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起,往外就跑:“哎呀,贵客来了,快去迎接!”秦钟弈大奇,哪路神仙降临,刘大人竟然如此惊怪。这二位不是别人,正是唐赓和汪国机。
    刘通看见他们俩,大喜:“贵客来了,快快有请!”
    唐赓:“我们象贵客吗?”
    汪国机:“不像。”
    “二位大人光临,刘通就象盼到天上的月亮。”说着,紧紧握住二人的手。
    汪国机问:“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
    唐赓:“白天。”
    汪国机:“有月亮吗?”
    唐赓摇头:“没有。”
    汪国机:“那我们不是月亮了?”
    唐赓:“当然不是。”二人一唱一和,跟着刘通往里走。
    刘通:“近来天气古怪,霪雨霏霏,一路上辛苦了。”二人都说没事。
    刘通吩咐厮役煮姜汤、泡热茶,又给秦钟弈等人介绍客人。唐赓的相貌就一个特征:圆。汪国机也一个特征:大。其头大如斗,大头、大眼、大鼻子、大耳朵,身躯壮硕,肚皮胖大。秦钟弈大呼奇人,人不可貌相,果然如此。刘大人怎么跟这二位奇形怪状之人相处甚欢,怪哉,怪哉。
    刘通与汪国机相熟是任职兵部期间,那时兵部要做些土方和箭弩,刘通调集了一部分工部巧匠协助,其中就有他。别看汪国机长得大头大脑,手粗腿粗,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四肢发达、头脑复杂,大脑袋一摇晃,主意就来了,大眼睛一眯,目水**不离十,大手掌一摆动,精品随之而诞生。他的种种怪异之处让刘通这位常常制造怪异的大师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刘通与唐赓、汪国机熟稔,朋友们相聚时,多叫外号,不叫名字。唐赓姓唐,人长得圆溜溜的,大伙叫他汤圆。汪国机的相貌就像几块石头垒在一起,以其大脑袋瓜子最为醒目,大伙都叫他大头。
    不久姜汤上来,二人喝姜汤以驱寒气。唐赓先闻香气,再尝一口,审视一会,似乎在鉴赏美味,然后说:“这姜辛辣芬芳,劲透舌底,令人满颊生津,回味无穷。但其霸道之中又隐藏温柔,有些奇特。”
    秦钟弈问道:“唐大人可知这姜产自何处?”
    唐赓:“齐鲁东靠大海,西望平原,中有丘陵,山区河谷养育的生姜得天地之灵气,闻名遐尔,莱芜居于中央,所产生姜味道最足,此为莱芜出产。”众人心下佩服。
    唐赓接着说道:“若是单纯莱芜的生姜,温辣提神,而此姜汤之中带有一个清凉,我正在琢磨,忽然想到济南多产泉水,也就想通了其中的缘故。”
    众人问道:“是何缘故?”
    唐赓:“莱芜生姜运到济南,藏在山溪取来的凉沙中,再以济南泉水喷洒,姜块吸得沙中凉气和泉水的清气,因此刚中带柔。”众人为之倾倒。
    刘通:“二位先好好歇息几日,看这天气不会很快放晴,你们先熟悉熟悉济南城吧。”
    唐赓:“清明不下种,秋来两手空。农时不可误,如今已是四月立夏时节,再不加紧,要误更多农时。我呆会就去勘察农桑,汪大人倒是要等晴天才趁手,可以先留在这里。”
    汪国机:“我偏要跟你到田间地头转,不让你耳根子清静。”
    唐赓:“求之不得,我还嫌少个伴,有你在,正好。”
    刘通:“我就算恶霸,也不能现在赶你们出去,你俩无论如何要歇息一日。”今日就让他们开工,俺不是变成万恶地主黄世仁了。众人都说此话有理,唐赓二人也没再争。
    唐赓是闲不住的,他换过干爽衣衫,就让刘通把当地的农事人员找来,问起农桑之事。他告诉刘通,汴京的农官过阵子就来,眼下自己先了解情况,还问刘通有什么打算。
    刘通说,先划一块试验田,还想开一个农技班,你和汴京的农官给大伙传授技艺,也便于大家交流经验,有空的时候你们再到各地巡回指导。唐赓说,这个想法很好,我的几个研究也正要找你商量,就这么办。
    山东的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水稻、大豆。其中小麦最多,水稻稍种一些,但产量甚低。蔬菜有大白菜、大葱、大蒜、生姜、萝卜。水果有苹果、梨子、密桃、红枣、石榴。畜类有猪、牛。海产有海带、鱼虾、贝类。
    农作物大多一年一熟,年辰好的时候,二年三熟。唐赓的特长在农桑,畜类和海产另有农官主理。他将一应作物记录下来,问明产地、产量,做好标记,思考防虫措施和改良之法。
    唐赓、汪国机二人爱斗嘴打趣,王波、陈疏二人又经常没大没小,四人凑在一块有的是热闹好瞧。刘通跟他们在一起时,晚间打打牌、下下棋,输的人在他们的名字上头画上小乌龟,名字写在乌龟壳的正中。输一次画一个乌龟壳,再输一次长出一个乌**,输第三次添一条尾巴,输第四次加二条前腿,输第五次长出二条后退,五次之后小乌龟就长全了。如果是打对家,唐赓和汪国机喜欢凑对,你说我臭手,我说你臭牌,不亦乐乎。
    小乌龟孵出来了,有时也喝喝酒,大伙嘻嘻哈哈,甚是开心。不画乌龟的时候就戴破斗笠,谁先戴上五顶斗笠,谁就是老帽,晚上的酒钱由他支付。济南的人看他们玩得有趣,慢慢地学上了。扑克牌上有阿拉伯数字和字母,这对推广新式数字和字母很有帮助,寓教于乐,比填鸭式的灌输好得多、也快得多了。
    刘通让印刷坊印制扑克销售,这倒是一个小小的生财之道。扑克的J、Q、K头像已经换成古代的名人,J是老子、Q是墨子、K是孔子,大王、小王分别是蚩尤与贡工。
   
七九 献策与东出


    刘通等人将巡视情况上奏徽宗,徽宗综合各方意见后下旨:北伐军在汴京加训一个月再开赴河北,童贯总领河北诸路军务,枢密北院前移至大名府,就近便宜行事。刘通出任京东路节度观察使,总治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军政,协助北伐事宜。
    徽宗委任童贯掌握军事大权,那是经过权衡的。童贯是太监,其夺权造反的可能性小,而他还是挺忠心的,虽然有些蛮横,但那只是小节,不足为怪,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把军事大权外放朝中大臣,自己得时刻盯着他们,多累,交给叔伯兄弟,更不放心,还是童总管让自己省心。
    高太尉掌兵事,也很忠心,他掌军权,但没有实际带兵,又有童总管制衡,不会有什么事。刘中明尚年轻,入仕不久,朝中、军中的人望还不够,让他分掌一些兵权,当可无忧。
    赴任前,徽宗与刘通长谈,论及对辽之策。刘通委婉表示,应作好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首务伐谋,而今上策是打乱辽国的部署,促其内乱加剧,力图让其将关注重心转移到女真身上。为此,我朝还要与契丹虚与委蛇,假好于他,麻痹其神经,明修栈道,暗渡成仓。军事行动不宜大张旗鼓,只宜悄然进行。战争物资以及粮食严控输出,能拖就拖,能少就少,最好是不交易,他们来要,必须以马匹交换。此为釜底抽薪之计。徽宗没有全部采纳本条建议,只同意停止贸易。
    第二,遣使契丹,提出修改盟约:一、要回幽云十六州,可以用钱赎买,要价太高的话,分期付款;二、取消岁币,双方平等相待。这也是先礼后兵,对于将来的北伐,取得道义上的优势。本条为徽宗采纳。
    第三,伐其外交。遣使西夏,勿使其资助、驰援契丹。西域诸番那里,也遣使联络,孤立辽国。另外,与金结盟,南北夹击契丹。与金订立盟约,不可牺牲本朝利益。本条为徽宗所看重。
    宋朝去岁今春的举动,辽金皆有所悉。辽国遣使宋庭,重申二国修好之意。女真则密派人手至宋,洽商联合军事行动。辽国墨守成规,不同意重修盟约,既然如此,宋与金人的磋商进程加快,原本1118年结成的宋金战略同盟,提前至1117年夏秋完成,盟约不再含有对金的岁贡。
    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国,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及其北方地区,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及其以南、以西地区。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媾和。
    刘通、童贯不久走马上任,童贯往北筹备军务去了,刘通往东而行。京东路辖区,大部在今山东、河北境内,一部在今河南、安徽、江苏境内。
    刘通带着刘府从人刘岸,领着王波、陈疏,携着公文印信,出中州古道,踏上了齐鲁的旅程。
    京东二路的行政区划共计5府2军12州,合计81个县,节度使署衙设在济南府。山东丘陵山地较多,外有大海,内有矿产,是可资发展之地。
    山东之民强悍好斗,曹操的青州军即出于此,这里的百姓不会那么驯服,剪径的盗贼不少,被逼上梁山造反的人二年后就要闹事,自己可得小心应付。刘通一路都在在思考如何化解危机。
    时值三月,乍暖还寒,晚春的天气仍然多变。一行人出开封,过菏泽、兖州,不一日抵达济南。刘通等人径直来到济南知府官邸,门卒喝问:“何人擅闯府衙?”
    刘岸报上姓名:“这位是京东路节度使刘通,我是随从刘岸。”
    几个门卒吓得不轻,立马入内通报。知府徐盛快步而来,大老远就施礼:“刘大人来到府上了,下官还蒙在鼓里,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刘通:“时间紧急,事先没有知会徐知府,需怪不得你。”
    徐盛:“大人行事雷厉风行,如天马行空,不着痕迹。”刘通不置可否,这位知府大人也会讨好人呵。象刘通这等封疆大吏,没有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大造声势,实属罕见。
    徐盛肃客入内,就座奉茶后,等候刘通发话。
    刘通:“有劳徐大人去请东路军政官员过来。”刘通来前,已经粗略了解京东二路军政要员的大致情况,济南知府徐盛官声不错,因此一来就先找他,说话也比较客气。
    徐盛:“大人直呼下官名字即可,倘若客气相待,徐盛心中惶恐。”随即发出令牌,分派人手去请当地政要。
    刘通:“茂昌在此地甚有民望,诸多事务还需济南府大力协助。”他的表字茂昌。
    徐盛:“大人尽管吩咐,下官竭力办好差事。”
    刘通:“有茂昌这话,我可放心了。”
    徐盛:“份所当为,绝无推脱。”
   
八三 循序筑基


    四月一到,炎热的夏天随之而来。刘通在济南北郊划出一片山林和田地做试验田,其中圈出20亩地搭盖木棚,作为温室种植试验场地。由于缺乏薄膜和玻璃,只好使用透光的薄纱覆顶。晴天、热天打开棚盖,遇上冷天、雨天以及寒冷的夜晚盖上顶棚。农官们入山林,下田野,探访民情,传授农技。唐赓主导的农桑事务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刘通常跟他们交流看法,向唐赓等人提出杂交、嫁接、剪枝、去顶以及引入番外新品种等建议,与他们一起探讨改良方案。刘通虽不擅长农业科技,但其后世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的。有刘通的支持和器重,农官们底气十足,热情高涨,渐入佳境。
    对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的改良,采取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的方针。水稻从热带地区引进矮杆高产种子,与当地高杆水稻杂交,培植新稻种。小麦从东北、西北引进种子,与当地麦种杂交,培育新一代麦种。杂交技术乃是后世普遍而实用的方法,杂交是生物进化的一**宝,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当时的中原地区仍然以葛、麻织布,棉花只在岭南和西域一带比较普及,中原以及华北地区仅在个别地方当作观赏植物出现。刘通让人到岭南取回棉花种子,在山东试种。山东适合种棉,棉花的种植和棉布的生产逐渐取代了葛、麻,成为齐鲁新兴的经济产业。
    北方比较干旱,耐旱作物的引入非常重要。可惜玉米、花生、番薯、马铃薯还没有从美洲大陆传出来,不知以后有没有机会找来这些种子。
    粮食问题是基础问题,粮食产量的稳定对工商业的发展无疑要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在筹谋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五月的一天,刘通正在书房翻阅书籍:“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这是沈括《梦溪笔谈》的自序。
    案前一灯如豆,刘通左手翻书,右手执笔,时而摘录,时而沉思。一只虫子落到书页上,刘通用蒲扇拍打,站起来用脚去踩。这时门口闪出一颗大头,哈哈大笑:“尚书大人以手扇书,奇情怪状可以上书。”
    刘通笑道:“大头毛猴用棍打头,左肩右臂无处搭头。”二人相顾大笑。
    刘通请大头坐,大头拿着一本书走过来,去看刘通桌头的书,一看之下,嘿嘿地笑起来。刘通拿起大头手里的书一看,是《梦溪笔谈》,跟自己所看的书毫无二致。
    《梦溪笔谈》是北宋一代奇才沈括的著作,他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凡609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书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个评价当之无愧。
    刘通:“你的大头里面装了多少沈公的笔谈?”
    大头:“沈公千古奇人,我这大头连他的皮毛都及不上,中明一定比我强多了。”
    刘通:“我也是知之不多呀,咱们多下些功夫,就多一些受益。”
    大头:“这书越读越觉得奇妙无穷。沈公偿言: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实乃人间真谛。”
    仆役给汪国机送来一杯茶,等大头坐下,刘通说道:“我有很多不解之处,正要找你请教。”
    大头:“俺也存有疑惑,要找中明兄讨教。”刘通让大头先说。
    汪国机:“《笔谈》中提到小孔成像、光现彩虹,是咋回事?”
    刘通:“这个我知晓一、二,小孔成像需置一个暗房,在暗房一端钻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透入,外头的各种景象即呈现在暗房的壁上,只不过影像是颠倒的。此种影像为实像,而咱们平日镜中所见的影像却是虚像。”
    汪国机:“实像虚像有何分别?”
    刘通:“实像由实物本体直接传来,影像是真实的,而虚像通过镜面反射光线后再传过来,镜子后头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影像,它是虚幻的,它看似存在,其实只是我们的错觉。如果将来能够制出成像的仪器和材料,利用实像原理可以做成图画一样的照片,非常逼真。”
    汪国机:“不知能否看到这么一天。”
    刘通:“那可说不准,我们的后人是一定能够看到的。”
    汪国机:“光现彩虹是怎么回事?”
    刘通:“阳光之中含有七种光线,七色光组合在一起,就成为阳光。雨后彩虹,或者我们对着阳光喷一口水,就会出现彩虹,是因为阳光受到水雾的折射,被分解拆散,还原成七色光芒,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夺目,就是彩虹了。”
    汪国机:“折射这么古怪?”
    刘通:“折射是光的特殊现象,一根筷子**水中一截,这跟筷子看起来像是弯的,这就是光的折射。若是使用琉璃等透明之物做成三棱镜,阳光折射后就能看见分解的光。”
    汪国机:“什么时候咱们合做一个三棱镜。”刘通说那当然好。
    汪国机:“每回看你读沈公的《笔谈》,都在那边陶醉。我琢磨着,中明一定知道沈公书中的奥妙,其他还有很多古怪要你指教。”
    刘通:“有的我明了,有的也不明了。我想把人员集中起来,把我知道的传给大家,我不懂的地方也好向你们请教。”
    汪国机击掌欢呼:“太妙了,太妙了。大伙等候中明指点迷津已经好久了,俺今晚的任务完成,有酒喝了。”
    刘通:“前阵子一直没空,过几天来吧。”
    大头乐哈哈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老大老大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句话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刘通。刘通往常张口就说,大头大头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汤圆汤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话没过多久就成了刘氏世说新语。
   
八四 试验新方


    几天后,刘通与汪国机等人聚会,交流心得探讨学问。刘大人不以机械之学为末流小技,反而推崇工艺,尊重匠人,提高工匠的地位,匠人们把他看成知己。
    刘通给他们讲述自己所能回忆的物理、化学知识,传授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中国古代有科技而无科学,要把发达的科技发展成系统的科学,其中要解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