势。

    可谁想到有一天,他能亲手了结这个忘恩负义的贱人,替自己的母亲与代自己去死的兄弟报了仇?

    张公公觉得自己是要感激太孙的,若不是他向陛下推荐了自己,自己何来这个机会?

    他当了二十多年太监,手上人命无数,却从来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太孙的恩他记着,而杀母杀兄之仇,他也不会放过。

    只要他还活着,那些人都得死。

    张公公终于还是去见了后院里的那个老妇人。

    老妇人自然得知自己丈夫与长子的死,她本想见太孙,然而太孙忙着一台关之事,连将军府都未进,又哪是她能见到的,因此才退而求其次选了坐镇将军府的张公公。

    张公公瞧着眼前的妇人,纵然是满头白发,也看得出往日的痕迹,其实并不比他娘温柔,也不比她娘美貌,然而却因为她是孟家女,看中了刘希庭,他的娘和他就要去死。

    这天底下哪来的这般谬论?

    老妇人站起身来,与张公公行礼,道:“罪臣刘希庭之妻见过公公。今日请公公贵足踏贱地,也是有一事不明想求教公公,还请公公莫恼。”

    张公公看着这妇人卑微的模样,十足的恶意道:“我知晓你想问何事。我杀刘希庭,只为私仇不为公事。”

    老妇人没想到张公公嘴里会说出这一句话来,好似被吓住一般往后退了一退,伸手指着张公公,怒目道:“你?”

    张公公抬眼看向这老妇人,“今日果乃昨日因,老夫人有空来问我,何不想想刘家做过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才让人上门来寻仇?”

    老妇人楞在了那,张公公不再复言,转身离去。

    他有的时间来等,来等他们这些作恶的人想起这些年他们做下的恶事来。

    让他们来给自己枉死的母亲与兄弟一个交代。

    将军府外,风吼城中,刑部侍郎石奎立誓要抓住秦泰,因此着人写了通缉令,令人贴在了各处榜单上,且让人在白日里对着城中的老百姓将秦泰所做的事宣扬了出来。

    三关商会在三关里的名声极好,一开始并没有人信,然而发出通缉令的是当地知府,还有京城里来的钦差,且太孙也在风吼城里,此事被宣扬得久了,少不得还是有人会相信。

    有时候人心就这么奇怪,变化得也快。

    林氏在落日城就知道了商户尽数被抓之事,心中虽然害怕,然而打听到秦泰还在风吼城,旧壮着胆子往风吼城里来了。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一进风吼城,就在城门口听到了秦泰被通缉的事情。再一看通缉令上对秦泰罪证的数落,就犹如心坠地狱。

    秦泰是怎样的人,林氏自觉是知晓的,就是做生意,难免跟官府打交道,然而私开铁矿、走私兵铁,这种事他怎么会做呢?当年建立起三关商会之时,他就与她发过誓的。

    这里面定然有什么误会在,林氏心里盘算着,不论如何,也要把秦泰的这个罪名给洗清了,当然,在之前她先得找到秦泰在哪。

    不过,在寻找的过程里,当林氏得知一台关蛮夷入侵,是萧安带兵前往援助之时,心中有一愣神。

    再去悄悄打听到萧安之事,遇见简知府筹备粮草,而运送粮草前往一台关的乃是萧家兵,就彻底让林氏的内心有了不平起来。

    当年她为了收拢边关里的萧家人,花了数不尽的手段,才将人心收拢,这也是当初她进京城想与魏氏相争的底气。

    然而如今与三关从来没有干系,与萧家从来都没有联络的萧安,竟能在三关里如此横行,还有萧家人为她打点粮草,多少令林氏有些说不出的挫败感。

    她被魏氏算计,如今竟是还比不过一个小小的萧安,这十多年她嫁与南阳侯,回头来看,竟然是一场空,连苦心经营的与三关萧家人的关系,竟也没她想象中的那般强,人家回头跟萧安也一样做事。

    何其失败的一生!

    只是心中再不平,此时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萧安来了三关,林氏还得琢磨,秦泰被通缉之事,是否是萧安与魏氏的手笔。

    当年魏侯之事,秦泰也与她说过,他在其中有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在,然都是为了她,她也不好怪罪,然而这种事跟私开铁矿与走私兵铁的罪行又哪会是一样的。

    这个冤屈,她必须得替秦泰洗下来,只是私开的铁矿乃在凤阳城外,如今她进了风吼城却不得出,要如何前往凤阳去查看铁矿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唉,张公公就算是是个神经病,也是被人逼成神经病哒~~~嘤嘤嘤,就是想换个名字,然后一个留言都木有~~~希望下个月能每天码6000,这样就能双更了~~~~~为什么张公公母子会被杀,后面也会说哒~~

 第109章 099|

    风吼城中如今算是各路人马齐聚,各有心思。

    太孙吴却独担心萧安一行,单凌与道:“公子不必忧心,胡家过不了多久必然要前来见公子,愿与公子一心。”

    太孙吴讶然道:“为何?”

    “胡家这些年来越来越势弱,为今只有二房独大,恰好嫡出二房的长子胡飞又在三重关为看守,要三重关可能出事,胡家比谁都要着急。”单凌回道。

    旁边陈十郎出声,“胡家独得二房一支,就算是愿与公子一心又有何用?”

    就是太孙心里也这般在想,他虽有看过一二本兵书,然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也没有自大到认为他能布局这般大的战事,就是胡家除了二房之外还有别的势力,于他而言也并无用。这仗要怎么打,终究还得看领兵的将领来看了。

    然而太孙吴虽这般想,胡家当家的却是从另外一方面着想,他与胡家的其他几房兄弟道:“我胡家独得老二一人混出头来,如今一台关被袭,旁人许会觉得蛮夷如何痴心妄想,然而我等当明白从一台关到三重关这条线上的腐朽。长久无战事,兵铁起生锈。一台关是守不住的。二木关里洪兴又与赵二牛不合已久,将士上下不能一体,若对手强大,二木关也守不住。剩下三重关,兵马粮草比前两关充足一些不说,就是为了风吼城的安危,到时候也会在此关死守。”

    胡家大房的胡老大爷道:“二弟的意思是?”

    胡二老爷看了眼前的众兄弟一圈,道:“现在那几家各怀心思,让六关的萧安寻了机会打了头锋,后面要真到三重关死守的地步,诸位兄弟与我说实话,你们认为我胡家能捞到什么好处?”

    坐在末尾的胡四老爷道:“要一台关、二木关都被破,三重关的二侄儿首当其冲,不说守关艰难恐二侄儿不慎,就是城中援兵及时,前去的身份也当在二侄儿之上,也依旧是二侄儿在前面卖命,拿功劳的却是城里这几家了!”

    胡二老爷对着胡四老爷点了点头,叹气道:“也是我胡家人口这些年日渐凋零,小的又太小,不能给老二做个臂膀,以至于老二在军中无人帮衬。如今三重关既然可能告急,我胡家既是点子硬碰上了,也没道理这个功劳便宜别人的!”

    胡家大老爷皱眉,“我们胡家实在无别人了,就是姻亲也没多用处,这功劳就算是争,又如何争得过?”

    姻亲倒是有得力的一二,但胡家势微,做再多也只能便宜到姻亲家去。这一点在座的人却都不那么愿意。

    胡家几兄弟并不是蠢人,反而还有两分聪慧,然而这点子聪慧并非代表他们能上场领军杀敌,须知聪慧也并非全能的,胡家除了二房的长子,其他的并不善军事。

    胡家几兄弟的聪慧在于识时务,知进退,能忍耐磨。

    一直沉默着的胡家三老爷这才睁开眼,看向胡家二爷,“二哥的意思是,咱们去向太孙投诚?”

    胡家里最笨的是胡家大老爷,否则也不是胡家二老爷掌控胡家了,然而整个胡家要说最聪明的,却又要算胡家老三了。

    不过胡家老三向来寡言,也不太爱管事,这才便宜了老二。

    胡家二老爷对着胡家三老爷道:“三弟若是能主持我们胡家,胡家这些年也不至于如此了。”

    这就是承认了胡三老爷所言是他心中所想,不过胡三老爷却不搭理自己二哥这话。

    胡三爷是庶出,且还是几岁后才回的胡家,这里面不说当初的老太太有多不喜这个庶子,就是几岁才回胡家这一点就让他的血脉有些存疑,终生不可能真正掌控胡家。

    别看胡家二老爷回回都这么说,然而真要他把族长之位让给胡三老爷,那得除非是胡家只剩下三房一脉了。

    胡三老爷撩起眼皮,与胡二老爷道:“二哥的意思我明白,我们胡家想要借太孙的手,让二侄子能有机会争功,少不得就要给出点诚意来的。我们胡家在军中势力日渐不行,倒是你三弟媳有个好娘家,能给二侄子捞些好处来。”

    胡二老爷年老面厚,对胡三老爷这挤兑的话并不在乎,反而笑着道:“也是为兄没出息,对不起三弟了。”

    能把这么不要脸,倚老卖老的话说出口,也不怪胡家二爷是族长。

    胡家四老爷却是道:“三哥你心里也别觉得不舒服,有太孙在,三嫂娘家兄弟才是有用武之地,过了这村可就没那店了。”

    胡家大老爷也明白过来自己二弟说的是什么了,忙跟着道:“三弟,大哥觉得你二哥跟四弟说得也有道理。有炮台在,那东西摆在那有何用?如今正好有太孙在,糊弄糊弄他说不准还行。”

    胡家就这人最不会说话了,胡家二老爷都恨不得自己是哥哥,好正大光明理所当然的呵斥他闭嘴。

    不过胡三老爷早知道自己几个哥哥的德行,也觉得这未必不是个机会,就道:“我就带着媳妇回她娘家一趟,要说得动她哥哥,也是件好事,要说不动,我也没法子。”

    胡家几兄弟自然赶紧把胡三老爷两口子往胡三太太娘家送。

    单凌与太孙说到胡家这几房的人,“并无上战场的资质,又爱自作聪明,也就三房的要好一些。不过三房是庶出,身份尴尬,一向不太管其他几房的事情。但胡家几兄弟感情深厚,对外倒也团结一心,也算是可取之处。这三房的胡三老爷当年娶了个机关世家的女儿,那家里还有个哥哥,至今五十多了,还是个孤家寡人,不过他在机关之术上十分有一手。”

    “机关之术?”太孙好奇道。

    单凌点头,“他前些年造过一种巨弩,一发可射十箭,射程可与火炮相等。不过因有火炮在,杀伤力更大,那巨弩就无用武之地了。”

    太孙想了想,道:“有火炮在,这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