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一听,颇感兴趣:“竟有这回事?”
    刘通:“中原的舞蹈宽袍大袖,节奏和缓,舞姿娴雅,海外之舞却是紧衣贴身,节奏明快,刚劲**。”
    赵佶:“这倒大异其趣!”
    刘通:“我叫人排演一下,到时请皇上甄别。经过万岁爷龙眼鉴定,夷人舞蹈造诣的深浅,立时可判。”
    赵佶:“知我者,中明也。走,爷们看蹴踘去!”二人边走边谈。
    刘通:“为君分忧,臣之本分。皇上,咱大宋要对辽开战,燕云之地志在必得。咱们的兵器和火药是否精当充足,军伍士气是否高涨,还有没有提升的地方?您老是不是去给大伙鼓励鼓励?您是九五至尊,金口玉言,一定能让士气大振。”
    赵佶:“好!中明想得稳妥,有你在身边,也省得太后念叨我偷懒。你出使有功,升你四品衔,着你先去视察兵部,整顿京城北营五万禁军,办好之后,我再过去。”
    刘通:“是,保证完成任务!”君臣二人意气相长。
    刘通随赵佶来到蹴踘场地,赵佶心中欢畅,看得技痒,也上去与民同乐。趁着他高兴,刘通进言,为整顿军伍训练士卒,可能有些异常的举措,还需万岁爷撑腰扶持。赵佶说:“你这小子一向与众不同,古怪多多。朕曾经说过,也想像你一样洒脱,却不能够。你放手去干,这回倒要看看又有什么名堂!”
    整顿禁军之始,刘通提出把何辛、马大刚二人编入北营禁军,理由是他们考察辽**务出了大力,而自己对兵事还了解不深,需有人协助。何辛、马大刚跟自己较熟,指挥起来更顺手。对徽宗来说,这是小事,当即同意,还对刘通说:“中明呀,此等细枝末节,你不必禀告,自行定夺即可。”
    刘通对曰:“皇上,您是一国之主,管的是大人物、大事情;微臣在您手下当差,管的是小人物、小事情。在微臣眼中看起来西瓜大的事,在皇上这里自然是芝麻小事。整顿军纪,北伐燕云,事关重大,微臣只好大小事情都来请示了。”
    徽宗:“那倒不必,以后小事你自己作主,大事再来找我。”徽宗懒于治政,否则不会把朝中事务推给蔡京等人。刘通拿事来繁他,他不爱多管,除非确实要他解决的,他才理理。
    刘通得授特殊使命,自此正式接触北宋的军事。刘通沉思,时至今日,宋之军制弊象已显,自己目前无法从根底上、总体上扭转和改变,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当竭力做到赏罚分明、军纪严明,使能者上而庸者下,如此行之,必然士气高昂、军威严整。
    如此举措,势必触动既得利益阶层,这些人与朝中大臣、各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阻力重重。而要做到优胜劣汰与赏罚分明,尤为艰难。刘通先在徽宗那里预留伏笔,正是为此。徽宗若能全力支持,则大有希望,若是中途打退堂鼓,此事只有半途而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行动起来先,即使不能毕其功,也无遗憾。
    几天后,刘通随宦官持圣旨前往北营。此前,北营官兵已经听说刘通要来军中,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传奇式的,有俚俗版的,有说他靠老婆的,有说他靠本事的,但总的来看,传奇说与本事说占上风。因为先前的棋道、曲道、文道三项,有目共睹。官兵们嘀咕,刘大人文事是不错,他武事能行吗,可别又来瞎指挥、瞎捣乱,因此都打着观望的主意。
    黄门到军中大帐传旨,众将官半跪听宣:“朕膺昊天之眷命:国之昌祚,首重兵道。兵乃国之利器,兵盛则国固,兵疲则国浮。幽云之地,乃天朝之憾;时夷狄自乱,上天弃之,黎民愤之。此天赐其时,将士用命、功勋卓立之机。兹抚恩军伍,鼓荡士气,特擢宫中待制刘通督北营军务,暂代统制职,教练军卒,惟将士听命,固我国器。原北营统制裘润除东营统制之职。钦此。”众人领旨谢恩。
    宣旨完毕,宣旨官回宫复命。刘通与众将官厮见,众人前来参拜,裘润为其引见,然后交接公务,忙活一阵。交接已毕,升帐议事。
    刘通扫视全场一周,顿时一片肃然。众人与他目光相接,心中一凛。刘通出身警营,深具军营汉子气慨,又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坐姿端正,令这些军营将帅不敢小视。刘通朗声说道:“各位将官!”众人腰杆一挺,刘通接着说:“你们都是军营老兵,军中规矩不必刘通多言,我只强调一点,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然后提高声音说道:“不论是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本制同为军中一员,概不例外,请大家共同监督。大家听清楚没有?”
    众将:“有。”
    刘通:“有没有吃早饭?大声一点,听清楚没有?”
    众将高声回应:“有!”十多位汉子齐声应诺,也有一些气势。
    刘通:“明早校场点卯,全军定时聚齐。旗牌官!”
    钟震:“到!”他司职旗牌。
    刘通:“明日准时点卯。”
    钟震:“得令!”
    刘通:“司令官!”
    赵钢坚:“到!”他司职军令。
    刘通:“有违军纪军规者,按律惩处。”
    赵钢坚:“得令!”
    刘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务必勤劳王事,不可丝毫怠忽。请参军留下,其他人回去准备。”众将领命而去。
   
七二 夷人之舞


    刘通到兵部和枢密院任职,北营统制一职暂由周全代理,因周全系武将,不能掌帅印,后来刘通建议兵部的张百升担任。张百升是吕将诤友,敢作敢为,与刘通等人志趣相投。
    刘通在北营练兵,没空筹办婚事,请求将婚礼延至十月中旬,徽宗大为赞赏,太后也夸他顾全大局。茹碧二女有些嗔怪,太后笑话公主:是不是讨厌皇祖母,急着找夫婿?赵茹赶紧躲起来,太后呵呵笑。延期后婚礼定在十月十六。
    十月初九下午,刘通入宫觐见。徽宗说:“中明辛苦了,你去练兵三个月,咱们好久没到外头走动走动,心里不踏实。”
    刘通:“皇上,明天是您老的生日,微臣想给您祝贺一下。那个夷人的舞蹈,臣已经让人排练好了,就等您去甄别,今天晚上去还是明晚去?”赵佶说还是今晚去,明晚宫里有宴会,太后在场,不好出宫。
    是夜,刘通先到樊楼准备,徽宗八、九点钟前来,跟他同来的还有高俅等人。樊楼后面的大堂已经清空,今夜包场,大堂不对外营业。徽宗坐定,师师在旁边相陪。刘通击掌三下,帷幕拉开,樊楼四女站在前排,后排站着六女,一同向赵佶行礼。师师言笑嫣然,说道:“万岁爷,今晚我们给您祝寿。”赵佶连声说好。师师走上台去,站在四女中间,领着众人又向赵佶一福,清脆的嗓音说道:“我们给赵官家唱首《生日快乐歌》。”赵佶笑着点头。
    随即音乐响起,众女唱道:恭祝你福寿与天齐,庆贺你生辰快乐。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恭喜你!恭喜你!
    众人边舞边唱,多次吟诵,喜气洋溢。此歌原为粤语歌曲,旋律不变,语音改为大宋官话,甚为适宜。唱毕,众人躬身而退,师师重回赵佶身边。赵佶说:“这歌从来没听过,有点意思。”
    师师应道:“这是刘大人新教的曲子,特意为皇上准备的。”赵佶颌首。
    师师:“接下来还有更新奇的,皇上请看。”师师话音刚落,动感音乐响起。舞台二边各出来一队青春劲装美少女,一队六人,二队十二人。她们身穿紧身衣裤,挥臂摇臀入场,随着动感乐曲跳起迪斯科和韵律操。众人眼睛一亮,青春少女曲线玲珑,舞姿健美奔放,音乐节奏明快,动感极强。这二队少女组合退下,音乐不停,另二队少女上来,这二队总共十人,她们跳伦巴、桑巴、恰恰舞,少女们时而二人对舞,时而分开群舞,上边不时有彩纸、彩带飘下,增强律动和视觉效果,令人心旌摇荡。
    赵佶看得入神,问道:“这是什么舞?”师师大声说:“这就是海外夷人的舞蹈呀!”赵佶恍然大悟,“哦”了一声,又问:“是刘中明教的?”师师笑道:“除了这位刘大人,谁有这样的妙手呀。”赵佶连称对对对。高俅在一旁啧啧称赞:“皇上,刘中明不愧是怪才,万岁爷慧眼识人。”左有美人,右有良臣,前有热舞,赵佶如饮仙酿一般舒畅。
    劲舞之后,由孙三四领衔,带着四个高挑女子表演时装,古装、新装,日装、晚装,让人一惊再惊。时装当然不敢暴露过多,最多露出上臂和膝盖,但女性的形体美和绰约风姿却得到充分展现。女郎们来自汴京的歌舞场所,精挑细选,才挑出五人,个个高挑艳丽,容貌姣美,举手投足之间引人入胜。她们走着一字型模特步,袅袅娜娜,风情万种,观者几乎为之窒息。赵佶等人疑是天堂,不似人间。人世间竟有如此惹眼、如此勾魂摄魄之事,实在难以想象。
    一夜歌舞,赵佶等人看得如醉如痴。不时惊诧,不时赞叹,既感声色之美艳迷人,又对刘通之能深为叹服。赵佶忍不住拍拍刘通的肩膊,大加赞誉。
    新式舞蹈与时装首次亮相北宋地界,只在樊楼秘密演出,观者寥寥几人,徽宗观赏过后,颇感兴趣,后来多次前来观看。此事隐秘甚久,后来悄悄在上层传开,因为每次只允许小范围和少量观众,又不经常演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出高价要看,还未必看得着。演出所得收入由金嗓坊、金剪坊和樊楼三方分成,刘通是鼻祖,当然也有一份红利。而汴梁戏院的收入,也有他的一小份报酬。刘通心想,咱这也算是知识产权吧。
    初十,徽宗寿诞,百官朝贺,徽宗胸怀大畅。朝贺完毕,宫中宴请群臣,众臣聚在一块唠嗑。刘通新贵,众人向他贺喜。
    郑居中一拳打在刘通肩头,笑道:“好小子,都赶上我了,年轻人有出息,好。”
    刘通:“还需郑大人提携小字号。”
    侯蒙、薛昂等人围拢过来,打趣到:“我们这帮老的倒需后生小子提携喽。”
    枢密院正使邓洵说道:“中明少年俊杰,俺老邓年轻时望尘莫及。”
    刘通:“邓大人熟知兵事,还请不吝赐教。”需与这些老同志打好关系,以便开展工作,这里的哪位随便使个绊子,就够喝一壶的。
    蔡京、童贯也过来对刘父说道:“达夫兄,贵府三喜临门,大喜呀。”
    刘父说:“蒙圣上恩典,各位大人关照,大家随喜。”
    郑居中:“这回你别把好酒藏了起来,否则跟你翻脸。”大伙附和,这回一定要喝好酒,不醉不放。刘正夫比较节俭,有“半个铁铲”的雅号,意思是敛财有方,花钱小气,不趁此时敲他一顿好的,还不知要等哪天太阳从西边出来。
    刘父:“鄙府敞开大门欢迎,大伙能来赏光,就是给正夫大大的面子,好酒保管喝醉。”众人都说达夫兄这才够意思。郑居中想起太后那边还欠他六坛太原红高粱,心理美滋滋的,忍不住哼起小曲,心想俺今天先搬三坛回去过过瘾,公主完婚那天再搬三坛回去,哈。
    十月初十至十六,刘府甚为忙碌。刘通高升,又同时娶二个媳妇,亲戚朋友都来贺喜。宫中、刘府、李府,都在筹备婚事。
   
六九 整顿和改良


    众将离开中军大帐,议论纷纷,各自打着算盘。有的说,刘大人行事一向出人意表,不知这回又有什么惊人之举。有的说,观刘统制今日所为,很象咱军营汉子,对军务并非一无所知。有的说,刘大人年岁尚轻,纵然知兵,也是有限。有的反驳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年纪大的未必见识高。有的人提醒,这位驸马爷古怪得很,咱们还是小心应对,千万别打马虎眼,先干好差事是正经,以免到时难看。众将多表赞同,个把也有不以为然的。
    众人的心态五花八门,人心隔肚皮,各人自有一本经。有敷衍的,有勤谨的,有漠然置之的,有打算套近乎的。
    中军大帐,刘通与参军周全座谈。周全,年约四旬,自幼熟读兵书,颇富智谋,是一员儒将。刘通:“周参军久在军中,谙熟军务,我想了解北营的一些情况,还请不吝赐告。”
    周全:“大人客气了,卑职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通:“据闻北营兵卒名为五万,其实并无此数,其空饷流入一些人的手中,不知此事是否确实?”
    周全:“实情确实如此,北营实有军卒四万三千,其余七千为虚数,其多出的军饷、军资,为枢密院、兵部和北营三方分成。”
    刘通:“将官几何,军力、士气如何?”
    周全:“按大小次序排列,统制一人,下辖五万兵马,设参军一人,协助统制日常事务;其下为统领五人,每人领兵一万;偏将、备将二十五人,每人领兵二千;牙将一百人,每人领兵五百;都尉五百人,每人领兵一百。此为将官建制。”
    他一口气说下来,稍微停顿一会,续道:“京城禁军与边军系我朝精锐,平日有常规操练,军力尚可。若论士气,却不宜断言。军中有些冗官、冗员,走各种门道进来,加上老弱、病假和溜号,要是沙场决战,这伙人势必拖累士气,目前没有大的战事,因而未曾显现。”
    刘通想,这位周参军说的比较实在,既没有文过饰非,也没有自我标榜,可算忠实之士。随后问及众将官的来历和性情才能,周全一一解说清楚。
    刘通提出,多出的七千虚数,其军饷和军备物资,不得私自扣留、分成,应作为奖励金,奖赏有功将士,官兵罚扣的俸禄也一律纳入赏金之中。在职官兵的军饷和物资,不得克扣。枢密院和兵部那里,他过去协调。
    与周全座谈之后,刘通又分别找来几位统领、偏将、备将询问情况,还到营房向士兵了解兵情。刘通只让一名亲兵跟着去,士兵们大多不认得他,说起话来也就没有顾虑。直到第二天刘通在将台上出现,众人方知昨日来的就是本营的最高统帅,无不心中惴惴,生怕以后穿小鞋、受处分,当刘通宣布大快人心的决定时,他们的担忧已经消失一大半,后来刘通各项措施的出台,那就十二分的放心了。
    刘通首日来到军营,一直忙到晚上,当晚住在中军,没有回家。众将见他潜心军务,心中敬佩。次日卯时,军营击鼓集合,刘通准时起来。卯时三刻,全军集结完毕,此时为北京时间六点多。北营营地在夷山西北方,占地极广,最多时达到十万人马,此处容纳五万人绰绰有余。刘通登上将台,五万人马分为五路迅即上报。
    刘通:“旗牌官,上报点卯情况!”
    钟震:“报统制大人,今日出操应到43000人,实到41500人,缺操1500人。其中900人外出公干或请假,600人擅自旷操。”
    刘通:“旷操的将官多少?”
    钟震:“20人。”
    随后刘通对备将以上点卯,统领、偏将、备将总计30人,刘通一个个点过去,当念到统领米环时,无人应卯,念到第三声,一人在远处应“到”,并向将台匆匆赶来,正是米环。
    米环跑到将台边,喊声“报”,刘通应“入列”。点卯完毕,备将以上有1人缺席,1人迟到。缺席的是偏将朱远,迟到者米环。
    刘通:“米统领,迟到是为公事还是私事?”
    米环:“私事。”
    刘通:“事先可曾申报请假?”
    米环:“未曾申报请假。”
    刘通:“按军法如何处置?”
    米环:“杖责二十。”
    刘通:“司令官,执行军法。”
    赵钢坚:“遵令。”接过令牌执行杖刑。
    参军周全提醒,米环是鲁王推荐的人,是否暂缓执行,以观后效,或让其戴罪立功。刘通曰:“军法不可虚设,处罚需当及时,一旦延时,则失去意义,也容易让人产生虚假的错觉。”
    接着刘通再问:“旷操者当如何处置?”
    司令赵钢坚:“按军法杖责四十。”
    刘通:“长期旷操、无故离军者,如何处置?”
    赵钢坚:“杖责六十,革除军籍,通报当地官署。”
    刘通:“旷操者、离军者记录在册,按律处置,不得宽贷。”
    赵钢坚:“遵令。”
    发令完毕,刘通站在将台,纵声说道:“将士们!”全军肃立,“这里是军营,军营有军规,绝不允许散漫懈怠,谁触犯军规,谁就受罚,上至本人,下至新兵,一视同仁。刘通只要还在军营,就要执行铁的纪律,只有严明军纪,才能造就钢铁之师!”刘通方才执行军纪,一丝不苟,以米环统领之尊,仍然当众受罚,全军耸然。
    刘通继续说道:“官兵们,当兵既苦又累,战士责任重大,谁来保卫家园,谁来保卫亲人?那就是我们军营男子汉!咱们即使饿肚皮、吃冰雪,也决不能退缩,要让敌人知道,撼山易,撼禁军难!”四万官兵爆出排山倒海似的掌声。
    刘通提高声音说道:“自即日起,任何人不得克扣军饷,军饷按时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