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道长生-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说,那些真正的大能修士,可不可以操纵幻境,凭生世界?
  啧!
  顾玙想明白这点,连忙站起来,躬身一礼:“多谢!”
  “免了!”
  小斋嘴上笑着,却坐着一动不动,毫不客气的受了。而他直起身,犹豫片刻,又问:“那个,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
  这话一出,姑娘的笑意立时变淡,摇了摇头:“没什么。”
  ……
  本来挺好的气氛,就顾玙多了一句嘴,弄得非常尴尬。
  俩人交流顿减,只看天色不早,便收拾背包,准备返程。人都说,天黑不行山。他们得趁太阳落山之前,走到安全的地方。
  有了来时经验,俩人一跨入荆棘林的领域,就毫不耽搁的往出口狂奔。那些黑蚊一瞧,又是这两个得得瑟瑟的家伙,顿时气急败坏,疯了似地追赶。
  不过他们早有准备,又知晓路径,就像两只大鸟一样在黑林中腾纵飞走,眨眼就通过大半。到最后,顾玙连幻术都没用上,只是费些体力就通过了这片凶地。


第六十三章 抽丝剥茧(1)
  “咻!”
  “咻……咻……”
  黑夜前的空山,寂静寥落,不见一个人影,只有晚归巢的倦鸟扇动着翅膀,发出扑簌簌的声音。而在一条下山的野径上,却忽然响起了一阵哨响。
  那哨声锐利明亮,传出去很远,又消失在密林层叶中,归于平静。顾玙放下手指,无奈道:“看来真的生气了,不理我。”
  “没事儿,我让小青去哄哄。”小斋笑道。
  “哄哄?你确定不是打架?”他蛋疼。
  “打架也是一种缓和方式,你不懂。”
  姑娘说着,就轻轻一甩胳膊,那青蛇水一样的滑落在地,不解的看着主人。
  “你在家也憋坏了,就放你一天假,明天我来接你。”
  “咝咝!”
  青蛇一听,乐得顿时装成狗,屁颠屁颠的围着主人打转。待对方同意后,才身子一扭,摇摇摆摆的游向林丛。
  顾玙一直觉得很神奇,不禁问:“它怎么就能听懂呢?”
  “它听不懂,但能理解我的意思。我这门驭蛇术,对蛇的灵性要求极高,不然收了也只是玩物,没多大用处。”
  小斋继续往下,边走边道:“我师父有一条白蛇,陪了她三十年,她故去的时候,那蛇仍有寿命,但自己钻进火堆,最后也死了。”
  “倒是忠义可敬。”
  顾玙叹了声,又惦起一事,问:“对了,你住的那个村子在哪儿?”
  “长白山下,松江河。”
  “长白山?”
  他一怔,原以为就在盛天附近,没想到还是邻省的,又问道:“你师父就收了一个徒弟?”
  “嗯。”
  姑娘摘了片树叶,拿在手里把玩,道:“她年岁不大,始终一个人住,只有那条白蛇陪着。我在她身边呆了七年,之后回到盛天,每年少有相见。高中的时候更忙,直到临终前才见了一次,感觉很凄楚。”
  “是啊,没有妻儿陪伴,终究孤苦。”
  “妻儿?”
  小斋回头瞥了一眼,笑道:“我什么时候说她是男的了?”
  “呃……”
  得!那货尴尬的要死,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只闷头行路。
  话说俩人出了荆棘林,转至半山腰,就已经到了安全地界,现在这条野径,更是顾玙挑货上山用的,熟的不得了。
  所以他们也不急,晃晃悠悠的走着,天色刚黑了一点,正好下了山。
  周遭还是那么冷清,没什么人家,只有那个老鳏夫的小院,孤零零的戳在对面。俩人背着包,胳膊和腿上带着一道道的划痕,脚下是坑洼不平的土路。
  此处比山中更静,市区的喧嚣完全被掩盖,闻不到一丝热闹。
  走着走着,只觉天光愈暗。顾玙抬眼望去,见那穹顶如墨,倾盆笼罩,只一轮明月孤悬在夜空之中。
  他忽问:“你说,上面有仙人么?”
  “上面只有石头和石头坑。”小斋也抬着头。
  “那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他有些不确定,这历史长河千年演变,如今科学这么发达,单单一个登月计划,就把所有的大神话轰杀干净。
  “我们?”
  小斋却毫不犹豫,笑道:“当然在开创未来啊!”
  …………
  他们下山之后,便找了家诊所简单处理。幸好那荆棘没有毒,涂了药水也就OK了。
  顾玙之前没有订房,因为不知啥时候能结束,这会才跑到酒店,要了一个标准间。俩人都不怎么饿,直接上楼。
  他在走廊等了一会,小斋先进去换了身衣裳。
  白T恤,宽松的休闲裤,踩着两只凉拖。她个子那么高,腿又长又直,皮肤也好,但从不露腿,不穿丝袜,更没有勒得紧紧的打底裤。
  顾玙见了几次面,下装就没有短到膝盖以上的。
  而此时,俩人正坐在沙发上,这一天算是有惊无险,回到人世间,心情都很放松。随便聊了几句,小斋就拽过背包,翻出那几份资料,道:“你先看看,然后再说。”
  “这什么?”
  他接过一瞧,先注意到了红笔标注,问:“这个是时间?”
  “嗯,我按时间分成了四个阶段。”
  “哦……”
  他点点头,便捧着在灯下细读。
  那第一份文稿,从年代上看,应是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而文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他心中一跳: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顾玙不禁抬头,看了看小斋。姑娘握着自己的白瓷杯子,一口一口的喝着水,视而不见。
  他想问,又生生忍住,继续往下。
  ……
  话说小斋梳理的,是整个道法体系的发展脉络。
  我们现在一提起来,就是全真、正一两派,全真修内丹,正一修符箓,似乎别无他法。其实不然,在唐以前,很少有关于内丹的记载。
  小斋以先秦为线,划分了第一个阶段,称为上古时期。其中又包含两部分,春秋前和春秋后。
  春秋前没有仙道的说法,只有人道。天行天道,地行地道,人行人道。天地因人而生,大道为人所用。
  人道有四种,真、至、神、圣。
  真人超脱三界,可立身永恒,坐视宇宙生灭,后世称为天仙。
  至人在天地之内,超脱寿限,能长生久视,后世称为地仙。
  神人形神俱妙,虽未必免于夭亡,然得寿千百,后世称为神仙。
  圣人提携精气,养形全生,可尽人寿,后世称为人仙。
  另有一种特殊的,修元神而不死,可白昼显形,化物为身,有地仙境界,无地仙之体,后世称为鬼仙。
  而到了春秋后,仙道兴起,人道衰落,部分失传,部分隐入民间,又分散到仙家手中。两相杂糅,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道法,如剑仙法、阴仙法、存神炼气法等等。
  这个时期,修炼仍以肉体长生,形神俱妙为上。
  此部分的资料甚少,小斋只是旁证引用,猜测居多,但她着重说明了一点:所谓大道至简,上古修士的修炼方法极其简单,绝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叫古仙时期。
  道法进一步衰败,辟谷和食气成了修行的主要手段。有道经记载:“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
  另有典籍描述:“该人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
  简单讲,就是不吃东西,以天地灵气为食。
  虽然较上古衰弱、繁琐,但仍属正统。修行者可寿命数百,容貌年轻,少有老相。大能者,可肉身成圣,白日飞升,连至鸡犬升天。
  而同样的,也是这个阶段,外丹术开始渐渐冒头。
  外丹,即炼丹术。有《太清金液神丹经》三卷,强调唯有服食金丹,才能与天相毕,长生不老。
  这种论调,就与人道的体系完全相悖。
  但更奇怪的是,到汉末时,有个叫魏伯阳的家伙写了本《周易参同契》,首次系统阐述了内丹、外丹理论。
  不仅如此,他还将内丹之外的一切道法,皆斥为异端,称其“悖逆失枢机”,是不得长生的旁门小法。


第六十四章 抽丝剥茧(2)
  丹,是单的意思。
  道家讲究一,一就是单,单也就是丹。这其实是个逐渐演变、包装的过程。
  所以道家讲的结丹,是指身体内气达到一种圆润充盈的程度,可去除病气,延年益寿。
  再比如元婴,是指返璞归真,凝聚全身元气,化成一个纯能量体的自己,就像初始婴儿一样。
  但是呢,经过后世曲解,结丹就变成了一颗有形有状的大号玻璃球,元婴就变成了一只蹦蹦哒哒的小人儿。
  纯属扯淡。
  咱们再说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他讲究内、外丹兼修,以身体为鼎炉,在自己体内养气,然后外服金丹,便可成仙。
  这与当时的主流相悖,所以写出来之后,并未引起大规模的重视。
  同样的,也是在汉代,道家开始往道教、道门演变,出现了天师道,以及一些散乱组织——小斋统称为古仙派。
  第三个阶段,是一千年前,叫变革时期。
  汉之后,便是修行最强盛的几百年间。魏晋时的主流,变成了外丹、食气两术,内丹隐而不彰,在民间秘传。
  此时将修士分为三等,据《仙经》记载:“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所谓尸解仙,就是弃肉体而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升天。有典籍称:“该人尸解于京师,数日启棺,惟有一杖。”
  这便是其中一种,杖解术。当然了,尸解是比较低等的,后来渐渐摒弃。
  再往后,就到了隋唐,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张果等一大批修士,开始研究内丹法,并加以补充、完善。
  外丹和食气突然断档,内丹盛行,并有取代一切道法之势。《周易参同契》被奉为丹经之祖,众多门派也开始繁衍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五百多年前,叫近古时期。
  内丹术已经大一统,门派之争成了主旋律。北方创立了全真道,丘处机为蒙元讲道,被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
  同时,为应对全真道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
  从而形成了北有全真、南有正一的大格局。不过后来张伯端立南宗,归于全真,全真一时风头无量。
  此时的内丹道法极为完善,并提出“阳神”,以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返虚”这两套被大吹特吹的理论。
  不过,这却是道教最后的辉煌,此后只有三丰道人昙花一现,便彻底衰落。
  ……
  总的来讲,体系大概如下:
  上古时期的特点,是讲究肉体长生,形神俱妙。古仙时期略差,但也很注重肉体修炼。这两个阶段,根本没有内丹法。
  到了变革时期,内丹兴起。
  全真道基本否定了肉体成仙,虽称性命双修,实则先性后命,或先命后性,做不到同时修炼。
  内丹派认为的最高境界,是出阳神。阳神就是留下肉体,元神脱体飞升,达到长生之境。
  这姑且也算长生,但终究不是正道。失了肉体,就失了大道之机,想进一步成就天仙境界,更是千难万难。
  更何况,阳神这东西真的没啥说服力。除了张伯端有些零星事迹,就再无典籍记载。
  可能内丹派自己也明白,凡是活得久的修士故去,通通都叫羽化成仙。反正是元神飞升,旁人也看不见,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总之呢,道家的修炼体系,就是从人道,到仙道,到食气而服外丹,再到内丹而出阳神,这么一条越来越lowB的路子。
  …………
  “呼……”
  顾玙看完,不禁长吐了一口气,举目抬眼,见灯光柔和,小斋倚坐,外面已是黑夜漫漫。
  一瞬间,真有恍惚之感。
  “喝点水。”
  小斋早备好了白开水,轻轻推过,道:“你先消化一下。”
  “嗯。”
  他捧起杯子,小抿了一口,而后一仰脖,全干了。
  没办法,他现在就觉得好几种世界观混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幻幻。前段时间,自己跟莫老道也聊过,对方讲了很多东西。
  莫老道出身南宗,自然向着宗门说话。在他口中,南宗简直盖世无双,张伯端堪称一代道祖,什么阳神之法、性命双修之法,更是天下正统。
  但小斋梳理的东西,却隐隐透着对内丹派的不屑,比如阳神,细细想来,不就是尸解仙的变种么?
  而且还不如尸解仙,人家好歹不弃肉体,假托一物飞升,阳神还得留下身体。
  他的理论知识本就可怜,一冲击更是乱七八糟,过了半响,才开口问:“你整理的这些,能保证真实么?”
  “四分考据,六分猜测。”
  她实话实说,又道:“不过有几点我敢确定,第一,古代确实有大修士。第二,魏伯阳绝不是无端著《周易参同契》,肯定有什么变故。”
  “正是!”
  顾玙眼睛一亮,接道:“我刚才就很奇怪,当时食气盛行,常有飞升记载。既然功法没问题,掌权者没阻挠,他就没理由去研究内丹术,还是远不如食气的内丹术。”
  “我也不得其解,但碰到你之后,却有了些猜想。”
  小斋看着对方,忽问:“你说你能食气?”
  “对。”
  “那你能判断出,这灵气是自古就有?还是突然出现的么?”
  嗯?
  顾玙一怔,但马上懂了意思,惊讶道:“你是说……”
  “没错!上古时期虽然道法极简,威能盖世,但对修炼环境的要求也最高。之后一代代的演变、改革,都是在降低这个需求。所以我推测,魏伯阳那时已经发现灵气在渐渐衰退。如果还按照古仙术的传承,等灵气耗尽,整个修行界必将消亡。”
  小斋顿了顿,接着道:“之后的外丹术、尸解术,不无在探索解脱之法。最后内丹术得以一统,许是它真的可以另辟蹊径。但你要知道,道门载于文字的只有理论典籍,真正的修炼之法都是口口相传。”
  “那时门派倾轧,外有外的争斗,内有内的争斗。光全真一脉,就有数十分支,都想搏名得利。很多分脉宗主自己的修为都不够,还要指导弟子修行,后果可想而知。”
  “自三丰道人往下数百年,再无杰出人物。我想一是道法失传,二是灵气干涸。近代更是战乱不断,道门清隐,直到九十年前新朝初立,创建道教协会,各派才浮出水面。”
  咝!
  顾玙听得此处,不由接口道:“那我现在练了食气之法,就可能表明,天地灵气正慢慢恢复?”
  “呵……”
  小斋眨了眨眼,没应茬,反而笑道:“现在知道我们在干嘛了么?”


第六十五章 自行划分
  如果小斋说的是实情,那自古仙以来,便有数不清的前辈苦寻探索,就为了给后人争一条活路,以免修行消亡。
  只可惜,他们的努力也抵不过天命大势。即便已经衰败到从后天返先天,借假修真的程度,但只要灵气一尽,皆作灰灰。
  这些波澜壮阔,历史尘烟,后人听着或许心生感慨,但也仅此而已。年代太过久远,以前再牛逼又能怎样?
  所以最实际的,还是灵气恢复,重现人间这点。倘若推测成真,那大可憧憬一下日后的变化。
  顾玙之前被莫老道一顿安利,还以为食气法跟南宗有渊源,眼下一想,妈卖批!自己修的是正儿八经的古仙道法。
  而此刻,他听小斋问话,立马就记起了那句“当然在开创未来啊!”
  当时感觉很中二,可现在呢……
  呼!
  他只觉有一簇火焰在心底点燃、燃烧,虽然微小细弱,却顽强的发散着光芒。而再看向小斋时,目光大为不同,这已经算半师半友了。
  顾玙沉默了片刻,忽然挺郑重的站起身。
  “你干什么?”姑娘奇怪。
  “客套话也不说了,我没什么可谢的,只有食气一法,你若不嫌弃,我……”
  “千万别!”
  小斋摆手,笑道:“我自有法脉,学了你的道法,我是要背叛师门么?”
  “可那《摄龙五雷内法》失传已久,你若一生寻不得,可能就无缘修行了。”他说服着对方。
  “修行最重道心,我投机取巧,必会根基不稳,日后也得出岔子。”
  “这不算投机取巧,我得了,是我的机缘。现在赠予你,那便是你的机缘。”
  “嘁,诡辩!”
  这两个货,一个真心实意的为对方好,一个死倔死倔的不接受。如此掰扯半天,小斋不耐,只得道:“这样吧,过段我打算去南方一游,你既然有心,就陪我同去如何?”
  “好,随叫随到。”
  他立马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