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西的棉布。价格已经低下到变成底层百姓也能用得起的地步,而也为此让许多贫苦百姓失去了一条赚钱的门路,织布。
于是引起一个不是丁一原本所预计得到的结果。就是丁氏商行弄的钱庄,里面的借贷业务,达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步,因为第一个贫民通过借贷。购置了纺机、水力传动装置之后。快速还贷致富,引来了许多生活无着者的效仿;而广东广西两地,也有不少私自仿制纺机的人,不过随着几桩判决之后,很快就没有人这么干,不单是被捉到的人受到的处罚,华夏百姓几户人共用一把菜刀的时节,都能推翻鞑虏。就算把那几个人捉去劳动改造,实话说。并不是很有威慑力,重要的是,仿造者解决不了水力传动的问题,李匠头这个大明顶级工匠加上丁某人传授的那些现代金属工艺处理的片断理论,弄出来传动装置不是那么好仿造的,无论是轴承还是齿轮耐磨程度,更不提通过变速齿轮之后的接近匀速的转动,这绝对是一个技术门槛来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能做低端市场,因为棉布不太可能卖出太高的价钱。
丁如玉也无奈地说道:“咱们能收到的蚕茧,做得出几匹绸?又卖给谁要?”
所谓的蜀锦天下第一,蚕茧的产地以四川为最好就不提了,次之也是江浙,总之不会是广东广西。别说蚕茧的数量,就是质量也比不上,质地的差距,导致出来的成品就差了很多,更别提原材料的稀缺而不能大量生产。
“不在两广做。”丁一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并没有因为他们反驳而不快,而是笑着说道,“去江浙设工场,甚至把水力传动机构都卖出去!金属工艺的门槛在,不怕仿制,只要市场有保证,丝绸也可以分成几等来卖的。”产品关键是市场,是运营,特别是如果能如丁一所设想,垄断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下。
“如果能实现这计划,一年之内,至少四支西海舰队这样规模级别的,都能装上炮!”丁一用这句话让所有人闭嘴了,这是大家都感觉不可能实现的事。因为这其中要耗费多少钱银,这些能站在丁一身边的,除了曹吉祥和门达之外,其他人都是有概念的。
要多层炮管,就要接受废品率,然后意味着更多的铁和钢,也就是更多的铁矿石,而因为梧州工场的采购,现在大明的铁矿石,已比三年前要高了一倍左右的价钱,如果要把四支舰队都装上火炮,只怕铁矿石的价钱还要再翻倍。
这就不单是废品率造成的高价了,还得加上原料涨幅的系数,还有规模生产而扩大的工地成本等等,只要略有点经济头脑的,都能知道,将会是一个天文数目,要知道丁一这么些年的积累,也就造了四十四门炮,其他四门还是铜炮。那些战列舰可是百多个炮位一艘,可不是二十四门炮的广西号啊!
“我是指资源积累,不是说从头到尾就一年,只要丝绸之路能开拓,海贸一年的暴利,就足够了,而采购和制造的时间,那得另算……”丁一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似乎有点太过,所以这么补充了一句,但就算这样,也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所以连丁一后面准备要说的,对于丝绸大量生产,而推动江浙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话都还没有说出来,丁如玉和文胖子就都退后了一步,算是默认了丁一的行动:要真能做到,那么丁一要搭闪电号出行,也罢了。
因为就算没火炮,丁一手下的舰队,也足以在东南沿海上称霸了,到了香山府,就是大明第一师派驻在广东地界的各个留守部队,也足够护卫丁一安全。那都是老巢的附近了,离肇庆府也没多远。
所以丁一的危险,只是闪电号会不会和它的前任一样。在高速航行之中解体的问题。而何铁蛋和那伙老海贼似乎对于操纵闪电号这种快速帆船,在之前几艘解体的经验下,有了一定的提高,至少这艘船用了若干次,都没再出现问题。
“一哥,除非你应承我,不得过全速而行。船行多快,由荷包蛋他们决定。”黄萧养提了这么一个条件,他望了何铁蛋一眼。又对丁一说,“都不好暗示荷包蛋他们要张起所有风帆,不然的话,一哥你做瓜我先走。”
丁一耸了耸肩膀:“你觉得我有自杀趋向么?我上船这么久。有干涉过舰队的指挥。好,我答应你,一定由何铁蛋他们决定航速,也不会明示、暗示他们要快些。”
于是黄萧养把何铁蛋扯过去,密密又再吩咐了一番,然后丁某人终于如愿上了闪电号。
船,没有解体,丁某人在香山县就见着那位西来之人。典型的希腊式面孔,不过让丁某人失望的是。明明听得出是印欧语系,但他依然很难跟对方沟通。
因为对方说的是东罗马的官方语言希腊语,丁一完全就不了解。
而紧接着对方又换成罗马语,这一回丁一更是跟听天书一样了。
要知道罗马语,现代仅在瑞士东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格里松州几条山谷地区五万多居民中使用,被列为“濒危语言”,五万多人是什么概念?现代山东、河南这样的地方,一个镇十万人不出奇,按全国平均算下去,怎么也得三万人,也就是说罗马语,差不多华夏两个镇的方言。所以丁某人不会罗马语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而英语和德语对方也是完全听不懂,不知道是丁一的掌握程度太低不足交流,还是对方压根就不会,事实上这时节的东罗马帝国饱受日耳曼的侵蚀,按理说德语应该是可以沟通的。
万幸的是,丁一终于找到一种语言跟这个人交流,那就是法语。
尽管沟通起来,因为现代和古代的语法、词性上的差异,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还是要比指手划脚来比划强得多,而对方说出来的一个词,一下子就勾起了丁一的兴趣:“chrysotriclinium”,丁一懂这个词,大约对于资深的古代军事战例爱好者来说,很少会有人陌生。
这是黄金议事宫的意思,当然如果愿意,也可以称为罗马皇帝的金銮殿。
而当丁一试探着向对方问出:“secunda_roma?nova_roma?”就是拉丁语里的第二罗马、新罗马的意思。这是丁某人所掌握的个位数的拉丁语词汇之一了,除此之外,大约“凯撒”就是他唯一会的拉丁语了。
对方就无比激动,如果不是何铁蛋这些充任卫士的人员拦下那西方人,他是企图冲上来拥抱丁一了,就算被按在地上,反剪双手,他也很激动地叫道:“konstantinoupolis!”丁一听出来了,来者就是来自他期望的地方,君士旦丁。
拉丁语当然能沟通,可惜的是丁一不会,所以在丁一让何铁蛋放开这个来使之后,他们仍旧只能用法语加上猜测来沟通,不过很快的丁一还是明白他的意思:在罗马的历史上,记载着有一位来自大汉的使臣,曾经到过波斯湾附近,这是在遥远的东方,无比强大的国家,并且是丝绸源产地。而在往东的地区,更是有着东方的强大帝国,几十年前还有着可怕的、城垒一样的船队旅行的说辞。
所以,在君士旦丁即将被攻破之际,在罗马帝国将要灭亡的时刻,他带着罗马帝国皇帝,君士旦丁十一世的委托,前来求援,他说:“我叫犹斯底尼亚。”
ps:恢复正常更新,没存稿啊没存稿,我要努力写。。。。
第二章远航(一)
犹斯底尼亚这个名字说出来以后,让丁一对他的态度明显要和善许多。因为君士旦丁堡最后的指挥者,丁一记得也同样叫这样的名字。而毫无疑问正是犹斯底尼亚的指挥,才让罗马帝国在最后的时光里苟延残存,在犹斯底尼亚战死以后,君士旦丁很快就陷落了。
“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丁一在询问了对方东来之前在君丁旦丁堡所担任的职务,确定了很大可能眼前这位就是历史上那位指挥官,态度好了许多之余,也并没有更多的表达,因为名人他已见过太多了,连于谦都见过了,犹斯底尼亚又如何?若从对于古老的帝国的延续来说,于谦无疑要比犹斯底尼亚强大得多,哪怕在皇帝失陷的情况,他仍保住了大明,而犹斯底尼亚却无法保住罗马帝国。
犹斯底尼亚不是天真的少年,他东来背负着求援的使命,自然也知道援军不会平白无故的得到。但是,君士旦丁或者说东罗马帝国还是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换的呢?如果说来之前,还觉得也许罗马帝国的金属冶炼方面的水平,可以有交换的价值,看了香山县留守处士兵的操练以后,犹斯底尼亚就很识相地闭嘴了。
因为在阿拉干王国,他刚好就看过宫聚身边的亲卫手中所持的钩镰枪,锋利的枪刃在体魄强劲的士兵手里,在数次发力突刺之后,揉合现代或者至少也是近代炼钢、热处理工艺的碳素钢,就洞穿了他从君士坦丁堡带来的西式盔甲。
而原本他对于热武器还有着一点期望。不过香山县的守备营,处于第三秩序的换装部队,也已经换装了龙骑兵营那种颗粒黑火*药驱动的仿98k后装线膛步枪。实际上整个大明第一师。基本上已将遂发式火枪全部淘汰,尽管梧州工场没有如丁一所希望的,在大炮的制造上,或是炼钢上取得阶段性的飞跃,但李匠头和工场的总管也就是苍梧县令杜木,并没有混日子,在丁一征战云远、北上京师、征平关外、夺门复辟的时间。他们也为整个大明第一师的二万余正规军完成了换装。至于淘汰的遂发枪,正在运往京师的途中,准备列装给大明第二师和关外的大明第二师。
看过一次香山县守备营的射击训练之后。犹斯底尼亚更不敢再对现时君士坦丁所掌握的火器技术,有什么样的期望了。当然,他还有君士坦堡嘛,至少能建起这样的巨大城堡。就算维护它。也需要很多的建筑匠师,但是在淡马锡他恰好看过忠叔的手下在构建棱堡,尽管他在淡马锡逗留的时间只有二天,但他打赌那小型的棱堡,按他所见到的进度,只怕半个月就能建好,而他参观过建好的竹筋水泥棱堡,哪怕是现时君士坦丁所拥有的火炮。也不可能在一轮齐射就把它摧毁,它坚硬得如同岩石。如同岩石生成的堡垒!
于是,他发觉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来了。
“你们还拥有着君士坦丁。”丁一望着他,摇了摇头说道,“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也只有君士坦丁了,除了它,罗马帝国已不再有任何东西或是领土。不要企图欺骗我,不然的话,到了君士坦丁城下,你拿不出许诺的东西,我绝对不介意加入奥斯曼帝国的一方,跟他们一起快速地将罗马帝国解决,然后一起瓜分战利品。”
丁一的话,让犹斯底尼亚的脸色更加苦涩,尽管这话很伤人,但丁一说的就是实情,现在已经不是凯撒时代的罗马了,西罗马已经覆灭,而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的确除了君士坦丁城,已然一无所有。
当然,他可以吹嘘,对丁一说些东罗马还有其他领土之类的话,不过丁一正在做的事,让他明智地打消了这念头,因为丁一拿起一根炭笔和一张白纸,在上面几笔就勾勒出地中海的周边来了,而在其左下方打上个圆圈,对犹斯底尼亚说道:“这是爱琴海。”又在上方打了个圈,“这是黑海。你说吧,除了君士坦丁,你们还有什么?而战争是需要利益,我想你不会指望,单纯为了怜悯或是好感,而让我出兵去跟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战斗吧?”
没有等他回答,丁一又在爱琴海的下面勾勒了几条线,这回不等丁一开口,犹斯底尼亚就无奈地道:“这是红海,是的,我们就是在埃及登陆以后,再从红海向东航行到达阿拉干王国的……”这个年代,可没有苏伊士河运河,不太可能从印度洋经红海直接进入爱琴海,再由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
“那么,我得从伊拉克或是阿曼登陆,也许还得跟帖木儿帝国交战,然后才能杀到海边,从这里,进入地中海,对吧?”丁一抬头去望向犹斯底尼亚,扔下炭笔,向他问道,“或者你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让我的军队更快地进入地中海,到达君士坦丁?”
犹斯底尼亚无奈地指着丁一画下的地图说道:“您说得无比正确,只能从赫勒斯滂进入地中海,当然也可以从陆路上推进,只不过……”那样会花费许多的时间,而君士坦丁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要是从陆路推进,就算丁一的军队能够击败奥斯曼帝国的部队,等他们去到君士坦丁,只怕罗马帝国也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名词。
丁一重新拿起炭笔,在爱琴海在东侧,按着记忆勾勒起海岸线来,然后在红海和爱琴海中间的陆地上,打了一个叉,用中文对着身边的何铁蛋说道:“你们大约没有看过金字塔?也许我们该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基地,然后开拓苏伊士运河?”他打叉的地方,就是埃及。
何铁蛋不知道什么是金字塔,但他的眼里有着嗜血的光芒,下意识地舔了舔舌头向丁一问道:“先生,系唔系到了那地方以后,唔使再遵守行伍的纪律了?不、不!小人自然知道军中要令行禁止,只是到了那里,系唔系就象养哥说的一样,可以放开手脚,抢钱抢粮抢女人!”终归是海盗的出身,他念念不忘的,是传说中,丁一应承过手下,离开了华夏之后,除了行动听指挥之外,可以不用再守群众政策了。
丁一笑了笑,望了何铁蛋一眼道:“你识字课不行,这记性倒不错?对,若真的去了那里,在建立起有效的政府体系之前,的确群众政策可放松一些,但也不是永无限制的,放开群众政策,是因为初期要建立是威慑力,以保证我们制订的律法的权威性。”
何铁蛋于这方面却似乎很有领悟力一般:“小的知道,头一批人,去那里拼生拼死,自然就可以不管,再讲不杀人,点立威啊;第二批人去了,我地已企住脚,总就不好太过分;第三批人再去,当然就不好再搞了,就是三代租种地主田地的佃农,一般天年不好,主家都不会逼得太过。”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道:“话糙理不糙,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就你说的第一批人,是很大风险的,不论是登陆的作战,还是海路的风浪……”他却不知道,何铁蛋对于后边,一句也没听进去的。
何铁蛋有他自己的理解:头批人跟着丁一去打拼的,风险大,自然就可以抢娘们、杀人什么的;第二批,风险小,当然就要受约束;第三批,天下都打下来,就算要欺男霸女,都要有块遮羞布啦!
这个时候犹斯底尼亚咬了咬牙,却终于抬起头来,用法语向丁一说道:“也许,请您出兵帮助我们的筹码,就只有皇帝和凯撒的头衔了。”看着丁一有点不解,犹斯底尼亚接着说道,“我们的君主,现在只用国王的称谓,而不再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了。”他这么说着,还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缕大国将亡的忧伤。
因为自从分成东西罗马之后,就各有一个皇帝,而东西罗马的皇帝,又各任命了自己的副手为凯撒,也就是说,实质上相当有四个皇帝。西罗马已覆灭就不必再说,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此时的皇帝,已只自称为Βaσiλe??,Βaσiλe??_twν_eλλ?δa,也就是希腊的王。
而不使用autokp?topa?,即就是imperator也就是皇帝的称谓了。
当然至于那些什么宇宙的主宰、至尊陛下、永久的主宰之类,大概更是没脸用了,因为整个东罗马就余下君士坦丁城和几个港口了啊!除了华夏东方那个没有羞耻的岛国,鼻屎大的地方自称天皇,正常来说,罗马这种古国,多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丁一听着笑了起来,站起身来,拍了拍犹斯底尼亚的肩膀,对他道:“的确,这也是你们现在仅能拿出的东西,让我想想,也许,我会接受你的条件。”然后丁一就让卫兵把对方带下去休息。
“接受了autokp?topa?的头衔,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西方,也理直气壮地提出:此本为华夏固有领土!”丁一笑着对何铁蛋这么说了一句,却就收敛了面上的笑意,低声吩咐道:“监视这个叫犹斯底尼亚家伙,这厮不对劲,我很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君士坦丁堡派来求援的!”
第二章远航(二)
而更多的命令也随着发布下去,丁一似乎在让人把犹斯底尼亚带下去之前,就已经有了腹稿。首先是谭风被征召;然后是光复了一小块旧港宣慰司地盘的阿拉干王国王子——婆修骠也被召唤;而让何铁蛋惊讶这个征召名单里还有万安,他去过阿拉干王国,自然知道万安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官,而除此之外,接下来的还有同是御史的马文升。
至于云远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兼领孟养整饬兵备道、孟养府正六品通判的王越也被召唤,倒没有引起何铁蛋的惊叹,因为他知道那王越也是丁一的学生,何铁蛋觉得丁一这样的大英雄,他的学生必定也是文武全材的。
除此之外,陆战第一旅、二千亲卫骑兵也同样被要求处于三等战备状况之中,和上面那些被征召的人员一样,要求在阿拉干王国集合,等待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