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恢复对幽云的统治,不断增收赋税年六月壬子,诏以收复燕、云以来,京东、两河之民困于调度,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并纳“免夫钱”,期以两月纳足,违者从军法年四月,复州县“免行钱”。
    屋漏偏遭连夜雨,1123-1125年间,大宋境内的年辰相当不好,天灾频发,水灾、旱灾、地震不断,宋朝百姓在天灾**的重压下,流民四散,盗贼蜂起年,河北、山东盗起,徽宗命内侍梁方平讨之;环庆、邠宁、泾原流徙,令所在赈恤年二月壬申,京东转运副使李孝昌报称,招安群盗张万仙等五万余人年三月甲申,海州知州钱伯言奏报,招降山东寇贾进等十万人。
    时入1125年,这几年来,大宋朝廷又是怎么个模样呢?王黼、朱缅的官撤了之后又当回去了,江浙的花石纲停了之后又开办了。徽宗赵佶悠哉游哉,直到西北形势一塌糊涂,这才着慌。宋国的形势危乎怠哉,历史将向何方而去?
   
三七 箭在弦上


    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恢复秩序,发展生产,调政税率,整顿吏治,密切军民关系,核心内容是吏治的整顿,措施有:停办花石纲、取消苛捐杂税,恢复原来的税制。撤换官吏,提拔新人。
    徽宗赵佶不见棺材不掉泪,平定方腊不久,花石纲重新开办,百姓的负担一如往昔。童贯来到西北后,为讨好徽宗,四处搜罗花石纲,加收赋税,西北民众叫苦不迭。最可虑的是河东路,北面云、朔、寰、应四州,收复不久,原辽籍居民对花石纲大为反感,有降而复叛的趋势。
    陕西、山西二地,冶金矿业较多,童贯在这里收取铸造税外,还征收农田税,二路民众同样有揭竿而起的势头。史载1125年七月,河东义胜军叛乱,即是民不堪负的结果。西北及时取消苛捐杂税,停止花石纲,民众拍手称快,民心大定。
    停办花石纲,当然不是明目张胆,而是耍心眼,使缓兵之计。以西北急需军费备战为由,暂不上贡花石纲,等明年二倍上缴。哈哈,明年,明年之后再也不存在花石纲了,到今年年底,徽宗迫于形势,将不得不废止花石纲,花石纲这块毒瘤从此灰飞烟灭。
    在整顿吏治方面,将那些热心搜罗花石纲,紧跟童贯助纣为虐、民怨较大的地方官吏调离重要岗位,撤的撤、降的降,加大查办贪蠹官员的力度。提拔清正廉洁、热心为民的官员到重要部门任职。按朝廷所定的政策,西北三路共计推举十八位精英人士担任较高级别的职务。西北制置署所推荐的多为志同道合的义士豪杰,相应地,所空出来的职位由下一级贤能官吏出任。
    经过输血换血,西北吏治呈现新的气象,官员们潜心公务有奔头,冗靡的衙门作风大为转变,办事效率提高很多。
    为使军队获得民众的支持,必须把军队建成百姓的军队,岳家军当年能够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西北军当然起码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几项措施如下:
    一、制定军纪军规,不扰民,不掳掠。将来还要明确军队的宗旨是保卫国家,保卫民众,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二、借鉴后世的建军经验,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战士们传唱军歌;三、军队要照顾群众利益,扶危解困。军人在战时作战,平时帮助群众,军人的服务是无偿的服务,不能向百姓收取报酬。
    刘通的建军思想是打造一支新式的子弟兵,是群众喜欢和热爱,而不是畏之如虎、视之如狼的军队。嘹亮的军歌重新在三秦大地响起,战士们唱着军歌,精神抖擞,百姓们听着军歌,觉得亲切。
    西北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是在宣和七年七月年七月,熙河、河东路地震。后世的时候,刘通对1125年的历史,印象较深,记得这年天灾伴着**,夏秋时节好像西北一带曾经发生地震。因此,刘通一到西北,就让田耕雷等天文官员密切注意异常的天象和地理状况,每个地方要有人全天候值勤,同时将防范地震的知识向民众广为宣传,一旦发现动物异常等特别的自然现象,大家要跑到开阔地带,不要呆在家中,不要靠近大树和高大的建筑物,牲畜和贵重物品最好放在不易砸坏的地方。
    由于防范于未然,此次地震给西北造成的损害较小,人畜的伤害大大减少,房屋建筑的倒塌却是难以避免。战士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地震一发,立刻奔赴灾区,救死扶伤,赈济灾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刘通的远见,各级官署组织的预防措施,西北军的全力以赴,让西北人们深深地感动,西北军民的血肉联系从此得以确立,其后不断稳固发展,形成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发动群众,深挖墙,广积粮,勤练兵,是对付金兵入侵的几**宝。西北大地厉兵秣马,到处都在加固营垒,勤练队伍,筹集军事物资。刘通经常来到练兵场,与官兵们一同训练。宋国国势渐衰,金国实力强大,宋金之战将是旷日持久的艰苦的战争。要将战士们练成象当年红军一样能战、能走、能吃苦的钢铁战士,刘通参加训练,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向广大官兵宣讲对金作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时入深秋,金国的战争准备基本就绪,金兵拟从东西二路南下,东路以完颜宗望为右路元帅,西路以完颜宗翰为左路元帅,各自领兵十万,同时进攻宋国。其西路元帅完颜宗翰,女真名字是粘罕,于九月抵达丰州,总制西路军政事务,随时准备进袭西北。东路元帅完颜宗望,女真名字是斡离不,已经抵达幽州之北,总制东路军政事务,随时准备进袭河北。
    金兵在进攻前,向宋国施放烟幕弹,以擒获辽皇的名义,于1125年九月遣李孝和等使节来宋国告庆。金兵擒获天祚是在二月,时隔七个月才来通气报喜,实属欲盖弥彰。这跟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的外交烟幕如出一辙。徽宗对刘通的提醒一直半信半疑,因此在战争准备方面动作不大,刘通对徽宗已经不抱希望,烂泥终究是扶不上墙的。在抗击金兵侵略的卫国战争中,势必要求我西北军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山雨欲来风满楼,鉴于当前严峻的形势,同年九月,刘通在太原召开紧急会议,分解时局,商讨因应之策。
    刘通说道:“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为什么要开这个会。金国已然大兵压境,三个月内必然大举来犯。金兵的战略意图是东西二路南下,分进合击,最后会师大宋京都汴梁,目的是要灭亡中国。现在请大家来商量,如何应对金兵的进攻,如何打破金国的图谋。”
   
三四 临危受命


    形势万分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中原民众再不发出愤怒的吼声,则国家的覆亡、民族的千年噩梦就在眼前。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四月的一天,宋庭朝会。大宋天子赵佶首先发话:“今日众卿有何事要奏?”
    枢密院使蔡懋出班奏曰:“海州知州钱伯言招降山东贼寇十万,有功于社稷,建议及时犒赏。”群臣皆无异议。
    门下侍郎白时中奏曰:“方今灾害频仍,地方骚动,而陕西之地争战剧烈,各地衙署疲于应付,臣建议恢复元丰官制,以利现时之制。”这条也通过了。
    工部侍郎孟揆奏曰:“熙河兰湟战事紧迫,幽云的重建尚未竣工,器械用物难敷使用,臣以为是否暂停幽云的工程,将所耗资材先用于陕西?”
    户部侍郎李邦彦认为此议可行,尚书左丞赵野、尚书右丞宇文粹中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幽云地区位置重要,重建工程不宜停下,最多只能减半,将其另一半资材用于西北即可。徽宗采纳后一种意见。
    徽宗又问:“童太师在西边苦战多时,至今没什么进展,已经退回兰湟以东,局势堪虑,众卿有何良策?”
    刘通:“万岁明见。如今西北形势险恶,童太师难辞其咎,蔡元长同样负有责任,有功需赏,有过必罚,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将士用命。更堪虑者,女真已然统一北方,正在磨刀霍霍,大有兴师南下,吞并我朝的野心,我等需当早作绸缪。臣建议,采取断然措施,裁汰误国的大臣,肃清吏治,举荐贤能,重新整顿西北事务,再迟则无法收拾。”
    蔡攸:“我大宋朝人丁过亿,拥兵百万,兵势甚壮,女真与我定有盟约,何敢骤然启衅?”
    刘通:“女真部族强悍好斗,他们大败契丹、一统北疆后,实力大增,其国力已经不亚于我。金国正处在上升时期,士气高扬,女真人决不会就此罢手,早晚要驱兵来犯。如今辽国已灭,我北面的屏障不复存在,金兵一无阻隔,随时可以纵马而来,以我估计,他们不在秋天、就在冬天对我用兵。因此当前要务,必须马上结束与西夏的战争,争取时间应付将来金兵的大举进攻。”
    朱缅:“这几年,大宋朝与金国互通声气,去岁今春还互派使节彼此相贺,金人来攻,胜算不大,他们怎能轻易冒险。”
    孟揆:“常言道有备无患,我朝预先做好筹划,不管他们来不来,咱们都不用怕他。举荐贤能,充实军营,提升士气,需当从速而行。只是结束与西夏的战事,有些为难。而今西夏占据上风,我们要停,他们未必答应。”
    刘通:“我们打它几场胜仗,把他们打痛打怕,他们想不答应都不行。”
    宰执王黼:“先把童太师调回京城,另派一人过去接替,或能有所转机。臣举荐谭稹节制西线军务。”
    徽宗:“众卿以为如何?”
    王安中:“刘侍郎熟悉三秦事务,欲退西夏军,还是刘中明领衔西北为好。臣建议,由刘中明出任西北。”朝中众臣大多附议,徽宗说考虑一下,明天再作决断。
    这二年来,大宋形势一日不如一日,大宋朝不乏能人智士,早看出局势不妙,朝堂内外主张刘通重出西北的呼声甚高,徽宗宁愿相信太监,都不愿放权给大臣。出兵西夏,镇压河北、山东民乱,都是太监领兵。眼下火烧眉毛,众臣因此力主刘通重回西北。
    刘通打定主意,不管这回徽宗准不准,都得西出秦关,西北的那帮铁杆兄弟已经派人秘密潜入京城,拟将刘通的家属接出太原。此次西去,是不会轻易回来的,要来就是带兵过来,或勤王,或清君侧,决不向宋室妥协。此时的宋人倍受煎熬,大宋已经具备造反的土壤,干柴遍地,一旦有人点起一把火,势必要烧起熊熊烈焰。西北军训练有素,谋臣志士云集,非一般草寇可比,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散朝之后,徽宗犹豫不决,刘中明本是最佳人选,可是前朝的教训犹在,放太大的兵权给外官,朝廷难以控制,给的权力过小,又不起作用,此事伤脑筋。当晚,徽宗将刘通传入宫,一是探探风,二是商谈朝政。等刘通来了,徽宗说道:“中明估计金兵要在年内进犯,何以见得?”
    刘通:“这几年我朝要安置北方流民,又遇上天灾,农田欠收,境况不太好。金国已在年初平定北方,气势正炽,如今忙于厉兵秣马,屯粮备战,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我河北、山东局势不稳,士气不高,这是个软肋,金兵在这里南下,可以长驱直入河南之境,咱们要多提防这一线。”
    徽宗:“形势真有这么严峻?”
    刘通:“西北那边的金兵已经蠢蠢欲动了,目前他们军队的调配、物资的筹集尚未完成,所以没有动手。再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就是他们进兵之时,那时候随便找一个借口,就会大举来袭。”
    徽宗:“中明是否过虑了,要是你的猜测没错,当用何策较妥?”
    刘通:“第一,从现在开始,抽调南方驻军往北移动,至黄河一线布防,河北驻军加强戒备。第二,提拔重用有功将士,任命勇武之士到军营任职。此外皇上要特别留意一个人,最好将他调离燕蓟之地。”
    徽宗:“哦,是谁?”
    刘通:“郭药师。”
    徽宗:“辽国降将郭药师?”
    刘通:“就是他,此人甚为可疑,微臣觉得不怎么可靠。”
    徽宗:“有什么凭据吗?”
    刘通:“只是猜想,辽人都投向女真,他却来投大宋,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徽宗:“他投奔大宋,功劳是很大的,没有过误就将他调走,恐伤人心。”
    刘通:“为防万一,皇上还是将他调离燕京的好。”
    徽宗:“以后再说吧。”
    刘通建议调走郭药师,乃因原1125年十二月,金兵攻宋时,郭药师以燕山叛,北边诸郡皆陷,其后引金兵南下,直抵汴京,刘通怀疑他是金国安插的间谍。完颜阿骨打深谋远虑,必然在宋辽夏三国策反和布置不少间谍。我谍报人员必须加强对他的监视,一旦发现不对,必须将他刺杀。不过他身为一方大员,出入有大批护从,如果他真是间谍,肯定更加小心谨慎,不会给人太多机会。
    徽宗:“朕想让你再去陕西,你对遏制西夏有什么想法?”
    刘通:“西夏的国力总体上弱于大宋,对他们来说见好就收是为上策。现在金国的态度尚未明朗,西夏不敢过分进逼,我们向他示好,再让他知难而退,他不会固执不化的。咱们重点要防金国勾结西夏,使我朝腹背受敌。”
    徽宗:“他们会勾搭成奸?”
    刘通:“女真出兵攻我大宋,一定会联络西夏,咱们即使不能说动西夏相助,也要尽量让他保持中立。”
    徽宗:“明日颁旨,让你出任西北,中明回去作些准备吧。”能象刘通这样解他心头疑惑的没有几个,可惜宥于祖制,徽宗既想用人,又要防人一手,这也是无奈之举。
    次日,徽宗上朝,作出三项决定:一、任刘通为陕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制置使,总督三路军政事务,即时赴任;二、诏令调回童贯,让蔡京致仕;三、令诸路帅臣举将校有才略者、监司举守令有政绩者,岁各三人。
    这三大举措,能否挽回大宋朝的颓势呢?
   
三八 大兵压境


    此时,金兵的战略意图、进攻方向、兵力部署还是绝密,大宋朝廷以及西北部分高层人士都还不清楚。范致虚问道:“能否断定金兵确实分为东西二路?”
    刘通:“这点应无疑问,铁山先通报一下女真的情况。”
    方铁山:“宣和五年,阿骨打过世后,其弟吴乞买接任金国皇位,吴乞买秉承阿骨打之志,扫平北疆,意图一统天下。今年春天以来,金国全力筹措战争物资,大规模调集兵马,不断向我边境增兵,到目前为止,已然基本就绪。据情报,金国已在密谋大举攻宋,吴乞买仍以完颜杲为都元帅,即将任命粘罕、斡离不二人为左、右副元帅。目前屯结在我云州、幽州北面的兵力将近二十万,将在秋冬之交发起进攻。此外,金国仍在北面、西面抽调兵力,估计后续部队为4-6万,该部很有可能增兵云州,进一步压迫我西北。”
    吴乞买的汉文名字叫完颜晟,金国第二代皇帝,生于1075年,卒于1135年,终年60岁,在位时间为1123-1135年,庙号太宗,年号为天会。
    接下来,安尧臣通报金国的外交情况:“近期金与西夏频繁接触,意在联手夹击中原。金国还派使者前往高丽,知会高丽不得援助宋国。在金的北面、西面,女真人对诸番部族封官许愿,刻意笼络。”
    吕将通报双方的军事情况:“金国现有女真精锐二、三十万,其余均为收拢改编的原辽国精兵和女真散勇,女真部族善骑射,骑兵犀利,又都悍不畏死,实为劲敌。幽州北面的女真兵约五万,云州北面约七万,其余兵力为改编的部队。我大宋共有兵力一百多万,散处各地:河北、山东及其周边三十余万,京城及周边兵力约三十万,西北三十余万,南方地区共计三到四十万。我西北将士斗志旺盛,已经作了战争动员和前期准备,只是时间不长。其它地方的战备并不乐观,士气更不好说。”
    刘通:“从数量上看,大宋的兵力占很大的优势,河北军是金兵的三倍,西北军目前也是金兵的三倍,如果加上后期增援的五万金兵,则我军是他们的二倍。兵力优势不等于能打胜仗,金兵都是精锐,大宋军队的战力普遍比金兵弱,加上军制、战备、士气等因素,大宋的前景实堪忧虑。”
    张孝纯:“其实我西北军并没有金军的二倍、三倍,西北三路都跟西夏接壤,至少要有十万军队驻防,能够抽去跟金兵作战的也就二十来万,金兵前期有十万,后期再来五、六万,双方的兵力约为五比四,数量上我军不占太大的优势。”
    邓肃:“女真之谋已为我们所获,咱们针锋相对,先伐其谋,次伐其交,再伐其兵。金兵分为东西二路南下,其势已然分散,散则力弱,只要遏制住一路,其合围汴京的图谋就要破产,此其一也。其二,辽北、辽西尚未稳固,辽人思慕故国,可以策动辽人图谋自立,让金后院起火。其三,金夏相约攻宋,我派出使者游说西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