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孩坐在马车上嘻嘻哈哈,走在街道上唧唧喳喳,她们正处在天真浪漫的年纪,一切都很好奇。六朝古都,自有许多迷人之处,引得她们连连驻足。
    阿碧的心意,刘通如何不知?虽说古时候的女子十六岁已经不小了,可是在刘通心目中,一直当她是孩子,只将感情深埋心底。心想,过二年后,再让它开花结果吧。刘通也知道,此次回京,不管女孩是谁,刘家老一辈人是一定会让他结婚的,到时看看能不能争取先订婚,过个一、二年再结婚。非要结婚的话,也是这个阿碧好,要是找个恐龙给我,那可糟之糕也。就算她是公主,我也不愿意!嘿嘿,公主会是恐龙吗?这都想哪儿去了?
    “刘公子,西湖到了。”卢府从人的一声西湖,把刘通从胡思乱想中拉回现实。
    刘通等人登上游船,那船慢慢自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苏堤春晓、三潭印月而至柳浪闻莺。时值九月,秋风拂体,燕鹊凌空,湖水青碧,令人魂为之销。
    刘通后世到过西湖,因受工业的影响,后世的西湖少了些空灵之气。二相比教,古西湖多了田园气息,后西湖多了文化积淀。
    杭州风光,西湖美景,陶醉古今多少风流。
    只听阿碧吟哦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一首柳永的《望海潮》,词曲低徊清丽,直沁心扉。
    方姑娘紧接阿碧也吟诵道:
    可怜风雪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
    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这一首白居易《答微之见寄》诗,描述钱塘西湖无限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时世却是艰难。刘通心潮翻滚,想起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有感》,方能表达此时心情,不禁吟诵道: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阿碧和方姑娘二人问道:“这是谁作的诗,恁地慷慨激昂?”
    刘通说道:“我以前听人读过,不知道他的名字。”
    这西湖一游,便是一天时间。也不知方铁山他们事情办得怎样了。
   
十一 北上-浙江


    中秋一过,天气渐凉。刘通是正月离开汴京的,掐指算来,七月有余。刘焕来信说,刘老太爷、刘老太太思念孙子,让刘通回京城去,以释牵挂。
    刘通见信,不禁泪眼模糊。想起后世之时,祖父母把自己看作比他们自个的生命更重要,二位老人正象古老中国万千百姓一样,勤劳善良。他们离世之时,还在念叨自己的名字,欲见自己一面而不可得,因为那时自己远在外地公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此之谓也。刘通每当梦中醒来,便觉心酸。
    虽说如今汴梁刘家的二位老人不完全是自己的宗亲,但其挂念之情,却是深有体会,一股孺慕之情油然而发,亟盼见其一面,也好沟通情感,稍尽孝道。
    李窦的恒元商行有一批进口香料要运往京城销售,请了威远镖局的镖师护送,泉州州衙有公事要报朝廷,三起人马结伴而行。
    刘通就要走了,阿碧恋恋不舍,一直吵着要同去汴梁,还说离开京城几年了,很想回去看看,也很想见见刘爷爷、刘奶奶、刘伯伯、刘伯母。
    李窦、李宪一核计,觉得有些道理,一来让刘家的大人们看看阿碧,如果刘家满意,就将婚事定下来。刘通与阿碧都不小了,婚姻大事不可再行耽搁。三年前阿碧才十三岁,还是孩子,现在十六岁,已经是少女,情窦初开,正是花季年龄,谈婚论嫁,正当其时。
    二来,李窦等人离京数年,确实想回去看看,而商行的总号设在京城,可以就近总揽商行的生意。
    农历八月二十日,刘通、阿碧等人启程北上。同行的有恒元商行伙计一人,镖师五人,州衙公差二人,跟随刘通和阿碧的厮役、丫环各一人,共计一十二人。李窦因为泉州分号的事务尚未理毕,决定过些时日再走。阿碧有众人作伴,且有刘家贤侄护着,那是放心的了。
    刘通居留泉州五个多月,对这儿充满了感情。这里是他来到异世的第一站,在他心目中,重生之地如同诞生之地。如今就要离去,不知何时再来,心中竟有些不舍。朋友们知道他要离开,都来送行。叶青送了一坛自制的酒,钱松送了家传的二把短枪,赖大年、魏佳山等人送了一些海味和干果。
    刘通与众人拱手作别,心中说道:朋友们,再见了,我刘通不会让大家失望。将来有一天,必当会重逢。
    刘通一行人踏着秋日的晨曦,步入北上的旅程。他这一去,叩响了新世纪的大门,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从此,中华大地风云激荡,中华民族重现辉煌,原先晦暗的历史轨迹走向了光明的大道。
    一路北行,不一日来到浙江境内。刘通知道,五年后方腊在青溪起事,因此一路上特别留意浙江情况。方腊等人利用摩尼教组织民众,于1120年11月发动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势力所及,东起温州湾畔,西至安徽黄山,北抵苏州城郊,南达信州城下年4月,方腊主力被镇压后,余部吕师襄、方七佛等人战斗到1122年夏秋。后来,1129年、1131年摩尼教众及方腊余部又在衢州、严州等地举事。方腊起义撼动了北宋的根基,沉重地打击了日益**没落的北宋王朝。
    浙江英雄,悉数坚贞不屈,血战到底,期间曾涌现出不少女中豪杰。摩尼教众大多为贫苦百姓,他们不屈不挠,直至元末明教起事,朱元璋借助摩尼教的力量,最终取得全国政权。摩尼教中,人才济济,盖因当朝统治力量尚强,而方腊又犯战略性错误,加之时代的局限性,浙江起义归于失败。
    刘通在想,当趁此时结交人物,浙江义军不乏豪杰,且大多出身寒微,富有抗争精神,革命性较为坚决,今日早图,说不定可以招揽一些英雄豪杰。
    这日,一行人来到浙江富阳境内,入住云来客栈。整理一番后,来到大堂就座,泡茶闲聊,等候晚餐。忽听大街上有人高歌:时之不利兮日惶惶,生之不祥兮何所安;梁之倾塌兮无所有,心之不属兮何所终。
    刘通问掌柜:“这是谁在唱歌?”掌柜说道:“是吕将,这人有官不做,散了家财,行为古怪,难以捉摸。”刘通一震:莫非是方腊大谋士吕将?不论是谁,需当会会。
    当下大步跨出客栈,只见唱歌的人是一青年,落拓不羁,颇为英武。刘通抱拳说道:“在下刘通,听得兄台歌声超然脱俗,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侧睨刘通一眼,说道:“我是吕将,刘兄有何指教?”
    刘通:“吕兄原在京中太学高就?”
    吕将:“陈年旧事,现为山野平民。”
    是他没错,刘通心中一阵激动,说道:“请到店中一坐如何?”吕将见他落落大方,形容豪迈,颇觉亲近,疑虑顿消。
    二人走进店里,旋即酒菜上来。刘通将同桌几人稍作介绍,便与吕将攀谈。刘通来自后世,见识超凡;吕将文武双全,原为太学生,学识渊深,极富见地,加之特立独行,时人视他为怪胎。可这二位却是大感投机,相见恨晚,阿碧等人早去睡了,他二人还在雅阁中高谈阔论。
    刘通:“方今江浙,摩尼教盛,不出数年,当有大变。”
    吕将:“此吾深知。”
    刘通:“我有一偈,吕兄切记。”
    偈曰:
    宣言人不知,和衷诉心扉。
    次第传六州,年华不可追。
    方当风雨后,腊梅冰霜摧。
    起浴青溪里,事了不可为。
    此偈为藏头诗,连起来就是:宣和次年,方腊起事。偈中警示:方腊青溪起事,最终难成。以吕将之才,到时自解,乃小菜一碟。难就难在如何让他放弃参与方腊义军的念头,将他引到身边作为臂助。刘通宁在富阳多呆几日,也不可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注:近日较忙,更新可能较慢。还请书友们海涵。你们的支持,就是林三最大的动力。
   
十五 变故突生


    傍晚时分,刘通一行六人自西湖往回走。
    女孩天生喜欢购物。杭州是通都大邑,商品富集,琳琅满目。阿碧家底丰厚,购买力更是惊人。早上,三女走马观花,没逛过瘾,看看天色还早,决意现在补上。一路走去,东瞧西望,这个好看,那个漂亮,你的要买,他的也要,这可苦了三位男士。
    俗话说得好,男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陪女孩逛街,这话说到了刘通的心坎里。男士们跟着女士们一家家店铺逛过去,胭脂店、首饰店、衣帽店、古玩店,不一而足。看这态势,晚上得在外面用餐。
    男士们手上塞满了大包、小包,后来干脆让卢府从人范晖先去雇一辆马车。刘通等人承受着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三个女孩看上的物品,非要刘通给个意见,不表态是不行的。男士们原本以为可以在一旁偷个闲,却是大谬不然。刘通,现代绅士也,得发扬风格不是。
    后世男儿们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还是为了保持绅士风度。男士们早已练就化痛苦为欢乐、化疲劳为勇武的神功。
    这不,五个人又进了高升布匹行。阿碧、方女、兰花三人一致看中了绿底红花的川绣,问刘通好不好。刘通说道:“很好,你们看上的还能错得了?”
    阿碧:“到底好不好?”
    刘通:“好。”
    阿碧:“也不知道你说的是真话假话。”
    刘通:“我保证,我说的是真话。”
    阿碧转向柜台说道:“掌柜的,这匹布我们买了。”
    忽听一个声音在身边响起:“这布我要了,谁也不许卖。”大伙转头一看,一个紫衣男子歪着脑袋打量着阿碧三人,甚是轻佻。他旁边跟着个仆人,店外似乎还有四五个跟班。紫衣男子额头上长着一小块黑斑,一身打扮貌似公子,痞气十足。
    兰花:“这布是我们先看上的,凭什么只能卖给你?”
    紫衣公子:“我说不能卖就不能卖!”
    阿碧:“你是店老板?”
    紫衣公子:“非也。”
    方姑娘:“你既不是店老板,凭什么不能卖?你讲不讲道理?”
    那人:“我这人很讲道理。你们要是跟我走,这布我买来送给你,这儿的布统统买来送给你。要是不跟我走,休想买走一尺布。”
    兰花:“啊呸,你算哪根葱,谁稀罕你的布。”
    那人:“我是哪根葱?告诉你,我是杭州通判邱老爷的大公子邱仁义是也。”说完,得意地看着阿碧三人。现任杭州通判邱崇高便是他的老子。
    方姑娘:“这布我们不要了,留着你老娘用吧。”
    阿碧:“刘通哥哥,我们回去吧。”
    众人给这愣头青一搅和,逛街的兴趣早抛到爪哇国去了。
    刘通、鲁荆二人隐忍不发,想到人地生疏,女士在旁,安全为上。
    刘通、阿碧等人正要离去,紫衣公子二手一张,拦住去路,说道:“就这么走啦?本少爷还没答应呢!“
    方姑娘:“你让不让开?”
    邱少:“让我香一香,我就让开。”一边说一边往方女脸上摸去。
    方女右手抓住他的爪子,一拉一扭,左手一个耳刮子过去,邱少就地转个圈,手臂脱臼,脸颊红肿,摔倒在地,一边叫痛,一边大喊:“通通给我上,把这些歹徒抓回去严加拷问。”
    仆人赶紧扶他起来,掺着他往门外走,门外的几个一窝蜂冲将进来,刀棍往刘通等人身上招呼。
    这些人又哪是刘通等人的对手,单一个鲁荆就够打发了。三下五除二,个个扒倒在地,哭爹喊娘。方女为解心头之恨,也打倒一个。
    邱少大叫:“好,好,你们有种别走,老子一定要让你们好看,走着瞧!”
    待这伙人走远,布店老板说道:“客官可惹了祸啦,这邱大少爷外号乌头,可不是什么好人,仗着老爹的权势,调戏妇女,霸占田产,呆会肯定叫一帮官兵前来羁拿。你们还是趁早走吧,再迟可就来不及啦。”
    刘通:“我们走了,岂不连累老板。”
    掌柜:“我们出些钱财,破财消灾,也就是了。客官快快离去。”这店老板还真是好心人。
    刘通:“无妨,这事还需我们了结,连累不到老板。”那老板大摇其头,象是不信,又象是替他们惋惜。
    这时,卢府范晖雇车回来,问过情由,愤愤说道:“这乌头又干恶事,真是一双狗眼看人低。”
    原来,乌头在街上溜达,见阿碧等人女扮男装,风姿绰约,而身着男装更具一番情调,心痒难骚,前脚后脚跟进布店,还没想好怎么弄回家去,就发起飙来,结果闹得灰头土脸,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立时便叫了附近的官兵公差过来,把刘通等人围住。
    范晖上前说道:“邱公子,范晖有礼。他们是卢有金卢老板请来的客人,还请公子高抬贵手。过后,卢府给邱公子请安谢罪,这事就此罢休,公子意下如何?”
    邱仁义略作思考,本想作罢,一偏头,看见阿碧貌若天仙,贼心又起,对官兵说道:“先把这干人拿回去再说。”官兵正要动手,鲁荆大声说道:“且慢,你们可知这位公子是谁?他便是当朝宰辅刘德芙的令郎刘通,看你们哪个敢无礼!”众人一愣,这不是太岁头上来动土,找死。
    乌头一听,心想今天运气背,多久没看到美人了,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却又大有来头,人也得罪了,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可如何是好。心头电转,赶紧上前给刘通唱个肥惹,口里说道:“我邱仁义有眼无珠,冲撞了刘公子,冒犯之处,还请公子爷大人大量,放过小弟一马。小弟宴客三日,给刘公子一行压惊洗尘。”
    刘通:“你冒犯我是小事,得罪了女士却是大事。我这就找你们知州大人评理去。”心想这次需得好好教训他一下。
    邱仁义心道,坏了,前日才被老头子骂个狗血淋头,今天又惹出大事,会不会扒我一层皮?哎,管它呢,山到车前必有路,桥到船头自然直。他一急之下,竟把俗语给弄颠倒了。
   
十二 初获干才


    二人谈谈说说,不觉夜已深沉。
    刘通接着说道:“我朝忧患重重,然则朝庭无策,英雄扼腕,亟需当头棒喝,贤良奋起。通有心做些事业,却是无人相助。兄愿与我相伴否?”
    吕将心想:刘兄腹藏韬略,实为俊杰。只是自己看不惯官场作派,受不住那些鸟气。我自当闲云野鹤,悠然自在,何其妙哉。遂说道:“我闲散多日,筋酥骨软,恐难相适。”
    刘通心想,今日不把你拉过来,五年后你跟着方腊造反,落得身死烟灭,一个人才就此殁去,实在可惜。现在劝你不动,那就细工慢磨,死缠滥打,跟你没完。刘玄德三顾茅庐,我刘通九请十请,千回百转,好歹要让你回心转意。
    不是刘通多此一举,是他深知,人才难得,而要志同道合之士,更难寻觅。找到一个吕将,无异于找到一批人才,吕将非独一人,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视。
    思念及此,刘通说道:“吕兄扶危解困,粪土王侯,风姿高洁,通不能日日与君长谈,人生憾事啊。来来来,喝酒喝酒。”
    吕将说道:“你我一见,胜过故交,如若不弃,且到寒舍盘桓几日,让我略尽东道之谊,如何?”
    刘通说道:“妙哉,妙哉,通之愿也。”
    次日,刘通让众人先行北上,阿碧不愿先走,留了下来。
    一早,吕将就来相邀。
    刘通、阿碧来到吕将家中,只见屋外一方大坪,兵刃徐陈,屋周青竹迎风,屋内秋花纤颤,很是清雅。
    吕将家财散与乡民,因他曾在太学,当地又有人望,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对他礼敬三分。
    吕将奉茶待客。每逢吕将家中有事,邻舍便会自发前来相帮。乡亲们何其朴实!若非封建桎梏、重重压迫,又何致外敌逞凶、生灵涂炭?
    刘通与吕将数日相处,谈论时世,交流学问,切磋武艺,肝胆相照,彼此钦佩日增,亲近愈深。刘通来于后世,对古人而言,现代文明有如浩瀚大洋;吕将北宋良才,对刘通而言,古之学问有如万丈深潭。难得的是,二人心无芥蒂,坦诚相授。
    刘通每日动之以真情,晓之以大义,终使吕将心有所动。这吕将其实深具真性情,素以大义为先,否则也不会离京而去,更不会参加义军。
    吕将所结识的皆为当今义士,当他获知刘通设想后,便开始出谋划策,给刘通介绍不少人物,还给京中的朋友写信,让刘通携带往访。目前,吕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