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编造。《山海经》更象中原上古神话,实情为何,吾深感疑惑,大人可知其中缘故?”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她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地图的解说。刘通后世曾经看过一些介绍《山海经》的文章,其中一些富有传奇意味。
刘通稍停一会,整理一下思路。后世科学发达,要尽解《山海经》尚且不易,何况要对古人解说。唯有古今结合,或能剖析一二。众人见刘通作思考状,都在等着他的解答。
刘通说道:“《山海经》古称《山海图》,从名称上来看,应该有图,而今不存。从全书来看,无疑是天下地形图。《山海经》乃上古奇书,三言两语难以说清,要是大家有兴,不如找个地方座谈,我将胸中所学献与诸位,顺便就证于天下智者。”
西夏素来仰慕中原文明,《山海经》一书迷倒古今多少智士,而今听得刘通愿意解析,正是难得的良机,焉能错过。崇宗帝当即下旨,摆驾天文馆,请宋国使者弘扬中原文化。
来到天文馆,刘通让人准备了二个圆球,暂作地球仪和太阳仪使用。准备就绪,待众人坐好,刘通举起稍大的球说道:“我们假设这个是太阳。”又举起另一个较小的球说道:“再假设这个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接着演示地球自转、公转,解释何为黄道、何为赤道,以及黄道与赤道存在交角。
西夏的朝臣之中不乏才智之士,天文馆更是专攻天文的场所,刘通所展示的大部分为新理论,人人凝神倾听。邓肃出自太学,对《山海经》也有涉猎,对刘通将会如何阐释该书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刘通续道:“大家刚才看到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以倾斜的角度围绕太阳公转,其南北二极的极点是有偏离的,这就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由来。”
众人一时不甚明了,刘通再作进一步的解析:地球斜着身子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西向东自转,其内核与外壳的速度是不同的,地球表面的物体会向西漂移,有的移动得快一些,有的移动得慢一些,快的遇到慢的就挤在了一起,这就是天高西北的原因。而东南的地壳向西飘去,因此地陷东南。
其实还有板块漂移说,此说与地极偏离说、地球自转说的结合,才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完整的解释。估计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板块漂移理论,只好忽略不谈。
刘通继续阐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提出是三皇五帝时代,而这种地势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为何到了三皇五帝时期才提到呢?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刘通又将带给大家什么惊世之见呢?
二一 东归
延州事务部署完毕,一行人继续南下。刘通等人从陕西北部、中部返回长安,沿途考察民生民情,整顿吏治,阐述大政方针。沿路遇上不少私设的关卡滥收过路税,对此全部予以取缔。为了防止和打击私设关卡现象,回到长安后,专门成立探风使,到三秦大地明查暗访,一经发现,就地取缔,绝不姑息。要保障经济发展,促进商品流通,非实行强硬政策、采取非常手段不可。
回到长安,开始改良人事制度,裁撤冗员,试行竞争激励机制。此时整顿吏治,有几个有利条件:一、经济的振兴,使工商界和民间要求改良的欲求更加强烈;二、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业机会增多,出路更广;三、军队需要人手,裁撤的冗员可以转一部分到军营,以加强军事力量;四、班底更加稳固,威信更高,军令、政令更加通畅。
整顿吏治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打击贪官恶吏、劣绅恶霸,对其中罪大恶极者处以极刑。同时进行的便是复查旧案,平反冤屈。将清廉兢业、民众拥戴的官员提拔重用,举荐他们出任三路提刑官,纠察各类刑事狱案。刘通硬起腰杆,在他的主导和支持下,是打了一些大老虎的。
整肃内政的同时,加强对辽国的政治攻势,不断加强晋北、陕北的军事力量。从西北三路抽调兵力,入驻永兴军路、河东路北部地区。自南至北,陕西的延州、绥德、榆林,河东的太原、忻州、朔州等地,兵力逐渐增加。对西夏的防范,拟从其他州路抽调兵力,布防在西夏沿线重要地段。各路抽调的兵力先在京城集中,再陆续开赴对夏前线。
刘通的举措,触动了若干士人、豪绅的利益。他们不会束手就范,一些人手眼通天,直诉汴京。朝中一些大臣的私贡出自西北,他们不会听任刘通斩断来源。这群人能量不小,内外结合,欲挤刘通出西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况且刘通到西北已经二年多,却是寸土未得。徽宗听得杂音多了,加上急欲收复北方土地,决定先将刘通召回京城,同时派员核查西北军政情况。控告的罪名主要集中在这几项:一、擅改祖制,邪说惑众;二、勾结外番,引狼入室;三、损公肥私,威福自用。
正当刘通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突然接到诏令,大意是:中明出任西北三年,朕心甚念。迄今未曾对辽用兵,朕心甚虑。中明年岁尚轻,遇事恐有急躁之处。对蛮夷却又过于谨慎,宽仁有加而威慑不足,此非上国应有之象。兹命回京述职,既解记挂之思,又释朝臣之惑。待商酌之后,再定行止。
圣旨下达之前,刘通已知朝廷的动向。将各项工作抓紧布置下去,找心腹部属商讨因应之策,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而今的西北高层,大局观大有提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耳熟能详,有识之士进一步凝聚在刘通周围。西北上下对于刘通的回京甚是惋惜,都希望他还能回来主持大局。临行前,刘通特意找周侗、岳飞叙谈,对岳飞寄予厚望,二人很是不舍,希望他能够早日回来相聚。
宣和二年秋九月,刘通与家人出长安往汴京进发,同行的有公孙胜和几名护从。不一日回到京师。见过家中老人后,刘通与赵茹和孩子三人入宫觐见。
一家三口拜见徽宗后,赵茹带着孩子入内宫去拜见外婆太。徽宗留下刘通叙谈。此时的徽宗虚龄39岁,与三年前相比已经有些发福了。徽宗说道:“现在没有外人,你且坐下,让朕好好看看。哈,出去三年,好像老成一些了。你送回来的西域之物,朕很喜欢。那于阗玉,朕用它刻了一枚铭章,呵,就是这个。西夏贺兰石,是上好的砚台,盖上之后,墨水常年不干,的是佳品。”
刘通不敢就坐,赵佶再叫他坐,方才坐下。徽宗:“一别三年,就生分了?”
刘通:“皇上龙威更胜从前,臣仰慕得很。”先送上一顶高帽再说。
徽宗:“嗯,还跟以前一样,朕一见你,就觉得热乎。只有你的心气能够让朕敞开胸怀,朝中大臣虽是讨好朕躬,却总不像那回事。”
刘通:“万岁睥睨天下,那是非同凡响。有万岁爷作后盾,微臣给您老当马前卒,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不在话下。”虽是讨好之言,却是满怀信心。
徽宗笑道:“还说斩将夺旗,这都二年多了,也没见你放一个——兵一个卒出去,朝中多有微词,讲你光说不练。”本来他想说“也没见你放一个屁”的,话到嘴边觉得不雅,给改掉了。
刘通:“咱们迟点出兵,更为有利,再过一年半载,辽人来投奔大宋的肯定会多起来,那时出兵,水到渠成,或能兵不血刃而下辽西之地。即使动武,咱们的损失也会减少。”
徽宗:“童太师那边已经耐不住了,你再不动,他就要动手了。”
刘通:“微臣愿立军令状,再给二到三年时间,要是还没打开辽西局面,您老将我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徽宗大笑:“我现在就想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以解心头之恨。再过三年,胡子都等白了。”说得兴起,更加放开了。
刘通:“皇上龙体康泰,千秋万载。区区三年,一晃就过。”
徽宗:“这且不说了。你在秦川裁汰官员,大伙对你不满,都来向朕告状,说你坏了祖制,中明行事操之过急了些。”
刘通:“皇上,咱太祖太宗之时,数十万兵所向披靡。而今咱们就要出兵辽西,那些人会拖后退,不利于北伐大计。若能为皇上分忧,收复故土,臣愿背负骂名。”至徽宗朝,兵员已过百万之数。
徽宗:“朕也知道,裁撤官员很是不易,这倒是难为你,还是慢些来吧。把你叫回京来,平息一下众人的火气。那个山海经新解,是怎么回事?”
刘通:“上古之时,本来有山海图的,微臣突发奇想,斗胆将它补上。”
徽宗:“你是当朝大臣,往后这些荒诞怪僻之说,不可妄言。你回去也好好想想。”刘通谨遵圣谕。致于勾结蛮夷、引狼入室之事,徽宗知道那是对辽夏的策略使然,而非事实。何况,这本来是既定的方策,徽宗心中有数。随后,刘通也入内去拜见太后。
刘通回到汴京,赋闲在家。刘正夫的身体不是太好,加上担心刘通的事,没过多久,写下“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便去世了。徽宗追赠刘正夫太保之衔,谥文宪,后又赠太傅衔,恩宠有加。
刘通身在汴京,心在西北。刘父既已辞世,为人子者,那是哪儿也不能随便去,每日低调做人。与外头交流信息,靠公孙胜和方铁山从中传递。眼看东南形势日益严峻,蔡京等人置若罔闻,徽宗又是自我感觉良好,仍是无人关注。刘通让吕将把物色的人员带到北方,这也许是近年之内最后一批江浙义士了。
每常,郑居中、李纲、宗泽等朝臣来找刘通座谈,棋界祝不疑、晋上明等人来找他下一两盘棋。叙谈对弈之后,喝些小酒,舒舒胸臆,却也打发不少时光。一如鲁迅先生之所言:大寰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乎?
十八 山海经
刘通接着解说。
“上古时期诸般奇异天象,古人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在书中,其中夹杂着神话传说,令人难辨真伪。后羿射日,天下洪荒,女娃补天,精卫填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于这些奇情怪状,自古至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探索和思考,将来的人们仍将继续探索。”
“迄今2000多年直至6000年前,一颗巨大的星球从地球的身旁掠过,使地球的极点发生偏移,地球上的地理方位随之发生偏转,横亘东西方的北方大草原也向北极靠近,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程度更加剧烈,古人因此发出天高西北的惊叹。关于地极的偏移现象,唐朝僧人一行大师以及唐朝以前的天文学者早有论述。”
“而这颗星球与谷神座附近的星球发生了碰撞,在宇宙中留下无数的碎片,其中巨大燃烧着的碎片有九块,加上太阳,上古的人类称之为十个太阳,光辉所到之处万物枯焦,此时应为尧帝时期,这就是《山海图》中记载后羿射日的由来。”
“因为太过炎热,海洋中的水份大量蒸发,当碎片冷却时,气温下降,导致暴雨倾盆,古称焦侥的碎片接二连三地坠入地球的海洋中,冲击掀起涛天巨浪,引发全球性的大洪水,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洪荒,在咱们东方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在西方则有诺亚方舟拯救人类的传说。”
“人们对奇异的天象地理,有着不同的猜测,其中就有神话的解释。宇宙天体的碰撞古已有之,今日有之,遥远的将来仍然会有。宇宙密奥无穷,需要我们探索的东西不知还有多少。”
刘通的解析中有一部分超常知识,新的宇宙观对于破除迷信,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来说,都是必需而且必要的。辽夏的陈规陋习不如宋国,在这里宣扬新的学说阻力更小,效果更佳。半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天文学者和爱好者们意犹未尽,邀请刘通在商谈政务之外继续讲述和交流新的天文理念。
其后在与西夏天文官员和天文爱好者的交往中,刘通继续阐述《山海经》新解,前来旁听的还有宋国的邓肃等人。刘通讲述的《山海经》令人耳目一新:
上古的人们语言还不精密,人类只有一种简单的语言,据西方的《圣经》记载,上古时期人类的通天塔还没造好便倒掉,从此人类的语言便发生了混乱。古时候人们对bpmf,gkh,zcsr,zhchsh,jqxy还分不太清楚,词汇还不丰富,一词多音、一意多音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产生了很多多音字,通假字。比如:给-贾,夏-亚,然-燃,等等等等,亚细亚就是夏,希腊也称为夏,古希腊也称为大夏,与古中国的夏朝发音相同,希腊与夏、东方与西方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此外,山海图中许多地名都存在于现实之中,但《山海经》里头所提到的地名、人物是整个世界范围的,而不仅仅局限在东方,我们要把目光放在整个地球上。
北方的部族勾龙氏,又称皋落氏的,就是西方的俄罗斯;邻族白龙氏就是白俄罗斯;石夷也称为柘夷、独逸,就是德意志,戎民即是日耳曼;方氏为法兰西;夸父为斯拉夫;奄兹为英吉利,乌孙为英格兰人的祖先撒克逊人;其邻大月氏为今天的威尔士;大夏为希腊;大蒙即丹麦;羯为捷克,西落鬼戎为斯洛伐克;黄帝曾孙黎最初的封地在无怀,后亦称吴回,即乌克兰;白马即巴尔干,大穆之野即多瑙河流域,沃民之国为伏尔加河流域。黄帝杀蚩尤后,封黎于祝,又称祝栗,后来也称作吴回,亦称乌桓,也就是东胡的由来,后称通古斯。
所有这些地名和民族,或在东方境内,或在西方境内,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不过有的离我们近,有的离我们很遥远。
《大荒西经》中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海乃是西方的地中海,西海之南,指的是地中海南方。流沙是阿非利加洲-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是沙海的古音。流沙之滨,指撒哈拉沙漠边沿。赤水为红海,上古时旁边有个阿卡德的国家,阿卡德就是红的意思。黑水指青尼罗河。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是指狮身人面象,它就在非洲尼罗河畔、沙漠之中的金字塔那里。这个神像的面容以人的面貌为底,既象狮子,也象老虎。弱水之渊,指东非大裂谷。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大荒西经》所提到的昆仑并不是现在回鹘境内的昆仑山地区,其描述的地理特征,以及昆仑读音与肯尼亚相同,推断昆仑的地理位置在非洲的肯尼亚及其周边地区,而不是昆仑山。历代相传,已经把今天的昆仑山与非洲北部、东部的肯尼亚一带混淆起来了。
刘通将《山海经》的描述与上古神话故事所载之内容,与各大洲作了一番比对。借助《山海经》和古代传说,将真实的世界地理说明清楚,既隐藏后世学问,又证实《山海经》,可谓用心良苦。
刘通所授来自后世,绝非全然的子虚乌有,也许其中一些内容不准确也不恰当,但在当时,对于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宇宙,辨明是非起到一定的作用。
《山海经》新解,轰动一时。刘通等人回到长安之后,大宋朝诸多文人和天文学者找他交流和辩论。有将信将疑的,更多的是充满疑问。
有人追根究底时,刘通的解释为:古人写出了《山海图》,而今只剩《山海经》而不见山海图,我只是根据自己的见闻,加上自己的理解,把山海图补上而已。上古之人能够做到,今天的人为何不能做到。在西方称为大夏国的古希腊,早在1600多年前,就有一位毕达哥拉斯的学者提出地圆学说了。地球说就是源于古代大夏国的这位宗师。
刘通出使西夏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商谈合作事宜,其中又以联夏攻辽为重心。西夏对合攻辽国暂时兴趣不大,与宋国结成战略同盟倒不反对。李乾顺的对外策略一贯如此,善于见风使舵。西夏提出,宋国帮助其农业、建筑业和冶金业的发展,加大输出农业技术和种子,请宋朝工匠传授火药技术、造纸技术、冶炼技术,同时增派留宋学生。
宋方同意西夏加派留宋学生。对于农业科技、农作物种子的输出没有拒绝,并答应派人协助西夏兴修水利。在建筑业和造纸业,也可以提供帮助,输出部分技术。但在冶金方面,只同意加大上等铁器等金属制品的出口,输出初中级的冶炼技术将来可以考虑,但近期内也就是数年之内不予考虑。高级冶炼技术和火药技术乃是立国之技,不可外传。
宋方提出,放宽对宋国购买马匹的限制,调低宋国商人销往西域的过路税,调整宋国商品在西夏境内的税率,双方不搞贸易壁垒。我方在与辽国作战时,不应设置障碍。西夏要对辽国作战,我方同样不予干涉,双方同时出战时,应事先协商作战区域,避免发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